文丨張三 審丨瑾晗
當前的臺海地區局勢顯然不容樂觀,因為民進黨當局試圖拉攏外部勢力,「以武拒統」的做法,是在嚴重破壞兩岸之間的民族默契,導致臺海地區的局勢越來越不穩定。
而在近日舉辦的「美國大選後的中國大陸、美國,以及臺灣地區關係走向與戰略發展座談會」上,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公開表示,如果民進黨當局不繼續進行「法理『臺獨』」試圖「以武拒統」的話,那麼臺海區在短時間內是不會爆發武裝衝突。他認為,到2024年之前,大陸不會通過武力的手段解放臺灣。
中美衝突是未來國際社會上的主流
趙春山認為,不管美國下一任政府究竟是誰來掌權,美國其本身的根本性戰略是不會改變。未來中美關係,還是會合作,中美畢竟有著密切的經濟貿易聯繫,所以合作也同樣無法避免。而臺灣應該在中美衝突的大環境之下,保持中立,臺灣應該積極參與到大陸和美國的部分合作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臺灣的利益。
同時,他認為當前解放軍的軍事實力正在不斷增強,而2027年是解放軍建軍100年,是大陸預定完成軍隊基礎現代化的日期,而且中國大陸也正在進入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
只要民進黨當局不繼續堅持在「法理『臺獨』」,不利用美國或者其他外部勢力的手段,「以武拒統」,那麼在2024年之前,臺海地區的局勢,不會進一步惡化,也不會產生正面武裝衝突。雖然臺海地區形勢依舊是高風險狀態,但是並不是沒有解決的可能。
他說,現在臺海地區的危險局勢完全是因為民進黨當局的錯誤政策,如果民進黨當局可以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放棄自己的邪惡「臺獨「想法,那麼兩岸還有著和平穩定的可能。兩岸之間的實力差距巨大,而大陸之所以還保持克制,是因為臺灣還有著一定的民族痕跡,但是民進黨當局的錯誤做法只會不斷的消耗這份默契。
美國內部的分裂將有可能影響到未來的國際形勢走向
從美國這次大選來看,美國內部面臨著嚴重的社會割裂,一部分政治勢力主張進行全面的國際化,而另一部分政治建制派則主張美國要掌控未來的世界,歐洲和臺灣地區都只不過應該是美國的棋子罷了。從當前的選舉形勢來看,拜登很有可能會成為美國的新任總統,民進黨當局一直以來都是支持川普政府,所以拜登當選,無疑不是在說,民進黨「押寶」失敗。
而拜登一直以來都反對美國加強和臺灣地區之間的軍事合作,這也是當前的國際現實。臺灣不應該奢求美國會來幫助他們,畢竟臺灣和美國並沒有籤署任何的軍事條約。如果在臺海地區爆發武裝衝突,美國是絕對不可能幫助臺灣。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