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鬥笑社的熱播讓郭德綱長舒了一口氣,客觀上講,如今德雲社的相聲質量正處在下滑階段,郭德綱亟需順應市場的需要,打造德雲社新的盈利模式和演員成名途徑。
對於影視行業來講,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是對郭德綱這麼多年來在影視圈努力的最好評價。
郭德綱看到了影視行業的發展潛力,是妥妥的朝陽產業,可惜的是雖然傾注了無數的心血,無奈觀眾們始終不認帳,郭德綱總結影視圈失利原因時,歸納成了四個字:刻板偏見。
郭德綱認為相聲祖師爺實在太賞飯了,在相聲舞臺上已經塑造了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形象,這樣即使在電影裡演得再好,觀眾們看到他就想起舞臺上的郭德綱,這就是典型的刻板偏見。
實際上,不客氣地講,郭德綱的這個總結並不到位,身為鋼絲的一員,我看過他演的所有電視劇和電影,之所以市場不認可,是基於兩個原因。
一是編劇問題,尤其是郭德綱參演的電影,劇情實在是馬虎而潦草,幾乎走的都是毫無質量的惡搞,劇本是硬傷。
二是郭德綱的表演問題,不是觀眾看到他就想到舞臺上的郭德綱,而是老郭的表演痕跡太重,時時提醒觀眾:我是郭德綱。
用一句話來講就是,郭德綱本人根本沒有融入到角色之中,觀眾怎麼可能認可呢?對比一下于謙, 作為相聲皇后,《老師好》是經典之作,有幾個觀眾看到的是舞臺上的于謙形象?
在影視圈折戟沉沙之後,郭德綱也正式宣布不再出演角色,以「爛片之王」」的頭銜黯然離場,這也是鋼絲們的一種遺憾。
不過郭德綱始終都沒有放棄影視行業這塊大蛋糕,尤其是年輕一代相聲演員逐漸成長起來,憑藉著流量優勢,偶像相聲演員成為新的成名路徑,這對影視作品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基於這個考慮,今年郭德綱再次發力影視行業,隨著德雲鬥笑社進入尾聲,喧囂一時的綜藝黑馬暫時告一段落,第二季尚沒有確切和觀眾們見面的時間。
接棒德雲鬥笑社的是三部電視劇,其中兩部情景喜劇,已經提上了郭德綱的日程,這兩部戲名稱是《德雲瓦舍》和《北緯路甲一號》。
《德雲瓦舍》是一部古裝題材的作品,全劇共30集,這並不是全部,而是第一季的集數,可見郭德綱對影視行業的野心不小。
《德雲瓦舍》力推的秦霄賢和孟鶴堂,郭德綱擔任監製。
除了這兩部戲之外,郭德綱還將翻拍《相聲演義》,不知道誰將擔任主演。坦白講,早年郭德綱主演的這部作品,製作有點太粗糙,這也是一部德雲社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