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土特產」已籤收,辛苦了,嫦娥「五妹」

2020-12-26 澎湃新聞

月球「土特產」已籤收,辛苦了,嫦娥「五妹」

2020-12-17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3天前

我們仰望夜空

你拖著長長的尾焰越飛越高

在歡呼聲中划過天際

直到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

今天,我們又一次抬頭

如流星般璀璨的你點亮夜空

穩穩地投入家的懷抱

辛苦了,嫦娥「五妹」

歡迎回家 ��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

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

「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紅外影像顯示一隻小動物從嫦娥五號返回器前面跑過。

1克與2千克

1978年,為推動中美儘快建交,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到訪中國。為表誠意,布熱津斯基隨身攜帶了一份特殊的禮物——1克重的月巖標本。這1克來自月球的「禮物」太過珍貴,中國科學家將其一分為二,一半收藏、一半研究。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環拍成像,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此外圖像上方可見已完成表取採樣的機械臂及採樣器 | 國家航天局

2020年,嫦娥「五妹」穩穩著陸在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這是尚未有人類探測器造訪過。這裡存在大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獲得這些玄武巖的同位素年齡,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通過鑽取和表取,嫦娥「五妹」為我們帶回了2千克的月球「土特產」,也讓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取回樣本的國家。

從1克到2千克

一晃就是42年

我們探索星辰大海的腳步

越邁越堅實!

75歲和30.9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今年75歲,從2004年探月工程立項開始,他就參與其中,是我國嫦娥系列月球探測器研製團隊的「主心骨」。他說,「中國航天的未來是可以寄託給年輕人的。今後的空間站建設、火星和小行星探測,都要靠年輕一代。」

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員,是95後姑娘周承鈺,到單位的兩年半時間裡,她一共參加了5次測發任務。曾多次擔任01指揮員的80後青年胡旭東,是嫦娥五號任務整個發射系統的「大管家」,他說:「航天人的夢想很近,抬頭就能看到;航天人的夢想也很遠,需要長久跋涉才能到達。」

據了解,成功發射嫦娥五號的文昌航天發射場科技人員,平均年齡只有30.9歲,他們中博士學歷佔比3.4%,碩士學歷佔比32.6%。

敢想敢做、銳意進取、拼搏創新

是這群青年才俊身上最耀眼的特質

16年和無限未來

月球不發光

是夢想讓她有了光

2004年,我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計劃,在國務院正式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後,工程的領導小組便將其命名為「嫦娥工程」。

「九天攬月星河闊,十六春秋繞落回」。從小尺度來看,探月分為「繞、落、回」三步,每一步都是對前一步的深化,並為下一步奠定基礎——

「繞」月探測是中國探月的第一步。2007年,嫦娥「大姐」成功發射,中國自主研製衛星首次進入月球軌道並拍攝全月球影像圖。

「落」月探測則是第二步。2010年,嫦娥「二姐」成功發射,首次實現了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嫦娥「三姐」在2013年造訪「廣寒宮」,實現了月球軟著陸,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降落在地球以外的天體;嫦娥「四姐」則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揭開了月球背面神秘面紗。

三步走最後一步「回」的重任,就交到了嫦娥「五妹」的手裡,她也不負眾望,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東方IC

從更大視角來看,月球探測也有「三步走」——探、登、駐,即無人探測、載人登月、短期駐紮(建立月球基地)。「繞、落、回」三小步的最後一步的完成,也標誌著「探、登、駐」三大步的第一階段收官。

600年前,我們曾錯過了海洋

今天,我們不會再錯過太空了

除了月球以外

中國還有能力飛得更遠

來源:綜合公眾號「新民晚報」「人民網」「女性之聲」

原標題:《月球「土特產」已籤收,辛苦了,嫦娥「五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
    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嫦娥「五妹」穩穩著陸在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尚未有人類探測器造訪過。這裡存在大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獲得這些玄武巖的同位素年齡,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通過鑽取和表取,嫦娥「五妹」為我們帶回了2千克的月球「土特產」,也讓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取回樣本的國家。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任務難度大完成「2+2+2+1」探月飛行:兩次發射、兩次著陸、兩次封裝、一次交會對接實現四個我國「首次」:首次在月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千米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 中國人也有了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厲害了,我的嫦娥!
    那就是我們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帶著來自遙遠月亮上的「土特產」平安回家了!遙想當年我國航天事業起步階段,我們是多麼渴望得到哪怕一小塊的月球巖石標本啊,我們看到蘇聯和美國相繼發射了月球探測器,並帶回那麼多的月球巖石標本,真是羨慕不已。1978年當時美國想要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為了表示誠意,他們向中國贈與了一塊月球巖石,但是你知道這塊巖石有多麼小嗎?
  • 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帶回月球「伴手禮」還要體驗太空「打水漂」
    圖說: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新華社這幾天,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熱鬧非凡。一位體重800多噸的客人——被我們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悄然到訪。這回,「胖五」將帶著嫦娥「五妹」奔向月球。而僅在四個月前,「胖五」陪伴「天問一號」探測器踏上我國首次火星探索之旅。
  • 嫦娥五號「接力跑」,月球「特產」帶回家
    各位航天小夥伴們,我們的嫦娥五號目前已經踏上返回地球之旅,那麼她是怎樣一步步實現地月往返,從月球帶回「土特產」的呢?我們來聽聽「五妹」是怎麼說的吧~大家好,我是嫦娥五號,在探月Family中我排行老五,所以,人們喜歡叫我「五妹」。有人說我是「月表最強挖礦工」,有人說我是「地月最佳快遞員」。
  • 「嫦娥五號」新成就達成,月球「土特產」成功送達
    零下20攝氏度的寒冷,也阻擋不了「嫦娥五號」歸家的腳步,17日凌晨,一位離家多日的「天外來客」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的土地上,它攜帶著來自月球的「土特產」,滿載而歸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新成就達成「嫦娥五號」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它的一舉一動都讓人牽掛。同時,這次「嫦娥五號」成功從 月球上帶回珍貴的巖石和土壤樣本,也讓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完成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 「嫦五」回家捎來了月球「土特產」
    「嫦五」回家  捎來了月球「土特產」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帶著月球「土特產」 嫦娥五號踏上返程路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
    這是12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上升器飛行過程。 這是12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瞬間。   給力提前完成採樣任務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來自月球的土特產vs我們的土特產
    最近,一份2005年的報紙火了「繞」、「落」、「回」三步即將實現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已經順利著陸>激動的心顫抖的手仔細想來五姑娘的旅程竟然和我們的農業調查有一絲絲的相似五姑娘的旅程給月球做CT
  • 探訪湖南韶山的嫦娥五號月球「土特產」異地災備點
    位於湖南韶山的清溪鎮石山村天鵝山,因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在這裡異地災備,受到外界關注。   緣何選擇韶山作為月球樣品異地災備點?韶山將如何儲存這份特別的月球「土特產」?帶著這些疑問,中新社記者近日驅車前往韶山,一探究竟。
  • 「嫦娥」帶月球「土特產」回家,背後意義有多大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採回了什麼「土特產」?能被用來研究些什麼?成為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實地採樣的最珍貴之處在於,樣品背後總是蘊含著無限的研究可能。
  • 以獨特方式返家嫦娥5號,歷時23天成功帶回月球土特產!
    近日,我國首次紅外天體採樣任務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成功著陸並返回地球,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嫦娥五號就多次刷新了我國深空探測技術的高度,首次實現了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首次帶著月壤返回地球,更是實現了世界上第一例無人對接對接的樣品轉移。
  • 嫦娥5號月球挖特色「土特產」,有何實質目的
    上個月24號清晨四點三十分,我國在位於海南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使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的發射了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要說今年的中國航天工程十分的給力,儘管受到了疫情的不利影響,但是還是沒能撼動我國航天科研人員對浩瀚宇宙探索的決心,預計本年度中國航天的總發射次數將達到40次
  • 嫦娥五號著陸漫畫版圖集,請查收!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凱旋歸來 中國有了往返月球「雙程票」
    李淑姮 攝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這是中國航天的一次特殊「太空快遞」——嫦娥五號自海南文昌啟程、到月球風暴洋取件2千克左右當地「土特產」、返回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籤收。至此,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作為中國迄今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娘家,外媒擰巴的小心思徹底暴露了
    歷時23天,嫦娥五號勝利採樣歸來,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落地不到20小時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了它的「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受到了「娘家人」的熱烈歡迎。中國日報「五姑娘」回到北京「娘家」!月球樣品容器將取出視頻號嫦娥五號的順利歸來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全球為之震撼,引來外媒爭相報導。
  • 你看你 回就回來了 怎麼還給湖南帶了月球「土特產」呢
    你看你去了月球一趟一身髒兮兮的出門前可白淨了這一趟辛苦了!趕緊的內蒙古四子王旗這天挺冷的快貼點暖寶寶再披多幾件棉衣再加一件迷彩「大衣」吧別讓剩餘燃料凍住了月球上見著嫦娥沒?這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從月球帶回土壤這份「土特產」不得了月壤是本書藏著太陽、地球和月球的秘密還是未來月球資源的首選利用對象
  • 你看你,回就回來了,怎麼還給湖南帶了月球「土特產」呢?
    出門前可白淨了 這一趟辛苦了! 月球上見著嫦娥沒? 玉兔呢?
  • 月球「土特產」回來啦!嫦娥五號同行夥伴飛鶴為你揭秘探月之旅
    12月17日,到月球「挖土」的「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所有任務,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著一份特殊的「月球快遞」——月巖、月壤樣本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
  • 嫦娥五號都做了些啥?月面48小時攜月球「土特產」即將返回地球
    自12月1日23時11分成功落月以來,嫦娥五號在約48小時內迅速完成了「挖土」「打包」「升旗」「起飛」等一系列工作,攜月球「土特產」即將返回地球。「挖土」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會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平穩著陸於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後,嫦娥五號隨即開展月面自動採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