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瞄準數學,從中科院引進最年輕院士,目標直指北大復旦

2020-12-11 騰訊網

近日,浙江大學發布喜訊,目前中國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孫斌勇已入職數學高等研究院,這或將大幅提升浙大在數學領域的整體實力,使浙大數學進入到「第二梯隊」高校。

根據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在數學一級學科中, 排名A-以上的高校共18所,其中A+高校為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山東大學,排在為A即第二檔的高校共6所,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以及C9成員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而浙大和南大等9所高校處於A-的第三檔,這顯然與浙大在總體排名不相符。

近年來,浙江大學在各大榜單中的排名基本處在全國前五的位置,如2020年軟科高校榜單中,浙大排名全國第三,僅位居清華、北大之後;在QS世界高校排名中,浙大位居第五,排在清北復交之後。數學作為基礎學科排在十名之後,這顯然是浙大不能接受的。

如何快速提升數學學科的實力,引進頂尖人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而本科階段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系的孫斌勇院士,無疑是最佳人選。

首先,孫斌勇院士是浙江舟山人,畢業於此,對浙大有深厚的感情。

生於1976年的孫院士出身寒門,但學業成績非常優秀,他曾以滿分獲得浙江省數學奧賽第一名,高二就被浙江大學破格錄取,如果他想去北大、清華,是完全有機會的。

1999浙大數學系應用數學專業畢業後,孫斌勇於2001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師從勵建書院士學習李群表示論,並於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2005年起入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而目前浙大數學學院的院長正是自己的恩師勵建書院士,勵院士是浙江杭州人,曾擔任上海交大數學系系主任。

其次,孫院士是一位孝子,有回浙江的意願。孫院士成功的背後,是一位偉大母親劉雅娣多年的默默付出和精心培育。他們有三兄弟,但父親早就離開了,每年兄弟3人都帶著妻子和女兒回來看望母親,還熱心地幫助貧困的鄉親們,為尿毒症患者捐款,而媽媽劉雅娣也當起了村老年協會副會長,閒暇時光積極參與、組織各種老年文體活動外,她還經常給村文化禮堂編寫快板詞等。

第三,中國科學院願意成人之美。2011年,年僅35歲的孫斌勇就被破格晉升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是中科院系統的一顆「新星」。2019年11月,年僅43歲的他就當選為中科院院士,也是當年最年輕的院士,一般情況下,中科院是不會「放走」這麼頂尖人才的,但在浙大的「公關」下,中科院也有成人之美。而在2018年10月,孫斌勇就作出傑出院友代表在浙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90周年院慶期間作大會學術報告。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院士是數理化三大學科中最少的。一份統計顯示,在中科院1400多名院士中,數學院士只有60多位,遠少於化學、物理學、生物學和地質學等學科,排在第五位。而數學學科排在前列的北大和復旦,正是由多位數學院士的執教。

浙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建於1928年,著名數學家陳建功和蘇步青創立的「陳蘇學派」享譽世界。培養了程民德、谷超豪等一批知名人士。在新一輪學科發展中,浙大將加大對數學學科發展的支持力度。

2020年4月,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在調研時指出,數學學科地位重要,浙大的優勢學科必須包含數學在內,浙大的其他優勢學科要成為真正的世界一流學科,必須要有強大的數理基礎。學校未來將對數學學科以及整個理學學科給予全力支持,要進一步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看來,浙大在數學領域接下來還有更大的動作。

相關焦點

  • 最年輕的院士加盟浙江大學
    據悉,浙江大學近兩年共引入45名高層次人才,包含勵建書、吳漢明、周如鴻、吳息鳳、呂志民、阮勇斌、章京等一批頂尖科學家和倪梁康、李實、劉海峰、黃旦、劉東、張應強、David Machin等一批人文大師。其中有一位剛剛入職,他是目前中國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即孫斌勇院士,入職浙江大學數學高等研究院。由此可見,浙江大學的引才工程很成功。
  • 數學最強的十大高校:北大一騎絕塵,復旦和山東大學分列第2、3名
    復旦大學現有院士4人,谷超豪院士獲得過國家最高科技獎。 復旦大學培養出了14名工程院院士,5名中科院院士。 山東大學
  • 浙大近兩年引進45位資深學者,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也已入職
    浙江大學近年在人才隊伍建設上頻頻發力。據《浙江日報》、浙江大學微信公號11月30日消息,今年以來,浙大卓越青年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新突破:首位長聘教授、人文學院青年人才何歡歡成長為所在領域領軍人物,目前中國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孫斌勇入職數學高等研究院。39歲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顧臻全職加盟並擔任藥學院院長,標誌著卓越青年人才的引育取得新突破。
  • 名校名專業:復旦大學數學,王牌專業,比肩北大,院士當老師!
    復旦大學眾所周知,復旦大學的數學專業是復旦大學的王牌專業,每年的招生情況都很火爆,在全國也具有領先地位,並且蘇步青、谷超豪等院士數學家都出自復旦大學,在全國來說,復旦數學也是比肩於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數學學科在蘇步青院士、陳建功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數學家帶領下,通過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谷超豪院士等幾代數學家和數學科學學院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已發展成為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數學人才培養基地、科學研究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
  • 北大、復旦、山東大學,中國高校數學界三大天王:高校數學大比武
    A檔成績最好,B檔次之,C檔最弱。每一檔又分為三小檔,比如A檔細分為A+、A、A-。對頭部學科來說,A+類代表著評分排在全國前2%的高校。比如數學這個一級學科,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都是A+,這3所高校在數學學科上並列全國第一,排名在全國182所參評高校的前2%(182 x 2% = 3.64)。A代表著學科評分在前2%—前5%範圍內的高校。
  • 13所國家數學中心花落確定!清華、北大、南開等985遺憾落淚
    北京這個國家數學中心可謂姍姍來遲,比別的省份晚了近一年才公布,才揭牌,恐怕其中不少心酸,不少明爭暗鬥,2020年年底,北京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正式揭牌,由首都師範大學牽頭,另業內人士大吃一驚,牽頭的不是北大清華,也不是中科院,而是一所名不見經傳的非211院校,讓人摸不著頭腦,恐怕這也是晚了一年才揭牌的原因吧。
  • 兩年引進近50位學者,浙江大學又有院士加盟
    兩年引進近50位學者,浙江大學又有院士加盟 2020-12-24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科院院士金力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院長
    圖說:復旦大學上海學院迎來新院長 來源/復旦上醫(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今天,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官微發布消息:近日,市委、市政府決定,任命金力同志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桂永浩同志不再主持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行政工作。他在復旦上醫學習、工作42年,他說全體復旦上醫人以高度的政治覺悟、很強的大局意識、務實的工作作風,形成了共同的價值理念和追求,大家共同拼搏、分享喜悅,彼此理解、相互支持,這是值得自己永遠珍惜的寶貴財富。
  • 中科院下轄大學中,國科大和中科大都風生水起,而此校卻鮮有人知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的,中科院下轄的大學總是這麼厲害。除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外還有一所更為著名。這所大學就是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相比於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一夜成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算是老牌名校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位列985、211。同時也是國家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中科大也是華中五校成員之一,和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成為我國頂尖大學的中堅力量。
  • 復旦大學八大知名校長
    1952年院系調整後,學校成為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國立高等醫科院校。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復旦大學。今天我們來歷數下復旦大學最具代表性的八大校長,他們為北大都作出不容忽視的貢獻,你知道其中的哪幾位?
  • 2020QS亞洲大學排名新鮮出爐,清華北大無緣前三,復旦第七
    高考之後還要進行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填報志願,而在填報志願之前相信很多考生都會參考各種大學排名資料來了解理想院校的情況。在2020QS亞洲大學排名中,清華北大無緣前三,復旦第七。北大的教師團隊力量全國數一數二,學校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7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9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5人,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13人,「萬人計劃」入選者28人,「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入選者35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青年學者23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37人。
  • 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學天文學有前途—新聞—科學網
    表面上看,武院士探討的是宇宙命運,但最終卻和我們息息相關:地球的資源總有一天會耗盡,當人類不得不太空移民時,該具備哪些技術?美國10多年前已經著手幹這事了,一個富翁贊助了一億美金,讓8個科學家在沙漠裡製造一個全封閉的生態系統,最後失敗了,因為材料的緣故,二氧化碳沒法被100%分解,最後氧氣越來越少。」   武院士透露,美國人沒死心,眼下又在夏威夷搞了一個系統,「關了6個人進去,這次主要針對人在太空中的心理、生理衍變。」
  • 高考:復旦大學的四大「優勢專業」,實力強悍,考上的都是精英!
    在我國高校排行前五位的大學之中,除了出現頻率最高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以外,還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以及浙江大學等高校,這些大學一直都是高考學生和考研學生心目中的熱門高校。畢竟這是大學發展勢頭很是強勁,而且排名也是接連上升。
  • 「江蘇院士」樊春海:曾獲中科院傑出青年獎,是江蘇籍最年輕院士
    最年輕的江蘇籍中科院院士樊春海,獲第十一屆中科院傑出青年獎,創江蘇籍最年輕院士的記錄。「能夠得英才而育之是師者最大的幸事」,這是李根喜教授在愛徒樊春海當選為中科院院士時對他的由衷讚美,先後拜師於朱德煦、陳洪淵和李根喜等人的樊春海,2019年11月22日當選院士時只有45歲,也創下了江蘇籍最年輕院士的記錄,一時之間成為美談。事業始於興趣,興趣是他一生的老師。
  • 最新大學排名出爐:復旦大學奪得探花,浙大為何掉出三甲?
    清華北大永遠是當之無愧的領頭大學,這是不需要質疑的,不過比起第一第二,人們最關注的是第三名是誰,這個排名一直是很有爭議性的,在今年之前,浙江大學連續好幾年都是第三名,網友們還整理出了浙大可以碾壓復旦的幾大理由,具體如下:
  • 首都師範大學憑什麼逆襲清北、中科院,拿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
    2020年底,該校的一流學科是數學,但是該校數學學科教育部學科評估並非頂尖,屬於B+。令人意外的是,就在2020年12月26日,首都師範大學擊敗眾多名校,獲批北京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北京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是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設的13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
  •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訪問山西大學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教授應邀到山西大學作主題報告。報告會由複雜系統研究所靳禎教授主持。北京大學與山西大學同為中國最早創立的國立大學,兩校長期保持良好的校際交流關係。
  • 中科院院士張明傑,任南科大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隨後,邱宣,于洋,郭雨蓉,薛其坤,陳十一,李鳳亮,南科大副校長兼教務長張東曉,中國科學院院士、南科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明傑共同為生命科學學院成立揭牌」。上述消息意味著,中科院院士張明傑已出任南科大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在儀式上,張明傑表達了對生命科學學院未來發展的期望。
  • 復旦大學教授:中國高校培養的人才,卻心甘情願給西方「抬轎子」
    一、復旦教授直言不諱復旦大學的陳平教授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將自己稱之為「眉山劍客」,說話犀利觀點獨到,很多人都非常喜歡聽他的演講,給人一劍封喉的感覺。在4月19號那天,在一期節目中,陳平教授就對於這一現象發表了一番講話。
  • 南京大學三年引進頂尖人才25位,發力扭轉「人才流失」印象
    不久前的11月9日,南京大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舉行儀式,聘任她為南大蘇州校區特聘教授。也是在這次儀式上,南京大學宣布了徐祖信院士加盟南大的消息。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走訪發現,近年來,在「人才流失」的議論聲中,南京大學默默地「大手筆」延攬了數量可觀的頂級學者。除了徐祖信院士之外,加盟南大的還有中科院院士沈樹忠、楊經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