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釐米》告訴我們,成長不止局限於孩子,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都可能隨著認知的轉變而成長。
在這部劇裡,有三個人讓人不是那麼喜歡,一個是「啃老族」的關震雷,一個是「重男輕女」的關永年,一個是「侵入式母愛」的代表徐秀蘭。
他們在劇中,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各種的「作」,雖然沒惹出什麼大問題,卻多多少少給身邊的人帶來了煩惱。
當然他們也很幸運,因為他們周圍是愛著他們的家人,雖然他們做了一些不好的事,但最終被愛一一化解了。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成長中所有遇到的問題,都是量身定做的,解決了,你就成為你這類人當中的倖存者,不解決,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可能成為誰。」
當一個人犯了錯誤,如果周圍只是些推波助瀾的人,沒有人幫忙,那所犯的錯誤只會越來越多,造成的後果也會越來越嚴重。
還好這三人周圍的家人、朋友都是三觀正的人,他們不停地勸說,開導,讓這三人可以一點一點認識到自己的不對,然後改正。
有人說什麼這是「洗白」?更有甚者說什麼「強行洗白」,難道一個人不可以成長,不可以有轉變,一有好的變化就被說成是什麼「洗白」。
《月亮與六便士》中曾說過:「卑鄙與高尚,邪惡與善良,仇恨與熱愛,可以並存於同一顆心靈中」。
沒有人是絕對的善良,也沒有人絕對的壞人,人總是會改變的,善良的人陷入絕境,也可能生出惡毒的念頭,邪惡的人的內心也可能擁有一方淨土。
就比如劇中的關震雷,一個典型的,被父母寵壞的孩子,好逸惡勞,吃不得半點苦,把自己的錯誤全部歸咎於別人,每次看他做的那些事,都恨得牙痒痒。
本以為到最後,他也是爛泥扶不上牆了,結果他,用有些人的話說,他「洗白」了。
「洗白」讓人一聽就不是一個好詞,會讓人覺得,這就是電視劇的套路,總要有一個大團圓的局面才可以。
但關震雷並不是突然洗白的,他是一點一點的成長起來的,他並不是一個「惡人」,雖然他平時會闖禍,然後由家人替他擦屁股,但他心裡是存有善意的,從他沒有對那個被撞老人見死不救就可以看出來。
那他是從何時開始成長的呢?也許是他的愛人與他離婚後,也許是他看到自己的姐姐與父親斷絕關係的時候,也許是他做了好事,卻被家人誤解的時候。
其實這些事情是為他之後的轉變奠定了基礎,他真正開始成長的一瞬間,是他的二姐夫的一句話,「你上了4天班,總共救了17條人命」。
當他聽到這句話時,內心應該是欣喜的,仿佛他不再是那個只會闖禍的人了,他也有自己的價值了,他似乎長大了。
《以家人之名》中曾說:「人本身就是瞬間長大的,十八歲生日那天,法律上承認你成年,但那不是真正的長大。真正意義上的長大是發生在一瞬間的事情,別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的一瞬間,當你的內心改變了,你感受到了生活的重量,你也就一個人悄悄長大了」。
好的轉變總是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他深愛的前妻沒有和別人在一起,甚至還有了他的孩子。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失去與得到的過程,一開始害怕失去什麼,成長的路上就會失去什麼,但是一旦成長了,命運又會把原本失去的東西。在重新包裝一次,然後送到你面前。
人生就是一趟如此奇妙的旅行,它允許你犯錯,給你成長的機會,讓你體驗百味的人生,品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你的人生完全由你自己來書寫,但前提是你在知道走了彎路以後,知道拐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