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偶像,丞相諸葛孔明

2020-12-26 恩榜說天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還記得在一年級時,隱約算來是2005或2006年了。那時的課餘時間除去寫作業,多半是陪爺爺奶奶看電視劇了,印象中有傅藝偉版『封神演義』,還有唐國強鮑國安版的老『三國演義』。常有對陣戰爭場面和文言文語言的複雜畫面給識字不多,拼音初學的自己帶來無數個問號。與此同時,在戰場上統率部隊,威風凌凌,橫刀立馬的盔甲戰將給了我最初對於『帥』的定義。相信很多小男孩都曾想像自己一身戎裝,騎馬打仗的所謂英雄場景。

伴隨著做大英雄的『憧憬』,許多疑問自然而然地投向了爺爺奶奶,諸如這是誰呀?好人壞人?誰與誰一夥?他們為什麼要打仗呢?最後結果如何?等等等等。尤其對老版三國演義裡充滿了無盡的好奇,爺爺奶奶許多無奈發笑不求甚解的解答,反而讓我產生了更為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

那時的某一天晚上,記得寫完作業無所事事。下班回來的媽媽一臉驚喜地朝我走來,從袋子裡拿出了兩本不是很大的書。充滿期待地定睛一看,認出了『三國演義』上下冊(拼音版)的字樣。頓時感覺如獲至寶,真的好快樂。印象很深,晚飯後自己坐在床上,開著昏黃的床頭櫃燈,從桃園三結義到曹操刺董卓。拼音識字,探索發現,津津有味,其樂無窮。自那開始,似乎那些有意思的歷史故事與自己有緣,一路相伴。

當年幾經輾轉,新到一處,老同學排擠欺負時,那些鮮活的人物和故事總陪伴著我,告訴自己英雄都吃過很多苦,加油,哈哈……

陸陸續續,看書,看電視劇包括94唐國強版和10于和偉陸毅版,許許多多兒時的疑惑和好奇轉變成了興趣和習慣。愈發崇拜敬仰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東和北拒,六出七擒,借東風,三氣周瑜,空城計等等。軍師永遠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最強大腦,可惜54歲病逝五丈原,記得當時老電視劇裡,第六次北伐,諸葛亮危在旦夕,布置七星燈延壽,七天主燈不滅延壽十年,滅則燈枯油盡。最後一天,魏延的闖入撲滅了虛弱的主燈,看到姜維怎麼擋風都阻止不了,看到諸葛亮滿頭銀髮目睹燈滅的眼神。永遠忘不了,自己眼睛溼潤流淚了,不知道是難過還是體會到不容易,為丞相惋惜。

想到隆中對『待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與六出祁山恢復漢室的夢想結束了;想到荊州失守關羽走麥城;想到劉備伐吳的火燒連營七百裡;想到白帝城託孤,想到第一次北伐街亭失守,想到好不容易上方谷圍困司馬懿火攻卻下大雨的失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成為口號的無奈,真是不容易,忍不住流淚,為丞相,為先帝,為漢室復興的重任。

以前總覺得可以用時也,命也來解釋諸葛亮的功敗垂成,站到現在去思考三國演義,多智近妖的丞相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戰略誤判。如天下傳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人兼得反而未如匡恩輔國所願,以前想一個都很厲害,兩個都有何愁天下不定呢?現在看來,這裡1+1≠2,還可能<1。因為鳳雛龐統的加入,為證明自己,在劉備入川時冒進身亡,急調荊州坐鎮的諸葛孔明過來。因為諸葛亮沒有認識到二人的競爭性,沒有做好全面的考量,匆忙中讓與東吳關係不好的關羽留守荊州。更為致命的是,先前與東吳借地不還與三氣周瑜事件,『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帶來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去世,給覬覦荊襄九郡的孫權留下了強烈復仇的種子。

果然,在西川漢中連連攻城拔寨,中原關羽水淹七軍的過程中,曹操納司馬懿之計離間了脆弱的孫劉聯盟。以致呂蒙白衣過江,奇襲荊州,根本上導致了後面一系列的失敗。綜合實力少去大半,只靠益州漢中的六出祁山註定失敗,任憑諸葛亮再努力,總躲不過糧草不足,國力有限的制約。戰略盟友背後插刀,互相內耗,北伐成功反而奇怪了。

當然了,站在上帝視角去評判是非常事後諸葛亮的,我相信在演義中他們,尤其諸葛亮已經竭盡所能,盡力做到了最好,付出了畢生心血,為了最初拯救天下蒼生,中興大漢的夢想,至死方休。懂得多了,反而願意回到最初的理解上去,用時也命也運也,冥冥之中自有定數,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去解釋。因為他們的一腔熱血讓我感動,他們的傳奇故事讓我動容,讓我時至今日再看到一些畫面時依舊心中會湧出一股暖流,依然感動,依然熱淚盈眶。可能也就是所謂的情懷吧。

作為小說中塑造最成功的諸葛亮,古往今來的許多詩句總結的恰到好處,我很喜歡,寫的真是太好了。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古誰堪伯仲間

諸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抱膝委坐自比管仲、樂毅之賢,笑傲風月,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

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

在我心目中,三國裡諸葛亮還是那個最智慧的存在,最聰明的軍師,最負責的丞相,永遠是我的兒時偶像。

儘管演義終歸是演義,與史實有許多不符的地方,如草船借箭是孫權,不存在氣死周瑜(實為積勞成疾)。但我始終銘記那些傳奇的故事,那些英雄的傳說,那些感動的畫面,那個曾經查資料找呂布字奉先,充滿求知慾的自己。

相關焦點

  • 《虎嘯龍吟》欠諸葛孔明一個道歉
    蜀中可以無君王,但不能無丞相,以一人之身,和魏、吳兩大集團抗衡,箇中辛酸,能有幾人知?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今之眾人,每每誦讀,猶感君伴之左右,悉心教導,方悟修身治家之道。 世人都言,君乃能掐會算之人,知前世預後世,世事盡在掌握之中,實則君非神人,亦非妖人,只是《春秋》、《戰國》熟記於心。
  • 竹中重治被稱為「今孔明」,逸話中的他和三國諸葛孔明太像了!
    要說日本戰國時代的諸葛孔明,還真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是竹中重治,通稱竹中半兵衛。竹中半兵衛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稱之為「今孔明」、「今張良」。他的一生極為短暫,36歲英年早逝,基本沒能留下多少相關的一次史料,倒是他有不少逸話軼事和諸葛孔明有幾分相似。
  • 諸葛孔明加入!《高能手辦團》火隊陣容推薦
    諸葛孔明加入!在新版本閃耀旋律更新後,目前遊戲內的手辦中,具有或可以觸發點燃效果的手辦有諸葛孔明、真田幸村、宮本裡惠、山崎、明智光秀、周瑜和莉莉奈。
  • 諸葛亮讀孔明詩 | 你點,我念
    諸葛亮讀孔明詩 | 你點,我念 2020-09-26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被諸葛孔明附身的王妃讓人期待
    諸葛孔明(韋伯形態)而在這些英靈當中,部長個人最期待會出現的角色就是諸葛孔明了。當然,在動漫中他並沒有實體,而是附身在王妃韋伯身上。想必到時候,被諸葛孔明附身的王妃,將是很讓人期待的。而在今年的兩部關於《Fate》的作品中,韋伯將會在《君主·埃爾梅羅二世事件簿》成為主角,不知在那個時候,諸葛孔明是否有機會在這兩部動漫中有出場的機會。
  • 草船借箭時,曹操為何不放火箭?魯肅:幸好沒放,諸葛還留了一計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詩聖杜甫對於諸葛亮的評價,這也代表著大多數文人們對於諸葛丞相的敬佩惋惜之情。數千年來,諸葛亮的智慧和忠心讓他成為歷史上睿智的代表性人物。此舉引起了東吳大都督周瑜的嫉妒,周瑜雖有才華卻心胸狹隘,不能容物,於是他決定設計除掉孔明。在一次作戰會議上周瑜命令孔明十日之內造出十萬之箭,不然就將他軍法從事。那個時代工業上不發達,這樣的要求無異於天方夜譚,孔明也深知這是周瑜想要殺害自己,他的好友魯肅也勸他不要接令,不過諸葛亮仍然接受這個任務,並且將日期縮短為三日。
  • 《三國演義》第255回 丞相親徵平四郡,《三國演義》全集袁闊成評書免費聽
    「嗯~~可但是剛才我可靠跟您說過啦,這個諸葛丞相是治蜀有方。」「嗨唉~~~我知道,他再怎麼能治理,咱不給他容工夫兒啊。哎~甭說別的啦,這麼著得啦,這王伉怎麼辦?」「再給他寫封書信,看王伉~~他同不同意跟咱們一起反。然後咱們答應他,給他分茅裂土,封他當王子,行不行?」「是個辦法。」
  • 趙雲穿越成漢女,諸葛孔明偽裝成教書先生只為接近趙雲取得……
    趙雲兒自從見了諸葛孔明之後,就被他所吸引,雖說諸葛亮是個男子,但是確實是絕色傾城,這容貌真的絲毫不遜色於女子,於是趙雲兒頓時舉得自己肯定是彎了,但是介於他是女兒身,於是便打起了諸葛亮的主意。諸葛孔明成為了他的諸葛將她照顧的很好,可是趙雲兒的貼身丫鬟卻察覺出了一些端倪,他發現教書先生每日都會飛鴿傳書,認定此事定有蹊蹺,於是便跟小姐將此事說了說,但是身為一個現代人的他自是也是看過許多的宮鬥,心生懷疑歸心生懷疑,
  • 歷史的真相 諸葛亮 「孔明」原來有兩個
    1700年前,蜀國丞相諸葛亮,以其過人的智慧、高尚的德行,千百年來備受世人的尊敬與推崇。眾人皆知諸葛亮字孔明,孰不知在那個群雄並起烽煙瀰漫的三國時代,還有一位才德兼備的孔明——胡昭。胡昭,字孔明,魏國潁川(今河南禹縣)人,生於公元161年,卒於公元250年。胡昭幼讀經史,學識淵博,尤其精通典史,善於書法。
  • 諸葛古鎮亮相央視,尋「西北小江南」三國夢!
    小孩子們穿漢服,學漢禮、寫漢字、讀漢書,體驗漢式投壺……在寓教於樂的互動體驗中,逐步受到三國文化知識的洗禮,追溯諸葛孔明的成才之路,感受歷史與社會的變遷。 諸葛生平文化的立體畫卷 諸葛古鎮南臨漢江水,北傍武侯祠,是以三國時期有神機妙算之稱的蜀漢丞相諸葛亮生平為線索修建
  • 諺語「死諸葛嚇走生仲達」你信不信?歷史上有沒有這回事
    電視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正在熱播,劇中的司馬懿在韜晦待時,今天書生蹭下電視劇熱度,給大家講一個「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的 諺語故事。三國時期有一個「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的民間諺語,大家相不相信死了的諸葛亮可以嚇走活著的司馬懿 ?
  • 諸葛亮每天吃飯三四升,司馬懿:孔明不久於人世
    蜀軍使者認為這不是什麼軍事機密,於是如實告訴了司馬懿蜀漢丞相諸葛亮的飲食狀況。司馬懿不但沒有上了諸葛亮的當,還成功套出蜀軍使者關於諸葛亮的身體狀況,得知諸葛亮不分晝夜,操勞國事,連處罰二十軍棍以上的小事都要管。然而,諸葛亮吃的非常少,只有數升。司馬懿正是根據諸葛亮「食少事煩」,斷定諸葛亮命不久矣。演義中相關內容如下:司馬懿看畢,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視我為婦人耶?」
  • 諸葛馬龍不信戰術信玄學,真把自己當孔明了?
    本文閱讀大概2分鐘掘金隊主教練邁克-馬龍因為算計以及出色的臨場應變能力被球迷們稱為「諸葛馬龍」,可謂老奸巨猾,為了挑選季後賽的對手更是主導了常規賽最後一輪的勝負就在這關鍵的時刻,諸葛馬龍不研究戰術開始潛心鑽研玄學,真把自己當孔明了。
  • 三國殺裡的「成功家族」,諸葛一族才是幕後黑手,最大的贏家
    遊戲中的丞相也是很強力的存在,尤其是排位2v2中,很多小夥伴不太了解丞相的強度,實際上丞相排位可以排到t1,很多時候可以一打二,空城有很好的回合外防禦功能,而觀星可以很好的控頂,又能保證觸發空城,相互聯動,讓對手滿手殺無處可使。
  • 《三國演義》有聲朗讀版在線聽書MP3 第342回 諸葛大名垂宇宙
    據說呀~~諸葛亮是降生在天光大亮之前,眼看天就要亮了,哎,所以父親給起了個名字啊~~複姓諸葛單字名亮~~字孔明。就是為取一個吉祥的意思。不幸的是~~諸葛亮父母早喪。他十三歲~~隨叔父諸葛玄~~投奔了荊州的劉表。為什麼去投劉表去呢?因為當時啊~~是諸侯割據天下紛爭啊,火併廝殺戰亂不止。百姓遭塗炭之災~~江山鬧得是四分五裂。整個兒華夏~~幾乎沒有一塊平靜安定之處哇。
  • 葛侯即武侯:季漢丞相諸葛亮的姓氏「諸葛」是如何起源的?
    在與山東地方領導聊天的時候,對歷史頗有研究的毛主席問道:「他(諸葛亮)為什么姓諸葛?」結果毛主席的問題當場就把地方領導給問住了。客觀地講,山東地方領導回答不上來也是情理之中的。要知道季漢丞相諸葛武侯在中國雖然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絕大部分人還真不太清楚「諸葛」姓的起源。那麼諸葛武侯的姓氏「諸葛」是如何起源的呢?
  •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死諸葛走生仲達」,此計可不是諸葛亮想的
    《三國演義》中,記載了死諸葛走生仲達的故事,原文摘錄如下:懿自引軍當先,追到山腳下,望見蜀兵不遠,乃奮力追趕。忽然山後一聲炮響,喊聲大震,只見蜀兵俱回旗返鼓,樹影中飄出中軍大旗,上書一行大字曰:「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懿大驚失色。
  • 【原著】《三國演義》第087回 徵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卻說諸葛丞相在於成都,事無大小,皆親自從公決斷。兩川之民,忻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 諸葛武侯,天下地窯第一村
    對於這位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的丞相的最後遺言,劉禪豈能不遵?於是他命四個關西壯漢,抬著他的棺一直往南走。這四個漢子抬了一天一夜後,終於體力不支,但是此時槓未斷,繩也未爛。回去後,他們報告劉禪,說將丞相棺掩埋於槓斷繩爛之處。劉禪聽了報告後覺得不對勁,怎麼這麼快就會槓斷繩爛呢?於是將四個人抓起來嚴加審問。四壯漢經不起皮肉之苦,只好招認。劉禪大怒,以欺君之罪將四人殺死。但是,四壯漢被殺後,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諸葛亮的葬地了。
  • 孔明為何死了也要除掉魏延?不是魏延有反骨,原因讓人難以接受
    諸葛並非完人,從街亭一役中就可看出,諸葛亮看人並沒有劉備準。劉備生前就告訴過諸葛亮,馬謖不可大用,而諸葛卻不聽,導致街亭失手,又是魏延「擦屁股」才能全身而退。由此可見,劉備死前說了馬謖的不好,如果魏延有反骨,為何沒有說魏延的不是?如果魏延有反骨,劉備會看不出來嗎?魏延因謀反而被殺,在筆者看來,簡直是天大的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