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竺先生來說,修了三年的「小電驢」(電動車)已經成為他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平時上班,還是周末帶孩子出去玩,「不值幾個錢,沒了它又不行。」
偏偏有人盯上了他的「小電驢」。「那天早上我下樓,發現車不見了,停車的地方只留下一把被撬壞的鎖。」竺先生既生氣又感傷。
記者從鄞州石碶派出所了解到,從去年12月21日到今年4月20日,短短4個月,轄區就接到電動車、電動車電瓶失竊報警293起,其中電動車被盜218起,電動車電瓶被盜75起,平均每天發案2.4起。
在對發案重點地段加強街面巡控的同時,民警對上述發案進行了簡單的數據分析發現,如果「小電驢」的主人在平時能夠加強防範,絕大多數的失竊是可以避免的。
被盜電瓶車中未上牌照的車輛佔了95%
民警支招:買車後進行上牌登記。首先,購買了新電動車後要到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攜帶買車收據、身份證件等領辦電動車牌照。同時在車體大拐、車把等部位打上鋼印號碼作為核對標記;其次,注意對這些合法手續妥善保管,即使電動車丟失也不要急於毀棄,因為一旦電動車被找回,它是查核認定的最佳憑證。
被盜電瓶車中未上鎖車輛超過40%
民警支招:離車上鎖。防範電動車被偷盜,最重要的是克服麻痺思想,離開車子時不要嫌麻煩,隨時隨地鎖車尤為重要,這也是防範電動車被盜竊最重要的防範措施。不管在哪裡,也不管在什麼時間,離開電動車時必須上鎖,哪怕是暫時離開瞬間返回。即使是在視線之內,也最好上鎖,甚至應鎖在比較堅固的固定物上。如果你嫌麻煩,那麼賊偷起來也就方便了。雖然上鎖並不能完全防止被盜,但至少能給偷車賊造成點困難。
被盜車輛中很多車主只是簡單上了電子鎖或龍頭鎖
民警支招:加上防盜鎖。民警發現有些車主在離開車輛時,只簡單地鎖了車輛的電子鎖或龍頭鎖,這種鎖對於偷車賊來說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有必要給電動車加上防盜鎖,並且選擇高質量的防盜鎖。最常見的蟹形鎖因為鐵皮薄、鎖梁細,容易被撬被砸變形而開;蛇形鋼絲鎖對偷車賊的剪線鉗毫無防範作用;「U」形鎖外殼雖厚,但是「互開率」較高,安全性能也難以保證。如果同時使用兩種類型的車鎖,其防範性能則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會大大提高。因為偷車賊也不一定各類工具攜帶齊全。有專家建議,使用與摩託車鎖類似、能鎖住車把的隱形鎖。目前已經研製出了「要偷車必須破壞鎖,鎖壞了車就不能騎的車鎖一體的防盜鎖」,大大提高了安全係數。另外為了防盜,車鎖失靈或鑰匙丟失也應換把新鎖。
電瓶車隨意停放導致被盜的佔了82%
民警支招:電動車最忌隨處濫放。總結髮現,超市商場門口、小區樓道、網吧門口、出租房門前、地鐵輕軌站口等地都是電瓶車盜竊案高發區域,車主為了圖方便,將車輛隨處濫放,無疑給偷車賊提供了便利。電動車不要亂扔濫放是防範盜竊的又一關鍵,最好把電動車停放在有人看管的存車場所或者停進車棚車庫,多一個舉動多一分安全。
因電瓶車被盜而產生其他財物損失的盜竊案也有發生
民警支招:財物不要放車上。電瓶車盜竊案中,民警也發現有個別受害人將錢包、手機等貴重物品放在了電瓶車的坐墊下或行李箱內,車子被盜了,順帶著這些貴重財物也被盜了,繼而造成了更大的損失。去年6月份,鄞州石碶轄區內一名電瓶車主將4萬元現金錯放在了別人的車上,所幸民警及時幫其追回,否則損失可就慘重了。
報案人員能準確詳細提供車輛信息的不到一成
民警支招:積極配合警方,儘量詳細提供被盜車輛信息。在被盜車輛登記信息中,民警觀察發現,大部分車主對自己的車輛信息不甚了解,只能提供車輛的品牌和顏色,卻提供不了相關型號、電機號、車架號等關鍵信息。因此車主購車後要妥善保存這些信息,一旦失竊,在報案時,必須認真對待,正確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