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太歲,我們向來不論建房築屋,修墳建墓,凡是要破土動工的都必須要請風水先生先看一下地點方位,選定開工日期和時辰,若選地錯誤,或犯了方位便是觸動了太歲,會不吉利。那麼太歲究竟是什麼樣的神靈竟然會如此厲害的?其實,太歲並不是什麼有形有象的神靈,而是古代星曆學的一個名詞,另外現在我們常聽到的太歲是肉靈芝。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觀天測地之時了解到,五大行星中的木星每12年運行一周,即由天上的某一點起,12年後又會回到原來這一點。換句話說,木星在天上移動一周天的1/12的時候,地上冬去春來又是一年重新開始,因此古人將木星稱為歲星,木星運行一周即12年用這個紀年叫歲星紀年法,但不久後人們就發現木星的運行是自西向東的,而所有恆星的出沒都是自東向西,這對於歲星紀年法來說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聰明的天文曆法家就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設想在木星的對面,有一顆看不見的星,朝著與木星相反的方向在天上運行,這樣就與恆星的運動相一致了,這個看不見你的星就叫做太歲或歲星。太歲共有12個方向,何時何日在何方位隨時變動,人們不通過星家術士是沒有辦法知道的,在先秦時期,佔星卜宅的術士就認為太歲是一位神靈,是一種兇煞,人們不能衝犯他只能避開他,凡是正對太歲方向或背對著他都不吉利,至於什麼時日算是正對或者背對普通百姓是不懂的,所以凡是建宅築墳,就只好請教這些術士以求趨吉避兇,所以舊時要動土,必須要避開太歲,於是就有了太歲頭上動土的俗話。
現在常聽到的太歲就是一種生物了,是一種非動植物和菌類的大型黏菌複合體,由粘菌、細菌、真菌組成,又稱肉靈芝,它主要靠孢子、菌絲繁殖和進行廢物排洩,活性很強,表面有裂紋偏硬,裡面柔軟,手感似海綿,早在遠古時期就生活在地球上,經過多次物質淘汰,它堅強地活到了現在,生長在地下20~100m深的土壤裡,有水就能活,還可以呼吸,在自然界非常罕見,太歲自帶高度的抗腐化能力,因此常埋在土裡也不會腐爛,被切掉一塊,還能長出一塊新的關於太歲的藥用和養生價值。目前科學家對他的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所以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輕易使用。
現在市面上有些不良商家利用人們長壽的心理,用矽膠製品和紅茶君假裝太歲矇騙大眾,若想買,請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