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雜誌署名文章:站在百年目標的門檻上

2020-12-16 北京日報客戶端

又是一個心潮澎湃的歷史時刻。2020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迎來成立99周年的光榮紀念日,站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門檻上。

站在百年目標的門檻上,撫今追昔,崢嶸歲月、滄桑巨變、全面小康,多少英勇事湧上心頭。百年大黨,青春不減、風華正茂,人民衷心擁護、緊緊跟隨,民族揚眉吐氣、屹立世界東方。

站在百年目標的門檻上,回首來路,要格外珍惜今天好日子的感受是如此強烈!鴉片戰爭以後,近代中國逐漸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深淵,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中國人民倒懸於水火之中,中華民族遭遇亡國滅種「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普天之下卻沒有力量能讓這個古老大國走出絕境。是中國共產黨,砥柱中流,抗擊住狂風驟雨、驚濤駭浪,團結帶領人民一步一艱辛、一步一輝煌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站在百年目標的門檻上,眺望未來,要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並開啟第二個百年目標新徵程的幹勁是如此強大!全面小康手中在握,「社會主義現代化」清晰可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無比光明的前景。到本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時候,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百年跋涉,百年凝思,中國共產黨一路英勇鬥爭、凱歌行進的根本動力,就是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深刻解答:「回顧黨的歷史,為什麼我們黨在那麼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管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義無反顧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從而贏得了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習近平總書記的精闢概括,為我們站在百年目標的門檻上認識黨的光榮歷史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國共產黨的99年,就是守初心、擔使命的99年,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99年。中國共產黨是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規律造就的,是中國人民造就的,是中華民族造就的。

初心永不改 使命永不忘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習近平總書記即率領全體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專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這裡是中國共產黨的神聖「產床」,也是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起航聖地。望著承載黨的初心和使命的一件件文物、一個個場景,總書記動情地說,「建黨時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貴、每個情景都耐人尋味,我們要經常回憶、深入思索,從中解讀我們黨的初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言簡意賅,深刻指明了中國共產黨充滿旺盛生命力的緣由,指明了今日堅守初心和使命的意義。

在風雨如晦的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全國僅有黨員50多名,在當時沒有引起什麼關注,在眾多政治力量中似乎微不足道。有同志在回憶當年歷史時深有感慨地說:「『一大』開過了,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連報紙上也沒有一點報導。但是中國的偉大事變在實質上卻開始了。」「中國的偉大事變」確實從此開始了,這是開新天、闢新地的偉大事變!就是這樣一支看來十分微弱的力量,因為始終抱定偉大的初心和使命不懈奮鬥,一代一代矢志不渝、堅韌不拔,從而使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和中國共產黨自身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百年回眸,更懂得走了多遠,走的是人間正道;高峰遙看,更看清歷史方位,前方的路就在自己腳下。

歷史昭示人們,在初心和使命的指引激勵下,黨團結帶領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開啟了發展進步的新紀元。

歷史昭示人們,在初心和使命的指引激勵下,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成就,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歷史昭示人們,在初心和使命的指引激勵下,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歷史昭示人們,在初心和使命的指引激勵下,黨團結帶領人民昂首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領導全國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歷史會告訴未來,未來將印證歷史,中國共產黨99年守初心、擔使命的偉大曆程,就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走過的苦難輝煌歷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用汗水和辛勞鑄就的輝煌、勝利、收穫,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永載史冊的不朽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和堅實基礎。

初心和使命是黨的動力之源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基礎之上的,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鬥目標的集中體現,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到底的根本動力。

——堅守初心和使命,就能站穩人民立場,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不懈奮鬥。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本質,就是人民至上,「一切為了人民」。黨從成立第一天起就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強調中國共產黨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歲月流淌,初心永恆。黨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曆程中,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從來沒有動搖過。「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肺腑之言,正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本色展現。

「不私,而天下自公。」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正是因為堅守初心和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我們黨才始終贏得人民擁護和支持。

——堅守初心和使命,就能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始終從容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最集中體現,是共產黨人踐行初心和使命的精神之鈣。在我們黨近百年的徵程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英勇奮鬥、流血犧牲,靠的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的激勵。儘管他們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並不一定會在自己的手中實現,但他們堅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持續努力,一代又一代人為此奮鬥犧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夠實現。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中國共產黨人能夠堅守初心和使命的秘訣就在於,將初心和使命轉化為理想信念,轉化為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從而牢牢紮根在每個共產黨人的心裡,成為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強大精神支柱。

——堅守初心和使命,就能堅信科學理論,做到「不畏浮雲遮望眼」,始終把握正確方向、遵循客觀規律。沒有理論上的清醒,就沒有政治上的堅定。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不僅來自於對國家和人民的樸素感情、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更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在中華民族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時期,各種主義和思潮都進行過救國救民的嘗試,但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確立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並使踐行初心和使命的思想和行動堅定不移。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世界歷史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馬克思主義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真經」。在當代中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走好新時代守初心、擔使命的新長徵路,更加需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

——堅守初心和使命,就能勇於自我革命,做到「櫛風沐雨自擔當」,始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難道我們還歡迎任何政治的灰塵、政治的微生物來玷汙我們的清潔的面貌和侵蝕我們的健全的肌體嗎?」毛澤東同志曾經這樣發問。

「就像房間需要經常打掃一樣,思想上的灰塵也要經常打掃,鏡子要經常照,衣冠要隨時正,有灰塵就要洗洗澡,出毛病就要治治病。」習近平總書記今天這樣強調。

中國共產黨人深深懂得,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是隨著時間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產黨員的黨性不會隨著黨齡增長和職務提升而自然提高。初心不會自然保質保鮮,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塵褪色,久不滋養就會幹涸枯萎,很容易走著走著就忘記了為什麼要出發、要到哪裡去。必須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堅決清除一切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堅決割除一切滋生在黨的肌體上的毒瘤,堅決防範一切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

偉大的成就與變革,往往是前所未有的,是振聾發聵的,是盪氣迴腸的,是驚心動魄的,卻沒有一個是輕而易舉的,是信手拈來的,是一蹴而就的,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前進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充滿著尖銳複雜的風險挑戰,這就要求全黨同志更加堅守初心和使命,獲取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向著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堅守初心和使命闊步前進不動搖

站在百年目標的門檻上,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黨怎樣才能一如既往地堅守初心和使命,攻堅克難,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寧夏時指出,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政治定力,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不動搖,鍥而不捨把革命先輩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總書記提出的「三個不動搖」,深刻闡明了跟誰走、走什麼路、走向哪裡的重大問題,表明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必勝信念和堅定決心,為全黨在新時代守初心、擔使命提供了科學指引。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不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是歷史和人民選擇的,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是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進程中得到全面檢驗的。近百年來,堅持黨的領導始終是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提出,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凝聚自己的所有力量,如果每一個支部、每一個人都各行其是,黨就只能陷入瓦解,就不能成為堅強統一的組織。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上,必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必定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這就必須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必須充分發揮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定海神針作用。

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動搖。全黨同志要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體現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軍隊、祖國統一、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哪個領域、哪個方面、哪個環節缺失了弱化了,都會削弱黨的力量,損害黨和國家事業。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這是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舊的制度推翻了,中國向何處去?中國人苦苦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君主立憲制、復闢帝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最後,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2014年,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演講時,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回顧了這段歷史。

走社會主義道路,在社會主義道路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是我們黨成立時就明確的初心和使命。從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從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到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與探索,凝聚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樣一條正確道路非常不容易,要倍加珍惜,堅定不移、獨立自主走好這條「我們自己的路」。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勇於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讓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

——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不動搖。只有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才懂得復興的意義;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民族,才對復興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在近代以後歷經磨難,一度陷於亡國滅種的危險境地。自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一夢想,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

99年波瀾壯闊的奮鬥前行,我們黨初心不改、使命不忘,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把貧窮落後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

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是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闢未來的精神旗幟,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來越近了,曙光在地平線上閃耀朝暉。越是接近目標,路越陡、浪更急。民族復興的腳步已經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要跋山涉水。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決不能有半點鬆懈僥倖,必須堅持咬定目標不動搖,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奮勇搏擊,苦幹、實幹、拼命幹。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99年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鬥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站在百年目標的門檻上,中國共產黨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全黨同志要以初心砥礪前行的精神,以使命鼓舞奮發的鬥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團結奮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來源:新華社|作者 同心

編輯:胡德成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求是》雜誌刊發福建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署名文章...
    《求是》雜誌刊發福建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署名文章: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2020-12-16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特稿】彭清華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堅持系統...
    求是手機報分分鐘讀懂理論!編者按:2020年第24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的署名文章《堅持系統觀念謀劃推動「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中共四川省委書記 彭清華「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求是》雜誌發表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同志署名文章《提高...
    《求是》雜誌發表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同志署名文章《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綠色底色和成色》 2020-06-04 0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郝明金在《中國政協》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
    郝明金在《中國政協》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 2021-01-1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求是》雜誌評論員:新徵程上奮力前行的科學指引
    《求是》雜誌評論員:新徵程上奮力前行的科學指引 2021-01-15 0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彭清華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堅持系統觀念謀劃推動「十四五...
    堅持系統觀念謀劃推動「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彭清華「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以什麼樣的姿態邁步新徵程、用什麼樣的方式實現新目標,是需要解決好的認識論方法論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闡明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中第五條「堅持系統觀念」是首次提出,這是我們黨在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作出的重大理論概括,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一大亮點。
  • 日本午夜AV在線觀看:《求是》雜誌發表重要文章
    日本午夜AV在線觀看:《求是》雜誌發表重要文章 2021年01月08日 來源:日本午夜AV在線觀看   。愛心扶幼呵護成。長。。2021款柯珞克上市電動尾門等配置,售。價。不變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來源:新華社責任編輯:李晶2020-12-15 17:25>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
  • 「尋找自己心中的夢想」作文大賽開始了:站在第一個百年門檻上,一...
    2020年是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了極大地提升,為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代中國少年兒童既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經歷者、見證者,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生力軍。」每個少年都有自己的中國夢,讓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生力軍們,用他們手中的筆寫出自己心中的理想,暢想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的藍圖。
  • 中國駐裡約總領事發表署名文章 闡明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牢不可分的...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馬潔):中國駐裡約熱內盧總領事李楊日前在多家巴西媒體發表題為《為什麼中國人民如此熱愛中國共產黨》的署名文章,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闡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牢不可分的緊密關係。巴西《商業觀察報》、人民時刻網站、Intertelas國際關係雜誌等媒體全文刊登了該文章。文章說,近期,個別美國政客出於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竟然妄圖將中國共產黨從中國人民中間「剝離」出來,進行「精準打擊」,或藉機在兩者之間製造對立,挑撥離間。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
    新華社北京2月29日電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文章強調,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文章強調,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
  • 國際海關組織官方雜誌WCO News刊發同方威視董事長陳志強署名文章
    第93期世界海關組織(WCO)官方雜誌WCO News正式刊發了同方威視董事長陳志強的署名文章《智慧無縫的海關監管助力保障跨境旅行》。文中,陳志強董事長詳細介紹了同方威視近年來推出的海關智慧監管方案如何幫助機場海關提升對跨境旅行的監管,以及該方案在泰國的實踐應用案例。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文章強調,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萬眾一心」《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構建起強大...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山東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文章強調,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我們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範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築牢築實隔離牆,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文章指出,要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 趙克志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
    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內和國際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胡昌升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 :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
    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雜誌發表了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的文章《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全文如下:  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胡昌升  風從大海來,潮湧白鷺飛。
  • 轉載|《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講話》。  文章強調,湖北和武漢是這次疫情防控鬥爭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經過艱苦努力,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繁重。
  • 《求是》雜誌發表中共商務部黨組文章《把握經濟全球化大勢 堅定不...
    2020年第24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商務部黨組文章《把握經濟全球化大勢 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全文如下:把握經濟全球化大勢 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論述中共商務部黨組
  • 新華日報刊發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浦玉忠署名文章:堅守奮進情懷 辦成...
    2020年03月10日新華日報·思想周刊 政聲刊發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浦玉忠署名文章堅守奮進情懷 辦成一流大學浦玉忠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主持或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近10項,在《中國高等教育》和《光明日報(理論版)》等報刊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出版多部理論專著。首創的「跟進式教育」理論與實踐,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重要媒體廣泛報導。相關成果獲高等教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和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高等教育類)等多項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