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德國是生是死爭論不休!蘋果和AT&T要求谷歌訴訟中保護數據

2020-12-16 和訊網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周五(11月20日),據德國一份立法草案顯示,為了將電信供應商的設備排除在國家5G網絡之外,德國需要在政府內部達成共識,即電信供應商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蘋果公司和AT&T要求參加周五司法部對Alphabet旗下谷歌公司訴訟的法官,允許他們將訴訟中的某些數據指定為「高度機密」,以確保谷歌的任何人都不能看到這些數據。

華為能否參與德國5G懸而未決

在最新版本的IT安全法出臺之前,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的聯合政府就如何制定一套政治機制來判斷一家供應商是否值得信任的問題爭論了數月。這一過程如何進行,將是決定華為能否在德國成功的關鍵。華為可以留在德國,也可以像美國及其部分盟友那樣被禁止進入德國市場。

該草案旨在彌合默克爾與她在社民黨(SPD)中的合作夥伴之間的分歧。默克爾主張與中國建立密切的貿易關係,而社民黨由德國外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領導,對中國持強硬態度。內政部發言人說,該法案已於周四提交給其他部門。該發言人表示:「草案將落實之前與各部委討論的結果,並提交新的折中方案。」

蘋果要求保護己方數據

10月,美國司法部起訴了搜索和廣告巨頭谷歌,並將谷歌為成為蘋果iphone的默認搜尋引擎而支付的數十億美元作為反壟斷案的核心,蘋果在提交的文件中指出,起訴書中使用了敏感數據。谷歌已表示,將確保任何機密信息只提供給谷歌外部律師辦公室的兩名內部律師,或以其他安全方式提供,並補充稱,如果有任何披露,谷歌將立即報告。

蘋果、AT&T、微軟公司、亞馬遜以及其他協助政府的行動,直到周五才通知哥倫比亞特區美國地方法院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他們希望如何保護數據。梅塔本周表示,審判可能會持續數月。

蘋果要求只有谷歌的外部律師才能看到任何高度機密的數據,而任何內部律師都不能,因為他們「在競爭上很敏感」。AT&T在文件中表示,將把那些描述其在市場上的產品如何容易受到谷歌攻擊的文件列為「高度機密」。

蘋果表示,它已經向政府提供了有關其與谷歌關係的數據,預計還會被要求提供更多數據,其中可能包括蘋果與其他搜尋引擎達成的交易條款,以及蘋果圍繞這些交易談判的內部考慮。它不反對谷歌的外部律師看到這些材料,但向谷歌的內部律師披露這些材料「將直接導致蘋果和谷歌之間未來的商業交易,使谷歌在與蘋果的談判中擁有比蘋果更大的優勢,並可能使與蘋果談判的競爭對手搜尋引擎處於不利地位。」

相關焦點

  • 蘋果等公司試圖在反壟斷訴訟中掩蓋敏感數據
    據外媒消息,蘋果和一些大型科技公司要求負責谷歌反壟斷案的聯邦法官隱藏敏感信息,以避免被人窺探,這裡暗指谷歌。據路透社報導,這些公司要求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法官阿米特·梅赫塔(Amit Mehta)將司法部案件中使用的某些數據列為「高度機密」。
  • 華為脫離谷歌打造HMS生態野心極大 谷歌、華為、蘋果能否三足鼎立
    HMS是華為移動服務,也是華為雲服務開放能力的合集,是跨平臺、跨設備的服務,HMS正式上線意味著華為已經有完整的生態能力,被認為是華為自主研發的跨平臺作業系統鴻蒙OS的基礎。此外,餘承東還表示,AppGallery(應用市場)是谷歌Play、蘋果iOS之後全球第三大應用商店。
  • 餘承東正式宣布,華為反超蘋果登頂第一,殺手鐧讓谷歌坐不住了
    隨著美三板斧的落下,華為的晶片短缺問題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後續無法恢復高端手機的晶片供應鏈,華為的全球業務將遭受很大損失,外媒明年給出的數據預測僅有6000萬的手機出貨量。加上目前華為的新機產能有限,且發售日期跟蘋果相差無幾,市場份額或將再次下滑。
  • 抗議者提出了10條規定,他們能讓蘋果、谷歌低頭嗎?
    不論是《堡壘之夜》還是 Spotify 和 Tinder,都是 iOS 和安卓系統上收入最高的遊戲和應用,他們結成聯盟的目的很簡單:拒絕向蘋果和谷歌繳納 30% 的抽成。繳納的比例一般為 30%(蘋果訂閱服務有優惠),而國內的安卓應用商店更甚,通常在 50% 左右。長久以來,遊戲和應用的開發者寄生於大平臺,面對渠道高額的要價只能「妥協」,少有個別大公司會因為「平臺稅」與蘋果和谷歌爭辯理論,譬如國外的 Spotify 和國內的微信打賞。
  • 【芯觀點】「晶片斷供」與「谷歌斷供」,哪一個對華為的威脅大?
    在晶片短缺危機到來之前,谷歌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宣布和華為「剝離「,Mate30系列因為無法搭載谷歌的GMS全家桶套餐,受到了近乎「腰斬」般的待遇,幾乎一夜之間,德國、波蘭、捷克、瑞士等8國消費者沒有了購買意向,華為只能暫時宣布退出中歐市場;相比之下,在今年5月份晶片短缺危機到來之後,華為依然能坐穩全球手機出貨量第一的寶座。
  • 今天下三分,蘋果、谷歌和華為,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會上餘承東將 HMS Core 與 GMS Core、iOS Core 相對比,欲與谷歌蘋果比肩,意在智慧型手機生態若三分天下,華為必爭其一。在華為 2020 年新年致辭當中,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表示:「HMS 生態的建設和發展是智能終端海外銷售的必要條件,2020 年要全力打造 HMS。」華為推動 HMS 海外生態的決心可見一斑。
  • 蘋果抽稅30%,華為小米抽多少?
    愛它是因為應用在蘋果應用商店上架,常常能帶來大筆收入;恨它是因為蘋果30%的分成比例,讓無數開發者心生不滿。自從2008年蘋果正式推出應用分成比例以來,「蘋果稅」引發的爭議從未斷絕。多家開發商曾經公開表示,蘋果憑藉其iOS的封閉性,確定了極強的壟斷,開發人員別無選擇,只能接受那個30%的佣金。
  • 華為12月將亮出「殺手鐧」,谷歌急了,蘋果也沒辦法
    自老美改變規則限制華為以及與華為合作的企業之後,在軟體與硬體這兩方面,華為迎來了巨大的阻力,頂級的手機CPU麒麟9000無法生產,或成絕版,而軟體方面,作為手機一大作業系統谷歌也限制了華為手機的GMS服務,也就是說,華為做高端手機困難重重,特別是在歐美市場,限制了GMS服務之後的華為手機幾乎寸步難行
  • 手機銷量暴跌,華為向谷歌低頭,華為手機生態的希望在哪裡?
    華為在今年春季發布的P40系列手機,除了常規升級之外,這款產品最大的亮點其實變成了HMS服務和ppGallery應用商店了,這款手機直接棄用了谷歌GMS和Play商店。這也被外界認為華為生態系統要開始爆發了,但是好像事情並不是這麼回事兒,也就在這個時候華為消費者業務終端CEO餘承東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想繼續使用谷歌的所有服務,希望繼續就在安卓陣營。
  •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蘋果、Garmin和華為佔據智能手錶市場70%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上半年,蘋果、Garmin和華為可穿戴設備佔智能手錶市場總收入的近70%。Apple Watch繼續佔據著超過50%的市場份額,高於2019年上半年的43%。
  • 禁止使用谷歌應用,出貨量暴跌35%,華為如何度過制裁危機?
    但數據追蹤公司Canalys的數據顯示,華為在中國以外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降了35%,是其競爭對手三星電子的兩倍多,是蘋果公司的四倍。華為手機的崩潰威脅到華為作為僅次於三星的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的地位,以及該公司更廣泛的消費電子產品業務。這一蓬勃發展的領域去年貢獻了其1,220億美元營收的一半以上。
  • 谷歌希望Android回到華為設備,已申請許可證
    美國政府禁止某些與本地企業合作的中國公司後,由於這家搜索巨頭是一家美國公司,華為被迫從所有設備上放棄谷歌的Android作業系統。現在,谷歌已經警告美國設備用戶不要出於安全原因而背負其應用程式,僅幾天後,谷歌就向美國政府申請了許可證,要求與該中國公司恢復業務。
  • 本周資訊|Facebook、谷歌、蘋果、「鍾南山」商標、茶顏悅色…
    2.法國反壟斷機構要求谷歌就新聞數據版權費用談判周四,法國反壟斷執法機構發布臨時命令:谷歌必須與任何希望為其新聞聚合服務發放內容許可證的新聞機構進行談判,根據出版商選擇的方法展示他們的文本摘要、圖片和視頻。
  • 180天華為化身「不死鳥」,越鬥越勇
    美國的情況更糟,據Reuters報導,華為的65+份5G合同有一半在歐洲。歐盟最近的一份報告警告稱,威權主義主導的5G網絡存在危險。但兩個關鍵戰場,德國目前做出決定選擇華為,英國未明確表示,仍有可能選擇華為。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全球其它市場可能也會效仿。如果關鍵市場,特別是英國如果美國允許華為進入它們的網絡,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美國的做法。
  • 華為迎來Here WeGo地圖軟體 擺脫谷歌限制
    由於美國禁令的影響以及為尋找Google Maps替代品,華為與TomTom籤署了一項協議,有傳言稱該公司將向華為提供地圖數據。現在,華為通過在其AppGallery上提供HERE Maps,找到了Google Maps的替代產品。業內人士稱,作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廠商,華為自己全力搭建HMS生態。
  • 紐約總檢察長要求蘋果和谷歌審查第三方聯繫人追蹤應用
    紐約總檢察長要求蘋果和谷歌採取更多措施,防止敏感的健康數據被第三方聯繫人追蹤應用收集。紐約總檢察長表示,隨著企業重新開放和美國人在戶外冒險,技術可以成為幫助我們對抗冠狀病毒的寶貴工具,但有些公司可能會試圖利用消費者的利益,利用個人信息做廣告,挖掘數據,並從這種流行病中獲得不道德的利潤。蘋果和谷歌都可以成為寶貴的合作夥伴,以淘汰這些不良行為者,並確保消費者不會被那些試圖利用這場公共健康危機人所利用。
  • 拉鋸一年歐盟無奈批准谷歌收購案,無法阻止「大數據殺熟」
    12月18日,歐盟委員會有條件批准了Alphabet旗下谷歌收購Fitbit。後者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可穿戴設備硬體公司,也是智能手環鼻祖,但最近幾年已經走下坡路。根據IDC數據,到2019年,Fitbit在全球可穿戴市場僅位列第五,排在蘋果、小米、三星、華為之後,份額不足5%。
  • 最後底牌:蘋果谷歌組建「6G聯盟」,華為不得參與!中興排除在外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電信行業解決方案聯盟(ATIS)宣布,蘋果、谷歌、英特爾等美國科技巨頭已加入美國的「6G聯盟」。這個聯盟的目標是促進5g技術的演進和6G在北美的晚期發展。據悉,6G聯盟將於今天召開首次會員大會,確定組織的總體方向和戰略。
  • 谷歌斷供考驗華為海外市場 華為「B計劃」彈性勢能待釋放
    海外市場將面臨考驗除了通過開源許可獲得的服務外,谷歌已暫停與華為的部分合作,包括硬體、軟體和技術服務的轉讓。這意味著華為未來的設備將無法使用谷歌服務,包括谷歌Play應用商店,以及Gmail和YouTube等應用,這些服務不在開源許可證範圍內,需要與谷歌達成商業協議。
  • 谷歌蘋果罕見聯手推抗疫神器:兩大手機系統互通 不收集定位數據
    為此,蘋果和谷歌將聯手,打通IOS和安卓手機系統,推出追蹤確診病患密切接觸者的手機基礎功能。 當地時間4月10日,蘋果CEO庫克與谷歌CEO皮蔡在Twitter上罕見地互相@對方,宣布兩家公司將利用藍牙技術幫助政府和公共衛生機構減緩疫情蔓延。同時,雙方都強調,他們的系統可以保護用戶的隱私——需要用戶同意,且不會收集定位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