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海灘上,很偶然參與了一起遊客溺水事件的處理,親眼目睹一條年輕的生命(逝者應該還不到30歲,為尊重生命之故,我並未進行拍照)的消亡,猶如消失在天邊的一絲微雲,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震憾與教育。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從哪裡來?我要往哪裡去?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在哪裡?我向自己發出了一系列有關生命與人生的「靈魂三問」。
「沒有思考過的人生不值得過。」-蘇格拉底語錄。
「渾渾噩噩的日子不能稱之為人生。」-蠢得死語錄。
我相信每一個生命被創造出來,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或大或小。一顆白菜可以為我們提供維生素,一條魚可以為我們提供蛋白質,一隻鳥兒會下蛋,會孕育下一代,一條鯨魚的隕落更可以創造一個生物群落,具備一種特別之美,被人類稱之「鯨落」。而我們生而為人,又當如何?
每一條生命的存在至少有三個維度的意義與價值:
第一個維度,以自己的生命體為其他物種提供營養。
第二個維度,完成繁殖,為本生物族群的繼往開來作出貢獻。
第三個維度,拓展本生物族群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人作為一種生物體,自然也脫不開這三個維度的範疇。這三個維度存在逐次遞進的關係。
第一個維度上,人類作為生物鏈頂端的物種,雖然並不需要向其他生物提供營養,但在生命體死亡以後,仍然會以某種方式將組成生命體的各種元素還給大自然,完成整個生命和物質的大循環。
這是一種最低維度上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在此不做深入思考與探討。
在第二個維度上,生存與繁衍,我想這也是每個生命體所必須完成的任務。上天賦予了我們一條生命,在我們離去之前,理所應當至少也應該創造一條生命,以維持生命的大平衡。
在這個意義上,我反對所有的丁克家族、單身主義、同性戀等一切不利於人類繁衍的主義與行為。
但我很遺憾看到,在物質極度豐富、精神日益貧乏的這個時代,上述主義與行為卻有不少支持者,大有擴散之勢。獨身主義盛行,丁克家族越來越多,有些國家與地方甚至為同性戀婚姻合法一路開綠燈,人類文明在這裡開始倒退。
我身邊的一些親人與朋友,也開始受各種宗教或其他一些稀奇古怪的思想影響,對談戀愛與結婚居然沒有絲毫興趣,而且他們還說,要為人類文化、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提供新思維,提供新動力。我只想問一句,你都沒有生過人,你有什麼資格談人生?沒有了人類,還有人類文明嗎?
其實在這個維度上,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不是很高大上,只具備最基本的價值而已,卻也存在不少問題。
真正最高大上的意義在第三個維度上,在這個維度上,對人類而言,意義更為廣泛和重要。
當然對其他物種而言,也並非完全沒有,比如狼這種群居性動物,一個領導力、戰鬥力更強的狼王肯定要比差的狼王更能促進狼群的發展,讓狼群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而人類在這個維度上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可以分為幾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人類個體;第二個層次,人類族群;第三個層次,全人類。
人類個體與全人類都很好理解,人類族群的意思稍微複雜一些,它可以指一個家庭、家族,工作的單位、社會團體乃至一個民族(種族),甚至一個國家。為便於描述,我暫且全部稱之為人類族群,無論如何,它總是由人類個體因為某一原因而聚集的群體。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三個層次是逐次遞進、相互支撐的關係,絕不可跨越。一個人只有自身獲得充分的發展以後,才可能有能力推動其所在族群的發展,也只有在其所有族群獲得充分發展,具備足夠實力以後,才能推動全人類的發展。
最能體現這一觀點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名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士大夫們畢生追求的理想。
《大學》有言:「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在這八條中,「修身」是根本,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從而意念誠實、思想端正,自身修養得到提高,個體得到充分發展。如此,你才具備為家、為國、為天下這些你所在族群作貢獻的資格,這就是所謂的「內聖而外王」的道理。簡而言之,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人生具有更大的價值,先要管好你自己。
另外還有一層關係,就是「人類族群」與「全人類」之間的辯證關係。很多人沒有弄明白兩者之間的異同,從而掉進了歐美國家創造的「泛國際主義」的陷阱當中,被所謂的地球村、世界大同、全球治理等調調忽悠得暈頭轉向,忘記了民族利益、國家主權甚至道德底線。雖然網上這種第五縱隊、二鬼子、帶路黨很多,不勝枚舉,但我仍然相信他們是智商欠缺,是被忽悠而不是主動投敵。
國家和民族應該是目前能夠創造和想像的最大人類族群,任何一個群體的生存都要以該群體所有個體維護該群體的利益為基礎,否則,這個群體將分崩離析,其間道理無須多言。
在國家還沒有獲得充分的進步發展、中華民族還沒有全面復興、我們還不具備足夠的實力槓把子之前,我覺得看待任何事物、表達任何觀點都應當站在維護本民族、本國家利益的立場上。否則,我只好說你是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偉大族群的異類、敗類甚至叛徒,本族群不歡迎你。
其次,要注意的就是價值的大小。按照前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是不是一定要去做大事,治國平天下,生命的意見與價值才最大呢?不一定。
從理論上講,你做的事越大,其價值就越大,你當省長肯定比你當縣長、村長更能做大事、立大功。但廣度僅僅是事物的一個維度,事物還有一個維度叫深度、厚度,通過專業做一個行業、一個專業甚至於一件事,你同樣可以讓自己的生命具有非凡的意見。
比如幾十年如一日,只研究水稻的袁隆平院士,他所做出的貢獻、他生命所具有的意見與價值,已經超過了任何省長、部長、將軍們,他是屬於全人類的。還有深藏功與名的戰鬥英雄張富清老人,戰爭年代,他是最勇敢的人,和平年代,他是「最美奮鬥者」,一直戰鬥在最平凡的崗位上,感動了全中國。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中,還有很多這種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服務人民、盡心盡力、安貧樂道,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將責任心、使命感發揮到極致的普通人。他們極致的堅持讓他們的生命獲得了升華,具備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深度。
其實對任何人都一樣,只要足夠誠心、專心致志,在任何地方、任何崗位,我們都可以讓自己的生命獲得偉大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