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稿件不想引戰,只是說說我的忠告。
現在網絡上出現大量的「教你如何練出蘿莉音,御姐音,少女音」諸如此類的課程!其實,這是本末倒置!
首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偽聲?
所謂偽聲,就是偽裝的聲音,偽裝年齡、性別、甚至可以偽裝動物。而目前網上泛濫的偽聲的範疇是:公子音、帝王音、正太音、女神音、御姐音、蘿莉音。可能說的不全,原諒我,畢竟太中二了。
很多人在沒有足夠聲音控制的能力下,就開始進行偽聲的訓練。他們的學習方法比較簡單,模仿。聽完別人的聲音後不假思索的往上靠。有的學起來比較聰明,會關注到一些發聲的技巧。
比如,所謂男聲變成女聲是喉位上移音調升高找到女聲音色。女聲變男聲就是喉位下移音調降低。但是這樣的模仿和練習會非常容易傷到聲帶,高低喉位在發聲的時候,如果不能保持聲帶的足夠放鬆,必然造成聲帶充血。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聲帶小結了解一下。
練偽聲為啥嗓子疼?因為你跺你也麻。
我們把偽聲這個概念擴大到聲音塑造上來說。想要進行聲音塑造,基礎是對自己發聲器官的絕對掌握。你能想像一個走路走不穩的人學舞蹈是什麼樣嗎?
很多人自己本身發聲問題就很多,強行進行其他聲音的模仿必然存在風險。所以再一次強調,系統學科發聲是聲音塑造的前提。
再從聲音審美上來說,偽聲是偽裝的聲音,這是一種缺乏聲音彈性的發聲。你不可能長時間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來,如果你真的對聲音有追求,你需要做的是找到自己最好聽的聲音。感謝大自然,讓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聲音特色。用對方法,不斷的感受和反饋,找到自己最好的聲音難道不比所謂的偽聲更好嗎?
再從表達方面來說偽聲的缺陷。
剛剛說了,偽聲缺乏彈性;這必然會存在另外一個問題,缺乏感情。你真以為那所謂的女神音是很性感的嗎?你好好想想,這個聲音聽多了和度娘的翻譯機有啥區別呢?
形而上的固定出所謂的帝王音、蘿莉音,這是僵硬的聲音和僵硬的表達。我們的聲音原本應該是具有無限可能的,表達喜怒哀樂。通過聲音讓別人看到你的畫面、感受到你的情緒、理解你未說出口的那些話,難道不是更美嗎?
大量沒有正確指導的練習,必定會讓很多人出現不可逆的聲帶損傷。各位且練且珍惜!!!
那要怎麼做才算是科學練聲呢?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談談與發聲有關的問題:
一、氣息
我們主要來說說實用的、能體會到正確呼吸方法的辦法,我們只有在體會到正確方法,才能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練習,並將這感覺穩固住。
○1.保持興奮的精神狀態
○2.面部保持微笑
○3.再緩慢的僅用鼻子吸氣的同時,打開眉心與撐開後腰
○4.重複上一步,但是將用鼻子進氣改為口鼻同時進氣
注意:過程一定要慢,感受氣息從 眉心、鼻子、口三點流入撐開的後腰。
吸氣時,隨著氣息從口鼻同時進入到胸腔、腹腔,從上至下的流入,迫使橫隔膜下降,使我們能夠吸入更多的空氣。呼氣時,狀態正好與吸氣時是相反的,橫隔膜上抬,使氣息被壓出口。
我們學習氣息的關鍵是要使氣息和字音相結合,所以我們還要進行「字音-氣息」結合訓練,這一步顯得尤為重要。
二、「字音-氣息」的結合
我們將「hei-ha-hou-he」連發,來訓練我們的橫隔膜彈動,我們也可以用這個練習的變形來練氣息與字音結合,具體如下:
我們用「hei」這個音,來體會,小腹運動與字音結合,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有意識的在發「hei」音的時候,將小腹向內微收,這是第一階段。我們用這個音有所體會了之後,就會找到小腹微收與字音相結合的感受,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始練習階段,一定會有小腹與字音不同步的問題。
這時候,就要有意識的去控制小腹,過了這一階段後,我們就要逐漸的將意識從小腹上移開,達到「全自動」,這個過程只有經過反覆練習才能達到,因為這是改變原來多年形成生活狀態,也正是如此,我們的更要重視這一過程。
我們要注意,一口氣,一個字,收一下(小腹);再下一步就是,把單字變為詞,也是一樣,一口氣,一個詞,收一下(小腹);最後逐漸過渡到短句。
另外一種「字音-氣息」結合的訓練就是「hei」音連發,剛開始的時候一口氣發3個「hei」就行,關鍵是找到「同步」的感覺。隨著練習熟練程度提高,能力的提高,一口氣我們就能發出7、8個連續的紮實的、有力的、同步的「hei」音。
但是在發音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呼出的氣流儘量控制,使其打在上門齒的齒背 ,彈發要輕巧,要跳躍,不要用喉。
這裡還要說的是:胸腹聯合式呼吸需要強調的有這樣幾點:
01
對抗感
這種對抗說的是小腹與後腰的對抗,小腹有微微向內收的力量,後腰由撐住打開的力量這兩種力量是相互對抗的,也正是這兩種對抗的力量實現了對氣息的控制。
注意:小腹部不是向裡癟的,也不是向外鼓的,而是找到一種向丹田(臍下三寸)集中的感覺,這是呼吸控制的「總指揮」,我們在發高音的時候丹田控制較強,在氣息快用盡的時候控制較強,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這兩個階段來體會丹田的控制感,找到這種感覺是相當必要的,我們在以後提到「聲音發出線路」時還會強調其重要最用的。
02
支撐感
這也是在掌握胸腹式聯合呼吸法的時候需要找到的一種感覺,所謂支撐有這樣幾個著力點值得注意,我們通過圖來看一下: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呼吸過程中我們會有兩肋、後腰被撐開的感覺,這種撐開的感覺使我們感到後背舒展,腰帶漸漸繃緊。
03
氣柱感
這種感覺是在我們的身體內有一股垂直氣柱,上下貫通,注意:體會這一感覺的時候,身體一定保持「正」、「直」,精神興奮、從容,找到通暢的感覺。整體上,氣柱充盈、飽滿,源源不斷。
04
流動感
這也是一種抽象的感覺,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如下方法來感覺一下:深吸氣,吸滿、吸足,然後用意念將氣息壓到腹腔保持住數秒,然後將氣息提到胸腔保持數秒。這樣反覆練習數次就會找到氣息運動的感覺,同時在氣息的一壓一提的過程中,感受流動,儘量使其順暢。
我們在上面提到過「聲音發出線路」這個詞,這裡我們把它和「氣息運動線路」這兩條線路相結合,來進行一下解釋。
其實聲音和氣息的走向基本上是相同的的,由小腹(丹田)拉出一條彈性的帶子,豎直上升的咽喉,沿著軟顎—口腔中縱線—沿口腔穹窿—硬顎前部—人中出彈出
下面舉幾個例子來幫助體會一下,「英」「經」「輕」「昌」「房」「唐」,在做上面練習的時候強調幾點注意事項:
1.字音一定要沿著上口蓋的穹窿往前行進。
2.字音一定要推倒硬顎前部。
3.有一種字音從人中出「穿」出的感覺。
怎麼樣,你GET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