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相欠,怎會相見》:我們總要互相虧欠,不然憑何一生緬懷?

2020-12-26 王韓明月

自盤古開天,女媧造人起,這凡塵俗世獨存男女兩種性別之物,在這蒼茫大地之中,如若不發生點故事也實屬不易,縱然萬般繾綣中亦有萬般無奈,但情愫輾轉仍舊是人們無法抗拒的。少時,以為相愛即可,青年時,以為相守即可,誰曾料想到經歷時光洗禮後才明白相愛相守還有相知才能白頭偕老。《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一書用纏綿的文字細緻入微的闡釋了14對民國才子戀人的繾綣情書集,有傷感,有迷茫,更有諸多領悟,看他們的故事,領悟愛情的哲學,追尋我們的幸福才有望,拋卻柴米油鹽,雞零狗碎的瑣事,愛情無論以何形態展示都充滿意境之美。

寫一封情書,不需要多麼華麗的紙張,亦不需要多麼華麗的詞藻,只需要筆觸蘸滿深情,未婚前,一切尚未說定,男歡女愛間隙,都多少會透露出情書的妙用,可待到一切已成定局,婚後的女人還希冀著過往的美好,男人們卻都已經收心,不願費心力,恰如一個笑談:誰會在考完試後還看書。我也不知應該譴責女性的心思靈敏,還是愁苦男性的粗枝大葉,如若還相愛,怎會不願意付出點深情,沉默不語最是讓人心寒的冷漠。

看待愛情,真的只需關注過程的美好,因為人非聖賢,激情燃燒終究克服不了漫長人生中齧噬人心的小煩惱,現如今有很多恐婚族,看盡了婚姻不完美的一面,怕重蹈覆轍,不敢踏入婚姻殿堂,可人生在世無論如何倖存,都會美醜同時存在,經歷過或許能夠更好的面對未來的挑戰。

沈從文和張兆和這對夫妻,生活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想必他們的婚姻生活最終分崩離析,實情也只有他們二人自己知曉,旁人只能通過遺留的隻言片語進行揣摩。那句:我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驗證了曾經的美好,《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一書作者說道:與文人相愛,也許就是很辛苦,理想國裡的愛情之花,終會在柴米油鹽的瑣碎現實裡萎謝,無法再有綻放的可能!

現實生活中,往往是女性婚後在瑣事中成長,配以渴求丈夫的溫存,男性卻很多像是已經完成差事,混吃等死心態,如若都像沈從文一樣對待張兆和,也許會避免很多痛苦悲傷,誰不想被溫存寵溺著。所以愛情也好,婚姻也罷,女人需要男人的愛戀,男人也需要女人的愛慕,稍有一方後退,所有的情愫都將魂歸夢土。

不知是否有人還記得《18號當鋪》,那裡的女主角,因為丈夫被魔鬼威脅幼兒的性命,不得不離家做起魔鬼的人間信使,她一生未嫁,即使丈夫給她安排了命中貴人,但依舊沒能改變她的初心,這讓我想起朱生豪和宋清如。世人知宋清如,皆因朱生豪。我無法用世俗的眼光去揣摩他們如果一生相處,是否也會被生活瑣事消磨掉情意,只知曉在二人有生之年,最是讓人豔羨,執子之手,即使不能與子偕老,也要堅定曾經的情意。我不佩服朱生豪對宋清如的用情至深,因為相愛的兩個人之間的情愫都是美好,我只欽佩宋清如一生心只賦朱生豪,將嗷嗷待哺的智子撫養成人,一生未嫁。心若給了一人,很多時候就不願意將就他人,這是朱生豪和宋清如之間的繾綣情意。

《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中還有很多才子佳人,譬如魯迅和許廣平,錢鍾書和楊絳先生,更有很多我們並不熟悉的民國才子戀人,在作者桑妮溫柔的字裡行間,解讀出別樣的韻味,讓讀者我甚是覺得應當重新審視自己的愛情婚姻觀。

相關焦點

  • 前世相欠,換今生遇見|馬博《若無遇見》民謠版已正式上線
    若無相欠 怎會遇見若無遇見 何來相欠馬博《若無遇見》已正式發布,民謠版的《若無遇見》更樸實動人,也更加體會了纏綿的感情。茫茫人海,緣聚緣散,珍惜今生所有的遇見。他的歌曲多是心中情愫的宣洩與釋放,你總能在他的音樂中聽到最為動人和真摯的情感。《若無遇見》是長久以來心中情緒聚集的爆發,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感悟。這首歌更多的與一句話有關:若無相欠,怎會遇見。
  • 佛說人生:若無相欠,怎會相見,18句箴言,讀完後如夢初醒!
    人們心生疑惑,既然一切天意自有安排,任何努力都是徒勞,那麼我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於是佛說:你來你走你進你退根本就是你自己的選擇,這一念之差便足以決定你的所見所遇,所以說歸根結底你的所見所遇還是由自身把握。若無相欠,怎會相見,欠得多了,這一世便結伴的久一些。欠的少了,還完了也就散了。讀完這18句箴言,讓您如夢初醒!
  • 若無相欠,怎會相見,請問,我欠你的什麼?
    你說如果不是遇上我父親,你會像你的同學一樣,大學畢業找個像樣的工作,在城裡過著體面的生活。但你未婚先孕,輟學和父親結婚,這都是你自己的決定,你懊喪,你憤怒,你活得窩囊,你就把這些氣都撒到我身上,我成了你的出氣桶。
  • 《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丨看他們的浪漫故事,領悟愛情的哲學
    我們現在很少人寫情書了,想想以前那個年代的人們在一封封的鴻雁傳書中為相思「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那種含蓄雋永的情致好像也很少能體會到了是不是?那些民國的文人,我們每次談起為什麼會覺得甜蜜很浪漫呢?很多時候是因為在他們的文字中感受到了給予愛人的那種在紙短情長的敘述中的小小的細節。那些民國的才子佳人的戀愛談得盪氣迴腸,也讓幾十年後的我們看到他們的情書會忍不住感嘆愛情的美好。
  • 若是有來生,不知能否再相見,不用擔心,一切自有天意
    如果這個世界有輪迴,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再相遇?不知道我們會身在何方?不知道我們是什麼樣的身份?是否還會記得前世的承諾?那一份兩個人的喜歡,那個兩個人的故事,從第一次遇見,紅了臉龐,迷了雙眼。聽過這麼一句話,若是有緣,定會相見,一切都是天意。
  • 「老公,你家分的房送一套給我弟,我們就互不虧欠了」「行」
    王菲《匆匆那年》:「我們要互相虧欠,我們要藕斷絲連,要不然憑何懷緬。」 有句話說,因為前世相欠,所以今生相見。 城裡稍微位置好一些的小區,首付一套100平方左右的房子,都要40萬以上,弟弟工作才兩三年,也沒多少積蓄。 04.你家的房送我弟一套,我們就互不虧欠 雨妍知道後,很想幫忙。家裡能動用的錢有15萬,她相信老公會同意把錢借給弟弟,只是買完房還要裝修,這些錢遠遠不夠。
  • 和他最後沒有走到一起,是因為上輩子虧欠太少
    他說我是他的福星,跟我在一起後,生意出奇的順利,春節後幾個月都沒什麼單子,跟我在一起後,接連籤單,我說「那你要好好待我,我很旺夫的」,他說這是必須的!當女人沉浸在愛情之中,感覺什麼都是美好的,對未來也會有無限的憧憬。
  • 《陳情令》情出自願,事過無悔,從此我們兩不相欠,各自安好
    明明他人一場開始到結束的旅程清清楚楚又簡簡單單,無需曲折磋磨這許久,怎到了他們這裡,用了前前後後幾十年的時間,中間還有一段消失沉寂的歲月,才最後明白,他和他兩個人,最好的結局,最好的開始和結束,是互相杳無音信,走出對方的世界。在此之後,對於他們,不相見,不相念,不再相欠,從前所有都是情出自願,事過無悔,只盼各自安好,珍重就好。
  • 前世相欠,今生相見
    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也會走。前世相欠,換來今生的想見。緣深緣淺,早有安排;緣聚緣散,命中注定。 有些人,遇見就能攜手一生;有的人,相遇後又各奔東西。 一次遇見就一眼萬年的人,可遇不可求;那些擦肩而過的人,也必然教會我們一些東西。
  • 明知的錯與錯過,你會選擇哪個丨百家故事
    「錯和錯過,你會選擇哪個?」曾經,我這麼問過。但如果不自己親身經歷過,又怎知答案。就像,我原費盡心思的不想錯過,又怎知最終的這般結果。或許,在快餐時代下長大的我們已經不適合「一生只夠愛一人」的愛情。從一而終的婚姻總會讓人充滿嚮往與期待。
  • 若能有緣遇見,願餘生不負遇見
    我在一個城市的深夜,託一顆孤獨的靈魂,將一些如風而過的往昔,無依地想念。都說,往事隨風,也許這就是情緣,茫茫人海,為什麼偏偏遇見的那個人是你?一生很短,若能遇見一個令你滿心歡喜的人,將會是人生的大放異彩。事業有成,可小酌一杯。
  • 所有的相遇,都是彼此虧欠
    佛家講,因為相欠,才會遇見。試想,所有的相遇,冥冥之中又何嘗不是自有安排。只是虧欠或多或少,終有還完的一天,人與人之間的情分再深,終究也不過是一世的緣分,想明白了這一點,倒不如就常懷一顆坦然之心,接受發生,看開無常。
  • 今生若不能再相見,如有來生,我們再續前緣,可好?
    但是,我還是要感謝你陪我這麼多年,只是遺憾我們再也回不到從前,多麼懷念曾經的時光,那份深情,那份真摯,那份心與心的默契,一生銘記,永世長存。曾經,你來的時候,你是我的全世界;現在你走了,我便失去了全世界,我的周圍一片靜寂。愛情總是充滿遺憾,總是伴著憂傷,總是難以完美。佛說,這是一個娑婆的世界,娑婆即是遺憾,如果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 今生你會遇見誰,愛上誰,其實早已命中注定
    有些人,是為了情而來,留一段美好的情愛,讓你珍藏在心;有些人,是為了怨而來,了結了前世的相欠,餘生不復相見;有的人,是為了報恩而來,與你相守一生一世的情緣。前世不相欠,今生不相見,緣分不由人,命中有註定,想也好,怨也好,糾纏也好,念念不忘也好,執迷不悟也好,都有它的定數。
  • 如舟集 ·無糾纏則無相欠!
    也就是說「為人了」就是了緣來的,了去糾葛,了去因果的相欠,散盡寃親的纏和障。古人講的是對的!無緣不聚,無債不來。夫妻間,有正緣相擕白首、也有孽緣相恨相劫煞,亦有如朝露盡釋會於剎那間。  為女子者,有怨恨丈夫的。眞是寃家聚首,可很多做丈夫的都不知,還覺得:我老婆還會恨我呢?還眞不知道呢!這才是正常的,這才是均衡的,這才符合能量守恆,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愛恨永遠都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