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丁倩)時隔4年,曾引發債券市場波瀾的中國鐵物,攜10億私募公司債重返債券市場。
12月23日,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物)2020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成功發行,發行規模10億元,期限3年。此次債券發行標誌著中國鐵物時隔4年後重返債券市場,並得到國務院國資委倡導設立的國新央企信用保障基金的支持,信用保障基金向中國鐵物出具了《債券發行支持函》。
時隔4年,中國鐵物攜10億私募債重返債市
「中國鐵物重返債市不僅為央企,也為地方國企傳遞出了積極信號。」長期從事債券發行工作的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當前受「違約風暴」影響,債券市場一度出現信用風險,而此次中國鐵物成功發行私募債,無疑為債券市場注入了強心劑。
記者注意到,中國鐵物此次在深交所發行10億元公司債,評級顯示為AAA,表明中國鐵物信用已得到恢復,也表明了資本市場對央企債券的信心。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鐵物是經國務院國資委批准,由中國鐵路物資(集團)總公司核心資產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而在4年前,即2016年4月11日,中國鐵物發布公告,稱暫停總規模168億元的9期債務融資工具交易,一度成為債市「黑天鵝」,也標誌著中國鐵物債務危機的正式爆發,引發市場對央企信用風險的擔憂。據業內人士回憶,受市場情緒波及,當時諸多央企和地方國企取消債券發行,好在中國鐵物在多方支持下,籌措償債資金,最終如期兌付全部債券。
中國鐵物重返債市,為地方國企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據了解,重組前的中國鐵物債務規模大、構成複雜、債權人眾多,雖然引發債市「黑天鵝」,但也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國鐵物債務重組的進程。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4月29日,也就是公告發出後不久,國資委決定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對中國鐵物實施託管。同年12月15日,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鐵物、中國誠通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正式全面參與中國鐵物債務重組工作。
化解債券危機,中國鐵物完成首例央企私募債重組
中國鐵物的債務重組,是繼中鋼集團後第二起央企債務重組,也是首例央企私募債重組,成為中國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的又一成功案例。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2月25日,中國鐵物債轉股協議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鐵物與7家投資機構共同成立債轉股主體——中鐵物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發股還債」的方式實施70億元債轉股,所籌資金用於償還2018年底、2019年初私募債券兌付。
此次債轉股協議籤約,是中國鐵物債務重組的關鍵一步,旨在解決中國鐵物的私募債兌付問題。
據悉,債務重組期間,中國鐵物加大對內部業務的重組整合力度,先後組建了工業、油料、軌道、國際4個專業集團和華東區域集團,推動各區域公司初步實現了從鐵路專供業務向基礎設施市場化業務轉型。同時,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加大特困企業治理力度,全系統持續推進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壓減法人單位,全面推行收付實現制考核,有效提升運營質量。
據其官方信息稱,如今,中國鐵物生產經營已全面恢復正常,經濟效益實現「五連盈」「五連增」,特別是2020年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盈利水平將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公司財務結構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率大幅降低。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企業一旦喪失信用,要想恢復需付出很大的成本。」河南某國企債券發行者稱,中國鐵物市場化債務重組的案例,不僅給央企,也給地方國企化解債券危機提供了借鑑。
實習編輯:楊志瑩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