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希不希望人民幣升值,初次聽到這個問題,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贊同人民幣升值,因為人民幣升值,就等同於擁有了更大的購買力,舉個例子,以前在國外1塊錢只能買一個蘋果,升值後同樣是1塊錢卻可以買兩個蘋果,何樂而不為呢?
美國同樣也希望人民幣升值,但我國對於人民幣升值異常謹慎,美國有這麼好心讓我們變得更有錢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讓人民幣升值的背後,包藏著美國的鐮刀,90年代的日本就曾被日元升值坑慘過,至今影響都未消除,為什麼貨幣升值反而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先來聊聊90年代日元是怎麼升值的,升值之後又讓日本付出了哪些慘痛的代價。
二戰後 世界變成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為了應對蘇聯 美國就拉攏日本這個小弟,對日本採取扶持的政策,日本經濟在美國的扶持下實現了起飛,並且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就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甚至隱約有要超過美國的勢頭,美國怎麼可能讓日本壓過自己的風頭,於是美國對日發起了貿易戰。
1985年美、日、英、德、法五國,籤訂了著名的廣場協議,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國內巨額貿易赤字的問題,廣場協議的籤訂,導致日元在短時間內迅速升值,1971年 1美元可以兌換320日元,廣場協議籤訂的當月,1美元兌日匯率降到236.5。
到了1990年底 ,1美元只能兌換133.89日元,從1970年開始到1994年之間,日元對美元累計升值高達250%,日元的升值導致日本人富得流油,人均購買力急劇上升,國內中產階級和富翁如雨後春筍,冒個不停,原先過慣了苦兮兮的日子,現在突然有錢了 ,日本人哪肯放過這樣的機會。
於是就開始用日元兌換美元,揣著美元到處買買買,就連普通的打工階級,也有能力來上幾趟夏威夷之旅,與此同時 美國也很開心,因為日元升值 日本出口貿易經競爭力下降,而美國的商品就佔據了優勢,大量商品可以返銷給日本人,日本成為當時最大的購物天團。
日本人有多能買,舉個正是的例子,美國曾售賣過一棟大樓,報價是4億美元,美日雙方原本已經談妥,但最終日本卻在合同上自願加價2.1億美元,最終以6.1億美元成交,為什麼平白無故多加2.1億美元,原因離譜的過分,因為購買這棟大樓的日本老闆,在吉尼斯世界記錄上看到,單個大樓出售的價格最高是6億美元,為了打破這個記錄 ,於是就有了白送2.1億美元的魔幻操作,洛克菲勒中心,是美國資本強盛時期的地標建築,但在日本瘋狂砸下14億美金之後,這棟建築成為了日本所有,有媒體曾評價日本買下的不是大樓,而是美國當時的靈魂。
除了在美國買買買,多餘的錢日本並未投入實體行業,而是深陷炒股和炒房的泡沫之中,當時日本的房價高到有多誇張,賣出一個東京的錢,就可以買下一個美國,股票市場的日經指數也達到了38916,這個前所未有的制高點。
日經指數,可以簡單認為是股票的平均價格指數,在日元未升值之前,最高日經指數也才為12000左右,由此可見當時日本股市和地產行業的瘋狂,但人人都是百萬富翁的日子,日本並沒有享受多久,因為在美國的資本家看來,此時的日本已經養的夠肥,可以開始薅羊毛了。
於是開始大量拋售股票套現,並著手做空日本股市再次獲利,由於股市的崩盤,連帶的是樓市的崩盤,大批的國際熱錢開始趁機離場,日本經濟瞬間爆炸,在這場日元升值的經濟遊戲中,因為股票和土地資產的縮水,導致日本損失的金額高達1330萬億日元,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倍多,這就是日元盲目升值帶來的結果,前期看起來極度繁榮,但完全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所以你會發現如今不僅是我國,其他國家同樣會防止本國貨幣的升值,不是說完全阻止,人民幣升值國家的GDP核算結果就會上升,有利於提高本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但這個升值只在小範圍內浮動是可控的,而小範圍的浮動對於百姓而言,又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這才能避免經濟泡沫的產生,避免淪為被收割的肥羊,所以我們不能因為眼前的蠅頭小利,就放棄長遠的未來,盲目的贊成人民幣的升值,你所享受的一切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