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鵬離職對國安有利?別忘了國奧!
久古
10月5日,魯能俱樂部宣布李霄鵬不再擔任球隊主教練,由原助理教練郝偉頂替。6日下午,北京體育廣播發表了題為《袁野稱李霄鵬離職或有利國安,魯能不會放棄絕活兒》的評論文章。通篇700多字的短文,只有"北京體育廣播足球評論員袁野認為,李霄鵬離職可能有利於國安"一個結論,並沒有事實論據以證其觀點。
但文章開篇即稱李霄鵬的力量對抗踢法,"每賽季都讓國安不好受"。而魯能的人員變動,可能屬於"換湯不換藥"。對於國安來說,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魯能還是那支魯能,不可能放棄自己擅長的高舉高打和快速反擊。國安必須立足自己,揚長避短才是根本。
說實話,這並不是一篇優質的文章。至少,袁野那個看法並沒有展開談,比如說為什麼說李霄鵬的離職對國安有利、依據是什麼,等等。但順著文章的思路,我倒認為國安確實應該"立足自己"、"揚長避短"。如果認為李霄鵬換成郝偉,真的就對國安"有利",國安可能會吃虧。
國安和魯能,是中超兩支最典型的風格迥異的球隊,並且是兩支強隊。前者技術細膩、講究傳控和戰術配合;後者大刀闊斧、高舉高打,以力量和速度取勝。如果要打個比方,有點像巴薩和馬競。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兩支球隊,中超才顯得多姿多彩、多少還有些"看頭"。
本賽季由於允許上4名外援,國安可以在中前場安排至少3名外援。由於奧古斯託缺席了多場比賽,巴坎布、比埃拉以及阿蘭或者費爾南多就成了國安的進攻主力。在後防線,雖然金玟哉的表現幾乎每一場比賽都飽受詬病,但因為有他在,國安的防線顯得相對穩固。雖然19個失球是兩個賽區前8名球隊中失球數倒數第二多的球隊(與重慶當代並列),但畢竟有與黃海和華夏幸福兩場"非正常"比賽的結果。此外,國安單場比賽的失球數最多也只有2個,與恆大、上港和魯能持平,比蘇寧強得多。其中,蘇寧與建業首戰打成4-3,與富力也曾3-3。
但國安的真正問題或者說軟肋不防線,而是中場。或者說,國安的真正弊端不在進攻而是防守。準確地說,是國安的中場防守能力比較差。
與黃海和華夏幸福那6個失球在此就不多說了,權當"思想放鬆"的原因。這裡只說與上港兩戰的3個失球,無一例外都是中場防守不力造成。第6輪1-2告負之戰的第一個失球,源自後腰防守失位、右後衛王剛對買提江的犯規給了對方定位球機會,奧斯卡主罰的任意球由王燊超頭球頂進;第二個失球,則是阿瑙在大禁區邊線上腳後跟給奧斯卡助攻。第13輪0-1再負,失球雖然是胡爾克點球罰進,但造成點球的原因,則是胡爾克在國安禁區前沿拿球時被犯規獲得任意球機會,胡爾克的直接射門打在李可手上所致。與上述國安第一個失球一樣,都是在距離球門30米的區域,不同的是這次犯規換成左後衛李磊。
略有不同的是,首戰上港第一個失球時池忠國並不場,主力後腰是李可;次戰時國安的雙後腰是池忠國和李可。而首戰時的第二個失球,替補上場的池忠國則有一定的責任。正是他沒有對奧斯卡採取貼身盯防,給了後者突然插入禁區從容施射的機會。換言之,最能檢驗國安中場防守成色的兩大主力後腰,都無法防住上港的中路進攻。
第3輪3-1泰達之戰,第61分鐘車世偉中路分球,樸韜宇右路回做,榮昊在葫蘆頂左側打出一記漂亮的弧線球貼著門柱破門得分。第7輪2-2永昌之戰,第34分鐘臧一鋒倒三角回做,穆裡奇在大禁區線上面對張稀哲低射破門(需要說明的是,加上與上港之戰的失球,張稀哲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兩次防守漏人至失球)。第8輪5-2當代之戰的第二個失球,首先源自後腰沒有防住大摩託,等到其直傳禁區金玟哉鏟倒馬爾西尼奧被判罰點球,並由大摩託罰進,等等。也就是說,國安的19個失球中,至少有6個與中場的防守有關。其中,最主要是30米區域、即後腰的防守出現失誤,或者根本就無法防住對手的速度和力量型前鋒的衝擊。
但國安無論奧古斯託是否在場、也無論是4141或者4231、433陣型,中場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邊鋒的。也就是說,國安的中場基本上沒有邊路防守。李磊和王剛的位置不得不提前,充當中場邊路防守的角色。這有兩個隱患:一是對手打國安的邊路身後,二是邊後衛與後腰之間的協調可能會出現混亂。
不過,魯能又是另一種打法,魯能的進攻以邊路為主,以速度為主,最後歸結為中鋒的強力進攻,這是李霄鵬執教的主要戰術特點。那麼,郝偉當主帥,魯能又會以何戰術呢?
我認同本文開頭時國安媒體的分析,即"換湯不換藥",但又不完全同意這種看法。這主要基於兩個方面的考量:一是時間太短,郝偉不可能對球隊的戰術進行徹底的顛覆;二是從郝偉帶國奧隊時的特點可見一斑。
這第一點就不必多說了,誰都明白。但第二點,卻必須引起國安足夠的重視。去年的奧預賽,國奧的技戰術其實非常鮮明:小魯能!
啥意思呢?左邊鋒為陳彬彬、右邊鋒是胡靖航。高中鋒首先是張玉寧,後來反覆試用多人,直至"無鋒陣"。但雙後腰黃政宇、黃聰,前腰段劉愚,這3名球員是基本固定的。如果不是張玉寧受傷缺陣,國奧就是標準的4231陣型,並且與魯能一模一樣的打法。甚至邊後衛助攻較少,甚至不助攻,也與魯能雷同。需要注意的是,段劉愚在國奧時的位置更為靈活,位置相對更後撤,與後腰之間的聯繫更多、更緊密。而魯能本賽季第一階段之所以發揮不是太理想,與段劉愚的位置過於固定在前腰有一定關係。因為蒿俊閔的缺陣,導致魯能的後腰對前場的支持相對不足。段劉愚回撤較少,結果就是中路進攻幾乎消失,只剩下邊路一條腿走路了。
說白了,郝偉與李霄鵬既有一脈相承的打法,又有其個人特點,國安必須加強對邊路防守的同時,必須注意魯能的中路進攻。很可能,會是蒿俊閔與段劉愚的"連線",也有可能是段劉愚回撤拿球、打亂國安中場的防守體系。
實事求是地說,國安的進攻不必擔心,但防守必須打醒十二萬分精神。如果只是"揚長避短",即避邊路防守的"短"之外,國安的中路防守也是經常性的"城門大開"。換言之,如果國安沒有真正看到自己的全部"短處",面對的可能是一個"新"的魯能。那個時候,很有可能就不見得是對國安"更有利"了。
(今日頭條獨稿,未經許可禁止今日頭條之外轉載!圖片全來自今日頭條免費圖片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