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實只在一念之間,只要下定決心,任何時候都可以是新的開始。
撰文/柳條、燈絲絨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越到冬天,小編在微信後臺就會看到越多這樣的留言:
「現在好冷啊,這個冬天該怎麼堅持跑步啊?」
「堅持跑步一個月了,怎麼也沒瘦,我都沒信心了!」
「天天跑不傷膝蓋麼,堅持跑步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堅持跑步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把跑步堅持到底,會發生什麼呢?我想,我給不了你們答案,但下面這個人,他或許可以讓你知道堅持的意義。
他叫薄明亮,今年38歲,山西人目前生活在北京,他從2019年5月正式跑步減肥,堅持跑步一年後,從220斤減到了138斤,瘦了82斤。上個月北馬線上跑以3小時49分完成了全馬,前兩天他的年跑量剛好2020公裡。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位跑者,堅持跑步一年所帶來的改變。
在37歲之前,薄明亮沒怎麼跑過步,「中學800米測試那種呼吸不順暢、兩腿灌鉛衝線的畫面依然歷歷在目,跑步不太好玩」。
雖然不愛跑步,但他卻喜歡打籃球,自認為還是有些運動基礎,他曾開玩笑稱自己再胖也不會超過200斤,但現實卻給了他響亮的耳光。
從2011年結婚後到2019年,由於每天工作基本坐班,長期不運動加上飲食也不控制,應酬也不少,他從體重78公斤暴漲到了110公斤。
過度肥胖,讓薄明亮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睡覺時的呼嚕聲越來越大,經常吵得妻子無法入睡,需要戴著耳塞才能睡著。
有一次妻子錄下了他的呼嚕聲,他聽了之後都覺得十分震撼,甚至睡覺時還會出現呼吸暫停的症狀,妻子很擔心他,深怕那一口氣上不來。
同時他還發現自己脖子後面的皮膚特別黑,經過了解後,「這個症狀叫做黑色素沉澱,原因歸結於內分泌失調,糖尿病的前兆,一切都由肥胖引起。」
呼吸暫停,再加上糖尿病前兆,這可著實給他嚇了一跳。在2019年5月,薄明亮下定決心再一次開始減肥。
為什麼是再一次?在此之前,他已經多次嘗試減肥,但沒有一次堅持到底,基本堅持兩三個月便開始鬆懈,最後以復胖而告終。
剛開始減肥時,他選擇了戶外走路+飲食控制。決心是下了,可是當面對自己220斤體重去減肥又談何容易。他心裡憋著一股勁兒,就想知道自己做一件事,堅持下去到底會不會有結果。
於是,每天外出快走一萬步,三餐飯量也有所減少。由於體重基數大,他半個多月就減到了100公斤。這讓他欣喜不已,也給了他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五六月的北京,天氣已經變得炎熱,每天快走一萬步越來越變得不容易。薄明亮想著也許健身房是個不錯的選擇,既可以在跑步機上快走,還可以練力量器械,每天2小時或許更有減肥效果。
他辦了三個月的健身卡,並下決心三個月內瘦到10年前的78公斤。他為自己制定了減肥計劃,每天堅持快走40-60分鐘,器械訓練30分鐘,同時控制飲食。
第一個月體重降到了92公斤。體重減輕後,他就在跑步機上跑跑走走,50分鐘大約跑6公裡左右。但第二個月一個多星期體重卡在了90公斤,平臺期的到來讓他有點失望,怎麼辦?
他查信息了解到,「平臺期的出現是因為身體適應了當前身體的變化,要想突破就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增加運動量,來打破平臺期的新陳代謝,讓身體進入一個新的周期。」
薄明亮懷著將信將疑的心情,堅持了兩周,體重真的開始下降了,短短一周從90公斤降到了86公斤,「有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
之後他繼續每天在健身房揮汗如雨,距離78公斤的目標也越來越近了,想到自己快要瘦下來的樣子,心情別提多高興。
很快他遇到了第二個平臺期,80公斤。但因為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一次他並沒有太大壓力,不輸給過程,就會有好結果。7月底他成功到了79公斤。
瘦了之後,薄明亮睡覺打呼嚕的次數少了,聲音也小了,大肚子也不見了。
或許正如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說的那樣:只要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鬥,就沒有征服不了的東西。覺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實只在一念之間,只要下定決心,任何時候都可以是新的開始。
健身房的三個月,薄明亮像做任務一樣完成每天的訓練計劃,對跑步依然沒熱愛起來,但是第一次的路跑讓他改變了對跑步的看法。
健身卡到期後,為了維持減肥效果,他開始了路跑。因為當時也不知道什麼跑步APP之類,就拿著手機計時,8月一天早上,他「不知不覺跑了1小時,而且腿一點都不累。我趕緊用導航查了下剛跑的距離,居然有10公裡!」
極大的成就感,讓他開始愛上了跑步。
8月他與妻子去內蒙自駕旅行,還特意帶上了跑步裝備,每去一個新地方都會晨跑;他也嘗到了跑步帶來的甜頭,爬山一點不累,甚至還為妻子跑上跑下的買吃的喝的。8月底他終於達到了目標體重78公斤。
他從一個朋友那兒了解到可以記錄數據的跑步app,8月26日,首次正式的路跑數據,10公裡用時1小時13分,平均配速7分17。
帶著跑下10公裡的興奮,比較少發朋友圈的他忍不住想分享,這下引起了朋友們的狂贊、驚訝和不可思議!
「我當時的心情真是滿滿的成就感,在成年人的世界裡,能夠打敗懶惰、減掉肥肉,真需要克服人性中天生的欲望和惰性。」
之後,薄明亮對跑步上了癮,每天都想出去跑,不知疲倦無時無刻都想跑步。
9月跑量190km,還跑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半馬2小時44分;
10月跑量165km;11月,他又一次挑戰半馬,將PB提升至2小時25分。
然而對於一個初跑者來說,連續的大跑量讓他吃不消。有一天,他感覺右膝關節後的韌帶有疼痛感,而且越來越嚴重,起床後甚至疼得無法站立。
受傷一周後,他的傷病才慢慢好轉,這也讓他認識到了科學跑步的重要性,不能瞎跑。他開始學習關於跑步的專業知識,修正跑姿,找到最合適自己的跑步方法。
11月跑量下降到了50公裡,12月傷好後恢復到100公裡,即便是寒冷的冬季也阻擋不了他跑步的熱情。
2020年疫情期間,他仍在家堅持鍛鍊,但總覺得不如跑步來的過癮。運動減少加上還學會了做美食,結果從78公斤反彈到85公斤。
但他這一次沒有半途而廢,而是為自己設定了新的目標:68公斤。疫情穩定後,他再次開始了跑步。
3月跑量172公裡,體重也回到了疫情之前的78公斤。4月跑量188公裡,體重75公斤;5月跑量突破200公裡,體重70公斤。
堅持長跑,薄明亮迎來了全新的自己。他的各項身體指標來到了歷史最佳,體脂率18.3,內臟指數6,體重69公斤。「我的改變,很多朋友為之震驚,也驚嘆我的毅力。」
這大概就是堅持的力量了吧,有時候,你不用刻意去證明什麼,也不用刻意去說服誰,只要默默地堅持,總會收穫你想要的。
長期以來,薄明亮都是一個人跑步,今年8月他終於加入了跑團,周末參加活動,認識了一群愛跑步的朋友。
從前因為胖,他很少拍自拍發朋友圈,而現在跑後曬跑量和跑步照,以及跑步感想成了日常。「我希望讓身邊更多的朋友,能喜歡上跑步這個健康的運動。」在他的影響下,妻子也開始減肥。
「跑步改變了我的生活,讓我更健康和充實地過好每一天,早睡早起合理飲食。跑步最讓我受益的一點感受就是,它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滿懷尊重。」
薄明亮有一個願望就是參加一次北馬,「今年線下賽沒有,那就報線上跑」。為了首場全馬,他還跑了好幾個30公裡的長距離。
10月18日,一大早4點半,薄明亮就帶著興奮的心情,沿著經常跑步的路線,帶著心率帶,全程心率控制在155以內,刷了一個全馬,配速很穩,也沒有出現撞牆的現象。
10月,他的跑量也首次突破300km;11月,他的年跑量突破了2020km。
上周11月15日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半馬,他以1小時48分28秒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場正式的半馬比賽。
過去一年半的跑步經歷,給了薄明亮很多的思考與感悟,「剛開始跑步很難,但堅持之後就會喜歡大汗淋漓的感覺;當跑到一定程度之後,跑步就成了一種生活習慣,不再是堅持的事兒了,因為你不跑反而會難受。」
怎麼樣算是一個真跑者?必須跑滿六大滿貫?必須全馬破3?不,我覺得,像薄明亮一樣堅持跑步的跑者,絕對是真跑者!只要你默默努力、不肯放棄、自律堅持,逐漸遇見更好的自己,你就是真跑者。
身在井隅,心向璀璨,再平凡的生命,都有權利去追尋不平凡的光芒;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再普通的個體,也會因執著和追求而光芒萬丈。
經常有人說,我堅持很多天了,怎麼還沒看到效果?
其實,看起來沒有效果,其實你的身體和心理已經不知不覺發生了變化。就像大樹一樣,看似沒有開出花結出果子,但卻在地下扎了很深很深的根。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的。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時間!
互動:你堅持跑步多久了,給你帶來了什麼變化?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