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和拜登的大選最終結果還沒有統計完畢,這也是兩位競選人最難熬的時刻。拜登暫時領先於川普,美國媒體猜測他很有可能成為美國新總統。在川普不斷出招的情況下,拜登暫時佔優的局面並不穩定。川普為了贏得美國大選準備許久,沒想到拜登如此強勢,而他們誰當美國總統,對美國來說都一樣,尤其在疫情爆發和種族主義示威活動不斷升級的情況下。
美國大選失去意義
世界正在把目光聚焦於美國大選中,兩位競選人的差距很小,而美國媒體卻把注意力放在了別處。美媒不關心川普和拜登誰能獲勝,因為當下的美國已經千瘡百孔,急需要總統來治癒。根據《紐約時報》和「美聯社」的報導稱,美國國內疫情肆虐,經濟如此低迷,沒有人會成為贏家。從報導中可以看出,美國總統大選完全失去意義。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日前發表文章稱,誰當選美國總統都不重要,美國已經回不去了。
文章中指出,美國在總統大選結束之後,上位者需要解決太多問題。正如拜登所承諾的那樣,關於疫情和多邊談判,都需要讓美國回到正軌。而美國和盟友的關係也要進行修復,更讓美國無法迴避的就是中美關係。美國媒體認為,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很難,川普留下的「爛攤子」,需要新總統花費巨大精力去完成,而疫情依然是壓在美國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美國成為輸家
美國媒體認為輸家是美國自身,因為美國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除了疫情和經濟問題,美國的種族歧視短期無法解決,這些都是美國衰落的原因。而現在的選舉結果並沒有出爐,如果川普繼續當選,美國則未來走向依然「撲朔迷離」。這次美國總統選舉暴露出來很多混亂之處,也源於川普和拜登身後政黨之間的爭鬥。兩黨相爭之下,美國輸得「體無完膚」。
美國一些盟友依然在關注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對於他們而言,川普政府的「極端」方式很難接受。川普除了多次在國際條約中「退群」,還無端「制裁」這些盟友,讓美國的國際領導力蕩然無存。歸根到底,這些盟友們並不是關注誰來當總統,而是關注總統選舉結束後,美國到底會採取什麼樣的外交策略。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成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