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韓田氏宗親367載尋根情 韓國田氏379年中國尋根夢!

2021-02-20 田氏大家族

韓國的高麗海運株式會社是一個跨國大型企業,僅在中國就設有北京、天津、青島、廣州、珠海五個辦事處,企業總裁田文俊是一個精明強幹的企業家,其實他在中國除了繁忙的生意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使命:完成父親田明煥交辦的尋親任務。韓國的田氏家族十一代人都把尋親認祖當作一件大事,縈縈於心,難以釋懷。可回家的路又是那麼坎坷漫長。所以,故事又不得不從九世田好謙說起。 

 風正村的田姓最輝煌是在明朝後期的田家七世,三哥田應弼是御史大夫,六弟田應揚為兵部尚書,哥七個出了兩個「高幹」,這是不多見的。從雞澤縣城到風正村12裡官道就豎了10座牌坊,其榮耀可見一斑。風正村田氏後人說,這些牌坊新中國建立之初還存在。 

至極的榮耀是田氏兄弟用政績和廉明換來的。風正村原來叫馮鄭堡村,為褒嘉田氏兄弟,皇帝御封村名為風正村,意指田氏兄弟廉潔奉公為人楷模。 

《廣平田氏世譜》記載,田好謙自幼天資聰穎,飽讀詩書,長身秀貌,風度凝重,豁豁有君子之品質,雖出身官宦世家,他卻是坐商行賈的一把理財好手。然而,1637年到東北的一次催帳,28歲的田好謙就再也沒能回到生他養他的風正村,由此肇始了令人盪氣迴腸的血脈牽念。 

雖然身居高位,在高麗又娶妻成家,並生有四男三女,可田好謙從未忘記遙遠的故土,他時常對子孫們說:咱們的老家在中國,在廣平府風正村,將來世道太平了,你們一定要到咱們老家認根。每逢中秋春節,田好謙都要帶著兒孫到大海邊面向故鄉跪拜,遙祭祖先,每次都是失聲痛哭淚流滿面。 

每逢佳節倍思親,痛哭流淚的又何止田好謙一人,他走後母親哭瞎了雙眼。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帶著對丈夫的思念,他的妻子顛著小腳領著八歲的兒子田存兒前去東北尋找,一去杳音信。 

田好謙的思鄉之心隨年齡增長而愈加熾熱,以至於年老時竟哭壞了雙眼。為解田好謙的思鄉之情,兒孫們按照老人的敘述,在當地建了一個風正村,布局和家鄉的一模一樣:家廟在村中央的街北,廟前栽一棵槐樹,家廟的左邊是關帝廟。這樣,兒孫們時常抬著年老的田好謙到這裡轉一轉坐一坐,聊解思鄉之情。1687年2月26日,77歲的田好謙帶著急迫的思鄉之情和深深的遺憾,長眠於異國他鄉。 


世事滄桑,漫長的歲月改變了韓國田氏後人的語言和生活方式,但他們的血脈卻一直循環著中國的基因。至今韓國田氏過春節還保持著和中國老家一樣的習俗:貼春聯、起五更、拜大年、吃餃子;雖然讀音不同,但春聯上卻是地道的繁體漢字。他們的家譜都用朝鮮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書寫,所有故去人的墓碑都用漢字刻上「廣平府田氏」,以志根脈所在。曾任全羅道兵馬節度使的十二世田得雨,是田好謙的重孫,年老病重,知自己不久於人世,為使墓碑上的漢字正確無誤,命家人邀請高麗朝廷宮內漢語翻譯到自己病床前,說:我是中國人,老家在廣平府風正村。並告誡子孫一定不能忘本。說完倒頭斷氣,闔然長逝。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雞澤風正村田氏族人在經濟條件十分拮据情況下,大家分攤籌集川資,派田姓兩個壯漢身背家譜徒步前往朝鮮尋親。當時由於日本已經佔領朝鮮,到達鴨綠江邊費盡周折,二人也沒能進入朝鮮國境,川資耗盡,二人討飯而歸,歷時將近一年。 

不久,日本強盜的鐵蹄又踐踏上了中國的土地。三十年代風正村田氏收到了朝鮮田氏同胞的來信,信中說日本強盜十分殘忍,在朝鮮的田氏同胞欲集體遷回中國生活。他們不知道,中國的田氏宗親同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秀才出身的田金標代表中國田氏宗親給朝鮮的田氏同胞回信,詳細描述了中國的狀況。此信不知對方是否收到,但自此後,戰亂連年,朝代更迭,政府變遷,建制重新設置,中朝田氏宗親就中斷了音信。 

韓國的田氏自稱廣平風正人,他們修建的家譜就題名為《廣平田氏世譜》。風正村的建制和地理位置都沒有變,而是以「廣平」作為建制名稱的內涵發生了變化。現在的邯鄲市轄內有兩個「廣平」,一個是在邯鄲偏東南的廣平縣,一個就是在邯鄲偏東北的「廣平府」,就是曾經管轄風正村的廣平,然而新中國成立後,當年的廣平府治現在已變成了永年縣東部的廣府鎮。所以,韓國的田文俊開始時,在廣平縣怎麼也找不到風正村。好在有網絡和現代化通訊幫忙,田文俊的青島辦事處終於在2004年5月9日打通了風正村的電話。5月12日,田連平和兩位田姓族人就趕到了青島,當時田文俊在漢城,田連平把風正田氏所有信息電傳給田文俊。老家找到啦。當晚,欣喜不已的田文俊把這信息迅速傳給了韓國所有田氏宗親。 


 經過家譜對接和派人考察證實後,2004年6月29日,田光鉉、田文俊、田得俊一行九人代表韓國田氏宗親會迴風正村認親祭祖。在此之前,為迎接韓國田氏宗親,田連平等人專門到山西洪洞大槐樹取經學習,鳴炮、獻花、致辭歡迎、排輩分認親,風正村田氏宗親理事會以最高規格迎接遠道而來的血脈宗親。在12米長3米寬的族譜豎圖前,田文俊等都流下了熱淚。在村東祖墳前,韓國田氏後人長跪叩首,360多年的渴望和思念隨淚水滲入黃土。韓國田氏宗親們的虔誠,不僅感動了所有的鄉親,更感動了上蒼,就在他們離開祖墳僅十分鐘後,大雨傾盆而下,而且這陣大雨覆蓋範圍僅在風正村,有人感慨:這是天意。而田文俊卻說:這是九世祖在天之靈高興的流淚了。 

人間有情天亦有情。同年12月12日,田連平代表中國田氏宗親前去韓國認親祭祖,這天恰逢田明煥老人壽辰,看著田連平帶去的家譜、豎圖、田好謙畫像,在家譜豎圖上老人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不禁熱淚長流。這天,當田連平代表中國宗親在韓國首都東北郊拜祭完九世祖田好謙陵墓後,蒼天又是傾盆大雨。他們解釋:這是韓國田氏祖宗看到老家親人後又高興的流淚了。在三八線韓國一側,十二世祖田得雨的陵墓就在軍事管制區內,六十年前的戰爭留下的累累彈痕在田得雨墓碑上依然清晰可見,朝韓雙方哨兵近在咫尺。按說軍事管制區內的墳墓應該遷移,田得雨的陵墓能夠得以在此存留,是因為他曾是全羅道兵馬節度使,韓國軍方解釋說:大將軍埋在這裡,是幫我們鎮守邊關。從韓國回來,田連平意味深長地對記者說:在三八線確實能想像得到戰爭的可怕,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我們現在能平平安安過日子,應該感到幸福。 

現在韓國生活的田氏近二百人,他們對根的情意完全是滲透在血脈裡的,這一點田連平深有體會,他說:在韓國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種非常濃厚的親情,儘管他們許多都是上層人物,可他們對你那種無微不至的關心沒有半點虛假,都是親人一樣的真誠。 

如今,中韓兩國的田氏宗親不但常來常往,而且在互利互惠基礎上進行經貿往來,2004年12月在田連平赴韓認親祭祖歡送會上,韓國田氏宗親承諾組建「中韓田氏經濟共同體」。2005年7月利用韓國田氏宗親關係,雞澤縣政府在韓國成功舉辦了招商活動,12月又成功為雞澤縣一家大型企業實現轉口貿易。今年3月,雞澤縣將再次利用韓國田氏宗親關係赴韓國進行大規模招商活動。

2012年,韓國田氏宗親代表、韓國三德物流株式會社社長田玉鉉率領李性煥、田宗勳、崔碩基、田民鉉、田東鉉、田長煥,雞澤中風正村田氏代表田連平率領風正田氏宗親20餘人在風正村村東的田氏祖塋進行了祭祖儀式,儀式上,鳴禮炮,中韓宗親三鞠躬,此次祭祖活動持續半個多小時。

中韓田氏宗親367載尋根情

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風正鄉黨委書記田連平,迎來了前來考察辣椒出口的韓國客商石昌其先生。促成此事的是韓國高麗國際海運株式會社總裁田文俊。田文俊是怎麼與田連平相識的?兩個不同國度的田姓人之間有什麼淵源?由此,引出一個長達367年的尋根故事—— 

    
先人流落異鄉為異客 
    
在邯鄲市雞澤縣風正鄉風正村,44歲的田連平是田氏家族的第21世後代,謙遜而文雅。他向筆者娓娓道來一段家族故事—— 
    
田氏家譜記載,風正村的田氏先人是明朝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徙而來。這個家族因第9世田好謙而蒙上了一層神奇色彩。 
    
田好謙的爺爺田應揚在朝中做兵部尚書,三哥田應弼做御史大夫,田氏家族地位顯赫。田好謙幼時受家庭薰陶,飽讀詩書,才識過人,長大後曾經營家中生意。 
    
公元1637年,28歲的田好謙去東北要帳,行至長城以外,恰逢清兵入關騷擾,田好謙僥倖逃過追殺,被迫逃往鴨綠江對岸的高麗國。一次他流落至軍營,軍官見他器宇軒昂,氣度非凡,便以禮相待。後發現田好謙不僅通曉四書五經,還寫得一手好字,又把他推薦給了他們的將領具公。田好謙憑著自己的才幹先後做校尉、管家。一次具公外出,宮廷發生政變,田好謙機警地平定了叛亂,具公非常感激,又把他推舉到朝廷做官,田好謙先後任高麗通政大夫、龍驤衛副護軍等職。公元1685年,76歲的田好謙病死,高麗朝廷封他的子孫世代為官。 

在異國他鄉,田好謙和他的子孫後代的墓碑都是用漢字刻成,上書「廣平府田氏」,以銘心志,維繫他們家族傳承的還有田氏家譜。 
    
兩國田氏後裔盼團聚 
    
公元1706年,田好謙的兒子田會一利用高麗國向清朝進貢之機來到北京,四處打聽故鄉的消息。在吏部他驚喜地發現一個叫田思齊的舉人是廣平府人,無奈田思齊奔喪未歸,田會一隻好把一幅田好謙畫像和一封書信託付給田思齊的同僚。田思齊回京後,立即把畫像和書信輾轉送到風正村。田氏族人激動萬分,把畫像供奉在祠堂。至今,田氏家族還保留著田思齊和異國親人的書信。 
    
從此以後,田氏族人都知道他們的親人在高麗。上世紀20年代,族人曾背著家譜,徒步前往尋找失散的親人,到鴨綠江才得知高麗已經被日本佔領了,只好返回。 
    
兩地人夜思夢想,共同期盼團聚的一天。在高麗,代代相傳的口頭祖訓是:我們的根在中國,在河北廣平府。而在風正村相傳的祖訓是:韓國有我們的田氏宗親,一定要找到田氏後裔。 
    
田連平說,他爺爺臨終前對他說,田氏後人在朝韓三八線附近。田連平當時很納悶兒,如今故人已去,爺爺的信息從何而來,就永遠是個謎了。祖訓在身,世代相傳,田連平念念不忘。 
    
三百餘年尋根終夢圓 
    

2004年5月9日,田連平接到韓國高麗國際海運株式會社駐青島辦事處打來的電話,對方詢問他當地有無田氏家族?田連平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電話,一一做了回答。 
    
沒想到,這正是韓國田氏後裔尋親的電話。高麗國際海運株式會社總裁田文俊委託青島辦事處找遍了過去廣平府管轄的村鎮,最後幾經周折,終於靠網際網路找到了田氏家族的下落! 
    
5月12日,田連平等一行趕赴青島。當一本本中國家譜與一本本韓國家譜擺在面前,兩個田氏宗親都激動了,奇蹟在瞬間發生,親情在瞬間印證!5月29日,青島辦事處兩名工作人員驅車來到風正村,再次證實族譜,證實風正村就是田氏後裔的發祥地,田氏21世後代田連平實屬20世田文俊之侄,兩個國度的人系叔孫關係! 
    
鶴到九霄羽落地,樹高千丈葉歸根。一個月之後,6月29日,田文俊率韓國祭祖團一行7人回到了夢中故鄉,親人的手終於握在一起,血濃於水的情感交織在一起,長達367年的心願終於實現了!田氏族人夾道歡迎異國的宗親,第24世後代田翠小姑娘為親人獻上鮮花。在3米高、12米寬的族譜豎圖前,田氏宗親流下了熱淚;在黃土掩埋的祖墳前,田氏後裔長跪不起。 
    
韓國宗親回國後,向風正村宗親發出邀請。11月12日,田連平等3位宗親直飛韓國。 
    
田連平此行帶去四件珍寶:家譜、豎圖、中國字畫和田好謙畫像。恰巧那天是田文俊之父田明煥90歲生辰,老人家看到這些珍寶,不禁喜淚縱橫。在豎圖裡,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和風正村族人的名字排在一起,高大的豎圖,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寓意著田氏家族人丁興旺。而那一本本線裝的、素紙潔面的家譜,綿延了幾百年,也隱含著一個家族旺盛的血脈。 

在韓國,田氏後裔已達百餘人,他們躋身上層社會,成為韓國軍、商、文化界的知名人士:田文俊,系韓國高麗國際海運株式會社總裁;田光鉉,原韓國檀城大學校長…… 
    
在經歷了300多年之後,如今,中韓兩國田氏宗親依然保存著相同的春節習俗和祭祀習俗,並繼續演繹著血濃於水的親情。他們很快達成了共建中韓田氏宗親經濟共同體的意向,雞澤縣是著名的「中國辣椒之鄉」,此次韓國國際貿易公司社長石昌其先生的風正村之行,便是田文俊先生力促而。

相關焦點

  • 大眾日報:盧泰愚齊魯尋根始末
    從得到的資料和韓國盧氏來訪獲得的有關成果來看,韓國盧氏根系山東之說不謬。1998 年,省史志辦在報刊上刊登了《盧泰愚山東尋根》一文,公布了這一研究成果。2000年6月,受外交部門委託,又撰寫了《盧氏源流考》一文。
  • 【四川田氏】湘西龍山田氏聯誼會周年慶典-中國西南田氏聯誼總會 賀 信
    中國西南田氏聯誼總會中國西南田氏文化研究會賀 信 ■田尚兢中國西南田氏聯誼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西南田氏文化研究會會長  尊敬的各位宗親族賢,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中午好!        正值湘西龍山田氏聯誼會周年慶典暨清譜工作隆重舉行之際,受中國西南田氏聯誼總會、西南田氏文化研究會的委託,在此,特向本次盛典的舉行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向為本次盛會精心籌備的各位族賢表示由衷的敬意,向參與本次活動的田氏宗親及龍山九萬多田氏家人致以最誠摯的問候!
  • 韓國廣平府田氏:流落異國300餘年,如今拿族譜證明是中國人
    今天子淵要講的故事就是韓國田氏家族的回歸歷程。01韓國廣平府田氏,祖籍為河北邯鄲雞澤縣風正鄉。田氏始祖田好謙,字遜宇,世代為官,家世煊赫。其曾祖田悌曾官至雲南御史,祖父田應揚是襄府長史,父親也在外做官。
  • 【尋根專欄】第十八期:唐氏宗親尋根信息匯總0303-0326,多轉發助宗親尋根
    大學夢恩廣,秉德世澤長。興繼傳照慶,延善殿忠祥。您的姓名唐德平您的電話15098907271微信15098907271QQ/聯繫地址山東濟南長清潘莊村寄語(或者尋根目的)【尋根編號 0315】祖源信息說明祖父:唐金龍,家父:唐斌。記得家父說過我祖父大約在民國時期隨民團追捕賊人而來到廣西平南,後定居平南城區,因家父生活奔波,無暇問及祖父我們的宗親族上根在何處(據家父曾說過我們的族上是講白話口音),現祖父,家父均以逝去,我輩更無從考證。現通過此平臺,以僅有的一丁點信息希望有緣能找到我的宗親族人,感謝!
  • 「五一」田氏宗到清溪瑤學習先祖「家和萬事興 詩書傳天下」等好...
    五一小長假,江永桃川新宅村田氏後裔代表到清溪瑤尋根問祖,學習田氏先祖留下的優良「祖訓和家風」。(左起田煥生、田勝全、田萬載、田文龍、田曉華)根據清溪瑤博物館館藏的田氏族譜中記載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其道出了田氏好家風:雁門紫荊花枝俏,華夏田氏好家道,田氏分財紫荊悴,兄弟家和萬事興。
  • 【尋根專欄】第十九期:唐氏宗親尋根信息匯總0347-0366,多轉發助宗親尋根
    年久音訊全無,望能尋到同脈之宗親。您的姓名唐智輝您的電話13516832957微信13516832957QQ/聯繫地址湖南省郴州資興市州門司鎮寄語(或者尋根目的)【尋根編號 0350】祖源信息說明只知道老家是江蘇武進,曾祖父唐良臣民國初年隨唐肯來河北霸州任職縣長,我己是到霸州的弟四代了,曾經去過武進尋根,也見列了祠堂,因時間短沒找到同族宗親,願通過這個平臺尋根您的姓名唐賀軍您的電話13722622344微信13722622344QQ/聯繫地址河北省霸州市寄語(或者尋根目的)
  • 第十期:湯氏宗親尋根信息匯總00007-0061,多轉發助宗親尋根
    線索到此而止,望有看到此消息的湯姓宗親能幫忙傳發,或是有相同字輩的宗親能聯繫。您的姓名湯國棟您的電話15111194837微信15111194837QQ1327638385聯繫地址湖南省瀏陽市古港鎮寄語(或者尋根目的)尋根溯源,回到湯氏家族來【尋根編號 00055】祖源信息說明
  • 韓國餘姓來寧波尋根問祖 韓國宜寧餘氏「出自中州」
    原標題:韓國餘姓來寧波尋根問祖 韓國宜寧餘氏「出自中州」 韓國商人向記者展示的《宜寧餘氏族譜序》  浙江在線07月22日訊餘姓在寧波大概有10萬人,寧波餘姓宗親會秘書長餘君方日前接待了一位韓國商人,他叫餘哲模,他找餘君方的目的竟是尋根問祖
  • 田氏家族:流落海外381年、世代不忘尋親,只因中國才是家鄉
    離家萬裡,路遠山高,中國人對於「故土」的依戀之情或許在全世界都是頭一份,從古至今,所有離開家鄉的遊子,都在用一生來期盼著「回家」,家鄉是目標也是信仰,是一個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漫長的時光讓許多人被迫與自己的家鄉分離,但是距離阻隔了回家的路,卻阻不斷思念。
  • 唐氏尋根信息!愛心傳遞!幫助宗親尋根尋親圓夢!(2020.3.22)
    電       話:15098907271微       信:15098907271聯繫地址:山東濟南長清潘莊村尋根寄語:尋根問祖,尋找江南宗親唐氏尋根十電       話:17783526359微       信:17783526359聯繫地址:重慶市雲陽縣農壩尋根寄語:尋根問祖,找回去馬坡嶺,和思南,這兩個地方的宗親唐氏尋根十五
  • 韓國餘姓來寧波尋根問祖 韓國宜寧餘氏「出自中州」(圖)
    浙江在線07月22日訊餘姓在寧波大概有10萬人,寧波餘姓宗親會秘書長餘君方日前接待了一位韓國商人,他叫餘哲模,他找餘君方的目的竟是尋根問祖。  餘哲模在韓國餘氏宗親會擔任理事。他告訴記者,目前韓國有2萬多餘氏宗親,而他的寧波之行也寄託了韓國2萬餘氏族人的尋根夢。
  • 弘揚田氏文化之——田氏代齊解讀
    弘揚田氏文化,傳播田氏正能量,結識天下田氏宗親。春秋是越看越有意思,剛開始是天子倒黴,興起的諸侯得勢,稱王稱霸不可一世,後來稱霸的國君也不行了,直接被下面的大臣取代了。春秋後期保留下來的國家幾乎都存在這個問題。大臣不可一世,國君惶惶不可終日。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19.10.5 星期六)
    【張氏尋根】各位張氏宗親,大家好!我是重慶市永川區三教張家人。我爺爺從外地遷過來的!爺爺在很早就去世了!我家字輩:海良順天.其他就不知道了!看看有沒有對的上的,希望能藉助網絡平臺,找到自己的老家宗親。有線索的請聯繫,謝謝!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21.01.17星期日)
    【尋根問祖】尋張萬華張奉張應試張應詔張應詳張奇策後裔各位宗親好:根據祖上墓碑記載,入川始祖為張奇策祖公生於康熙戊戌(1658年),七十四歲,歿於1732左右,配偶楊西道祖妣生於康熙癸卯()1663年,歿於康熙庚寅1710年,入川起始地點為:貴州遵義軍民府遵義縣東鄉通平裡九甲大概瑪瑙孔附近(現地名為:遵義新蒲鎮新卜新區中橋鄉附近),入川時間為康熙初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20.5.11 星期一)
    【張氏尋根】各位張氏宗親,大家好!我是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孫鐵鋪鋪鎮張家人。解放前先輩從江西流亡到湖北麻城,後又到河南的大別山北簏定居。輩分為:世保萬庭全,宏召繼樹賢,保德功光大,成勝在自寬。希望湖北和江西的宗親留意幫忙,能對接上的請聯繫,助我們尋根自己的根!謝謝!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20.11.25 星期三)
    【張氏尋根】各位張氏宗親,大家好!我是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孫鐵鋪鋪鎮張家人。解放前先輩從江西流亡到湖北麻城,後又到河南的大別山北簏定居。輩分為:世保萬庭全,宏召繼樹賢,保德功光大,成勝在自寬。希望湖北和江西的宗親留意幫忙,能對接上的請聯繫,助我們尋根自己的根!謝謝!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20.8.19 星期三)
    【張氏尋根】各位張氏宗親,大家好!我是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孫鐵鋪鋪鎮張家人。解放前先輩從江西流亡到湖北麻城,後又到河南的大別山北簏定居。輩分為:世保萬庭全,宏召繼樹賢,保德功光大,成勝在自寬。希望湖北和江西的宗親留意幫忙,能對接上的請聯繫,助我們尋根自己的根!謝謝!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20.1.7 星期二)
    【張氏尋根】各位張氏宗親,大家好!我是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孫鐵鋪鋪鎮張家人。解放前先輩從江西流亡到湖北麻城,後又到河南的大別山北簏定居。輩分為:世保萬庭全,宏召繼樹賢,保德功光大,成勝在自寬。希望湖北和江西的宗親留意幫忙,能對接上的請聯繫,助我們尋根自己的根!謝謝!
  • 各地田氏字輩排行(2019.5最新補充整理)
    :「興應景維夢(茂)仁弘(洪)泰宗慶時豐雲貴永世海德澤明」。四川省達州市田家山 (田氏宗祠)字派 先 派 仁 宏 太 宗 慶 興 應 景 維 茂 後 派 恆 沾 先 世 德 正 本 自 生 光 中 心 能 滋 培 道 得 可 成 章 瑞 豐 兆 永 沐 知 其 萬 年 昌(巴山老知青田仕榮宗親提供)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南山子祠堂田氏字輩:伯萬維公(國)浚,應兆玉履(濟)川(年),大賢興永光明,文茂元守成,爾立開先志,正隆復啟榮。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20.6.15 星期一)
    湖南省長沙府益陽縣永樂鄉唐頭堡灘頭圍傅家灣宗親您們好,你們曾經在十幾年前有叔兄到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大池鄉尋根訪祖,沒有對接上,爾後我知道此信息後了解到你們尋根訪祖的情況,其實你們的長郡張氏族譜湘陰灘頭支元文公世紀所記載的祖公等與我們的族譜相符,我們所在地(乾隆年間)原屬福建省汀州府上杭縣勝運裡石銘甲,你們的族譜記載的第九代明於(明山)公長孑丙福(丙祜)墓葬地在我們在高乾裡尾人形乾山巽向,及至十四代彩珊三子文元公的墓地在我們村葛藤坪醜山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