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記者了解到,在甘肅省敦煌召開的中國旅行社協會五屆五次理事會暨中國旅行社行業發展論壇上,貴州兩處旅行基地被批准為全國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全國僅18家。
按照《研學旅行基地(營地)設施與服務規範》(T/CATS002-2019)及實施文件要求,全國研學旅行基地認定委員會研究決定,批准山西太原中國煤炭博物館「煤海探秘」景區、內蒙古額爾古納市蒙源研學旅行基地、江蘇溧陽天目湖旅遊度假區、江蘇溧陽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江西南昌鳳凰山莊、福建廈門萬千極美營地、廣東佛山紫南研學旅行基地、江西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江西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北京古北水鎮、吉林長春世界雕塑園、貴州務川自治縣青少年研學旅行基地、貴州農博園研學旅行基地、河北唐山德龍鋼鐵工業研學旅行示範基地、山東東阿阿膠旅遊景區、四川眉山市東坡區研學旅行基地、中國旅遊集團井岡山市創新理論培訓中心研學實踐基地、河南林州市紅旗渠風景區等18家基地(營地)為全國研學旅行基地(營地)。有效期3年。
務川自治縣「上海奉賢區援建項目——務川青少年研學旅行基地」。吳浩宇 攝
務川自治縣青少年研學旅行基地由上海奉賢交通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投資援建,該基地是上海對口援建單體規模最大的項目,為貴州及外省市青少年研學及假期夏令營活動提供旅遊研學服務,重點服務務川自治縣 10 萬名、奉賢區 8 萬名中小學生,並以此為基礎,打造輻射全國青少年的紅色教育、特色民俗文化旅遊和研學旅行示範基地。
上海奉賢區師生在研學基地體驗仡佬族傳統體育項目「打篾雞蛋」。吳浩宇 攝
自2019年9月20日基地試運營以來,來自上海、遵義等地的中小學生持續到基地開展研學活動。有的上海學生之前沒聽說過仡佬族,不了解什麼是仡佬族特有的「丹砂文化」。通過研學課程,他們走進務川中國仡佬民族文化博物館、仡佬族發源地龍潭古寨等地,通過短短三五天的研學之旅,教科書上晦澀難懂的民俗學知識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大大提高了他們對於我國非遺文化的認識。 基地建成後,又引進了上海驢媽媽集團公司作為基地後期的運營團隊,依靠驢媽媽的平臺運營和營銷推廣能力,將基地影響力不斷做大。
務川自治縣「上海奉賢區援建項目——務川青少年研學旅行基地」2019年9月20日開業儀式現場。吳浩宇 攝
目前,務川自治縣政府和上海驢媽媽集團、奉賢區教育局和務川縣教育局、研學基地公司和上海、重慶、遵義三地的旅遊機構籤訂了合作協議,共同把研學基地打造成務川文旅扶貧的典型示範。 數據顯示,自開業以來基地已累計接待了18所上海中小學1000多名師生及家長、省內縣外30多所中小學生上萬名師生及家長利用寒暑假到務開展研學旅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浩宇
編輯 韋一茜
編審 王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