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你都能輕鬆玩轉,還怕學不好數學?

2021-02-08 果殼

【線上分享會.回顧】No.6 輕鬆玩轉魔方,學好數學還難嗎?

主講人:小圓老師


主講人介紹:世界魔方協會中國區官方代表;參與主辦國內30餘場世界魔方協會認證的魔方賽事。

嘉賓:孫虹燁

《最強大腦》第二季人氣選手

孫虹燁魔方品牌創始人


下期預告:如何帶小朋友做科學實驗?線上免費分享,詳情請見文末~~


魔方的祖國是匈牙利。上課時,總有很多學生特別肯定的認為魔方是中國人發明的,看來小朋友的民族自豪感還是很強大的……其實匈牙利有三個特別偉大的發明:原子筆,安全火柴和魔方。

發明魔方的人叫厄爾諾•魯比克,出生於1944年的魯比克教授今年已經71歲高齡了,他目前生活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偶爾到各個國家度假享受生活。——沒錯發明魔方的人還活著!魔方也只有短短41年歷史。


1974年,在布達佩斯大學,建築學教授魯比克先森製作了一個教具,他想用這個教具來增加學生們的空間想像能力。當他把這個塗了顏色的小東西打亂之後發現並不是那麼好復原,於是他意識到了這個小東西是會讓很多人產生興趣的呀!他迅速的為這個發明申請了專利,接下來,他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這是真的,有江湖傳言,魯比克教授因為發明了魔方,成為了匈牙利首富。

很快,魔方在全世界備受追捧,全世界最暢銷的10大玩具裡肯定有魔方。有數據統計說魔方的全球總銷量是4億個(哈哈哈哈,他一定沒算中國的山寨版魔方賣了多少)……

我大概就趕上了魔方第一次在中國火熱的大潮。小時候去哥哥家玩,就玩哥哥的魔方。真有趣啊,那時候我大概3歲,即便過了20多年,我依然特別清晰的記得那個冬天的下午,我在哥哥家的沙發上坐了一個下午,專心致志的玩魔方,直到我媽叫我吃飯,我才依依不捨的放下魔方走到餐桌前。所以在我的世界,魔方能排第二重要(第一重要的還是吃吃吃……

現在提起魔方這個詞,已經不是單獨一種玩具的稱呼了,魔方已經變成一個很大的種類。有特別多種玩具都叫魔方。我們最常見的這種3*3*3的魔方,據說曾經叫做正六面體三等階魔方,簡稱三階魔方。同樣的道理還有二階魔方、四階魔方、五階魔方、六階魔方、七階魔方等等。目前世界上最高階的魔方是22階魔方。這款魔方的零件是由3D印表機列印完成的。

如果大家路過玩具店,會看到很多種奇奇怪怪的魔方。我們叫做異形魔方


球型魔方

我的愛好之一就是收藏好看好玩的魔方。當然我只能在我的有限的能力範圍之內買一些不是那麼特別貴的魔方。我有一些土豪朋友,不僅買了很多魔方,還做了很多專門放魔方的柜子。然後買了個房子來展示這些收藏。像下面這個圖這樣。

目前wca認證的三階魔單次還原的世界紀錄是5.25秒。由美國選手Collin Burns創造。給大家看一下世界紀錄:



中國也有很多魔方高手,參加今天分享的就有其中一位:

孫虹燁,參加《最強大腦》第二季晉級賽中以91分高分完成《魔方工廠》項目,順利晉級中國戰隊。他今天的任務是教會大家如何在家裡面和孩子一起自學魔方。下面有請孫老師為大家講解:



魔方是一個特別適合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互動的項目。在我很多的教學工作中發現,一開始小朋友上魔方課,是爸爸跟著來的,第二節課,媽媽也來了。最後幾節課乾脆爺爺奶奶姥姥老爺全家人一起都來了。一問為什麼,他們說:孩子他爸拼的太快了,我們來跟著學一下,回去PK過他。真的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學魔方,一家子受益,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玩魔方PK,氛圍超級好。

但是呢,現在人們有很多對魔方的誤解,比如玩魔方需要記公式,比如魔方僅僅只是一個玩具。但是其實,魔方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來看兩季最強大腦有六個個魔方項目,最強大腦是一個「讓科學流行起來」的科學嚴謹的綜藝節目,一個玩具六次登上最強大腦的舞臺,魔方的魅力可見一斑。

手眼腦協調。上面小圓放的世界記錄的視頻,5秒鐘,我們還沒看清楚魔方就已經復原了。全過程選手都沒有停頓。這就需要我們手眼腦的協調,手在轉著,眼睛在找著,腦子在思考著,一刻都不挺。並且魔方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這是左腦,需要對顏色的快速反應和敏感,這是右腦。一個小小的玩具,左右腦就都鍛鍊了。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和執行能力。我見過最小的玩魔方的孩子是2歲多,20多秒復原。所以年齡並不是影響孩子學不會魔方的基本因素,那什麼才是呢?是專注力和執行力。小孩子學不會玩魔方只是因為他的專注力還夠。其實魔方並不難,只要按照老師的方法一步一步做下來就好了。所以孩子通過一段時間的魔方學習,最直觀的改善就是他坐得住了。並且回家也遠離ipad,手機整天抱著個魔方轉。

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學習記憶方法。高級方法需要記住119條基本公式,這時候我們就會教孩子一些記憶方法。一條公式由20多個英文字母和一個圖形組成,如果一個孩子119條公式都能記住並且靈活運用,還怕他記不住英語單詞嗎?!

教會孩子如何學習。上面小圓分享了很多異形魔方的照片,但其實很多魔方的原理都是相通的,比如會了三階魔方以後,很多魔方就都可以玩了,這跟我們的數學特別相似。數學就是老師講一道例題,然後變形以後,再讓孩子做,魔方也用到了這樣的變形的思想。我是學數學專業的,魔方其實就是一個一個的模型,完全可以應用到平時的生活學習當中。

最後一點預防老年痴呆。各個年齡的小朋友大朋友都可以來玩魔方。


魔方中的數學問題主要涉及組合數學、線性代數、群論。關係最密切的是群論。

如果你嘗試著玩過魔方,你會發現,無論怎麼轉動,想要在魔方上造成單個2循環(2個稜塊單獨交換位置,或者是2個角塊單獨交換位置)是不太可能的這就需要從數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啦。

簡單來說,群泛指具有類似性質的事務的集合。群論是由德國數學家迦羅瓦在研究高次代數方程求解的問題中創立的。群論是在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從本質上說,它是對對稱性的一種抽象描述,而對稱性又是宇宙中許多事物的共同特性,因此群論創立以後,在物理、化學、生物等許多科學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並取得了許多非凡的成就。

魔方被發明以後,魔方的結構、旋轉特性、甚至單獨塊的循環換位,正是對群論的許多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最好詮釋。通過魔方來學習群論,會讓理論的變得具體,不在抽象難懂。反過來,在群論的指導下,魔方六面的還原也會變得有規律可循,容易掌握,不在高深莫測、難以捉摸。即使是對數學不敢興趣的純粹魔方玩家,對魔方中的數學有一定的了解,也會提高他玩魔方的技巧和熟練程度,有助於對魔方更深層次的理解。


我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講到最多魔方和數學的直接聯繫就是魔方的變化總數:三階魔方總的變化數為43,252,003,274,489,856,000。或者約等於4.3X10^19。

那麼這個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呢?其實就是分別算出稜塊角塊的狀態,然後在減掉對稱結構中重複出現的狀態。

當然這些都是比較高年級的學科內容,給小朋友講課的時候我們會用一些最簡單的生活中能遇到的問題打比方,指導學生用數學的辦法去算某個步驟的情況總數,再用公式結合指法進行優化。平時不喜歡數學題目的小朋友,也會願意拿起筆來寫寫算算,畢竟,玩總是最開心的事情嘛。

我的有些學霸小夥伴還喜歡嘗試更加非人類的玩法,用軟體模擬器來求解四維魔方,看起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在二維空間中展示四維魔方的樣子。

大家都知道,目前的大部分魔方是塑料製成的。那麼工業化生產就需要開模,這就需要一定的產量來分攤模具成本。有些結構複雜,需求量小的魔方怎麼玩呢?要麼就是手工製作,要麼就像那個四維魔方一樣用軟體模擬器來玩。

啊,直到3d列印技術出現。


問:玩魔方和數學能力之間有聯繫不?

玩魔方和數學能力的關係,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數學能力好,對魔方結構理解都會更清晰。


問:6歲的小朋友可以學了吧,一定要到魔方學校嗎?

有個環境很重要,好多小朋友都是在幼兒園或者學校上了魔方課,然後一群小夥伴嘰嘰喳喳的一起學習。這樣他會不服輸,自己會更努力。如果是一個小朋友,可以先讓他試試拼幾個指定的塊,或者先拼一個面。慢慢來,由淺入深的就會覺得魔方有意思了。


問:孩子學魔方要從從三階開始嗎?二階不可以嗎?

從三階開始就可以了,我們傾向於從三階魔方開始學習,因為三階魔方是比較基礎的,當然從二階魔方學習也未嘗不可。


問:魔方的各種旋轉就是群論中的變換。那請問快擰是否就是要記住大量的變換乘積?

沒那麼複雜,但是我會轉換成公式來幫助記憶,變換乘積的表現形式就是我們說的公式,但這是高級方法裡面才涉及的。剛開始學魔方可以類比小時候學語言,剛開始學語言的時候我們一開始並不知道「爸爸媽媽」的稱呼是什麼意思,後來使用多了,就理解了。玩魔方也是一樣的,是一個深入淺出的過程。剛開始玩魔方我們先把手法告訴孩子,讓孩子練熟,鍛鍊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通過一定時間的鍛鍊,就知道為什麼要使用公式,後來就可以達到不使用公式的程度。好多小朋友理解的比較好以後還會自己總結自己的小方法,特別棒。

問:記公式玩有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自然」的感覺,沒體會到魔方的真諦是這樣嗎?

有點這樣的感覺,就像小朋友背古詩,在他很小的時候,他不明白那些詩詞的具體含義。但是當他有一定的人生閱歷的時候就會豁然開朗。魔方也一樣,先學,然後在練習的基礎上就會明白,搜迪斯奈。


問:好奇列印出來的四維魔方,是四維的三維投影嗎?

答:就像我們在紙上畫立方體。

說到這個想到了,之前小夥伴做的四維12面體模型。


本文由刪改,完整版請戳【閱讀原文】




小朋友面對奇妙世界的問題,

有時並不是幾句話,或者幾本書能解決;

親自動手「證明」下,更加方便孩子們理解。

但是,問題來了!

我對物理/化學/生物不擅長,怎麼辦?

我家沒有專業的設備,怎麼辦?

實驗是不是很危險?

實驗只能在實驗室,跟著老師做?

當然不是,帶小朋友做實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主講:史軍

講師介紹:植物學博士,果殼閱讀策劃人。著有《植物學家的鍋略大於銀河系》、《大嚼科學.大豆的N種死法》等書。

主題:如何帶小朋友做科學實驗?

時間:11月5日(周四)14:00-15:30

參與方法:

1.入群請先加主頁菌微信,說明親子課家長(微信號:447593793),邀請您入群。

2.在10月15日14:00前,打開【果殼閱讀科學親子課堂】微信群,準備參與老師直播的線上分享就好啦。

3.我們歡迎家長將老師分享的內容,擴散到更多群裡,如轉播請聯繫主頁菌。


時間安排:

14:00-15:00 線上分享以老師主講,請在線的家長儘量不要打斷

15:00-15:30 回答家長提問


如有家長趕不上直播,果殼閱讀公眾微信會在次日推送分享全部內容。

每周四,線上見!





相關焦點

  • 【玩轉魔方】慈吉中學數學趣味活動,旋轉六色乾坤於股掌之間
    後面那個,你搶鏡啦!轉得太快了,居然都產生了殘影!經過激烈的角逐,魔方小能手們脫穎而出啦!伴隨著歡聲笑語,第一輪班級大比拼完美謝幕,多才多藝的我們都體驗到了轉魔方的快樂!在班級大比拼,一些魔方高手們脫穎而出,參加第二輪的魔方個人競速大賽。每一位裁判都對選手們掐表計時。看著這些孩子們激烈的比拼,相互競爭,你是不是也體會到了場面的緊張感呢?
  • 重磅:《輕鬆玩轉香港賽馬之二:四年數據魔方》+201617年數據
    聯繫方式郵箱:caimengxin@sina.comQQ:20490460@qq.com微信:MarvinCai一、重磅:歡迎購買《輕鬆玩轉香港賽馬之二:四年數據魔方》2013年12月,推出《輕鬆玩轉香港賽馬:十二年數據大挖掘》。
  • 兒童數學啟蒙怎麼做?跟DK一起找尋規律,玩轉數學!
    作者從易到難為小讀者講解了1-12的乘法,而每一個新的知識點,都是建立在之前講解的知識點之上。這種記憶方法和我們直接背誦乘法口訣表完全不一樣。雖然孩子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背誦記憶掌握乘法口訣表,但並不能理解乘法口訣表,而《DK超級數學小玩家——玩轉乘法》就能夠讓孩子不僅能記住乘法口訣,還能夠靈活運用。而數學學習,最難的就是做到活學活用。
  • 【科技節速遞】玩轉魔方 超越夢想
    科技節各項比賽精彩紛呈,都已一一展示過了。也該我們「玩轉魔方」比賽隆重登場了。
  • 有人給魔方裝上了超級大腦?30s零基礎復原,人人都能變大神!
    感覺學會了自己工作效率都能更高,想想就心動! 只不過沉浸在幻想裡的我,時至今日一個面還拼不上! 今天介紹的這款計客超級魔方i3S就可以自動教你怎麼玩轉它,讓小白也能三十秒完整復原一個魔方!
  • 享數學玩具樂趣 展數學思維風採——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第十屆數學...
    數學的世界豐富而美麗,數學的樂趣獨特而充滿魅力。「數學好玩,玩好數學」。為充分發揮數學遊戲對兒童思維發展的促進作用,我校於今年9月至12月,開展了第十屆數學文化節「數學玩具競技」活動。12月9日和12月16日,三個校區分別舉行了「校園玩具競技大賽」,並取得圓滿成功。
  • 輕鬆還原智能教學,小米智能魔方讓你秒變高手
    對於年紀偏小的孩子,或者是魔方初學者,想要完成複雜的變化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別說是孩子不少成年人對於三階魔方的還原能力都非常有限。為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讓孩子在學習中能獲得更好的動手能力,我為孩子的選擇就是這樣一款趣味十足的小米智能魔方。產品的包裝簡簡單單透明的包裝塑封設計,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魔方產品。包裝上帶有簡單的說明以及小米品牌標示。
  • 王鷹豪魔方教學視頻 王鷹豪金字塔魔方教程
    孩子的益智神器,家長的減壓方式,不僅能陪著孩子成長,還能培養同樣的興趣愛好,趕緊一起學魔方吧!  如果問一些家長,你最擔心孩子什麼?  相信絕大部分家長的回答都是學習成績。一位教育專家卻說:」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不會玩'!「  不會玩?
  • 數學之美,魅力魔方!
    數學之美,魅力魔方!
  • 高一數學學不好,高二和高三還有希望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進入高中,老天爺似乎悄悄把學生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學習數學幾乎不費力的學生,一類是再怎麼努力,也學不好數學的學生。有些學生,明明小學和初中數學不錯,但是到了高中,從高一開始,數學就直線下滑,最後一蹶不振,還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了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的學生從學霸,很快變成了學渣,令人可惜。
  • 玩轉趣味魔方開課啦~
    為豐富青少年的校外文化生活,增強他們的審美情趣,近日,由文衝街文化站舉辦的「玩轉趣味魔方」科創益智趣味課堂,在黃埔區圖書館文衝街分館舉辦。,完成魔方的歸位。這項遊戲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觀察力、動手力,還能通過計算公式,提高數學力、專注力和記憶力。
  • 沒天賦的孩子學不好數學?清華碩士生潘佳生:在小學先做好這3點
    對於數學這一科目,我想應該是很多孩子的噩夢,家長愁孩子愁,一家人都為了數學而煩惱。甚至很多家長都覺得:數學這事兒拼的是天賦,沒有天賦的孩子學不好數學……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這裡,必須認真地告訴家長們:沒有天生數學差的孩子!清華本碩連讀的學霸潘佳生就給出了答案:數學,拼的不是天賦,而是思維,幸運的是,思維是能通過後天練出來的。
  • 數學原來可以這樣學,讓孩子愛上數學的神奇魔法書
    父母可以比老師教得更好,孩子在家可以比在學校學得更快!孩子開始上小學了,但他(她)偏偏討厭數學,老師怎麼教都不開竅,這是令不少家長頭痛的問題。也難怪他們會頭痛,因為在他們眼裡,數學的樣子是——都是數字和奇怪的符號,很枯燥,沒有樂趣!數學太難了,總是學不好!除了加減乘除,感覺數學沒什麼用處!數學果真如此面目可憎、不實用嗎?
  • 男孩奪魔方世錦賽世界冠軍 高中才開始學魔方(圖)
    華農魔方小子勇奪魔方世錦賽世界冠軍  一波三折的奪冠路  高一:開始學魔方,兩三個月後,能在30秒之內復原。在Square 1初賽第三輪中,由於葉儒臻轉得太快,魔方的一個零件飛了出去,魔方頓時卡住了。「按照比賽規則,選手需要自己找回飛出的零件,安裝到原來的魔方中繼續比賽。」由於突發情況,第三輪比賽,葉儒臻的成績為25秒多。「當時被嚇到了,就更緊張了,後面的兩輪都不敢轉得太快,怕零件又飛出去了。」葉儒臻告訴記者,第四輪、第五輪比賽中,成績分別為16秒多和17秒多。
  • 小學數學究竟學什麼?都在這裡了,值得收藏!
    找對方法,就能學好數學! 小學數學究竟學什麼? 一年級:數字的認識、鐘錶的認識、圖形的認識、簡單的加減法。 小學數學所要學習的內容相對簡單,主要是基礎的計算和幾何代數的初步認識,正因為小學數學的內容簡單,所以孩子們在小學階段,數學成績相差不大,而到了初中,數學的難度提高,很多孩子難以適應、數學成績一落千丈。 孩子的小學數學究竟學的如何,要到初中才能完全檢驗。
  • 益智魔方,一種高雅的健身運動!
    益智魔方 魔方是由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厄爾諾·魯比克教授於1974年發明的,它是一項手部極限運動。臺灣地區稱之為魔術方塊,香港地區稱之為扭計骰。魔方與華容道、獨立鑽石棋一起被國外智力專家並稱為智力遊戲界的三大不可思議,而魔方受歡迎的程度更是智力遊戲界的奇蹟。
  • 福州小學生黃瑞奕玩魔方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表演魔方還原每次她都以敏捷的手速引得大家嘖嘖稱讚正式比賽時作為僅有的兩位一年級選手之一當時她僅獲得三等獎但從此,黃瑞奕迷上了魔方她研究各種異型魔方在班上被稱為「魔方小公主」隨著年紀增長黃瑞奕參加的古典益智項目越來越多有三國華容道,九連環
  • 玩轉魔方 展現風採 駐馬店市第二十小學舉行魔方比賽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李冰)為了豐富學生課餘生活,促進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的動手與思考能力,本學期五年級數學組在每周五下午開展了以「魔方達人」為主題的「我愛數學」主題活動。
  • 初中數學學不好不是因為不夠聰明而是方法不對
    數學是很多孩子的噩夢,會學是真會學,不會學的是真不行。很多人學不好數學覺得自己的智力不行,其實不是,可能是你的方法沒有找到。我接觸過一個初中學生,他讀初三,卻連乘法口訣都不會,這樣的學生數學,馬上中考了,數學連小學生的水平都沒有,你覺得他中考能考到及格分。但是經過8個月的學習,他的數學在中考中成功考到了及格分,非常的不可思議,有的同學從小學學到初中不一定能考到及格分。
  • 玩轉魔方
    基本術語復原:指魔方從非原始狀態到原始狀態的過程。POP(飛稜):指在復原中魔方的某些組成部分從魔方上面脫離的情況,如果是出現在比賽中作為無效的復原過程。當愛好者們已經能夠熟練復原魔方的時候,就開始追求最快的復原。競速復原有幾個要點:使用的方法要最簡便,但是隨之產生的問題是步驟越少,需要記憶的公式就越多;使用的魔方需要最適合競速使用,不會卡住或者打滑,所以出現了為魔方專用潤滑油;靈巧的雙手,因為擁有方法和好的魔方不是最重要的,雙手能夠熟練的轉動魔方才能有最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