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是一位母親,這位母親在多年尋而無果之後,想通過電視節目的方式再次尋親。可惜又一次失敗了,最後她錄下了一段視頻,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對不知道身在何處的兒子發出呼喚,希望孩子能夠聽到看到,然後能夠來找自己。
這位母親叫張雪霞,貴州都勻人。她的孩子全名叫宋彥智,三歲四個月大的時候,他就失蹤了。張雪霞找兒子找了二十三年了,孩子丟失那年,那天難得一見的下雪了,當時張雪霞是在百貨商場當營業員,丈夫宋懷南在五金公司當駕駛員。
那天剛好趕上宋懷南出差,張雪霞也要上班,只好把兒子就放在孩子的外公家。外公說,中午時分,外孫吃完了飯,他就跑到一家電影院前頭玩雪,就那麼幾分鐘,外公吃完飯跑去去一看,孩子就不見了。
當時老人就慌了,趕緊通知女兒張雪霞,張雪霞也馬上就趕了過來,可是他們打聽到了一個可怕的消息,孩子很有可能被人拐走了。張雪霞打聽到,孩子在玩雪的時候,有一個很奇怪的男人,出現在孩子身邊,直勾勾的盯著孩子。
接下來的幾天,他們四處張貼尋人啟事,到處找人。後來張雪霞發動親朋好友,到都勻下面的村鎮去找。夫婦倆的單位也派車幫忙尋找,這一找就是半年,孩子卻音訊全無。在孩子丟失的第二年,都勻警方抓獲了一名人販子,姓羅。根據調查,這個羅某曾經拐賣過多名孩子。
羅某就是當初拐走智智的人,可情況卻讓張雪霞很失望。羅某承認了其他好幾宗拐賣案,但是對於智智這個案件,這個羅某因為多起拐賣案,被依法判處了死刑,事情也就沒辦法再偵查下去了。
張雪霞輾轉拿到了羅某的判決書,判決書上的一條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羅某交代,他把拐走的孩子,都賣到了福建的安溪一帶。從此之後,這個地點就深深的烙印在張雪霞和家人的記憶當中。
為了尋找兒子,宋懷南隻身一人前往福建安溪。張雪霞在家也沒閒著,不斷的給相關部門,各路媒體,還有外地的親朋好友寫信求助,為了找兒子,夫妻二人都沒在去上班了,開了一間茶館做茶葉生意,一來謀生,二來時間也方便一些。
就這樣過了十五年,張雪霞夫婦的生活中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找兒子。儘管他們跑遍了大半個中國,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受盡了身心的折磨,兒子智智卻依然了無音訊。不僅如此,一個更大的不幸又將降臨了。
因為兒子丟失,宋懷南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一年又一年的尋兒無果,讓他抑鬱成疾,被診斷患上抑鬱症自殺了,事後在家裡的一本筆記本裡,張雪霞發現了丈夫留下的一張紙條,上面只有七個字,我只要我兒。
這確實讓人痛心,一樁悲劇導致了另外一樁悲劇,一個好端端的三口之家。一個天人永隔,一個不知道散落何處。只留下張雪霞孤零零的一個人。當時她差點也不想活了,關在家裡整整三年,獨自消化了這個巨大的痛苦。
正是靠著對兒子的思念和牽掛,張雪霞漸漸的走出了悲傷的陰影。找兒子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動力,張雪霞覺得兒子的長相會變,但是身上的胎記一直會在。張雪霞輾轉多地尋找,每次都會在胸前掛牌子,上面寫著尋兒啟示的字樣。
也就在張雪霞苦苦找尋了二十五年之後,轉折終於來。那天正好是元宵節。當時張雪霞還在尋親,她的手機意外收到了一條簡訊,是一條祝福的簡訊。發簡訊的是廣州的一個小夥子。
這小夥子其實是張雪霞的一個網友。那還是在四年前,他知道張雪霞在尋親,就加了張雲霞的q q。說他也是一個在找家的孩子。巧的是,和張雪霞的兒子一樣,他的手上也有一顆黑痣。他的痣長在右手,可是張雪霞記得兒子是左手上有痣。關於臀部的胎記,對方表示,他沒有發現身上有胎記,於是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時隔四年。小夥子竟然又主動聯繫張雪霞,一句祝福之後,他懷疑自己很可能就是張雪霞要找的兒子。這名男子覺得,自己小時候和照片上的智智長得非常像,而且他說,他之前沒有注意,但是這回他仔細檢查了,他發現自己的臀部上還真的有個類似的胎記。
兩人很快見面了,看到對方的第一眼,張雪霞激動無比,她覺得對方的相貌,完全符合她對智智成年後的一切想像。倆人一見面,就好像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男子的雙手緊緊握著張雪霞。
他們很快就到公安局做了DNA比對。警方也連夜加班為他們做比對。經過確認,這個來自廣東的男青年和張雪霞確實是親子關係,他真的就是張雪霞找了二十五年的兒子,一家人難掩激動,哭作一團。
後來張雪霞才知道,是她記錯了。當年孩子的丟失,讓她的精神出現了恍惚,記錯了孩子胎記的位置,母子倆又錯過了四年。不管經歷了多少陰差陽錯,也不管要多久時間,該重逢的人註定是要重逢的。母子相認的第二天,張雪霞就帶著兒子來到丈夫的墓地。兒子找回來,讓他在九泉之下能夠安心。
智智告訴母親張雪霞,被拐的那天,有個男人過來給他吃了棒棒糖,並且把他抱了起來,之後他就暈了,等他再醒過來的時候,就已經在養父母的家裡了。
不過這些年,養父母對他很好,他已經在廣州成家立業了,有了兩個兒子,巧的是他和母親張雪霞一樣,也是做茶葉生意啊,不過其實他一直都知道自個兒的身世。也在試圖尋找親生父母。四年前,他看到張雪霞尋親的新聞,就萌生過想法。但是因為那個痣的位置不對,也就作罷了。而他心裡一直都記掛著這件事,一直在關注著張雪霞。每次看到他為尋子而吃盡苦頭,他就像有這個心靈感應一樣,莫名的難受。
他很高興,也很慶幸,終於找到母親了,找到了自自己的根。從今以後不用媽媽去找他,他會到母親身邊,好好的孝順,彌補過去二十多年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