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吃了北京再爆疫情後的第一餐,在世紀金源廣場的望湘園,正趕上做活動,99元買48瓶的百威純生,喝得那叫一個過癮。當時掃碼加了餐廳的客戶群,第二天早上卻看到群裡的公告,餐廳關門了。聯想到往日熱鬧的世紀金源在那天晚上都冷冷清清,這個結果也就不奇怪了。
朋友圈裡三位年輕人各種形式「官宣」回老家發展;兩家公益組織在七月中旬就放出了99公益日的預熱文案,文案中反問「能否活過2020年」;就連曾躋身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的新潮傳媒也高調宣布裁員10%,高管集體降薪20%。
大概是因為內心有隱憂,所以我們成了一個「負面消息接收器」,尤其關注各種「命懸一線」的消息。而朋友們聊天的話題也差不多,說的都是如何「貓冬」、如何「熬過去」。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結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但以怎樣的心態迎接春天,和如何行動同樣重要。
前不久,中國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發布的《長城汽車如何挺過明年》公開信,以三十年的造車感悟,提出了「命懸一線」的質問。這距離長城汽車連續4年銷量突破百萬輛;哈弗連續第10次奪得中國SUV市場年度銷量冠軍,全球累計銷量超過500萬輛;WEY成為首個達成30萬輛的中國豪華品牌……還不到半年。
這究竟是不是過慮了?
為什麼「命懸一線」?
危機進化論Ⅰ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成功了。每一個成功的過去,都可能把未來絆住。
——魏建軍
成功有多輝煌,被其絆倒就有多慘烈。
2012年,柯達申請破產保護,並退出了傳統業務,出售了專利。在此之前,柯達被自己的成功所蒙蔽,錯過了數碼科技的興起。數位相機首架原型機在1975年由史蒂夫·薩鬆開發,而這位工程師的東家正是柯達。柯達判斷失誤,在初期只把它作為擴大印刷業務的一種方式,白白錯過了數碼時代的歷史機遇,結果是被無情淘汰。
無獨有偶。雲計算革命的到來,讓不肯捨棄伺服器和大型主機的IBM的資產,以百億級美元的規模萎縮;智慧型手機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巨頭:諾基亞、摩託羅拉……又有多少企業家真能理解「成功絆住未來」這句話的深刻內涵?
在快速發展、不停出現顛覆性新行業淘汰舊有霸主的時代,錯過危機中「命懸一線」的機遇,可能就錯過百年難遇的發展契機。危機意識和「命懸一線」心態正成為很多企業的常態。
何為「命懸一線」?魏建軍在《致長城汽車夥伴們的一封信:長城汽車如何挺過明年》中做出了解釋,「沒有危機感才是最大的危機」。往日的光環讓他人迷亂雙眼,在魏建軍看來是改革開放的紅利所致,而非汽車行業單方面的輝煌。唯有危機意識才能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叢林中時刻保持警醒與生機。
應對危機,不少企業以追逐更大的利潤為「救命稻草」,這的確是確保度過寒冬的重要熱源。在魏建軍眼裡,無論寒冷的冬天有多久,想要迎來春天,無非就是兩條路:第一條路是怎麼節流,降低成本。第二條路是如何開源,堅持創新。
真正的節流,是從精神上「自我淨化」。20世紀90年代,20多歲的魏建軍剛剛接手長城汽車,企業在管理上任人唯親、徇私舞弊,讓工作推進異常艱難。魏建軍在部隊大院長大,他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道理。從長城汽車出臺廉潔建設管理制度,到涵蓋教育、預防、打擊「三位一體」的廉潔體系開始實施,不到一年。「不近人情」的「廉政」,讓長城汽車從地處河北一隅的小企業,成為業務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擁有國際化研發製造體系、30多個子公司的商業巨擘。
與其說魏建軍是一個悲觀且習慣潑冷水的人,不如說他是一個審時度勢且清醒的人,「在這個時代,沒有真正的能力,在車市低谷時刻,就過不去這個坎兒。當前大環境下,我們不應該打價格戰,打的是品牌戰,要追求合理的銷量和市佔率,使品牌價值有所提升。」重視品牌而不是利潤,這樣的長遠眼光讓長城汽車擁有了一批鐵桿追隨者。
經銷商遵義市龍偉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之前也經營了其他品牌的汽車,於2009年開始經營長城汽車產品,一路追隨長城汽車10餘年。後來遵義龍偉毅然捨棄其他品牌,將重點放在長城汽車擴展建店上。從2009年的門面經營,到2012年的第一家長城4S店,再到2018年第四家。
吸引遵義龍偉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的,不僅僅是利潤,而是長城汽車從應對自身危機的經驗裡練就的一身內功。這身內功在危難之時才顯露功力。在新冠疫情嚴峻時,長城汽車車友會「哈弗H9轟九湖北大隊」自發集結,快速組建了一組突擊隊,連續50個晝夜協助轉運抗疫物資。當醫療壓力緩解後,突擊隊請纓再戰,扛起了夜巡的重任。
不管是車市的危機或者是疫情的危機,優秀企業的內核總是發出光芒。正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解決它,始終自我革新,是長城汽車保持「命懸一線」危機感的基因。正如魏建軍在《公開信》中所說,「我相信這種革命,一定會像錐子一樣,扎痛扎醒每一個希望躺在功勞簿上享受當下的人。」痛是革命中必須經歷的,「針針見血」更展示了長城汽車破舊立新的勇氣和決心。而變革、創新,亦會在危機中孕育出。魏建軍並不認為一路凱歌就是有質量的,長城汽車已經走過了一路凱歌。
在他看來,此時的危機正當時。
危機即動力
危機進化論Ⅱ
走過不少彎路,也犯過不少錯誤。但是,找到的方法終究比困難多。
——魏建軍
轉危為機,是把視角從點到面地擴展、從低到高地提升,重新審視後找到出路。
很多人將危機簡單地等同於危險,忽略了「危機」的雙面性:失敗了,是危險;戰勝了,則是機遇。從誕生之日起,長城汽車習慣於在危機中摸爬滾打。比如2007年3月長城皮卡在南非上市,僅9個月時間銷量破萬,創造了當時的銷量神話。其背後來自於一次「非機即危」的嘗試。
2005年,南非菸草商人託尼第一次來到中國,大街上不時出現的長城皮卡車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希望將此車引入南非市場。但最大的障礙是,南非通行的是右舵車,而長城車是左舵,而且對當地認證法規一無所知。託尼拿出10萬美元作為長城汽車開發右舵皮卡的押金。長城拒絕了這10萬美元,自掏腰包研發,希望走好這步充滿未知的棋。這是長城發展中「危」「機」並存的時刻。歷時一年多,長城汽車歷盡艱難,完成的右舵產品開發和認證,第一輛右舵皮卡成功下線,打開了南非市場。
魏建軍就是這樣一個正視機會的人,「我們趕上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國在5G、AI、網際網路、新能源方面的科技創新,走在了世界的前面,這帶給中國汽車一個彎道超車的重要機會。」
車門密封膠條自動粘接是自動化的一項重要工藝,也是高端車生產過程中的必備技術。但是設備被壟斷,價格之高讓人望而卻步。2013年,長城成立項目組,開始了對密封膠條自動粘接設備的研發。別小看了這樣一個不起眼的技術,粘接不牢、開裂、斷口不一致、軌跡偏差大等多項問題,讓長城汽車花費了將近兩年時間才一一攻克。即便如此,在試生產階段依舊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問題。於是二次研發驗證立即上馬。直到2017年,這項工藝臻於完善,服務於WEY品牌的高端車型。2020年初,得到了特A級客戶的第一單。這不僅是長城汽車,更是中國汽車行業的一個突破。
魏建軍從不一味講情懷,「汽車市場不能只有故事,最終要靠產品說話,研發上的投入就是對品牌力的有力建設。」
長城汽車之所以能夠變危為機,與其堅持的「過度投入、精準研發」理念密不可分。長城汽車的投入不惜「過度」,其研發團隊規模達17000餘人,研發人員數量佔公司總人數近30%。已具備轎車、SUV、皮卡三大系列車型以及動力總成系統的開發設計能力,並在清潔化、智能化、網聯化等方面具備成熟的技術儲備和研發實力。
厚積薄發,持之以恆。魏建軍是一個實幹家,他追求的不是光環,而是勝利。他在《公開信》中寫道,「我們要構建以用戶為中心,以商品戰略為龍頭,以四大品牌為作戰群,以單車型為作戰單元,以研發、產品數位化、配套採購、生產生技及營銷為資源平臺拉通業務運作,以財務、人力、品質、流程、企業數位化等職能平臺為支撐的組織運作體系。」
變革從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從行動到思維,從組織到「作戰模式」的轉變。為了這次由危到機的變革,魏建軍將帶領長城汽車實現兩個打通:一是品牌、商企、研發的打通,二是作戰單元的打通。
「讓聽得到炮火的人做決策」。從前線直通大腦,高效而快準狠,長城汽車的變革,正當時。
車市寒冬季,正是「冬練三九」的好時機。研發上的大投入不斷給出回報。「一定要保持住這個趨勢。」魏建軍說道。
未來的理念在變
危機進化論Ⅲ
我看到,未來的格局也在變,走向全球的,將不僅是產品,不僅是價值觀,更是新的價值觀。
——魏建軍
2020年2月28日,和家人度假歸來的克裡斯蒂安,在智利南部的高速公路上經歷了慘烈的車禍。及時趕到現場的救援人員卻被驚呆了,克裡斯蒂安駕駛的哈弗H2在經過多次翻滾後,竟然沒有大變形,包括1名12歲兒童及1名10個月大的嬰兒在內,車內4名乘員全部安然無恙。事後,克裡斯蒂安在社交網絡上向哈弗表示了感謝,「多虧了它,我們還活著。」「哈弗很棒!」
對哈弗的認可,已超越其本身。普京曾提及過中國的一輛汽車,就是哈弗H9,現如今俄羅斯採購它用於國防。哈弗可以說是得益於長城汽車全球化的一個縮影,長城這樣的企業早已打破了國與國在地域和經濟上的限制。
打破限制,之後方能孕育出新的價值觀,企業由此完成高階成長,這是2020年代的全球化內核所在。
圍繞價值觀傳遞的全球化,長城汽車在中國保定、上海;日本橫濱;美國底特律、洛杉磯等地構建以中國總部為核心,涵蓋歐洲、亞洲、北美的「七國十地」研發布局。更為耀眼的是,面對2020年的重重危機,長城汽車並未裹足。不僅加大研發力度和投入,還達成印度塔裡岡工廠、泰國羅勇府製造工廠等收購協議。並在厄瓜多、馬來西亞、突尼西亞和保加利亞等「一帶一路」輻射國家擁有散件組裝工廠。
截止2019年,長城汽車在俄羅斯、澳大利亞、南非、印度、泰國及美國等國家設立全資子公司,海外銷售網絡超過500家,網點遍布俄羅斯、澳大利亞、南非等全球60餘個國家。
長城汽車全面確立了「聚焦全球化」的戰略思想,通過全球布局,通過高端化和國際化的路徑完成中國品牌的突破。
「任何真正高端品牌的建立都需要經過十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切忌急功近利。」對魏建軍而言,未來一定是在更大的賽場迎接挑戰。而他並沒有給自己留餘地。
2016年底,長城汽車發布了以魏建軍的姓氏英文為名的首個自主豪華SUV品牌——WEY。作為「中國豪華SUV領導者」,WEY品牌自誕生以來,多次成為自主品牌豪華車銷量第一名,打破了外資品牌對高端市場的壟斷。在品牌成立三周年之際,WEY提出全球化戰略,致力於成為一個以用戶為中心、以技術為驅動、以全球化為願景的品牌。
「應對車市低谷,長城汽車堅持的就是聚焦、做專,做專會讓企業的應對能力變得比較強,在車市走向低谷的時候顯得比較從容。」魏建軍說。
這些就是魏建軍的危機進化論,發出「命懸一線」的呼喊與警醒,保持專注和鬥志,在危機中不斷進化。解析他的危機進化論,背後透露出的是十足的鬥志和充足的底氣。這底氣來自不止步的研發力量,來自全球化的產業格局,來自對企業、對行業、對國家發展的信心。
以與生俱來的勇氣和擔當,守住初心,放手拼搏,這就是危機進化論的核心。既對變化的時代充滿敬畏,又對未來的挑戰無所畏懼!這或許是長城汽車傳遞給每一位國人、每一個中國企業的心。
「命懸一線」,之後以一線之力,突破危機,勇往直前,大刀闊斧,創造未來!因為沒有退路,才更可能發現前路的一線光亮。
(部分圖片來自長城汽車、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