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NBA官方的數據,44.3%是詹姆斯本賽季關鍵時刻(最後五分鐘分差在五分之內的比賽)的真實命中率。
如果你沒有聽說過真實命中率的話,我來給大家科普一番。真實命中率是結合投籃命中率、三分命中率和罰球命中率後計算的綜合效率[譯註1]。對詹姆斯來說,他本賽季常規賽關鍵時刻總得分72分,其中,投籃為68投24中(35.3%),三分球31投5中(16.1%),罰球30投19中,計算過後的真實命中率為44.3%
[譯註1:TS% = 100% * PTS / [ 2* ( FGA + 0.44 * FTA ) ]
真實命中率的核心思想很簡單,就是把每一次出手都調整成一次兩分出手,體現球員每次出手的得分回報,而我們知道籃球比賽就是比誰的得分多,同時又是一種帶有球權強制交換的回合制遊戲,因此比賽雙方創造得分的機會實質是有限的,如何把握機會成為了取勝的關鍵,真實命中率就是一種體現機會把握率的數據。——摘自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2952442]
本賽季,在關鍵時刻得分超過50分的球員中,只有一名球員比詹姆斯效率更低——朱-霍勒迪,鵜鶘隊當家後衛,以43.1%的真實命中率墊底。
詹姆斯在禁區內的進攻仍然十分高效,這也彌補了他的一部分不足。但很遺憾他的手感在關鍵時刻經常棄他而去,他在禁區出手能夠做到25投18中(72%的命中率),而中距離出手12投僅1中(8.3%的命中率),三分出手31投5中(16.1%的命中率)。
儘管詹姆斯在關鍵時刻的個人得分能力大不如前,但他的傳球卻總能擊穿對手的防線。根據NBA官方的數據,詹姆斯在關鍵時刻送出了32記妙傳,領跑全聯盟,尤其是考慮到有45位球員關鍵時刻出場時間比他更長,這份數據就更加珍貴。
安東尼-戴維斯是這些助攻主要受益者——這32個助攻中有13球都傳給了AD。兩人的配合方式多種多樣,從背身單打要球、擋拆配合到空切配合應有盡有。最終的結果就是,AD成為了湖人關鍵時刻的得分王,而不是詹姆斯(一個有趣的數據在於,這是詹姆斯職業生涯中第一次沒有成為球隊關鍵時刻的得分王)。儘管關鍵時刻出場時間比詹姆斯還要少,但戴維斯卻能到20分以上——其中大部分來自於罰球線。
這位7屆全明星選手成功分擔了詹姆斯關鍵時刻的得分負擔,但有件事還有待商榷,湖人是否仍然需要詹姆斯成為關鍵時刻的得分王才能直達總冠軍。
坦白說,我難以想像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詹姆斯關鍵時刻的真實命中率這麼低,我們是否需要擔憂他關鍵時刻表現,畢竟連菜鳥賽季時詹姆斯關鍵時刻也比這要強?是的,我們還是看到了歲月的痕跡,尤其當你考慮到他現在已經35歲了,常規賽出場時間排行榜上僅有8人還在等他去超越。詹姆斯好像還在不斷逃避時光老人的制裁,但他終究還是人。他有可能無法像年少時那樣在得分端予取予求,這是他全面的數據中為數不多出現下滑的一條。
但只要他能殺到內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是,對手會給他這樣的機會麼?禁區之外43投僅6中,這好像成為阿克琉斯之踵。
但是,這些問題能上升到用來懷疑勒布朗職業生業所取得的成就麼?顯然不可能。
儘管本賽季很多關鍵時刻詹姆斯選擇去傳球,但聯盟中其他球隊還是給他一個得分手享有的待遇,畢竟雖然他的效率有所下滑,但在籃下的終結能力依然強勁,值得給一個包夾待遇。
就像下面幾個場景展示的那樣,這可不您想像的一個35.3%命中率的球員應該享有的待遇:
與之相似的:
這種場景並不少見:
所有詹姆斯的付出轉化為了湖人其他球員的高命中率——凱爾-庫茲馬和肯塔維奧斯-考德威爾-波普3分線外的火力全開,以及給德懷特-霍華德手到擒來的空接扣籃。正如詹姆斯生涯中不斷證明的那樣,只要隊友跑出空位,他就能把球精準送到他們手中。這說明對手必須安排合適的人來進行協防,不然可能會導致球隊詹姆斯的隊友發動致命一擊。詹姆斯在「一星四射」的陣容搭配一直能夠遊刃有餘,而當他失去了以往關鍵時刻跳投的一半功力時,把球分享給外線的隊友將比以往更加重要,因為這能反過來為他拉開衝擊內線的空間。
對湖人來說,好消息是當詹姆斯在場時,隊友們仍能夠在關鍵時刻給予詹姆斯積極的回應。根據官方數據統計,詹姆斯在場時湖人百回合得106.3分,將對手限制在百回合101.8分,正負值達+4.5。這項數據難以與克裡斯-保羅,尼古拉-約基奇,詹姆斯-哈登以及帕斯卡爾-西亞卡姆相提並論,但湖人在這些焦灼比賽中取得了20勝10負的戰績。
那麼,話又說回來,湖人應該擔憂詹姆斯關鍵時刻的表現麼?不用著急給出結論,這取決於您對於下面這個數字的信任程度————
44.3%。
湖人重入西部季後賽,Lakers ShowTeam Re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