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近了,我段於1月8日已提前進入春運工作狀態,為鼓舞全段廣大職工奮力拼搏、乘勢前進,促進段整體檢修水平再上新臺階,確保春運期間動車組安全運行。經段黨委研究決定,1月11日至1月14日,由第六屆全國鐵道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獲獎選手陳佳俊、袁雲進,教練周龍亮、朱先赫,團隊管理人員石健組成國賽冠軍團隊巡迴宣講隊,前往段各車間進行宣講,講述成長成才經歷及先進的作業技能。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冠軍團隊都宣講了哪些振奮人心的內容呢?
陳佳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福州動車段福州南動車所的陳佳俊,今天我能夠有機會站在這裡,我倍感榮幸。其實當我得知自己將要來參加這次活動時我既感到非常惶恐又覺得十分榮幸,畢竟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站在臺上跟大家分享成功的經驗,以往都是總結失敗的教訓,從高考落榜後我好像一直在失敗,現在已經記不清為啥會選擇了鐵路院校,也許這就是緣分吧,從學校畢業後我也就成為了真真正正的鐵一代了。
在學校的時候我學的是鐵道車輛專業(也就是從事普通客車檢修的),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因為在學校學的普通客車上的座椅都是那種固定的,而我從學校來福州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動車,我記得那個時候最尷尬的是我在坐車的時候竟然不知道座椅是可以往後靠的,看著別人的座椅是往後靠下去的,於是我在那不動聲色的搗鼓了半天都沒弄明白機關所在,當時覺得怪不好意思的也不敢問別人怎麼弄,後來從武漢到福州的六個多小時我就直直的坐著就過來了,那應該是我坐動車坐的最難受的一次了,不止是身體難受,心裡更難受。於是到了動車段之後我就心裡暗暗鼓勁,我一定要把動車組各個方面都學透才行,不能讓這種屈辱的歷史再次重演,我相信在座的大家跟我都差不多,在學校學習的東西其實在工作中應用的並不是很多,但是學校更多的是培養我們學習的能力,這種學習的能力才是伴隨我們一生的財富,所幸剛從學校出來的我學習能力還行,學習起來上手也挺快的,很快就在一眾新職工當中脫穎而出,在入路第二年也就是2016年我就在集團公司的職業技能競賽中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績,也就是那年我就代表咱們南昌局集團公司參加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總公司比賽,當然那次的成績並不是很好,不然我早在那個時候就可以跟大家分享成功的經驗了,但是我的隊友們成績都非常好,我所在的這個車型三個人參加比賽我是唯一落榜的那個,當然心情是非常難受的,畢竟我給團隊拖了後腿,但是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害怕失敗的人,回來之後我就開始總結得失,那也是我第一次當著很多人的面總結失敗的教訓,其實那一次我並不是業務水平不夠,只是因為那個時候我的時間觀念不強,在時間上面扣掉了許多分,後來回到車間工作我才意識到在鐵路上上班必須得有很強的時間觀念,不管是動車組在庫內檢修還是正線上行車,一個車組晚點就會導致大面積的晚點,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是這次失敗讓我樹立了非常強的時間觀念。
在車間上了一年的班後,2017年我又去參加了總公司比賽了,當然這還是要經過重重選拔的,當時就是帶著上一年的不甘心去的,結果可想而知又是鎩羽而歸,甚至比第一次的成績還差,在比賽的過程中因為對名次的渴望過於強烈導致發揮的特別差,後來在總結的時候我才發現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首先的是要保證沉著冷靜,才能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這也是我們動車組檢修必須要具備的品質,是這次失敗使我在後來的工作過程中也始終注意保持沉著冷靜、科學處置,
2018年,在經歷過前面兩次的失敗後我就開始擔任起了總公司比賽的教練員,不是因為喪失了親自參賽的勇氣,而是我覺得每個事物都有多面性,也許換個角度去看待他能夠有不一樣的收穫,我相信在擔任完這次教練身份之後我能夠對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認知。那個時候我就發現我的學員都比較懶,包括我自己也是,相信這也是現在年輕人普遍的通病,那這個問題要怎樣解決呢,於是我就想起了我們檢修工作中經常發生的一件事--每次我們在問別人還需要多久的時候,別人的回覆都是「馬上就好了」,而這個「馬上」也許就是半個小時過去了,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往往都會等他結束,假如他當時就說還要最少半個小時我們肯定不會等他結束而先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把這一招用到訓練中怎麼樣呢,假如跟隊員說今天必須完成多少訓練量,那麼也許他們會產生牴觸心理,但是當隊員因為懶而不想再練習的時候我們就跟他說再練一遍就休息,周而復始,不知不覺的他的訓練強度就慢慢的提高了。在培訓過程中我還發現有一些隊員特別容易自我放棄,而我一向是這麼激勵自己的,在高中的時候你可以說自己年少不懂事不知道努力,而現在長大了也懂事了又還有什麼藉口不努力。
2019年,總公司沒有舉辦動車組機械師職業技能競賽,讓我又多了一年時間提升自己,直到2020年8月,對於火車頭獎章的追逐我已經持續了4年,相信對於每一個鐵路人來說心中都有一個火車頭獎章的夢想,雖然我不知道它代表什麼,但我想那就是我用來證明自己最好的東西。這一年我又通過重重選拔參加了比賽,通過這幾年的積累我順利的獲得了全國第一的好成績,也許你們會問,假如2020年的時候我還是沒有獲得好成績那我還會不會堅持下去,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我一定會堅持下去的。
說到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總是害怕失敗而顫顫巍巍的不敢往前走,面對未來也是迷茫的不知所措,一無所有的我們又害怕失去什麼呢,年輕就是我們拼搏的資本,現在一無所有的你就是你最好的資本,失敗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只要打不倒就應該一直堅持下去,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努力堅持不懈的自己。
最後非常感謝大家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在這聽我侃侃而談,希望各位在今後的工作中、生活中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袁雲進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們:
你們好!
2020年11月27日,第六屆全國鐵道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動車組機械師決賽在南昌圓滿結束,這次競賽檢驗了我這一個多月的辛勤付出,訓練中所流下辛勤汗水讓我也取得了一點小回報,我覺的更大的成就是在這次集訓當中讓我收穫了更多在日常工作中學不到的但是有可能在日後工作中用的到的業務技能。
10月10日,經過匆忙的篩選, 我被很幸運的選中了,成為南昌局參加本次大賽的第三名選手,當時我的內心感到激動與興奮,興奮是因為可以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集訓歷練,提高我的業務技能,但是在內心深處也感覺到了壓力,我怕在最後的比賽成績中,會給這個團體拖後腿。
進入集訓隊後,剛開始訓練的前幾天,看著其他兩位訓練有素的隊友的訓練流程與操作水平,我意識到自己離他們的差距太大了, 這個時候我的內心壓力感覺越來越大, 我只能改變自己的想法,在內心深處暗示自己,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把握住了這一個月的時間,心中所有的壓力就是我的動力。
本次比賽,一共分為四個項目,分別是理論,單車檢查,牽引無流和制動緩解。四個項目中最基本的就是理論,但是我感覺最難的也是理論,因為每天白天都在訓練實作項目,只有晚上才有時間去背,每天晚上我都背書背到十二點,甚至最晚的時候我都背到了凌晨一兩點鐘。背的太晚,第二天起來時,整個人的身體感覺很疲勞,對白天的訓練項目影響很大,而且在通過晚上強記的東西,忘得也很快,需要不斷的重複背記。對於單車檢查,看車流程沒有固定的正常流程,每個部件也沒有看全,整個流程讓人看了感覺很混亂。因此,教練讓我先不要著急,先打基礎從單個轉向架練流程,練好了單個轉向架再練裙板、車端連接處等。將所有分部練好後,再將所有的流程都串起來練,整個流程有了後,但是對看部件的角度有問題,導致無法將部件容易出故障的死角看到位。為了調整我看部件的角度,教練通過分部出故障,讓我自己去找這些角度的故障,當我沒有看到時,他教我方法如何去看到這個角度,並且叫我將該方法融入到我的看車的整個流程裡。經過多次這樣訓練後,慢慢的我的單車檢查相比剛來訓練的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到最後快到比賽時,我對自己的單車檢查有了信心。覺得自己應該沒有問題。 對於牽引無流和制動不緩解,我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練好這兩項,需要不斷地練習故障點,掌握故障現象。在排查故障時,通過故障現象,來找到故障點,因為同一個故障現象有多個故障點可以造成該現象,這時需要自己熟悉這些故障點,才能處理好這個故障。教練的出題手法,也需要熟悉掌握,因為有的故障點,做故障時可以做的很隱蔽,表面上看不出來什麼,需要精細看才能看出來。掌握了出題手法後,能幫助自己快速找到故障點。有電動態項目剛開始訓練時,可以結合電路圖分模塊進行擼思路,擼清思路後再融入所知的故障點,故障現象給我們提示,思路串起了這些故障點,然後我們只需要一步一步的排查這些故障點就行。
一個多月的集訓歷練,大大提高了我的技術業務水平,希望能將這些學到的東西的融入到今後的工作中,幫助我快速精準找到故障並處理故障,同時我也願意將我所學到的東西,傳授給別人,貫徹傳幫帶的理念,營造出一種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共同提高大家的業務水平。
周龍亮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們:
你們好!
在2020年第六屆全國鐵道行業技能競賽比賽中,我們整個參賽團隊獲得第二名,陳佳俊獲得個能全能全國第一的好名次。
在這好成績的背後我首先分享一下技能團隊的成長曆程,整個技能團隊的成長總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福州南集訓階段,第二部分南昌西集訓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2019年7月1日開始由三個車型9名學員組成技能培訓班,在這個過程我們教練開始嘗試摸索傳道授業的方法,如何能在有限的訓練時間內提高參訓人員的技能水平,同時,也是對教練團隊如何從一個草臺班子向專業化轉換提供方向。在2020年4月1日,集訓隊再次集結目標備戰2020年總公司比賽,在訓練中我們通過將前期的跑步訓練更換成拆裝訓練,晚自習時間由前期的21點延長至23點等方式方法來提高學員的技能水平,同時,為了穩定參賽學員的心裡素質,增設段部門口背書的方法來提高抗壓能力。
第二階段從2020年9月底開始在南昌西集訓,在集訓期間延續福州南集訓中的方式方法,但整個教練團隊被擴大,受教項目更加細化,更加系統。我們將技能比賽項目分派駐專業領域最強的教練進行授課,給予了專業教練員更多的時間研究競賽項目內容,為參賽學員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建立倒計時計劃,設立目標,通過日計劃落實,日總結開會調整作訓計劃,來達到培訓目標。
通過這次長時間的培訓,第二個要分享的是細緻、條理,嘗試,思維這幾個詞語。細緻是保障動車組正常運行的重要詞語,在技能學習中細緻是作為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學員考核的重要條件。在有限的時間處理特意設計的假性故障,需要細緻的觀察去發現不同之處,來縮短故障處理時間,爭取優勢的擴大。
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們要具備一定的條理性,這樣可以將事情處理的比較好。在有電技能項目中需要操持住故障處理的條理性,分不同的情況,處理不同情況下的假性故障,這樣對事後的故障處理復盤可以分析找出自己思考不足的方面。
嘗試是整個集訓一直貫通的詞彙,不論是技能試驗,還是教練員的傳道授業,我們都不斷的嘗試,有些方面的嘗試沒達到預期目標,但沒有放棄,改變方式方法向著總目標不斷發起嘗試,這樣我們的意志力一次,一次的在增強。
在集訓中教練和思維衝擊比較明顯,在一次次與裁判的溝通中,我們整個集訓隊的訓練方式和訓練方向收到的衝擊比較大,因為前期我們思維的固化,沒有跳脫原理與機械機構配合,導致後期一段時間學員步入了消極期,經過調整,才追趕上步伐。至此,才明白思維活絡,方向把握多麼重要。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傳承精神,我們鐵路人需要傳承精神,也要開發傳承精神。我們一直延續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操持開拓創新的精神,用新的理念來詮釋原理之內的事情,讓項目專業化,專業的人員做專業的事。
朱先赫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們:
你們好!
我是廈門北動車所的朱先赫,很榮幸能夠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比賽經驗。我是13年入路,14年開始參加比賽,從14年至今,幾乎每年的比賽我都有參與。15年我獲得了路局380第一,並破格獲得了全局技術能手的榮譽。因為有了這個榮譽,就不能參加總公司比賽了,後面就開始做教練了。去年也是我第一次做總公司比賽的教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我認為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或者參加比賽,大家都要有個切合自身實際的目標。就像我剛開始參加比賽的時候目的就是不想上夜班。後來學會了技術,然後才考慮我想要拿名次這一些。比賽是挺枯燥,挺苦的,但是真能學到東西。參加過比賽的人,對車的理解還是比較深入的。
在平時訓練的過程中要學會溝通,多交流多談心。這樣教練才了解學員的強弱項,才會有針對的去訓練。學員不要怕問問題,怕出醜。總是一個人悄悄的學,提高的速度是有限的。現在都講究團隊協作的,同一個問題,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的,互相分享觀點,大家都能共同提高。工作中也是一樣的,要主動去思考,有些活是可以不斷優化的。就像是作業指導書,基本上每一年都在更新,都在改。如果大家都天天按部就班的幹活,不去思考不去想。我們的業務水平永遠都是原地踏步。
再就是學會總結,學會發散思維,當你學到一些業務知識後,要將所學的東西做好筆記慢慢的消化掉。教練教的東西都是有局限性的,學員不要光學會死的故障點跟單一的套路,是要去想辦法破解教練的各種手法的同時,去思考一些其他的可能手法與方法。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與思維方式。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我們在比賽中做線的絕緣一樣,從最開始用透明膠帶,然後到刻制機的列印紙,再到後來的絕緣墊片。方法在不斷的優化,不斷的改進。這只是我們想到的,或許哪一天出了新的出法,就要靠學員自身的應變能力了。學會了這樣的方法,對今後的工作中處理故障也會有所幫助的。
希望我分享的這些能夠對大家有用,謝謝大家。
石健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們:
你們好!
我的主要職責在集訓隊組織管理上,後勤保障上,團隊意識建設上發揮作用。第一是建立集訓隊規矩紀律,建立日點評,周分析,月總結培訓工作制度,一方面定期組織教練組會議,分析培訓方法,收穫及改進措施!第二就是在教練員和集訓隊員之間搭建溝通交流的橋梁,保障教練組的訓練方法能夠讓隊員不折不扣的服從,避免隊員對教練員的訓練模式產生牴觸,第三制定集訓隊激勵機制,將教練員運動員的獎金與月度成績掛鈎,每月排名,通過成績對比相互促進,達到良好的相互競爭效果!通過上述措施提高了集訓隊執行力,凝聚力,團隊意識!但是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我們的教練員相對來說人員不足,沒有做到分系統,分科目的訓練,還是每種車型只有一個教練員全包,今年我們計劃建立金牌教練工作室,一是為了解決集訓專業化分工問題,讓教練員能夠更專一的研究單一的科目,提高訓練的質量,二是擴充我段的教練員隊伍!今年我們還會組建新的精英培訓隊,希望大家以陳佳俊為榜樣和目標,踴躍報名參加,來突破,提高自己。
福州動車所檢修一班副工長楊濤觀看宣講後感觸頗深,說:「看到他們成績,非常能體會他們的付出與艱辛,春運臨近,我們更應該高標準要求自己,落實檢修標準,消除安全隱患,用心服務旅客,努力保障動車組安全運行。」
福州南動車所地勤機械師賴潘炳說:「通過今天的宣講會,使我重新思考自身的不足,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鐵路青年,一方面要時刻保持旺盛的學習,堅持讀規章、學規章、守規章,時刻對崗位懷有敬畏之心;一方面要認真執行標準、踐行準則和敢於擔當,以實際行動,爭做『安全正點』踐行者,承擔起『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使命。」
設備車間機械鉗工廖媛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並不可恥,面對失敗應善於總結,不沉迷於過去,失敗將使人強大,年輕就是資本,萬事開頭難,端正自己的態度,盡力付出無愧於心。」
廈門北動車所迎來了許多新鮮面孔,在新人入路之際,聆聽榜樣故事,有助於幫助新人「學有所依、學有所向、學有所引」。
廈門北動車所學習機械師奉林:「國賽冠軍的發言讓我學會了凡事要懂得堅持不懈,他從一路開始就抓住機會參加各種比賽,雖然前面幾次不是很理想,通過不斷地積累經驗,不斷地努力,終於取得成功。」
龍巖動車所地勤機械師鄧華文:「通過這一次的宣講,我們不僅要知道別人的付出與回報,還要學習別人的寶貴經驗,只有自己吸收了才能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只要有付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羨慕的人。」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總是害怕失敗而顫顫巍巍的不敢往前走,面對未來也是迷茫的不知所措,一無所有的我們又害怕失去什麼呢?年輕就是我們拼搏的資本,現在一無所有的你就是你最好的資本,失敗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只要打不倒就應該一直堅持下去,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努力堅持不懈的自己。
我願意將我所學到的東西,傳授給別人,貫徹「傳幫帶」的理念,營造出一種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共同提高大家的業務水平。
我們鐵路人需要傳承精神,也要開發傳承精神。我們一直延續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此基礎上我們要秉持開拓創新的精神,用新的理念來詮釋原理之內的事情,讓項目專業化,專業的人員做專業的事。
現在都講究團隊協作的,同一個問題,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的,互相分享觀點,大家都能共同提高。工作中也是一樣的,要主動去思考,有些活是可以不斷優化的。如果大家都天天按部就班的幹活,不去思考不去想,我們的業務水平永遠都是原地踏步。
今年我們計劃建立金牌教練工作室,一是為了解決集訓專業化分工問題,讓教練員能夠更專一的研究單一的科目,提高訓練的質量;二是擴充我段的教練員隊伍!今年我們還會組建新的精英培訓隊,希望大家以陳佳俊為榜樣和目標,踴躍報名參加,來突破、提高自己。
最後為期4天的國賽冠軍團隊巡迴宣講在一片掌聲中落下帷幕,國賽冠軍團隊吃苦耐勞、團結奉獻的精神深深鼓舞著每一名職工,職工們也從他們身上感受到榜樣的力量。春節臨近,全段職工更要奮力拼搏,全身心投入到動車組安全生產中去,精檢細修,把好動車組檢修質量關,確保動車組安全運行。
編輯:李長安
校稿:張碩
審核:黃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