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航測界的排頭兵——訪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武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中國測繪學會 中國測繪學會

可快速關注我們

本文內容摘自《中國測繪》2020年第10期

二十年前,談起航空航天攝影測量,更多的還是在教科書和論文中,在當時的國內市場,測繪數據採集主要依靠傳統的測繪儀器,能用航空遙感技術獲取數據絕對是實力擔當,飛行器、航攝掛載以及數據處理系統,哪一項都是財力和技術能力的體現。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較早從事航空遙感業務的趙武,他是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燕」)的董事長,也是國內商用航空遙感應用的先行者和產業化推動者。

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武

2002年,已經在軍隊度過23年的趙武迎來了自己的不惑之年,在這一年,趙武面臨著一個重大的選擇:正團轉業做公務員或者自主創業。經過慎重考慮,趙武將目光投向了航測這條當時少有人選擇的路,開始了創業之旅。

回憶起17年前創立飛燕,趙武依舊豪情滿滿:「這是我喜歡的事情。一個人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要為國家、人民作出一點貢獻。」現在,這條當初少有人走的路,飛燕走出來了。

17年安全航測的「安全秘籍」

1979年,17歲的趙武正式成為一名軍人,在23年的軍旅生活中,他對空域協調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學習,積累了氣象學、飛行原理、領航學等專業知識,同時他將理論落到實戰,參與了大量指揮戰鬥機群等相關工作,成了空域協調的一把好手。趙武是個學習型的人,繁忙的軍旅生活之餘,他還學習了計算機編程,與戰友並肩作戰,短短幾個月時間,他們一同研發的軟體成果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與此同時,在眾多的軍事事務中,趙武還參與了軍事測繪的相關工作,這也讓趙武對測繪的興趣一發不可收。

多年的實戰經驗與技能沉澱,為他此後的創業埋下了伏筆。因而,在自主創業時,趙武選擇了航空攝影測量。如今,創立於2003年的飛燕已在航測領域「翱翔」17年。而在2003年,航測並不像現在這樣廣泛,市場對新技術抱有一定質疑。面對用戶的疑問,趙武二話不說,直接用航測方案與成果解答用戶的疑問。直到現在,趙武還清楚地記得有次他將航測成果交給客戶時對方的驚訝,對方直接稱讚道,「你們的能力太強了!」靠著優秀的航測解決方案與優質的航測成果,飛燕得到了更多機會,訂單接踵而來。

在本世紀初,作為國內少有的民營航攝公司,趙武不僅要證明民營企業能很好地完成客戶所託,他還要做航測界的排頭兵。各類「急、難、重」的航空攝影測量項目,趙武都認為是歷練自己的好機會。

2003年,趙武帶領公司接手了國家電網項目中的航測工作;2007年採用數碼航攝技術完成了西電東輸的航測項目,這也是國內首次利用數碼航攝完成的輸電線航測項目。隨著我國輸變電需求增大,高壓線架設與測量需求增加,飛燕迎來了更多機會,先後承接了江蘇、浙江、福建等省份高壓線架設的航測工作。

和地面測繪相比,航測需要面對更多不確定因素,其操作難度和風險係數都比地面測量更高。在17年裡,飛燕安全、及時地完成了客戶的一次次委託,即便「臨危受命」,飛燕也未曾出現掉鏈子的情況。趙武的底氣到底來自於哪裡?飛燕有一套自己的「安全秘籍」。17年裡,趙武帶領著團隊反覆研發,最終打造出了一套獨特的航測實施方案標準,在項目中嚴格按照此方案執行,飛燕實現了17年的安全航測。

據趙武介紹,在多年的發展中,飛燕具備了五大能力:全程一站式服務、國際領先的航測設備、研發應用新技術、獨特的方案實施體系和專業高效的技術團隊。其中的「安全秘籍」,指的就是趙武憑藉對軍民航飛管控政策的深研究,帶領團隊打造出來的那套獨有的行業安全實施方案體系。採訪中,他分享了飛燕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並完善的這份獨家秘籍。

為了確保航測每個步驟的安全,他把軍隊飛行實施的四個階段應用到飛燕的航測組織工作程序中來,接手項目後,團隊再做好精心的飛行準備,並制定出全流程的保障方案措施。「接到項目,我們首先對項目進行評估。隨後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包括投標、實施的流程、設備和人員選擇。在航測實施之前,我們儘可能做到最完善的準備。」趙武介紹道。方案完成後,飛燕團隊結合實地情況對規定的流程、程序、規範進行熟悉、推演。項目結束後,項目組進行方案實施的總結和講評。

也正是靠著獨有的「安全秘籍」,飛燕完成了許多難度係數非常大的項目。例如在黃河河道航空攝影項目中,航線需要跨越多個省份,空域協調難度大。在山東段的航測,在硬體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僅僅兩天就完成了整個山東境內的黃河航測。

人才與設備,飛燕的一體兩翼

飛燕公司發展的17年,也是中國航測事業蓬勃發展的17年。這期間,航測設備與技術不斷更新換代。如何在航測市場中掌握主動權,趙武堅定地表示:「我們有自己的『武器』——設備與人才。」飛燕在航測設備的選擇上頗為大膽,並且眼光獨到。

趙武形容飛燕是具有兩個「三高」的企業,第一個「三高」是高科技、高效率、高品質;第二個「三高」是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追求高科技意味著公司的設備是先進的、科技含量高,效率也是最高的。經過市場的考驗,趙武認為飛燕的堅持是正確的,「先進的設備能大大滿足市場的需求,滿足日益提升的行業標準,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因而,在世界範圍內,每每有新的技術和新的設備出現,趙武都會密切關注。

當然,飛燕的兩個「三高」是息息相關的。高回報的前提是精準的高投入,而高投入伴隨著高風險。航測企業的高風險,包括了飛行安全的高風險和投入的高風險。飛燕獨家的實施方案體系,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飛燕航測實施的安全。而對投入高風險的規避,則依靠對市場的精準預判與迅速反應。「2013年,雷射雷達相機才剛開始推向市場,當時我們評估了一個項目,價值過千萬,但經過反覆論證最終按下了暫停鍵。事實證明,我們是正確的,因為設備沒有經受過市場的考驗。」在2007年,飛燕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數碼航攝儀,2018年,飛燕又引進了國際上先進的全波形多波束機載雷射雷達相機、超大幅航攝相機和傾斜航攝相機。航測設備帶來了高效率,也讓飛燕每個架次的產值實現了大幅度提升。

好的設備需要人的駕馭才能發揮作用。趙武格外重視團隊管理、員工激勵與員工培養。公司成立初期,航測還是一個「小眾」行業,面對人才短缺的問題,趙武大膽啟用新人,對他們嚴格要求,強調專業技能的重要性。為了提高員工專業水平,飛燕定期聘請國內高級專家對員工進行培訓,至今公司高級技工已達60餘人。

「航測員的績效考核體系,我們也是業內最早做出嘗試與創新的企業。隨著航測的變化與發展,我們也調整了考核體系。航測時間、航測高度都是考核的參照標準。」趙武制定的一系列業績考核標準也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此前,在測區面積達10萬平方千米的廣西林業雷射點雲調查項目中,在天氣情況複雜的情況下,項目人員緊抓每個可航攝天,不分晝夜連續作戰,創造出7天完成了13個架次航攝的成績。

技術自強:要從先行軍到排頭兵

在與航測打交道多年,趙武親身經歷了航測設備與技術的升級,隨著我國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他認為要繼續發展,就要實現技術自強。在他的帶領下,飛燕在軟硬體以及解決方案上持續發力。

⻜燕航測過程實拍

「這些年航測設備的發展非常快。我記得非常清楚,當年飛燕購置的數位相機是一個1.2米高、1米寬的方櫃,算是一個龐然大物。隨著集成技術的發展,設備越變越小,隨手一提就可以出發。從數碼航攝儀的1.47億像素到現在相機的4.5億像素,面對同樣的精度要求,一個架次的航攝面積有了幾倍的增加,這也使得一個架次的產值實現了翻番。」

感受到技術進步帶來的升級,飛燕除了在航測實施方案、航攝設備、技術團隊方面加大投入,同時還在數據獲取、處理和與行業應用的細分領域進行了嘗試,並和國內知名院校展開合作,組建了自己的博士研發團隊。

2018年,在處理雷射點雲數據時,趙武發現市面上大部分處理軟體的分類功能只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精確度,依靠人工處理則能提升10%精確度,費時費力而且成本非常大。於是,他決定研發自己的點雲處理軟體,趙武說:「我們設計的軟體是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出發,不僅分類處理的功能增強了,而且數據的處理也更細緻、更專業。」

趙武認為,未來信息化將大有可為,因而航測會成為一種重要手段,如何應用並融合數據,才是其中關鍵。針對不同領域,飛燕已經在生態環保、國土信息化、農業保險、遙感監測、智慧水利等眾多行業拿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與產品。

技術的進步和需求的擴展總是相互的,低空攝影測量和自主的高解析度衛星遙感發展迅速,這會極大提升較高質量的地理信息數據獲取效率,大幅降低成本,會對行業生態發展和更大範圍的地理信息應用帶來促進作用。

近年來,無人機航測越來越受到市場歡迎,趙武也一直關注著相關的發展與應用。在部分項目中,飛燕也藉助無人機取得了不錯的航測效果。「這些行業發展演化過程中的新技術和新設備,最終都會助力我們的發展。」趙武說。對於未來,趙武依舊給出了一個具有軍人本色的回答,「飛燕過去的發展,是一點一滴地積累完成的。我深知企業的發展一定要不斷學習與創新。將來,飛燕依舊會堅持『三高』的宗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採訪的最後,趙武再一次表達了自己多年的感想,「我是軍人出身,我常常和員工分享,人的一生不能碌碌無為,一定要幹一點實事,體現自己的價值。走到今天,我很感謝自己所處的時代、遇到的機遇和陪伴自己一起打拼的員工。能成就一份事業,是我覺得最開心的事情。」

文 / 本刊記者 公海燕 圖 / 受訪者提供

聲明:本文為《中國測繪》原創文章,授權合作請在本公眾號留言,或致電:010-63881401。

《中國測繪》期待您的來稿

《中國測繪》

測繪地理信息發展變遷的

記錄者、思考者、傳播者

自然資源部主管

中國測繪學會主辦

面向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全國性綜合刊物

投稿信箱(只接受電子投稿):

letters@sino-survey.com

《中國測繪》全年徵訂中,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可在線訂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努力做航測界的排頭兵——訪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南京工業大學攜手飛燕遙感共建實踐教育基地 解鎖校企合作新模式
    2020年11月27日,南京工業大學測繪學院一行來到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與飛燕遙感骨幹團隊就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校企合作相關事宜進行交流,並舉行實踐教育基地的籤約儀式和揭牌儀式。重視融合與創新,共築合作大平臺會談交流中,南京工業大學測繪學院院長李明峰和飛燕遙感董事長趙武分別介紹了學院和公司概況,並結合雙方當前的校企合作現狀對合作的原則與目標、合作內容與模式等做了詳細闡述
  • 飛燕遙感丨積極響應戰疫情,堅定信心保生產!
    為了更好地滿足各行業對影像資料的旺盛需求,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按照「著力服務基礎測繪,兼顧重大項目需求」的思路,常年來負責並開展國家航空航天遙感影像獲取工作。飛燕遙感憑藉穩定增長的業績、領先的科技創新水平和優質的技術服務,在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2020年基礎航空航天遙感影像獲取項目(一期)中,中標6個分包!
  • 堅持創新發展 做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排頭兵」
    天津市天鍛壓力機有限公司就是一家歷經64年發展的公司,見證了天津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歷程,目前已成為研發製造高端重型成套裝備、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線的國內液壓機行業的領軍企業。企業堅持改革創新,深耕高端裝備製造領域,面對創新發展技術難點,做到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未來實現裝備自主化生產,做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排頭兵」。
  • 訪東旭集團總裁、石家莊旭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青
    在持續的創新改進中前行——訪東旭集團總裁、石家莊旭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青東旭集團總裁、石家莊旭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青□ 本報記者 王 越記者:東旭集團「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三位智創』質量管理模式」獲得「中國政府質量獎提名獎」,能否具體談談該質量管理模式
  • 為珠峰「量身高」,只是航空遙感飛機的一個「小成就」
    航空遙感工作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任務包括地面和航空遙感兩個部分,航空遙感任務由「航空地質一號」完成,包括航空重力測量和遙感測量,它能夠快速、高效、高精度地獲得珠峰高程的關鍵數據。5月14日,「航空地質一號」在珠峰開展飛行測量工作。「航空地質一號」飛機是隸屬於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的、搭載有航空遙感設備的特種飛機。
  • ...在太空綻放——記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顏軍博士
    2019年11月13日,記者前往珠海,採訪了珠海齊魯商會會長、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及董事長顏軍博士。  顏軍從小就有航天夢,如今,他的夢想已然在太空綻放。一  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人造衛星發射升空時,顏軍在高密農村上小學二年級。
  • 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新昌產業孵化中心揭牌成立
    縣委書記李寧,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邵永明,縣委常委裘武宏,航天二院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所長曹哲,深圳航天科創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春利等出席儀式。創新是新昌最大的金字招牌,為克服資源要素的瓶頸制約,我縣積極探索「企業出題、高校解題、政府助題」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形成了軸承行業「數位化製造、平臺化服務」的「新昌模式」,並在全縣規上企業和主要行業加快推廣,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不斷壯大,通用航空、新材料、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興起。
  • 航天宏圖董事長王宇翔:資本賦能「國產替代夢」 遙感終將走進生活
    『遙感走進生活』還做得遠遠不夠。」在航天宏圖位於北京總部的一間辦公室裡,航天宏圖董事長王宇翔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一年前的7月22日,航天宏圖正式登陸科創板,首日收盤價為47.6元/股,漲幅高達175.9%。王宇翔等第一批科創板上市公司創始人身價倍增。    身價倍增沒有讓王宇翔停下腳步。
  • 宋志勇任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據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官網消息,2020年12月7日,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同志調整的決定:宋志勇同志任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相關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的規定辦理。中航官網顯示,宋志勇現任中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國航股份副董事長、總裁、黨委副書記。
  • 安徽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專精特新「排頭兵」
    張俊 攝中新網銅陵5月3日電(記者 張俊)汽車、家電、電子、通訊……這些設備的生產製造,都離不開特種電磁線,位於安徽省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銅陵精達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電磁線生產企業,部分產品佔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近年來,類似這樣的專精特新「單打冠軍」企業,正成為銅陵經開區發展的「排頭兵」。
  •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調整
    國資委12月9日發布消息,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近日調整,宋志勇任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相關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的規定辦理。2016年5月,兼任國航股份副董事長。2016年12月,任中航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2020年12月,任中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北京頭條客戶端 ]
  • ...越好」——訪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素明
    博鰲大咖面對面丨「哈爾濱未來發展會越來越好」——訪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素明 2020-12-05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中飛艾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飛一行到訪青島慈航機場
    12月3日上午,北京中飛艾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飛一行來到青島慈航機場,為建立華北地區無人機綜合運營維護基地進行選址考察。
  • 訪博白縣鳳龍塗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靖峰
    與此同時,塗料行業的綠色發展也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環保技術創新也成為了行業發展內在動力。博白縣鳳龍塗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靖峰就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國內塗料行業先進技術的開拓者和先導者,將具有高性能、環保、建築節能、 抗菌等功能為一體的OULUO歐駱漆引入了二十一世紀中國建築塗料的發展方向。
  • ...光榮綻放——訪山西商品電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全貴
    8月21日,山西商品電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山商交易」)董事長溫全貴面對記者,如此夫子自道、吐露初心。  「山商交易」是山西能投集團旗下二級公司。山西能投集團董事長武強3年前關於電商夢想的布局和設想,如今通過「山商交易」平臺正光榮綻放,芬芳四溢。  溫全貴,溫文爾雅,曾經是一位大學老師,信息化專家。當「人文情懷」遇到「網際網路+」,將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 ...數字經濟保駕護航——訪杭州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範淵
    原標題:打造穩固網絡安全基石為數字經濟保駕護航——訪杭州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範淵   世界
  • 訪河南楓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冬青
    訪河南楓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冬青河南楓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楓華種業
  • 谷歌公司的遙感技術比中國小姐姐差遠了
    即便不僅僅給人帶來圖片不準的煩惱,但是同時中國小姐姐可太喜歡這種畸變了,通過攝影技術將鏡頭畸變特性發揮的淋漓盡原理。致,如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人像攝影技巧「頭不頂天腳踩地」就是利用這個。 在航空航天遙感攝影領域,因為時間和成本的原因,需要一次拍攝更大的範圍,所使用的相機涵蓋範圍更大;另一方面遙感攝影需要真實準確,不需要美化,這就導致了影像產品的畸變問題更加不可調節,遙感影像依然會有變形的情況
  • 央企丨宋志勇任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七一客戶端12月8日訊 據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網站消息,昨日,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同志調整的決定:宋志勇同志任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 中航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光一行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
    【MBA中國網訊】2019年6月5日下午,中航諮詢(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光一行來到學院,就「航空工業產學研用管理創新聯盟」組建事宜進行洽談,校團委書記李君,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周德群及院黨委書記焦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