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意外墜落傷 左手手肘活動受限 52歲的他終於能用左手碰到...

2020-12-23 瀟湘名醫

「左手碰到自己的臉是什麼感覺我都快不記得了,真沒想到還能有這麼一天!」前些日子,52歲的王先生(化名)躺在浙江醫院骨科(一)病區的病床上激動地雙眼微微發紅。

洗臉、洗頭、吃飯,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我們每一天都在經歷。然而,在普通人看來易如反掌的事情,對於王先生來說卻十分費勁。在過去的7年裡,每天他都只能用右手洗頭、洗臉,而在吃飯的時候,即使左手能夠端起飯碗,也無論如何都無法把碗送到嘴邊。

7年前意外受傷

左手手肘無法正常伸直、彎曲

王先生是江蘇人,7年前,因意外從高處墜落導致左手手肘骨折。當時,由於拍片顯示骨折移位不明顯,便只採取了保守治療,用上了石膏固定。之後,王先生患部的腫痛情況消失,骨折處也慢慢癒合,然而肘關節的活動卻受到了限制,越來越不靈活。

一開始,王先生沒太在意,誰知道,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的左肘部變得既無法完全伸直,也沒法像從前一樣彎曲。如果將大臂平放在桌面上,小臂最多只能抬起到和桌面呈75度角左右的位置,且整個屈伸活動範圍只有5-10度的區間。

因此,過去的將近7年裡,王先生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的左手摸不到自己的臉,更摸不到自己的頭,只能單用右手進行日常洗漱。除此之外,王先生吃飯時也很受限制,平常用左手端碗,右手使用筷子或調羹,而如果想用左手把飯碗送到嘴邊,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了。

這幾年,王先生沒少往當地醫院跑。「醫生說我這是肘關節僵硬,要做松解手術,但這個難度很高,關節周圍都是神經和血管,如果處理不當,風險很大,而且可能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最終,在當地醫生的建議下,王先生進行了大半年的肘關節功能鍛鍊,卻收效甚微。

吃足了生活不便的苦頭,王先生不甘就此放棄。上周,在朋友的推薦下,他來到浙江醫院的骨科門診。

清除骨贅 松解關節

接受精細到近乎極致的手術

「患者的肘關節僵硬將近7年,耽擱太長時間了。通過CT可以看到,他的左肘關節周圍都是增生的骨贅,這些骨贅嚴重幹擾了肘關節的活動功能,如果不先清除掉骨贅,做再久的功能鍛鍊都沒有用。」浙江醫院骨科(一)主治醫師葉俊材表示。

經過細緻的討論和慎重的思考,骨科(一)張軍副主任醫師醫療組決定為王先生進行手術。

「手術首先要清除骨贅,再做軟組織松解。」葉俊材說,聽起來簡單,實際上這卻是一個極其精細的手術。「手術過程中絕對不能傷到周圍密密麻麻的血管和神經,否則將導致肢體癱瘓、甚至截肢。同時,還需要精準把控好肘關節內外側韌帶的松解程度,以維持關節的穩定。如果松解過頭,可能會對韌帶產生損傷,影響關節的穩定;如果松解不徹底,則手術效果不理想。」

為最大程度上保證手術的安全和效果,經過討論,張軍副主任醫師團隊在術前準備了一系列特殊的設備和器械。比如高速磨鑽,用於精細、高效的控制去除增生的骨贅,再比如可活動的外支架,如果術中韌帶損傷,關節不穩定,可用其固定一定時間。

好在王先生的手術很順利,歷時2小時成功完成。術中,主刀醫師通過兩個切口把骨贅進行了徹底的清理,並儘可能保證了王先生內外側副韌帶的穩定性,術前準備的外支架沒有用上,因此還節省了近萬元的費用。

理想的效果不僅依靠手術

術後科學康復很重要

由於手術很成功,術後第一天,王先生就在醫院康復治療中心鄭紹敏技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功能鍛鍊。到了第二天,王先生激動萬分地發現,已經可以曲起手肘使左手摸到自己的臉了,「等這一刻我已經等了太久,左手摸臉的感覺幾乎都快忘了,沒想到還能有這麼一天!」

葉俊材醫生強調,要想取得理想的療效,不是僅僅關注手術就行,還需要重視術後的康復。「我們醫院骨科和康復醫學科結合得很緊密,康復醫師和骨科醫師會在術前就共同商討康複方案,並早期介入康復。」

在科學的術後康複方面,單就拿「止痛」這一環節來說,也有很大的學問。很多人都知道,術後康復的確是艱辛的,而艱辛的一大來源就是傷口的疼痛。可能會有人認為,就是要硬生生靠毅力扛過去,扛過了就好了,依靠止痛藥對康復有害無利。「其實不是這樣的,有的患者本身依從性就不好,康復起來傷口一痛就更沒法堅持下去了。所以,及時、科學的術後止痛,反而有利於患者康復。」葉醫生提到。

據介紹,目前,王先生恢復順利。隨著肘部腫脹的消退,他的肘部功能會越來越好,整個康復過程可能需要三到四個月,最終,肘部功能可以恢復到接近正常。

最後,葉俊材提醒,即使沒有明顯出血,肘關節受傷後出現以下三種情況應及時檢查,避免出現嚴重後果:明顯腫脹、活動功能出現障礙、持續無法緩解的疼痛。經醫生判斷,如果有手術指徵,需及時通過手術進行骨折復位及固定,為肘關節的康復創造條件。針對各種原因引起的關節僵硬,通過目前的醫療手段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療效。

【來源:浙醫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男子左臂疼痛活動受限 竟因肘關節藏了「小石子」
    長沙晚報11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餘敏 秦璐)近一個月,43歲的劉先生左手肘關節一動就疼,左臂無法完全伸直和彎曲。在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運動醫學、關節、骨病科,醫生通過核磁共振等檢查發現,劉先生的左手肘關節處被蠶豆大小的白色「小石子」卡住,被確診為肘關節骨關節炎伴遊離體形成。
  • 50歲女子右手手肘突然疼得動不了,醫生竟從裡面取出一團海綿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黃春燕 徐思鵬右手手肘突然動不了,像是有什麼東西卡在裡面,異常疼痛,張女士以為休息下就會好,沒想到疼了10多天也沒緩解。再到杭州市三醫院骨科就診,竟是她的手肘關節處長了個腫塊,形成了滑膜疝,而這一切和她沒有規範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有關。
  • 52歲大叔25歲女友,愛健身自稱身體15歲,自重練出麒麟臂
    我們都說保持青春美麗幾乎是每個女性的夢想,那麼什麼是男人的終極夢想,想必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52歲大叔的人生經歷會引來不少人的豔羨,他的人生好似電影一般的精彩,絕對不是虛構哦,52歲的男人在我們的概念裡絕對算不得老,但如果我告訴你這位名叫Gianluca Vacchi的大叔是這樣的。
  • 制磚機壓傷工人左手……
    家住水城縣的蔣先生,在磚廠幹活時,不慎被磚機壓傷左手,導致左手多發指骨粉碎性骨折,被緊急送往貴州華夏骨科醫院後,行急診手術,成功保住左手,目前已治癒出院。醫生提醒,若不慎被機器絞住,要立馬關掉電源,操作機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 那個用左手敬禮的新兵,咋還被首長誇獎了?
    抽考結束,集團軍考核組帶隊首長同參考的新戰士挨個握手,大夥紛紛舉右手敬禮,唯有新兵王肅舉起了左手,這徹底點燃了班長尹勝的火氣。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文章——
  • 對話13歲獨臂籃球少年 「練球時能忘掉一切,包括只有左手」
    視頻中,他面對比自己高大的球員,單手運球、轉身過人、跳投命中,一連串動作嫻熟流暢,贏得全場喝彩。這個13歲的男孩叫張家城,廣東雲浮人,5歲時因意外失去部分右臂,但在接觸籃球後愛上了這項運動,從此刻苦訓練,球技也越來越好。今年5月,張家城在珠海一家球館觀摩一場專業比賽。
  • 用左手拿筷子的人,比用左手打球的人多
    丁霞就是個純正的左撇子,不管是吃飯還是發球、扣球,她都用是左手。比賽中,經常能看到她在二三號位之間突然暴起,出其不意地用左手將球狠狠扣死,她也因此有了「丁接應」的雅號。「其實我右手也能扣,自我感覺還行,但是真的實踐肯定不行,哈哈。」丁霞告訴「我愛女排」(ID:welovevolley)。
  • 手外傷植皮後關節活動受限,專業康復理療助力恢復手功能
    沒想到被大貨車傷得那麼嚴重,手還能恢復到這個程度。本來以為這個手肯定要廢了,相信經過下個階段的康復治療,一定會恢復得更好!這個手還可以做很多事!」近日,牟平區整骨醫院骨一科收治一位患者,該患者因車禍傷及左手、左面部,後診斷左手擠壓傷,左手食指中指近節擠壓不完全斷離傷,左手中指末節皮膚逆行撕脫傷,左手環指小指擠壓皮膚傷,左手掌皮膚缺損,左手背皮膚撕脫傷,左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
  • 探索微創治療 醫生自己用左手持手術刀給右手做手術
    這位醫生巧練手 手術左手治右手近日,一段醫生自己用左手持手術刀給右手做手術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目前曾大夫的右手已經痊癒,他表示自己手術是為了探索腱鞘炎的微創治療,從自己目前的恢復情況看微創手術完全可行,以後將嘗試在臨床上推廣。為探索微創療法決定自己「練手」曾江華今年35歲,是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創傷骨科手顯微的「王牌主刀」。然而,由於長期做精細的顯微手術,他的右腕部2019年年底就患上了右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 左手,右手
    到辰光這裡,他流露出的是不屑的眼神,以及尖酸刻薄的語氣。孩子們都不在身邊,有時子女們想和他聊會天,他總是一句「沒有什麼事吧?」然後掛掉。辰光的木訥、老實、不諳世事,一直使晨曦很不滿,多少次想一腳踹出門去。年過半百,晨曦的身體三天兩頭出紕漏,前幾年因腸道毛病住院開刀幾次,腸道做手術,因部位特殊,每天換藥猶如重生。
  • 詹姆斯傷停,戴維斯手肘受傷,然而這對湖人卻並非壞事
    2月27日湖人宣布,詹姆斯因為腹股溝酸痛將會缺席北京時間2月28日客場對陣勇士的比賽,同時濃眉哥戴維斯因為左手肘傷痛也有可能會缺席對陣勇士的比賽。在2月26號對陣鵜鶘的比賽濃眉哥21投僅僅6中,其中三分球3投0中,或許是受到手肘傷勢的影響。
  • 科學探索人的左、右手之謎,用左手的人是不是更聰明?
    人類的大腦分為兩個半球,左半球支配右半身的活動,具有處理語言、進行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數字運算及分析等功能。左右兩半球由橫向神經纖維(胼胝體)相連,胼胝體負責大腦兩半球之間的神經信息傳導。慣用左手的人,右半腦接受的刺激相對多一些,所以相對而言,慣用左手的知覺、空間感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都可能更強一些。同時,他們的胼胝體更發達,動作上相對更敏捷。
  • 這三位大師用左手書寫了傳奇,成就了書法史上的經典
    鄭元祐在吳中士人中影響很大,時人和後人都把他做為吳中學人的代表,當時吳中碑碣序文之作多出其手,明弘治九年(1496)吳中張翥說他是「吳中碩儒,致聲前元」(張翥刊《僑吳集》後),給他很高的評價。錢塘期間,鄭元祐還在文苑中樹立了名聲清康熙時長洲顧嗣立編《元詩選》收錄了他二十幾首詩,乾隆時編四庫全書,收入他的《僑吳集》,他的詩文受到重視。
  • 利拉德左手食指脫臼怒丟毛巾!被女粉絲撿起高價拍賣
    西區龍頭湖人在季後賽首戰踢到鐵板,但隨即在G2重整旗鼓,封鎖了開拓者的火力,當家長人戴維斯(Anthony Davis)僅打了29分鐘就貢獻31分、11籃板,率隊在上半場拉開17分領先;加上波特蘭一哥利拉德(Damian Lillard)在第3節末段遭逢左手食指脫臼退場,紫金大軍終場便以111
  • 海賊王中索隆的慣用手是左手還是右手?網友:吃飯的手勢出賣了他
    這是很早之前索隆和路飛他們在東海某個小鎮遇到了巴基他們,卡巴吉瞧不起索隆,以為他比較弱,但是索隆最後使用了一招鬼斬幹掉了卡巴吉,這時候的索隆是先出左手的刀,在居合斬,這就是索隆第一次出手秒掉敵人的絕技。當時是先用左手。
  • 男子左手被割傷神經、肌腱斷裂,醫生穿上防護服就衝進手術室
    楚天都市報4月28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47歲男子不慎摔倒,左手手掌撐地時正好按在一塊碎玻璃上,指神經、肌腱斷裂,到醫院手術前,需要進行CT、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結果正常才能手術。為了減少感染、保住手部功能,檢測結果還未完全出爐,為了在黃金時間8小時內完成縫合,醫生主動升級防護,穿著厚重的防護裝備為他完成手術。手術結束後,醫生內衣全部被汗水浸溼。
  • 趙麗穎左手籤名 鹿晗左手吃飯 林青霞左手打桌球
    大家都知道左撇子都比較聰明,有的人用左手吃飯,有的人用左手寫字。而娛樂圈中也有很多明星也是左撇子。趙麗穎就是其中一位。眾所周知,趙麗穎早年跑龍套出身,經歷了不少挫折,然而她不屈不撓,硬是靠自己的努力躋身一線,成為僅次於楊冪的大流量明星。
  • 孩子慣用左手需要及時矯正嗎?強行矯正恐致閱讀、情緒和口吃障礙
    4歲後使用左右手逐漸成形,強行矯正壞處多在我們兩歲以前,會輪流使用左手或右手,大約到了四歲,使用右手或左手的習慣會慢慢定型,進入小學之後,使用右手或左手的習慣便很少會再改變。如果父母老師不了解孩子的狀況,即強迫慣用左手的孩子改變成使用右手,有研究發現,這種做法不僅會導致孩子閱讀和情緒困擾,甚至會讓孩子產生口吃的習慣。
  • 日本漫畫裡才看得到的劇情 達比修有居然用左手投球啦!
    日前也有國內媒體轉載過那段影片,也許當下你沒覺得有特殊之處,但如果對比下面這段達比修左手投球和Clayton Kershaw右手投球的影片呢?第17秒開始,Kershaw用右手投球的動作顯然是在模仿搞笑,但即便是大聯盟等級的投手,如果不是訓練有素,要能換手投得像達比修這麼順暢,恐怕難度很高。事實上達比修也不是第一次用左手投球了。
  • 21歲女孩為騙810萬保金鋸掉左手,錢還沒拿到就被判2年監禁
    據外媒9月11日報導,這名女子名叫茱莉亞,現年22歲,來自斯洛維尼亞。去年年初,她與男友萌生了騙取保險金的念頭,便在盧布爾雅那的家中用圓鋸將左手鋸掉。後來她的男友和父親將她緊急送到醫院,謊稱茱莉亞在鋸樹時不小心傷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