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菸民數量是非常龐大的,保守估計全國的菸民數量至少達到3億以上,正因為菸民數量龐大,所以我國每年消費的菸草非常多,比如2019年我國捲菸銷售量為23676.4億支,產銷率為100.6%。
而在這些菸捲銷量當中,大多數菸捲的價格都在10塊錢以上,個別高檔菸草的銷售價格甚至達到30塊錢以上。
對於這些煙錢價格,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覺得挺貴的,因為這些人在年輕的時候他們抽的菸捲價格可能比較便宜,比如以前農村很多地區都有一些非常便宜的菸草,他們的價格也就2塊錢左右。
但是現在不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已經很少看到5塊錢以下的煙錢了,大多數地方的菸捲最低價格基本上都在5塊錢以上。
看到這很多人都挺納悶的,目前廣大農村收入水平並不是很高,多數人都抽不起高檔菸捲,那些2塊錢的菸草應該有很大的市場需求,那為什麼現在這些便宜的菸草不見了呢?這裡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實際上目前市場上之所以很少出現5塊錢以下的菸草,這裡面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菸捲生產成本的上升。
十幾年之前我國之所以有兩塊錢的菸草,因為當時整體社會的生產水平收入水平比較低,對應的物價水平也相對比較低,比如十幾二十年前豬肉價格也就幾塊錢,而現在豬肉價格已經漲到三四十塊錢了。
在總體物價水平不斷上漲的過程當中,菸草的生產成本也相應上升,比如菸草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機械成本、運輸成本等都會相應的上升,在這種背景之下,菸草本身的價格肯定會不斷上升的。
2、菸草行業的整合,以及菸草質量的提升。
歷史上我國菸草行業的發展曾經經歷過好幾個階段,比如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開工的捲菸廠有1249家,除少數大煙廠外,絕大多數煙廠使用的仍是早期的木架簡易捲菸機、鐵質捲菸機,包裝小包、條包和裝箱等均為人工,制絲仍以手工操作為主,這個階段的菸草生產基本上以手工生產為主,機械化程度很低。
到了上世紀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中國菸草工業公司被撤銷,捲菸工業企業和菸葉收購部門全部下放給地方,在這個階段菸草產業呈現管理混亂、盲目發展、產銷失衡、質量下降、效益降低的嚴重局面,這時候很多地方的菸草廠都遍地開花,菸草質量參差不齊,為了佔領更多的市場,很多地方菸草廠都推出了一些廉價的菸草,比如一塊錢兩塊錢的菸草。
雖然後來我國對地方菸草進行整合,很多菸草企業都被關閉了,但是在這之後那些擁有菸草生產經驗的小廠仍然在偷偷摸摸的生產,一方面他們會模仿一些品牌香菸,另一方面會自己會生產一些獨立品牌的香菸,這些香菸相比中國菸草正規渠道來說要便宜很多,比如福建雲霄生產的假煙就很出名,他們生產的假煙足以以假亂真。
而且雲霄生產的假煙還有很多創新,甚至連正規的菸草公司都要去模仿他們,比如他們所創造出來的一些「特供」菸草,菸草外包裝盒上印製供內部使用、供領導專用、供專家品鑑等等,這滿足了很多人的虛榮心。
當然除了雲霄之外,實際上十幾年之前全國還有其他地方也模仿或者生產一些假煙,這些假煙的成本要比正規的煙低很多,所以市場上才有很多兩塊錢甚至一塊錢的香菸。
只不過最近十幾年時間,我國加大對假煙的打擊力度,而生產假煙的雲霄也成為了重點打擊對象,因此他們已經不敢明目張胆的生產假煙了,而是偷偷摸摸的生產,對應的生產成本也上升了,所以市場真正的低價煙也慢慢消失了。
另一方面對於正規軍菸草公司來說,這幾年他們的菸草質量也不斷提升,比如在1983年,全國捲菸平均焦油含量為27.3毫克/支,但到了2018年,捲煙盒標焦油加權平均值為10.0毫克/支,煙氣一氧化碳加權平均值為11.0毫克/支,其他有害成分也不斷減少,而這種菸草質量的提升其生產成本自然就會跟著提升了。
3、出於控煙的目的。
最近幾年我國已經開始越來越重視對菸草的控制,目前很多城市都推出了比較嚴厲的菸草控制條例,比如在深圳等一些大城市是嚴禁在公共場所抽菸的。
而想要控煙,除了推出一些政策性規定之外,通過價格來調控也是很有效的一個措施,因為煙價上升了之後,大家購買的成本就上升了,對應的購買人群自然就降低了。
比如在今年兩會上,政協委員戴秀英提交《關於進一步提高菸草稅和菸草價格的建議》,她在建議當中提到,為了實現「2030健康中國戰略」提出的將吸菸率由當前的27.7%降至20%的目標,中國迫切需要進一步大幅提高菸草稅收與價格,降低捲菸支付能力,遏制菸草消費上升趨勢。」
戴秀英之所以提議上調菸草價格,因為上調菸草價格是控煙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比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有關調查數據顯示,菸草價格每提高10%會使得菸草消費降低,在發達國家菸草稅費提高10%,菸草消費就會減少4%,在發展中國家會減少8%。
也正因為如此,目前很多菸草廠在對菸捲進行定價的時候都會定在比較高的水平,這也是為了配合全國控煙的目標,因此目前市場上低價煙已經越來越少,而且未來菸捲的價格只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