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為戰國時代,在茫茫雪峰的另一端,有個被葦名一族統治的國家。那是「劍聖」「葦名一心」在篡奪政權後,通過一代人的辛勤經營而終於興盛起來的北方強國。
然而現在,葦名一族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地步。葦名一心的孫子,也就是那個葦名的大將,因為當前的窘迫而憂心忡忡,進而與手下部眾密謀:
「事到如今,以尋常的手段已經無法在敵軍的攻勢下保衛這個國家了」,
「現在,我們需要的是那個皇子」,
因此,皇子被囚禁了起來
雖然被稱之為「皇子」,但他只是孤家寡人。他既沒有族人也沒有家臣。
除了一位忍者還在追隨他之外,皇子可謂別無所依。
這是一個關於孤獨主僕之間的故事。
在1998年,以忍者為主角的潛行暗殺遊戲——《天誅》正式登場,在此後的數年裡,《天誅》系列一直保持著高水準的戰鬥系統和完備的遊戲體驗。之所以要提到《天誅》系列,是因為《只狼》的開發是為了繼承《天誅》的精髓,宮崎英高先生希望藉助自己的工作室,讓這個昔日的經典IP重獲新生。
值得注意的是,「FromSoftware」直到三代才得到了《天誅》的遊戲代理權,而此前的《天誅》,不管是開發還是發行,都和「FromSoftware」沒有關係,直到原開發商「ACQUIRE」因經營不善而被其收購,才有了如今的「天誅精神續作」。嚴格來說,「FromSoftware」從來沒有真正開發過天誅系列的任何一款作品,這也就是為什麼新作的遊戲是《只狼》,而不是《天誅》的續作了。
既然都自稱為《天誅》的精神續作了,那自然繞不開兩者的相似性,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只狼」是否是一個合格的繼承者。
第一個關鍵詞,是忍殺,忍殺是通過使用刀劍一類的武器、義肢忍具、潛入術等一切手段,在攻防交替的剎那間施展的必殺技,即為忍殺,不用在意過程,能達到擊殺目的的,皆為好招。
在《只狼》中被皇子稱為「狼」的忍者,為了解救遭囚禁的少主,會不擇手段的殺死敵人,我們都戲稱魂系列是回合制戰鬥法,而《只狼》的戰鬥系統中,有著和《天誅》完全相似的一擊必殺系統,也就是本作所稱的「忍殺」。
在《天誅》中,如果在敵人未察覺的狀態下刺殺他,即可完成一擊必殺的攻擊,你要運用各種手段,從各個方向完成完美的刺殺,當這些特殊的刺殺達到一定限度時,即可增加新技能,而從目前公布的信息來看,只狼將放棄魂式加點法,取而代之的是類似於忍者技能的新升級方式。
而原作中可以讓主角上天入地的勾爪,也依然出現在了「只狼」中,在遊戲名還未公布之前,這個模樣怪異的勾爪手臂就出現在了一段30秒的預告片之中。當時國內外的無數魂學家,對著這個肘子研究了老半天,現在看來,確實可謂「百花齊放,腦洞大開」。
這個手臂在未升級之前,最大的作用就是讓玩家在山嶽和房屋之間上下穿行,真正實現了老獵人和不死人共同的夢想。
當年《天誅》裡也有鉤爪
《只狼》的故事原型發生在日本的中世紀末期,這是一個號稱「日本戰國時代」的時期,當時的日本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幾十塊領地,盤踞地頭的武士大名們,為了爭權奪利,拼個你死我活,遊戲中文件中提到的「武士的戰場」,指的就是被武士所佔據的那些國度。
長期徵戰的武士對於玩陰招的忍者來說會構成很大的威脅,這也就是為什麼只狼的主要道具是繩鉤的原因了,遊戲鼓勵玩家儘可能使用「忍殺」來完成任務。
而文件中的「猛禽」一詞也是個伏筆,屬於另一個雙關詞的引申。在日本君臣等級裡:皇族為「主」,武士為「侍」,忍者為「奴」。雖然在日本歷史上,君臣等級有時會本末倒置,但在明面上,這些稱謂卻從未改變。
這些稱謂和等級關係均來自中國,「梟」是一種兇惡的貓頭鷹,在中國意指「兇惡之人」,其中忍者因為其職業的特殊性,亦被稱之為「梟奴」,即「兇惡的家奴」,介於上述文件中稱主角為「猛禽」,因此也可以理解為「夜晚從空中降落,刺殺獵物的家奴」。
無獨有偶,著名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忍者題材小說,就被命名為「梟之城」。換句話說,「梟」這個字也可以泛指忍者。
備註:遊戲中的梟有可能也代表一個人或一個組織。
在美版試玩版中,這個可以在絲線上高速移動,左右手分別拿著兩把苦無的老太太,叫做「蝴蝶女」,目前關於她的資料還不完備,不過,她有可能來自於葦名氏的家臣——平田一族,介於她飛簷走壁的體術和手拿苦無的戰鬥方式,如果她真的和主角早已相識,那說不定「蝴蝶女」也有可能是一個忍者。
值得注意的是,BOSS「蝴蝶女」的場景背後出現的那尊大佛,就是在E3預告片中出現的燃燒大佛。除了BOSS房之外,整個平田城有半數的地區都經歷了大火,這一點絕不尋常,具體有待到正式版中一探究竟。
既然說到了大佛,我們就來說說只狼中的佛教元素。E3預告片中的大佛名為「毗盧遮那佛」,從頂冠的樣式來看,屬於密宗系的佛像。
而在第二個鏡頭裡出現了大量的怒戰佛像,所謂怒戰佛,就是佛教分支「密宗」中的一類佛,即現世菩薩或者佛的憤怒相,往往象徵著戰鬥與懲罰,屬「密宗」所獨有,如果你沒有了解過佛教,那麼我就用一個簡單的說法來解釋一下何為密宗。
我們通常認識的佛像都慈眉善目,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這些佛像大多數來自於大乘佛教的顯宗,在漢族中傳播較廣,雖然門派眾多,但統稱為「顯宗」 ,而南方和藏區的佛往往多手多頭。穿戴和姿勢也和顯宗佛有著明顯的區別,這些佛往往來自於「密宗系」,即「不隨意傳教的秘密宗門」,南方的稱之為「南密」,而藏區的稱之為「藏密」。
隨著佛教勢力在印度本土的衰微,當地大乘佛教信仰便開始依存於婆羅門教,還把原先印度神話中的一些人物加入佛教體系中,這就是「密教」。
公元六世紀時,「密教」傳入大唐,並融合了中國的一些神祇,發展成了「密宗」。
公元806年,日本僧人「空海」來到大唐求法,並在回到日本之後創立了「真言宗」,也就是「東密」。
密宗的修行方法古怪,既有供奉火焰的「護摩行」,也有還有泡在冰冷河水裡的的「寒行」,加上信徒祭拜的面相恐怖的明王和金剛,這也使得「東密」很少在官家和貴族之間廣為傳播,有些信奉阿彌陀淨土的信仰者,甚者會對東密信仰者產生了偏見。
10世紀之後,武士和大名多修「禪宗」,平民多信「淨土宗」,而忍者組織因為其教義和修行方法和密宗類似,加上密宗的咒法充滿了神秘色彩,使得同樣神出鬼沒,不被人理解的忍者找到了精神依託,因此當時的忍者多信仰密宗。
之所以要重點說明密宗,是因為《只狼》和《天誅》都和密宗有著極大的關係。看過火影忍者的朋友都知道結印,而結印就是來自於密宗的身密,即「手結印契」。
據《時輪經》和《蘇悉地經》記載,身密的主要修行就是「結手印」。透過人體兩手十個指頭,配上心理想像的意念,契合修法,互相結成各個不同的「手印」,便可產生加持修學密法者的效力。雖然有些手印名字相同,但其結出的形狀卻大相逕庭。
像金剛甲冑印就是驅魔護體的一種。忍者九印的次序依次為:獨佔印、大金鋼輪印、外獅子印、內獅子印、外縛印、內縛印、知券印、日輪印和隱形印。
也就是天誅中出現的「臨、兵、鬥、者、皆、烈、陣、在、前」。
《只狼》中的那些佛像也同樣是在結印,而本作的篝火「鬼佛像」也有相同的效果,當主角坐鬼佛時,會盤腿而坐,這就是密宗的瑜伽坐。
由於印度密教脫胎於「瑜伽行派」,因此除了結手印以外,身密還有各種坐姿,它和手印一樣種類繁多且有不同的意義,比如鬼佛像採用的是「降魔坐」,而主角為了回血和物品必須採用「吉祥坐」。
按照密宗的教義,人類具備超越宇宙萬物的「自性本能」,作為從事忍者這種特殊職業的戰士來說,每一次戰鬥都攸關生死,既然是以性命相搏,當然希望能發揮自己的全部潛力為生存而戰,
這時就需要一種能夠激勵自己的精神依託,以及讓身體充分展現機能的催化劑,這也就是為什麼忍者特別信奉密宗的原因了。
戰國時期的日本,崇拜佛教和佛本神道教的人數幾乎覆蓋了全日本,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淨土的一向宗,相信了解日本歷史的朋友對這些僧人應該不會陌生,戰國時期大多數的僧兵都出自這個宗派,大名鼎鼎的織田信長更是與這些僧兵打了十幾年的持久戰,這也就是為什麼「只狼」中會有如此之多手拿兵器的僧人了。
佛教在只狼中不僅僅只是一個框架背景,甚至和劇情本身都有著極大的關聯性。這一點我放到下一期再說。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本作中的一些其他日本元素。
此次宮崎英高明確表示,要讓只狼充滿和風元素,原因也很容易理解,魂系列大多數的受眾都來自歐美,是典型的「牆內開花牆外香」的遊戲,宮崎英高認為,是時候把這幾年在國外建立的玩家基礎轉化成文化輸出了,因此,本作將會出現大量日本的傳統元素。
這一點,僅從目前公布的內容就可見一斑。
忍義肢是本作的重要道具,從目前遊戲公布的信息來看,主角只能使用刀進行攻擊,但與之相對的,忍義肢的道具品種也變得五花八門,展現出不同的效果。
不過,不管道具如何豐富,都需要填充物才可以使用,而這個填充物就是「白紙人」,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血源詛咒裡的水銀子彈,使用不同的道具會消耗不同數量的白紙人,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忍義肢有了白紙人就可以憑空變出如此眾多的道具呢?
白紙人的日版名為「白形代」,來自於「神道教」,是一種祭祀用品,它起源於中國的「道教」,還還融合了「神仙家」和「陰陽家」的理論,可能大家對於「神仙家」和「陰陽家」比較陌生,其實秦朝時期的徐福就是「神仙家」的方術師,而日本陰陽師的始祖就是齊國人的鄒衍,他就是「陰陽家」的「鄒子」。
不過這又和遊戲有什麼關係呢?
在以上的三家中出現了最早的符籙概念,後期的陰陽家和道教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符籙祭祀法,在造紙術普及之後,道教的祭祀往往都會用到紙符咒文,而這就是「靈媒」的基礎。
符籙是一種靈體媒介,可以代替神明傳達思想,也可以藉助「道君」,給凡人消災闢難,,除了有咒文符籙之外,還有紙片人符籙,被稱之為「紙人術」,即把人類的靈魂或動物的靈魂寄存於紙人中,象徵著送魂儀式。
道教在公元4世紀時傳到了當時的倭國,也就是如今的日本,當時日本宗教還沒有形成,佛教則要到6世紀中葉才傳到日本,因此當地人直接採用了道教的思想,結合當地信仰創立了最原始的神道教。而紙人的祭祀方法也一併被傳到了日本。
過去的神官或陰陽師所有的符籙,如果帶有咒文即稱之為「式神」,而白紙人則叫做「白形代」,它們都是寄存著靈媒的紙片,只不過「式神」追加了咒文,用途也因為符文的不同而不同,而「白形代」只能寄存人類或動物的靈魂。
《只狼》中的忍義肢由密宗佛師打造,而故事背景恰好是戰國時代,正是佛本神道教盛行之時,就和宮崎英高的魂系列一樣,他再次做到了遊戲機制服務於劇情。
當我們殺死敵人之後,他的靈魂就會飄散,並進入靈媒,而浸透了血肉忍義肢就是一個祭祀工具,它把寄存在「白形代」中的靈媒釋放,並憑空出現各種戰鬥道具,而按照道教和神道教的說法,用過的靈媒不可以第二次使用,這也就解釋了白紙人為什麼是消耗品的原因了。
除了神道教之外,在預告片中還出現了一個隱藏的日本文化,那就是「相撲」。
在平田城中有一個精英怪,雖然他扛著刀,但不管是體型還是穿著,都和相撲選手一模一樣,
除了揮刀之外,他還會在高抬單腿,並重重的踩向地面,還會配合收尾動作,這正是相撲中的「踏四股」動作,屬於戰鬥開始前的必要動作,再請各位注意他行走的方式,兩腳趴開,雙臂始終處於平行向前的姿勢,這也是相撲時必須時刻保持的動作。
而原本系在腰間的「注連繩」,也在遊戲中被掛到了肩上。至於這個肥仔右手扛刀的動作,也來自於相撲的優勝者禮儀,名為「弓取式」,只不過原本放在左邊的「弓取式」,在遊戲中放到了右邊。
最後再來聊聊幾個地圖的地形分布問題。
北方的地界名為「葦名城」,而位於南方的地界叫「平田城」,這是目前遊戲中唯一公布的兩個地名。
按照故事的設定,本次我們要對抗的是名為「葦名氏」的北方大名,而在試玩版中出現的葦名城也的確有著皚皚白雪,不過積雪並非是由於維度偏北,而是因為這一段時期正值深秋。
相信看過試玩版的同學也應該會發現,在BOSS「破戒僧」的場景裡充滿了鮮紅的楓葉,楓葉只有到了秋冬季節才會泛紅。
另外,破戒僧的場景之所以會有楓葉,其實也和遊戲的劇情有關,這個我會留到下一期再說。
而另一個試玩版公布的平田城中,則是草木茂盛、陰雨連綿。
原因在於當時正是春夏之交,但從地理位置上來判斷,兩者應該不會相差太遠,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猜想,一方面出於遊戲地圖大小的考慮,另一方面,是出於遊戲中葦名氏的原型考慮。
在戰國歷史上的確有這麼一個氏族,不過有趣的是大多數記載都把「葦名氏」寫成了「蘆名氏」,究其原因,其實在於名字的起源。
他們是由桓武天皇(天沁年間),從三浦氏中興起的一個氏族,名字取自一個地名,即相模國的「蘆名城」,「蘆名城」據說是由三浦嘉明的弟弟蘆名為清所建造的,是會津葦名氏的發祥地。也三浦氏的本城。
在日本蘆葦不分家,日本神話典籍《古事記》就把日本稱之為「豐葦原中國」,意思是蘆葦遍布的國家,可見日本把「葦」同「蘆」也很正常,但為了區別於「為清」的姓氏,三浦氏的分支才叫做「葦名」。
按照『葦名時代名家系譜』的記載,他們就應該叫做葦名氏。
不過,雖然家譜記載得明明白白,但還是有不少人稱其為「三浦蘆名家」。只是因為其源頭是「蘆名」而已。
另外,此前提到的「平田氏」也曾經是「葦名氏」的家臣之一,和「佐瀨氏」「松本氏」「富田氏」並稱為「四天之宿老」。是當時如日中天的葦名盛氏最得力的助手。
他們一族所守護的會津藩橫跨奧羽山脈,氣候上有明顯的地區性差異,浜通地區屬太平洋沿岸性氣候,春夏雨水豐富,氣候舒適。中通地區受寒流影響,冬季有少量降雪。這也正符合兩個試玩版中的氣候差異。
在遊戲中出現的侍大將盔甲樣式,也和現實中的葦名氏甲冑一模一樣,如果我們無視作為裝飾的披肩和兜鍪上的牛角,就連「家紋立前」的形狀和位置都是完全一樣。
當然,相似點也不盡然,比如遊戲中的葦名家紋就是原創的,我對比了所有戰國時期可以找到的家紋,也沒有一例相似的,這個圖案和現實中的葦名家紋「三引兩」可謂大相逕庭。
總之,在我沒有拿到試玩版之前,也很難給出這個家紋的確切出處,畢竟清晰度太低了,還不能仔細觀察。
下期節目,我將介紹皇子被綁架的原因,以及主人公為什麼擁有復活能力,還有破戒僧的原型和屬於它的故事。
微信內搜索VGTIME2015,關注我們
長按圖片下載App,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