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總練三大項,會有進步嗎?

2021-01-17 健身樹洞姐

打開各種健身網站,被討論的最多的是健身三大項。在日常訓練中,走進健身房如果沒有別的訓練計劃,那麼首先跳入腦海中的肯定是這三個訓練之一:硬拉、臥推、深蹲。

狹義上的三大項指的是硬拉、臥推、深蹲,廣義上的三大項指的是推(push)、拉(pull)、腿(leg)。

但今天健身樹洞想討論的並不是這三個訓練如何做,而是以這個話題為契機,引出「堅持特定訓練」的話題。

為什麼總是有人在訓練這三者?他們不會感到很膩嗎?他們難道不知道給肌肉更多(也給自己)的新鮮感會幫助肌肉更好的增長嗎?他們…為什麼不多換計劃?為什麼不去嘗試更多動作變體呢?

現狀

很多人為了「從不同角度」去刺激肌肉,會嘗試一些比較新穎而且古怪的動作。這周還在正經八兒的做硬拉臥推,下周就會嘗試單腿手槍蹲、瑜伽球伏地挺身,再下周突然對衝刺跑有強烈的興趣…也許他們做的是對的,但從最終檢驗標準也即肌肉增長圍度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效率非常低。

健美運動員會從各個角度去訓練肌肉,他們每周都有一些不一樣的訓練方案,因為有很多體型細節方面需要不斷的去調整。力量舉運動員也會每兩周左右會換一些訓練計劃,以解決技術缺陷並逐步提升負荷。而crossfit運動員則換得更勤,幾乎每天都有不一樣的WOD,雖然這聽起來難以想像,但他們確實做到了。

而普通人因為上面三者的影響,也想從不停地變換訓練計劃入手以讓自己變得更強壯。想要取得進步並且有持續的增肌收益,最好的方法是在每日訓練中加大訓練容量。每周都比上一周進步一點點,這並不是體現在每周都學了新的動作,而是在訓練容量上有所增加。

給肌肉「新鮮感」的背景

更多種類的訓練,意味著更強壯的身體,意味著精通各種動作,看起來是給肌肉「新鮮感」。這也許和crossfit以及種類繁多的功能訓練有關。

在crossfit中,訓練者被要求儘可能多的掌握更多訓練,更多的是追求數量、追求種類而不是單個訓練的精度。他們並不會去費盡心思掌握引體向上,因為比起精通所耗費的時間,跳過這項訓練去做別的更能幫助他們達成目標。

功能訓練雖然很重要,但對於增肌者來說,也許有點多餘了。或者換一個角度來看,沒有力量打底的功能性訓練,更像是一種表演而非訓練。拿我喜歡的壺鈴訓練來說,雖然它的動作繁多,而且可以減脂、維持身體健壯,但它對增肌幫助很小。另外諸如一些瑜伽球訓練更是如此,增肌者渴求更大的重量來刺激肌肉,這將迫使他們放棄一部分的身體協調以及靈活。

回到漸進性超負荷

漸進性超負荷,也許這個詞被認為過時了、「老掉牙」,但它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種類繁多的訓練變體和不停地變換訓練計劃,不會讓你的中樞神經系統適應任何一個動作。只有通過漸進性超負荷,增加訓練容量,才會帶給你更實在的增肌收益和力量增進。一旦你進入到了漸進性超負荷的框架之中,目標變得不那麼遙遠,也更有了堅持的動力。從心理學上來講,就是把簡單的事情不斷重複,以達到瞭然於胸的境界。

進行超負荷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只有變得更強,你才能解鎖下一步。肌肉在更重的負荷刺激之下,經過恢復和重生,不斷的變強。

想要整體變強,想要全身的肌肉爆長?並非是全身每個肌肉和關節都要練到,而是有步驟的讓肌肉適應超負荷。

以下面的圖表為例,在a點的時候,也許只做一個動作,比如只練手臂,那麼手臂的肌肉變化會非常大。如果在b點的時候,訓練手臂和腿部,那麼此時時間的投入會增加,並且增肌收益是呈下降的。而如果在c點,我們一周或一天在不停地變換訓練,那麼增肌收益遠不如前兩者。

那麼假如我一天練三個部位,但又想要獲得只練一個部位的效果,該怎麼做?投入更多的時間到健身房。

但每個人在健身房訓練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往往是一個半小時左右),而且身體恢復也是另外一個重大的影響因素。尤其是涉及到你要衝擊大重量的時候,恢復會變得更為重要。

考慮到現實中只有用更大的重量,對肌肉增進和肌肉維度的增長才更如人所願。(雖然輕負荷和中等負荷也行,但在現實中顯然需要耗費極大的時間去堆積訓練容量)所以精通一個動作並且不斷地增加重量,才會取得更長遠的進步。

從長遠的眼光來看

學會更多的變體姿勢,負載更大的重量,這兩者看起來有矛盾之處。但從長遠來看,更大的重量意味著對更多變體姿勢的「向下兼容」。由於更寬廣的力量基礎,擁有更多的次最大訓練容量(sub-maximal volume,使用60-80%RM負荷),當我們想衝擊更大的重量和學會更多的變體姿勢時,會變得更容易。更寬廣的力量基礎意味著更集中的神經連接以及和諧的身體適應,舉個例子來說,當你做慣了大重量深蹲,突然想嘗試一下手槍蹲,由於有力量基礎以及高效的神經連結,大概率會讓你的第一個手槍蹲變得十分輕鬆。

不過總是衝擊大重量也是會出問題的,原因在於長時間多次數的高負荷關節會受到打擊。因此更多的人選擇了次最大訓練(sub-maximal,60-80%RM)來豐富整個訓練系統。

變化與不變

對於初學者以及高階訓練者而言(目標設定為變得更強壯),在訓練中不需要太多的變化。初學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動作(推,拉,腿),而一些進階訓練者或者是運動員則需要提高自己的競技水平。

一個人越強壯,保持這種低調所需要的變化就越少。但偶爾也需要「變化」一下,這種「變化」是為了修補技術上的缺陷,起到的是一種輔助性的幫助,而非正式訓練內容。

不過技術上的缺陷,並非只能通過其變體和別的訓練來補足,在原有的訓練基礎上稍加調整也可以起到更好的補足效果。正面面對而非跳過逃避,有問題就解決,沒問題就繼續往前推進。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各種健身論壇和媒體上,有關硬拉臥推深蹲的板塊下,有無數人貢獻的自己的訓練心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豐富了這三種訓練的細節。

還有一類人被我們忽視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初學者和高階訓練者,還有特殊的一類人存在——中階訓練者。他們也許會遇到諸如「平臺期」這樣的麻煩而去探索一些不一樣的訓練,他們儘可能的用「變化」去嘗試解決「沒變化」的問題。但往往他們最後會得到這麼一條突破「平臺期」的鐵則:重複簡單的訓練,是進步的關鍵。沉下心來進行手中的訓練,用漸進性超負荷的方法打破收益停滯,看起來是保守主義的作風,但其實也是最有效率的解決辦法。

小結

變換訓練內容確實很重要,因為可以從不同角度刺激肌肉、雕刻肌肉,但沒有寬廣力量基礎的變換,更像是某種表演。學了很多動作並不意味著掌握更多、收益更多,真實的增肌收益需要更大的重量和更長時間堅持。使用紙筆或者便籤軟體,追蹤每日訓練,每天都加一點訓練量。為什麼總有人在持續的練三大項?因為它是最有效的,因為——重點不僅是在練什麼,更在于堅持練多久。

相關焦點

  • 健身的三大項深蹲、臥推、硬拉,你真的有合理的訓練計劃嗎?
    關於三大項的那個運動計劃,有幾個粉絲有問題,所以我今天想起來介紹一下。第一個問題是你臥推用的是那個1下那一組,還是五下那一組來進步你的力量?我的建議是,你要用5下那一組來進步你的力量。那個1下那一組給你的神經系統激活下,所以你的身體會覺得那5下的組會比較輕鬆一些,比如你做完一個很大重量的,會覺得那5下的比較少,重量的是特別輕鬆的,這個輕鬆的感覺。你要這樣對比,如果你沒有做那個大重量的1下,跟你有做那個1下,那個5下的感覺是怎樣的?如果你有做大重量的1下,你會覺得那5下的那一組的重量會覺得比較輕鬆。
  • 新手健身教學(三大項教學)
    新的學期已經過去一半有多了,相信在學校健身房鍛鍊的各位同學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不錯的進步了吧我們知道,要想擁有美好的身材,力量訓練是我們不得不練的好東西那麼,最有效的力量訓練又是什麼呢相信熱愛健身的同學都知道,剛接觸健身房的同學也都有聽說過吧沒錯,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大項啦哈哈所謂的三大項,通常指的是我們的三個好夥伴
  • 三大項雖是增肌必練項目,但它對健身有這樣的好處
    在健身圈,深蹲硬拉臥推這三個動作,自古以來就是最火,最經典,最有名氣,最能引起話題的明星動作。很多教練甚至會耿直的告訴你,三大項動作就是最好的增肌動作,誰不做,誰就是娘炮。然而事實是否如此呢?三大項動作真的有高於其他動作的增肌效果嗎?——既沒有,也有。從生理角度看,三大項動作並沒有特殊的增肌優勢,本質上就是三個複合動作而已。
  • 初入健身房的小白,直接硬核猛男三大項?
    眾所周知,在健身界,三大項是非常有名的。健身房的猛男們,在日常訓練中,如果沒有別的訓練計劃,一般都非常喜歡做一做三大項,那麼三大項具體是指什麼呢?三大項,廣義上也就是大多數健身愛好者都認為的是:臥推,硬拉和深蹲。
  • 又愛又恨的三大項,成就了多少肌肉男,又毀了多少人的健身夢
    對於每個剛開始健身的新手來說,健身房的三大項都是他們將來的必修課。所謂健身三大項,即深蹲、臥推和硬拉。三個動作足以練出一個力量強大的身體。想成為肌肉男?三大項肯定是首選。但是如果訓練不當,這很可能會毀了你的健身夢。
  • 業餘健身的話,不練深蹲、臥推和硬拉,健身效果會很差嗎?
    當然,如果你也持有相同的看法,那我也會試圖說服你。,還算健身愛好者嗎?或者說他就是害怕,感覺沒人保護太危險,不想練三大項。問題來了,他還想要健身效果,可以嗎?其實完全可以。那很多人就感覺不太得勁,我健身難道只是單純為了增肌減脂嗎?當然不是。
  • 健身「三大項」,硬拉、臥推、深蹲,健身新人或老炮都不能放過
    健身「三大項」——硬拉、臥推、深蹲,它們被作為拉、推、蹲的代表性訓練方式,不管是健身新人還是健身老炮兒都不會放過。三大項也常常被看作是力量的象徵,在力量舉訓練和肌肥大訓練中被作為主項動作。所以在以肌肥大為目的和以力量為目的的訓練計劃中都會涉及這三項動作及其動作變式。
  • 黃金動作三大項,掌握他們,健身成功一半
    臥推,硬拉,深蹲這三個動作是健身訓練中必不可少的動作,被健身愛好者們稱為「黃金三大項」。它們是力量訓練的基礎動作,不僅僅覆蓋到身體的大肌群,能夠一定程度上代表訓練效果和能力,而且還能在訓練中有效提升核心力量,增強全身穩定性,為其他訓練項目提供助力。
  • 想要好身材,練好三大項就行了嗎?這2點告訴你答案
    在我們的健身訓練中,說到三大項訓練動作,小編我相信大家肯定是不會陌生的,所謂的健身三大項,指的就是槓鈴深蹲和槓鈴硬拉,以及槓鈴臥推這樣三個訓練動作,眾所周知的是,這樣三個訓練動作,能夠給我們帶來非常好的訓練效果,也就是說,我們在做這三大項時,自己身體中的肌肉能夠受到非常好的肌肉刺激。
  • 健身「三大項」,硬拉、臥推、深蹲,健身新人或老炮都不能放過
    「三大項」——硬拉、臥推、深蹲,它們被作為拉、推、蹲的代表性訓練方式,不管是健身新人還是健身老炮兒都不會放過。繩索下壓會訓練到背闊肌、胸肌和肱三頭肌。划船會訓練到背闊肌、肩胛縮肌、肱二頭肌和三角肌後束。
  • 三大項動作有什麼好處?深蹲硬拉臥推,健身時要做麼
    三大項動作可能是必不可少的,深蹲,硬拉,臥推三大健身黃金動作深受廣大健身愛好者的喜愛,做好這三個動作,完美身材可能就離你不再遙遠了。那麼這三個動作健身時一定要做嗎,答案可能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是不相同的。
  • 硬拉臥推和深蹲,作為健身三大項,應如何了解這幾個動作?
    導語:在健身這個領域當中,和其他的領域有所不同,往往越經典的健身動作的健身效果越好,一些不會被淘汰也不會被替換,而能夠稱之為黃金動作的健身動作永遠有它讓你意想不到的好處。那麼被稱為健身三大項的動作是哪三個呢,硬拉臥推以及深蹲,所以這三個訓練動作,不論你是健身新手還是健身老手都不要錯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三個動作以及這些動作的常規訓練計劃。
  • 深蹲給身體帶來的改變,真不愧是健身三大項,還能治療前列腺炎
    作為健身界中受人追捧的三大項之一,深蹲一直被賦予很高的評價。甚至有句話說:如果你不知道下半身該練什麼,那麼就做深蹲。我們可以把深蹲的好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健身和健康。這裡健身層面,我不會做過多描述,主要給大家普及深蹲能夠預防以及改善前列腺問題的原因。
  • 深蹲給身體帶來的改變,真不愧是健身三大項,還能治療前列腺炎
    作為健身界中受人追捧的三大項之一,深蹲一直被賦予很高的評價。甚至有句話說:如果你不知道下半身該練什麼,那麼就做深蹲。我們可以把深蹲的好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健身和健康。這裡健身層面,我不會做過多描述,主要給大家普及深蹲能夠預防以及改善前列腺問題的原因。
  • 健身三大項的「推,拉,蹲」為何這麼重要?其中的優勢是什麼?
    臥推,硬拉,深蹲,這三個動作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健身的人應該不陌生,這個三個動作涵蓋了我們大部分的訓練,或者說我們訓練這三個動作是必練的動作。這個三動作是無可替代的,只要你進行的力量訓練,那基本都是圍繞著三個動作展開的,那有些人可能就有提問了,為何這三個動作的分量這麼重呢?
  • 同樣是健身一年,別人進步很快而自己卻原地踏步,我做錯了什麼
    走在運動健身的路上,無論是誰都會經歷一個從不知到知的過程,會在不斷地犯錯糾錯的過程中,讓自己慢慢地成長,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身材也會得到相應地改變。因此,當自己開始運動健身的行為之前,就要做好一些必備的功課,這樣才會讓自己儘量地少犯錯,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以一個較為快的速度成長,不過在當下信息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幹擾信息,並且這些幹擾信息才有著貌似有道理的特點。
  • 想增強你的三大項力量,這篇一周4練力量訓練範例你不來看看嗎?
    「三大項」——硬拉、臥推、深蹲,它們被作為拉、推、蹲的代表性訓練方式,不管是健身新人還是健身老炮兒都不會放過。划船會訓練到背闊肌、肩胛縮肌、肱二頭肌和三角肌後束。過頭推舉會訓練到三角肌和肱三頭肌。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三大項的力量以及全身力量
  • 健身網紅硬拉850斤失敗,險受傷,網友:健身有風險
    近日,這位超級健身網紅挑戰新紀錄失敗,硬拉425公斤險受傷,網友:健身有風險世界硬拉紀錄是大力士艾迪·霍爾創造的500公斤。而力量舉新秀拉裡·惠爾斯,今年才24歲,23歲就以275磅的體重創造出三大項總成績2275磅的成績(深蹲810磅、臥推610磅、硬拉855磅)深蹲是自身體重的2.9倍、臥推是2.2倍、硬拉3.1倍,這樣的數據足矣躋身力量舉大神之列!
  • 把健身當作投資,才能擺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觀念
    把健身當作投資,才能擺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觀念文/七月很多剛開始接觸健身的小夥伴,在看到一些類似什麼30天練出馬甲線,三個月練出腹肌的文章總是很習慣地點開進去看,對於一個新手來說,看太多這類的文章,只會讓你在之後得了歐查幹越來越大,其實新手健身缺乏的就是堅持,等你能堅持過
  • 健身2年身材有多大改變?看20歲小夥,健身2年的身材轉變
    雖然很多人都選擇健身運動,但其實從目標上來看卻有千差萬別,比如有的人是為了減肥減脂,有的人其實只是想變得更加強壯而已,你屬於哪一種呢?今天介紹的這位小夥,2年前20歲的他,身高1米83的他體重竟然只有118斤,甚至比有的女生還要瘦。因為竹竿一樣的身材,他也感到非常自卑,所以想要通過健身來尋求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