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手指乾癟、紋線不清、已經高度腐敗的
無名屍體
他能克服困難,精準鎖定屍源
面對多達5噸的火災殘留物
他能耐心篩檢
從中找出指向犯罪嫌疑人的關鍵證據
從凌亂的案發現場搜尋細微痕跡
從紛雜的線索中找到關鍵犯罪證據
屢屢揭開罪惡的面具
是他的工作常態
他是
甘肅省金塔縣公安局
痕跡檢驗高級工程師
劉利平
01從「小白」到「神探」
1994年7月,20歲的劉利平從甘肅省石油化工學校畢業。
為了圓兒時成為一名人民警察的夢想,他毅然選擇刑事技術作為自己人生耕耘的目標。
從刑偵「小白」成長為同事眼中的「神探」,這背後離不開他的辛苦付出與不懈努力。
繁忙之餘,劉利平廣泛涉獵各類痕跡應用方面的文獻、資料等,無數次勘查現場,無數次刻苦鑽研,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工作方法。
他撰寫的《「人皮手套」比對認定屍源兩例》等37篇專業技術論文在省部級刊物及論文集發表刊登,他凝聚心血而成的刑事技術破案技戰法經典案例60例在全國被推廣學習。
02謎題越難越有吸引力
2012年,金塔縣建新路發生一起投毒案,一名苗姓男子在自己家中喝酒後嘔吐不止,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案發時,苗某的妻子離家外出,案情撲朔迷離,偵破工作一度陷入了困境。
經過分析研究,劉利平排除了苗某自殺的可能,認為苗某的妻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他對苗某妻子指甲縫裡的殘留物進行提取,成功檢出微量的農藥成分。憑藉這份鐵證,這起因夫妻關係不和,妻子將農藥注入酒瓶中,導致丈夫苗某中毒死亡的惡性案件最終真相大白。
「每一件案子就像一道難解的謎題,謎題越難對我越有吸引力。」劉利平說。
2017年冬天,寒風肆虐,金塔縣城西的大漠戈壁發生一起殺人埋屍案,屍體指紋成為確定被害人身份的關鍵所在。
劉利平克服屍體腐敗、手指風乾乾癟、紋線不清的困難,運用多種方法反覆試驗進行指紋捺印,成功用指紋精確認定屍源,打破案件僵局。
03創新偵查手段智破懸案
作為技術民警,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身擔負的神聖使命。為能更好地利用技術手段鎖定犯罪嫌疑人,更準更快地偵破案件,劉利平不斷創新偵查手段。
「把屍體手指紋套在自己手指上提取指紋,這活兒聽著都有點懸。但是他做到了。」多年前的一起案件讓金塔縣公安局中東派出所所長雒愛東至今記憶猶新。
2014年9月10日,金塔縣一玉米地內發現一具高度腐敗男屍,現場及死者身上沒有留下證實其身份的物品,一時也無法找到有價值的線索。
劉利平毫不猶豫地將屍塊上的手指紋套在自己手指上,代替屍體的手指捺取指紋,成功提取到有鑑定價值的屍體指紋,並對指紋反覆比對,終於比中無名屍體指紋與外市殺人命案在逃犯罪嫌疑人毛某某指紋吻合,確定無名屍體即為犯罪嫌疑人毛某某本人,在命案偵查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犯罪現場提取一口痰
破獲系列變壓器盜竊案
提取一枚殘缺指紋
破獲十年前的盜竊案
憑半枚指紋
確定無名屍體的真實身份
靠路面上的幾滴血
使迷霧重重的離奇車禍案肇事者
浮出水面
……
這些破案過往
是他技術生涯的點滴記錄
成績的背後
是他忠誠為民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