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氣潮熱無比,也不算什麼鋼鐵旺季,但經歷了2、3月份疫情痛苦折磨的鋼老闆們和礦老闆們,卻覺得7月後的日子大概是最舒心的了。
7月份,除中國外的全球鋼鐵業繼續痛苦不堪,美國粗鋼產量520萬噸,同比下降29.4%;歐盟預估值980萬噸,同比下降24.4%;日本粗鋼產量為600萬噸,同比下降27.9%;韓國粗鋼產量為550萬噸,同比下降8.3%。
中國鋼鐵業的7、8月份卻是熱浪滾滾,8月25日,北京螺紋鋼HRB400價格維持在3710元/噸,較5月初的3450元/噸提高7.54%,我的鋼鐵鋼材價格指數達到143.23的本年度新高,較最低點提高14.4%。
在價格創新高的同時,受房地產和新基建項目等影響,國內鋼材需求量繼續攀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7月份,全國共生產粗鋼9336萬噸,同比增長9.1%;生鐵7818萬噸,同比增長8.8%;生產鋼材11689萬噸,同比增長9.9%。1-7月,全國累計生產粗鋼59317萬噸,同比增長2.8%。
在這場說來就來的盛宴上,民營鋼鐵佔了最大的比例,7月份,生產粗鋼5881萬噸,同比上漲11.78%;1-7月,累計生產粗鋼36700萬噸,同比增長3.68%。此外如首鋼集團增加粗鋼產量300多萬噸,廣西盛隆冶金、山鋼集團增產200多萬噸;自然也有傷心流淚的,比去年同期減少量最多的是河鋼集團的277萬噸,鞍鋼集團和沙鋼集團減少量在100萬噸-200萬噸之間,遷安九江、河北津西、邢鋼、昆鋼、秦皇島宏興減少量在50萬噸-100萬噸之間;下降比例較高的則有邢鋼、唐鋼、天津天豐等。
從前七個月產量增減來看,已經完成沿海搬遷的首鋼集團、山鋼集團隨著新產能的陸續釋放,實現了產量的穩定增長,而仍處在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2+26城市範圍的鋼企,產量則受到一定影響,比如唐鋼、邯鋼、邢鋼、津西、宏興等。
從目前2+26城市的空氣排名可以看出,唐山(鋼城)、太原(太鋼等)、石家莊(石鋼、敬業、奧森等)、安陽(安鋼等)、邢臺(邢鋼、德龍鋼鐵)、邯鄲(鋼城)競爭激烈,各市仍在全力以赴,雖然下降比例高的達到了20%以上,低的唐山也有6%,按照去年下達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秋冬季期間(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6%即可,但每月每日的排名使各市環保管控越來越嚴。
據悉,石家莊市8月至12月,將集中開展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強化攻堅行動,力爭全市PM2.5平均濃度較2019年下降8%,達到58微克/立方米,重汙染企業搬遷關停方面,河鋼石鋼公司主城區廠區今年9月底前停產。唐山地區也加快推動鋼鐵等重化企業臨港臨鐵布局,啟動了包括唐鋼在內的主城區周邊13家鋼鐵企業優化整合、退城搬遷、升級改造。
一葉落而知秋,看來,今年9月以後,處於2+26城市範圍的鋼鐵企業,日子還不會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