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中國抗戰神器瑞士厄利孔20毫米高射機炮亞洲戰場的清道夫

2020-12-17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說到二戰時期各國的不務正業的高射炮系列,德國的20毫米2聯裝或者是四連聯裝的38型高射機炮最為著名,其強大的火力基本在東線戰場上就是蘇聯紅軍的噩夢,但該武器從研發到裝備部隊,德軍從來沒有想過在防空方面火力密集強悍外,在平射作戰時仍舊可以在局部形成壓制火力,因為當時除德軍88毫米54倍徑高射炮最初在1936年西班牙內戰使用後獲得奇效外,後經過隆美爾的一些列的重大戰役檢驗基本是上在1943年的蘇軍和盟軍都十分了解懼怕德軍的88毫米高射炮,而說到德軍20毫米38型四聯裝在戰場實際表現當時並沒有完全的展現出來 ,直到1944年在烏克蘭戰線防禦戰中才體現出來德軍20毫米四聯裝高射炮平射時瘋狂的火力輸出,在蘇聯紅軍密集衝鋒中,開始變成真正意義上東線戰場上清道夫,在1944年諾曼第戰役期間,根據不完全統計盟軍有一半滑翔機和傘兵損失都是來自德軍20毫米高射炮密集火力射擊,而儘管盟軍傘兵成功降落他面臨的第一個被動任務就是迅速躲避來自,降落地點德軍高射炮機炮密集火力掃射,他們第一個任務就摧毀沿途看到的所有德軍20毫米高射炮防空單位的火力點,這就是盟軍傘兵在諾曼第戰役開戰前三天所遭遇重大傷亡的其中一個原因。

然而當時德軍研製出38型20毫米高射炮時中德蜜月期已經結束,中國當時與德國進行貿易時期並沒有來得及大量採購德國的20毫米高射炮,但恰好又在當時瑞士找到一款得心應手厄利孔的20毫米高射機炮,對比於德國聞名後來聞名世界的20毫米四聯裝38型高射炮,瑞士版本的厄利孔的20毫米高射機炮則被譽為當時世界各國最為常規的通用防空武器之一,也是各個國家都正向採購一款廉價但性能優異的防空武器,德國當時沒有38型高射炮之前也是採購瑞士的厄利孔20毫米機炮,德國的38型20毫米高射機炮也是仿製瑞士20毫米高射機光炮的技術。

厄利孔20毫米機炮當時技術數據如下,其20毫米口徑炮管倍徑達到70,射速可達分鐘800發,最大射擊高度為4300米左右,採用高爆彈和穿甲彈可以在400米距離內擊穿30毫米的勻質鋼板,任何輕型裝甲目標在厄利孔20毫米機炮面前都顯得極為脆弱,當時中國派出到歐洲的軍事訪問團隊,很快就看中了瑞士這厄利孔20毫米高射炮,但可惜是當時由於經濟方面原因,截止到1937年中國累計接收到該型高射機炮數量只有200門,在淞滬戰役期間,該型高射炮在淞滬戰場累計擊落日軍戰機九架,擊毀日本裝甲戰車一輛,基本戰鬥到最後時刻。另外根據資料 在臺兒莊戰役中,中國軍隊曾經有兩門厄利孔MC式機關炮與日軍機械化進攻部隊遭遇,中國守軍士兵採用步兵部隊配合設伏戰術,將日軍坦克縱隊放進到伏擊口袋之中,在達到最佳射程後才開始猛烈射擊,短短10分鐘內,整個日軍機械化縱隊的12輛日軍94式坦克被全部摧毀,步兵被擊斃50餘人,厄利孔20毫米高射炮在中國服役期間一次典型經典伏擊戰例,可謂十分精彩,以少勝多以弱敵強,當天日軍發起這一次總攻擊被徹底擊退之後,就開始全面敗退。

但可惜是由於數量較少沒有在戰場上體現出能夠左右一場戰役走勢能力,還有一點是該型高射炮在戰場上也曾經被日本繳獲過,而日本最終即使有瑞士技術工程師的幫助下也只能仿造出劣質的半成品的九四式20毫米機關炮,之後日本又仿造了法國25毫米高射炮也就是當時大和戰列艦上裝備的最多高射機炮之一,而在此基礎上日本使用厄利孔高射炮技術又研發出了九九一型航空機炮,在電影中日軍在大和號被美軍戰機集中攻擊時,有出現過一段精彩的戰鬥畫面,戰鬥畫面中日軍士兵操縱的高射炮是日軍九六式25毫米機關炮的改良海軍版,特別的其炮管長度精確度以當時中國似有似無的工業能力根本無法仿造。

而結果歷史的戰績給了當時日本海軍一記冰冷的耳光,整個戰鬥到大和號沉沒美軍戰鬥機只被擊落擊傷十多架而已,據說擊落只有區區6架美軍戰機,著實讓人十分的尷尬。

相關焦點

  • 二戰兩大20毫米機炮,懟天懟地懟空氣,全世界都說好
    20毫米機炮在二戰時期被廣泛運用,即用於低空防禦,也用於地面反人員工事或者輕裝甲目標,整個二戰期間,幾個大戰區都有20毫米機炮的身影,幾乎所有部隊都對這些不同型號的機炮評價很高。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聊二戰時期兩大20毫米機炮。
  • 「鳥槍換炮」的時代,7.62毫米機槍威力不足,換裝新型20毫米機炮
    近兩年超清新20毫米機關炮開始流行了起來,比如負責德國聯邦國防軍裝備採購的聯邦辦公室(BAAINBw),在今年早些時候與法國籤訂了一份採購7套Nexter P20機炮系統的合同。  Nexter P20機炮口徑20×102mm,主要用於安裝在輕型多用途車輛上。
  • 服役至今已有80年,傳奇不滅的瑞士20AA——厄利孔機炮
    厄利孔20mm機炮的瞄準器沒錯,厄利孔的主要作用就是對空防禦,基本上二戰時期口徑在20毫米以上的快射機炮設計出來最主要用途就是防空,比如說瑞典的博福斯40mm防空炮,乃至單髮式的德國裝在軍艦上的厄利孔厄利孔20mm機炮是由瑞士厄利孔公司所研發的一款後座作用的中口徑機炮,不要覺得奇怪,你可能認為瑞士在二戰時期沒有任何存在感,但其實瑞士在二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向各方賣軍火
  • 二戰時期的抗戰重器曾經從德國進口到中國的88毫米高射炮
    說到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其威力可以說是世界上至今為止著名的高射炮之一,這種高射炮彈當時代表著德國克虜伯大炮技術的代名詞,不僅僅用於打飛機,在打坦克方面憑藉該超乎常規的初速具備擊毀二戰時期任何地面裝甲的能力,任何坦克在1000米距離都承受不了德軍88毫米系列高射炮發起的致命一擊
  • 二戰時期!蘇聯火力超猛的高射機槍,堪稱低空戰機的噩夢
    DSHK德什卡12.7毫米機槍原本是蘇聯研發應用的高射防空機槍,在二戰中蘇軍就將其應用於平射在二戰蘇軍輕武器體系中還有兩款特殊的武器,就是DSHK德什卡12.7毫米高射機槍和ZPU系列14.5毫米高射機槍。
  • 印度也有35毫米高炮了,和中國35毫米高炮系出同門,是表兄弟
    萊茵金屬將在印度建廠這款轉膛機炮實際上就是原本瑞士生產的厄利孔35毫米轉膛機炮,只不過在2009年,負責生產該款轉膛高炮的厄利孔康特拉韋斯公司與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進行合併,改名為萊茵金屬防空公司可防空,也可用來錘步兵比較有意思的是,印度此次要引進的這款35毫米轉膛機炮,和中國陸軍目前大量服役的35毫米系列高射炮系出同門,最早都來源於瑞士的35毫米厄利孔系列高射炮,可以說是表兄弟的關係
  • 二戰德國空軍的航空機槍和機炮
    在戰爭爆發時,德國空軍主要的機載武器是MG15、MG17型7.92 毫米機槍和MG/FF 型20 毫米機炮。1937 年以後,德國空軍認識到小口徑機槍難以給大型飛機造成足夠的損傷,於是以瑞士厄利孔公司的FF 型20 毫米機關炮為基礎開發了MG/FF 型機炮,採用60 發或90發彈鼓供彈,裝備Bf 109、Bf 110 等戰鬥機和部分轟炸機。
  • 二戰美海軍有多重視防空,40毫米高炮遍布全身,組成強大防空網
    厄利孔20毫米單聯或雙聯高射機炮、博福斯40毫米單聯、雙聯、四聯裝高射炮,均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才裝上軍艦的,同時還有一大批對空雷達、艦隊防空策略均是在戰爭爆發後採用的。以及最著名的VT信管(近炸引信)也是在1943年才進入服役。
  • 飛行的槍炮,從MG15到MK108,淺談二戰德國空軍中小口徑航空槍炮
    對於喜歡螺旋槳戰鬥機的讀者朋友來說,二戰期間的航空槍炮是二戰空軍戰機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二戰時期各國戰鬥機正是依靠各種性能不一、口徑不同的航空槍炮在空中展開激烈的空中搏鬥。為了讓讀者朋友對螺旋槳戰機時代的航空槍炮有更清晰的理解,本文將選取其中部分典型型號進行大致介紹。
  • 步兵聯合收割機:用高射機槍平射打擊敵人,會有多大威力?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例如中國在6、70年代裝備的58式14.5毫米高射機槍,仿製於蘇聯ZPU-2雙聯裝14.5毫米高平兩用機槍,是一種火力兇猛、輕便靈活的步兵直射/高射兩用武器。有效射程遠,能夠在2000米範圍內殲滅敵人有生和車輛目標。
  • 此戰法非隆美爾發明:抗戰中國軍隊最早用高射炮橫掃日本坦克
    1936年又有124門Pak35/36式37毫米戰防炮和12萬發炮彈,在抗戰打響前陸續運到中國。1937年抗戰爆發後,中國又立即追加購買100門和10萬發炮彈,被德國拒絕。在整個抗戰中,一共裝備了約200門德國原裝的Pak35/36式37毫米戰防炮,還有94門仿造的反坦克炮,總數接近300門。
  • 二戰日本絕密坦克計劃亞洲版本象式殲擊車
    說到二戰時期的日本坦克,給人印象較為深刻,性能最好的坦克型號無非就是95式輕型坦克和97式坦克這兩款了,日本的95式輕型坦克,由日本三菱重工於1934年生產,是日本輕戰車中品質、性能最好的一款,九五式輕戰車主要任務是支援步兵並伴隨車輛快速前進,可以快速攻下敵人的據點可設計製造的,在1934年時期95式輕型坦克的最高時速就能達到
  • 飛行的槍炮,從7.62毫米到45毫米,淺談二戰蘇聯航空槍炮發展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當時德國空軍在蘇聯戰場上最大的對手,二戰時的蘇聯空軍因為在戰爭初期巨大的損失,導致很多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空軍的裝備情況不夠了解。但實際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空軍在軍用航空裝備領域還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 逐浪爭輝,日不落帝國光芒下的小精靈,二戰英國皇家海軍炮艇家族
    二戰時德國海軍的驅逐艦活躍度反而較高除了歐洲戰場的緊急作戰需求外,隨著火藥味越來越濃厚,英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如緬甸等地區也急需加強防衛力量,以應對接下來可能到來的戰爭。艇艏仍然布置一門哈奇開斯47毫米火炮,艦橋煙囪後方布置一挺單管20毫米厄利孔機炮,艇尾則布置了一座雙聯裝厄利孔20毫米機炮。這些機炮除了執行防空任務外,也可在緊急情況下壓平用來對德軍快艇進行射擊。
  • 88毫米高射炮:二戰德軍防空作戰主力,但卻以反坦克而聞名於世
    具有較高射速且有自動供彈裝置的88炮,由當時全球非常出名的德國克虜伯子公司完成設計和測試,三十年代初裝備管轄防空的德國空軍,是二戰時期,最成功的中口徑高射炮。
  • 中國軍隊抗戰時期列裝火炮盤點,萬國牌武器集中地!
    歡迎來到硬核科普頻道,本期內容是抗戰時期中國火炮盤點。PaK 36圖為德國PaK 36反坦克炮(37毫米口徑),該炮誕生於1933年,至1938年德國停止對華出口時,中國已引進500門PaK 36,是當時中國最重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能夠有效對付日軍裝甲。
  • 高射炮或高射機槍很難打下空中的戰機
    不要說是現代戰爭,即便是二戰時期,對付螺旋槳的戰機,高射機槍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卵用,有多少高射機槍打下戰機的案例,事實上並不多見。現在,高射機槍對付武裝直升機也挺難,能把戰機打下來,那一定是撞了大運了,因此,軍隊中裝備高射機槍已經很少了,基本上成了車載機槍,當然,坦克、裝甲車上配備高射機槍,那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基本上是用來對付步兵,驅離各類直升機或無人機,一般都不會指望高射機槍打下戰機。
  • 軍事博物館看展:中外高射炮機關炮集錦,見到傳說中的十星高射炮
    這門炮是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時期繳獲國民黨軍的。該型炮是美國1941年2月仿製瑞典博福斯40毫米高炮製作,命名為「M1式40毫米高射炮」,1943年裝備。中國造1959年式100毫米高射炮主要戰術技術性能:口徑:100毫米;高低射界:-3至+85度;方向射界:360度;初速:900米/秒,射速:15發/分;最大射高:14000米。(以下2圖為該型局部細節)瑞士造歐力根20毫米高射機關炮。
  • 二戰時期的步兵火炮與反坦克炮的區別解密二戰各個國家的經典火炮
    說到二戰時期的各國裝備的火炮型號,大多數以步兵炮為主,而步兵炮作用是作為戰場步兵的有效支援武器和攻堅武器,除口徑較小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輕便,二戰時期日軍對於步兵炮研製工作最為特別,比如日軍的二戰著名的92式步兵炮,其重量才250千克左右,高度0.62米,但其主炮口徑卻達到7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