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策劃·守初心 奔小康】「大別山為什麼這樣紅」系列報導之一...

2021-01-08 大河網

  編者按:從一顆紅心為革命,到紅色旅遊遍地紅,再到特色農產品成為新網紅。巍巍大別山,孕育了大別山精神,也見證著時代發展的變遷。橫跨鄂豫皖的大別山東西綿延數百裡,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我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老區人民薪火相傳,一棒接著一棒幹,不僅實現了脫貧摘帽,而且不斷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這期間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又有著哪些動人的故事?

  大河網近期走進大別山深處,走訪河南新縣、安徽金寨、湖北紅安3省「將軍縣」的3個村莊,一同探尋「大別山為什麼這樣紅」。

  河南新縣田鋪大壪:

   「紅」配「綠」搞活鄉村經濟 看「創客」小山村如何「紅透」大別山

  位於大別山北麓的新縣,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也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

  厚重的紅色歷史,賦予了新縣眾多榮耀,但大山阻隔,也曾讓這裡的發展一度緩慢。「窮」,曾是長期以來新縣給外界留下的印象。

  如今,走進新縣,遊人如織,初冬的暖陽灑下,滿目紅葉綠植,透出勃勃生機。新縣的發展愈發紅火,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田鋪大壪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這裡的發展有何奧秘?大河網記者帶著疑問走進田鋪大壪,與田鋪社區支部書記韓家旭、新縣縣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李正學、田鋪大壪「老家寒舍」民宿店主韓光瑩、田鋪大壪「春臨」農家店主韓春對話,聊一聊這片紅色熱土的歷史與今天。

△訪談現場

  紅色滋養這片熱土

  田鋪大壪位於新縣的東南,在這片土地上有什麼樣的傳奇故事呢?

  「革命戰爭時期,大別山地區200萬人參戰,近100萬人為革命捐軀。當時不足10萬人的新縣,就有5.5萬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僅在冊烈士就有1.1萬餘人。」訪談中,新縣縣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李正學介紹,大別山革命老區,是中國紅色歷史的一座豐碑。這裡是董必武、陳潭秋等從事早期建黨活動的重要基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人民軍隊的重要誕生地,這裡誕生了紅四方面軍並成就了鄂豫皖蘇區的輝煌。

△新縣城區「八面紅旗」雕塑

  談起這段紅色歷史,田鋪大壪「老家寒舍」民宿店主韓光瑩感觸良多。

  在「老家寒舍」客廳的牆上,展示著韓光瑩一家的紅色履歷:爺爺是傷殘老紅軍、三爺爺是紅軍烈士、父親是有著46年黨齡的老黨員。

  「我們家一直受紅色歷史的影響,小時候我的爺爺經常給我們講這些故事,到我作為一名父親,把這些故事講給我的兒子聽,這些紅色基因代代傳承著。」韓光瑩自豪地向大家分享,兒子今年高考時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報考空軍航空大學,立志參軍報國,把前輩身上的紅色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紅是這裡的主色,也是本色,紅色更滋養著這片土地......

  「今年9月16日,習總書記在新縣考察時再次強調:我每次到革命老區考察調研,都去瞻仰革命歷史紀念場所,就是要告誡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就是要宣示中國共產黨將始終高舉紅色旗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先輩們開創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李正學說,習總書記這次河南調研,首次提出「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革命精神都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提升了大別山精神的歷史定位,掀起了大別山精神研究嶄新的一頁。

  「紅」配「綠」搞活鄉村經濟

  光輝的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也將整個田鋪大壪凝成一股奮力向前發展的「繩」。

  田鋪社區支部書記韓家旭也是一名紅色後代,受此影響,1981年高中畢業後他報名參了軍,復轉後一直「耕耘」在家鄉這片熱土。提及近年來田鋪大壪的變化,韓家旭介紹,田鋪大壪深挖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對村莊進行改造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環境綜合整治,並結合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紅色資源優勢,將田鋪定位為「將軍故裡、生態家園、創客小鎮」。

△遊人參觀田鋪大壪

  「要讓村民在家門口能掙到錢,就要發展產業,我帶領村民成立了合作社,與上海蔓鄉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度合作,通過整合雙創資源,利用中國傳統村落的地理優勢、建築特色,搭建了一個屬于田鋪獨一無二的創客小鎮。」韓家旭說。

  這裡既有地方土特產、民俗農家樂、農耕體驗區,也有公益創客平臺、咖啡館、書吧、主題商店,未來還會有登山古道。韓家旭介紹,為了保護村民在村莊建設中的主體性,合作社儘量保留了村民原有的生產方式,以農家樂為依託,以高於市場價格回收本地稻米、花生、豬肉、蔬果等,鼓勵荒地變良田。

  這不,在村頭的廣場前,村民趁著晴好天氣整理晾曬新收的農作物,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道路兩旁的店鋪裡,當地各式各樣的風味點心和農副產品琳琅滿目,手工製作的鞋墊、手工編織的籃筐等承載著滿滿的鄉愁,別具特色的民宿喜迎著一波又一波的客人......

  「當時我還是在韓國打工,在韓國期間就聽說家鄉田鋪大壪正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我想將來會是發展鄉村旅遊的好機會,於是2016年我回來了。」韓光瑩把原先廢棄的老屋重新修建,起名「老家寒舍」,田鋪大壪第一家鄉村民宿營業了……

  一幢兩層的樓房和一個農家小院,房子外觀雖「土」,但保留著濃鬱的豫南民居特色和鄉土風情,上下加起來6間房屋,有堂屋、臥室、茶室、廚房、餐廳、衛生間等。「房間入住率很高,在假期期間更是一房難求。」

  「老家寒舍」的成功示範,讓村民們放開了手腳,韓光瑩牽頭成立民宿合作社,所有民宿規範經營,統一管理。「目前我們已經帶動了14家,還有3家正在改造中,未來要達到20家甚至更多一點,床位可能達到七八十張左右,這樣的話能接到更大的團隊,保證有相對穩定的客源,經濟收益也會更好。」

△航拍的田鋪大壪

  「習總書記來田鋪大壪考察工作時,我有幸全程陪同總書記考察。習總書記指出,搞鄉村振興,不是說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這些別具風格的傳統村落改造好。要實現生活設施便利化、現代化,能夠洗上熱水澡,村容村貌要整潔優美。下一步我們將以田鋪大壪為中心,向周邊的村民組進行輻射發展,更好地把鄉村振興、全域旅遊產業做大做強,讓更多的老百姓在自己家門口能掙到錢,日子能更紅火。」韓家旭說。

  革命老區的亮麗「轉身」

  正是因為有信念如山、初心不改的革命精神,大別山的革命火種才因此被保存下來。大別山腳下的革命老區的人民,正是發揚了吃苦耐勞、信念堅定的革命精神,才有了美好的今天。

  「從前在家裡根本掙不到錢,不敢想像,現在一家人都在家門口致了富。」韓春如今是田鋪大壪「春臨」農家店主,他是辭去在江蘇崑山的工作,回到家裡幫助父母打理農家樂的。

  韓春分享道,剛開始政府鼓勵,他的父母開辦了田鋪大壪第一家農家樂。營業之初人流量很少,生意不那麼好,到2017年的時候生意慢慢紅火起來了。「當時,我老婆先回來參與一起經營,到2018年的時候生意更好了,他們忙不過來,我也辭了職回來,一家老小都在家裡開辦農家樂,生意越來越好。」

△田鋪大壪的特色鄉村建築

  發展帶來的「紅利」,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單單是田鋪大壪,徜徉在老區的青山綠水間,村村有特色、點點有景致、處處有驚喜。在「紅廉小鎮」蓮花村,紅蓮為魂寄鄉愁,滿池儘是荷花意;在「溼地休閒灣」灣店村,十裡楓楊十裡溪,一曲溪流一曲煙;在「耕讀小鎮」,奇龍嶺翰墨四溢,茅屋衝稻香悠遠……「九鎮十八灣全域遊新縣」正叫響全國。而以「旅遊+」為引擎,新縣也在不斷推進產業深度融合,延伸產業鏈條,助推鄉村振興、群眾致富。

  「過去幹革命成功需要大別山精神,今天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我們更要弘揚堅定信念。」李正學說,革命精神都是營養劑,新縣的發展、田鋪大壪的發展也正是繼承與發揚了大別山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的生動實踐。(文/陶玉德 劉楊 薛小磊 視頻/範昭 楊鑫陽 賈志昊 主持人/銀新玉 )

        相關報導:

       【年終策劃·守初心 奔小康】「大別山為什麼這樣紅」系列報導之二 走進安徽金寨大灣村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別山「小個子」邁出小康「大步子」
    在大別山裡的安徽省金寨縣湯家匯鎮,38歲的張傳峰正在用手機賣山貨,他的「直播間」就設在自家「香尖土特產」店的櫃檯裡。距離張傳峰第一次在抖音直播賣山貨已經過去了4個月,他逐漸褪去了生疏和緊張,介紹起土特產很是流暢自然。2019年,他的土特產店銷售額超過500萬元,淨賺了50萬元。張傳峰說,放在6年前,這一切「想都不敢想」。
  • 特別報導:鞏固成果再跨越 感恩奮進奔小康
    大家表示,脫貧摘帽,是奔向全面小康的嶄新起點。我們要堅定信心和決心,鞏固成果再跨越、感恩奮進奔小康,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昭覺:不斷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昭覺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的喜訊傳來後,昭覺縣幹部群眾紛紛通過微信、微博、網際網路等表達著喜慶心情。
  • 為什麼是大別山?
    當年劉鄧大軍千裡挺進大別山,大別山因此而名揚天下,無人不知。大別山為什麼叫大別山,千裡挺進為何是大別山,而不是別的山呢?
  • 楊州:帶著鄉親奔小康
    近幾年來,他利用家鄉適宜茶葉生長的氣候環境和富硒土壤條件,引領鄉親們大力發展茶葉產業,帶動當地的貧困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溪丘灣鄉甘家坪村,距離集鎮7.5公裡,這裡平均海拔700公尺左右。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曾是巴歸興革命根據地,也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十九師師部所在地。
  • 評:小康承載初心 小康屬於人民
    &nbsp&nbsp&nbsp&nbsp■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nbsp&nbsp&nbsp&nbsp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
  • 《中國華能》十二月刊 脫貧 奔小康
    《中國華能》十二月刊 脫貧 奔小康 2020-12-17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十年匠心「守·破·離」|時光不負深情——尋訪大別山守「斛」人
    守,以敬畏之心,執拙守正,意味著長久等待和超常吃苦。破,以思考為底,完善突破,意味著精益求精和不斷超越。離,以精神為核,成就你我,則意味著以一己奉獻影響大眾。「守破離」者,匠心之標榜。守:二十餘年,深情守護「自從接觸石斛後,它便成了我一生的工作,亦成了我的生活。」這是戴亞峰接受專訪後,說的第一句話。
  • 【守初心 擔使命】「算帳」書記孔慶範,帶領鄉親奔上致富路!
    【守初心 擔使命】「算帳」書記孔慶範,帶領鄉親奔上致富路!: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在黑龍江省慶安縣同發村,有這樣一位
  • 【年終策劃】創業者的2015系列報導(一):美女作家的尋找初心之旅
    對我們這樣的初創團隊來說,這是最艱難黑暗又關鍵的時期。多樂電臺專注於「移動聲音在線娛樂」,這是一個新興行業,也是一個傳統行業,因為它兼具了IT產品和媒體的雙重屬性,又處於智慧財產權全產業鏈的中遊,與閱讀、影視、遊戲、動漫等熱門行業接軌,對於這樣一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龐大潛力市場,早在2012年就有各路投資方紛紛進入「戰場」,如何打突圍之戰?對每一個同行業CEO來說都是極其艱難的考驗。
  • 草根當明星欄目組籤約奔小康歌曲《摟草不打兔》餛飩歌手 酷狗音樂...
    草根當明星欄目組籤約奔小康歌曲《摟草不打兔》餛飩歌手     酷狗音樂下載宣傳籤約儀式  主持人高鴻慶先生和潘昱坤女士大氣開場,首先邀請草根也要當明星欄目組劉東林總策劃總導演與奔小康之歌《摟草不打兔》餛飩歌手上臺進行籤約儀式,邀請草根也要當明星欄目組總策劃總導演劉東林上臺宣賀詞,邀請甲方公司代表羅偉英、奇蹟路演平臺宋金明
  • 脫貧攻堅領域優秀幹部系列報導:小康路上帶頭人——肖忠益
    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總有一些人讓人感動,總有一些事讓人記起,是他們用堅守和擔當詮釋著初心和使命,請隨我們的鏡頭一起去認識這群可親可敬的人——脫貧攻堅領域優秀幹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漣源市茅塘鎮石門村黨支部書記肖忠益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 歌詞|孫振春:大別山 沂蒙山(外四首)
    大別山 沂蒙山作詞 孫振春作曲 周長軍風雪除夕漫水餃母親喚長江憂心似我心一曲姊妹兄弟情溫暖天地間歲月可靜好無恙山外山兒女負重向前走花好月更圓啊 啊忘不了的大別山啊 啊想不夠的沂蒙山好想問一聲何時再相見啊 啊愛不夠的沂蒙山啊 啊親不夠的大別山
  • 【同心奔小康】助夢飛翔,擁抱陽光,讓折翼天使收穫更多幸福感
    徐月娟針對殘疾學生特點精心設計並組織活動,「趣味運動會」「我是小歌手」「十周歲生日會」等一系列活動受到學生熱烈歡迎,舞臺上的一張張燦爛笑臉,振奮了學生精神面貌,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往期回顧01|【同心奔小康】甘做減貧路上的「鋪路石」02|【同心奔小康】有求必應的「蔣媽媽」03|【同心奔小康】盟員企業家積極參與消費扶貧愛心行動04
  • 展覽|「慶花博·奔小康」優秀攝影作品展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自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來,我區在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
  • 千村萬戶看小康丨臨淄陳營村:村民變「老闆」,足不出村奔小康
    圖:廚房設備生產車間內,陳營村村民正在操作雷射切割機切割不鏽鋼板材。「謀呀謀呀謀幸福,奔呀奔呀奔小康,為心中永遠的夢想,家國興旺……」伴隨著一曲《幸福小康》,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陳營村的「夜生活」拉開序幕。
  • 守初心要善始善終
    展望未來,在為人民謀幸福的偉大徵程中,我們要見賢思齊,牢記自己的初心,牢記自己入黨時候的錚錚誓言。要始終堅持並認真踐行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如此,才能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溫暖民心,才能為民族復興添磚加瓦。  守初心要善始善終,要提高政治站位。君舟民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此,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要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
  • 學「四史」守初心,聚力量奔百年——司法行政人在浦江之首的「雙力...
    學「四史」守初心,聚力量奔百年——司法行政人在浦江之首的「雙力」比拼 2020-11-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在廣東奔小康】認識陳黎明,你不會後悔
    融媒體系列節目《我在廣東奔小康》正在熱播.mp300:0000:45未加入話題《我在廣東奔小康》,讓我們一起聆聽奮鬥者的心聲!大型系列融媒體系列節目——《我在廣東奔小康》由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廣東省廣播影視協會指導、廣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全省21個地市廣播電視臺共同承辦,深度挖掘我省普通勞動者努力拼搏奔小康的閃光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省各地經濟文化發展成果
  • 「決勝全面小康 鎮江作為」系列報導⑥
    編者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構想。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多年來,與全國各地一樣,鎮江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全面決戰決勝「小康鎮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經濟發展持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人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用鎮江百姓的話說:「小康鎮江」款款走來。
  • 全面小康 我們來了 《飛越廣東》第三季喊你奔康!
    全面小康 我們來了 《飛越廣東》第三季喊你奔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廣東的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而為了充分展示廣東在脫貧奔康一線的成功經驗《飛越廣東》將在冬季再次「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