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因為害怕做不好某事,就乾脆不做?
有,而且很多次。
比如考試沒考好,就安慰自己是馬虎或狀態不好;害怕獨立,就安慰自己回家也挺好;在公司毫無提升,就安慰自己說踏踏實實也很好……
明明碌碌無為,卻安慰自己只是佛系,順其自然。
但,這樣真的好嗎?
看過一句話:
「最怕碌碌無為,還欺騙自己平凡可貴。」
其實,很多所謂「佛系」的背後,深藏著的,只不過是一顆善於逃避的心。
平凡跟碌碌無為也是兩碼事,人活一個心態,歷經風雨後的淡然值得提倡,自欺欺人的麻木,只會離世間美好越來越遠。
1在一無所有的年紀,且輪不到你來雲淡風輕
曾遇到過一位同事:
二十幾歲的年紀,卻似乎什麼都不在乎,做事沒有衝勁,為人處世都是淡淡的。
一開始,我覺得她是個很通透的人。接觸後慢慢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她嘴上說想要穩定,實則每份工作基本連試用期都沒通過,只是應付了事;
沒什麼夢想與追求,甚至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社交上也不是真的無所謂,只是不會維繫關係,所以逼著自己表現的無所謂......
與其說是佛系通透,倒不如說是麻木沒有激情。
更讓人無奈的是,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
經常會聽年輕人發出這樣的感慨: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黑暗,你沒法改變,只能去適應。」
你看,他們像是中了社會的毒一樣。在他們身上,看不到任何激情和是非觀,一味妥協,而不管這個世界傳輸給他們的究竟是什麼。
王朔曾詼諧地對年輕人說:
「唯一讓我欣慰的是,你們也不會年輕很久。」而我最想說的卻是:「讓我感到可怕的是,有很多人從來就沒有年輕過。」
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很多人也喜歡穩定安逸的生活。可結果呢,更多人最終只能穩定地窮著!
因為他們搞錯了根本方向。
我們需要的穩定,並不是一頭鑽進舒適區,當個安逸的鴕鳥。我們真正需要的穩定,是自己的能力。也只有你穩定了,你所遇到的一切才能相應穩定。
對於追求穩定的人,命運就像只貓,它滿懷愛意送來的禮物卻是只死耗子,你只能欣喜而沉痛地收下。
對於不安於穩定的人,命運更像是只狗,它把給你的禮物都埋在了地下,就看你有沒有去找的勇氣和堅持刨下去的毅力。
所以,女孩子在最好的年華,別把最好的時間押寶給一個男人;男孩子也是一樣,別把未來交給父母,把最好的時光投資給自己。
唯有如此,你的生命力以及未來,才不必依仗誰,才不會白白浪費。且憑自己的雙手掙來的能力,永不消退。
2被動選擇跟主動去做,是不一樣的
或許有人會說,我就是喜歡安穩的生活,這有錯嗎?
這當然沒錯,但有個大前提,這一切究竟是你主動選擇的,還是被動接受的。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
一位年輕的漁夫在海邊悠閒地曬太陽。
一個富翁走過來說:「大好青春在這裡曬太陽,多浪費啊,為什麼不去好好奮鬥呢?」
漁夫:「奮鬥了會怎麼樣?」
富翁:「會有很多很多的錢。」
漁夫:「有錢又如何?」
富翁:「就能去世界各地旅遊,在那些美麗的海灘曬太陽。」
漁夫:「我現在不就已經可以在海邊曬太陽了嗎?
這個故事曾用來告誡無數人,要懂得知足,追求了一輩子,可能想要的幸福就在眼前。
本是美好的寓意,可偏偏有人理解成了,我們無需奮鬥,安心做個鹹魚就可以了。
可實際上,漁夫跟富翁真的一樣嗎?
表面上看,漁夫和富翁都可以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但實際情況是,漁夫為了養家餬口,每天一定要下海去捕魚,沒有一天例外。
反觀富翁,因為以前的努力,他擁有足夠多的自由。如今既可以下海捕魚,也可以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所以你看,世界上是沒有絕對的自由的。
漁夫的自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換來,且在一定程度上看,這不是他主動選擇的結果,而是在完成日常必須後的閒暇。
富翁也是一樣,雖然現在他擁有了絕對自由,但這也是曾經的努力換來的,被動過才獲得了完全的主動。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嚮往安穩的生活,但卻不能用一個麻木的心態來麻痺自己。
年輕時候的自由,不是隨時隨地出去旅遊,上班不受領導約束。而是在每一個你想要改變、想要嘗試不同生活的時候,永遠都有選擇的權力和能力。
越努力才能越穩定,被動接受跟主動選擇是不一樣的,所有主動選擇的生活才能稱之為美好,也更能讓人心安。
3最容易了不起的年代,你怎麼甘於平凡
畢業這些年,我有個很直觀的感受:大家的差別越來越大。
一開始是上什麼高中,念什麼大學的差別。再然後,就是身份、學識、財富、地位的差別。
但總的來說有個通性:同學中積極進取的,不乏有各個行業的職場精英,創業老闆出現;
而自甘平凡的,則被現實遠遠甩到了後面,多年過去絲毫沒有進展,有的甚至還在啃老。
可見,你選擇了什麼生活,生活給你的往往就是什麼。
你可以求安穩,但人不應該沒有夢想。
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馬太效應,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而人生就是在進行著無數次入圍與淘汰的比賽,無論入圍,還是淘汰,你都應該有一份超越自我、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決心,以及一份不甘落後的精神。
你若是羨慕畫家、作家,那麼你就朝那個方向去努力;若是羨慕政客、商人,那麼你就往那個領域去嘗試;若是羨慕明星、大碗,那麼你就往那個行業付出……
而不是端坐在電腦前,等著日子像翻書一樣過去。
你要明白,你所羨慕的,都需要付出才能得到,而與年齡無關。
電影《等風來》裡有句很刻薄的臺詞,但說得很在理:
「還沒高調的資格呢,就嚷嚷著低調;還沒活明白呢,就開始要去偽存真。這是一種最損己不利人的行為,自己活得假,別人看著特別的累。」
其實甘於平凡的前提是你可以不平凡。真正的坦然也不是口頭上的雲淡風輕,不是矯枉過正的無所謂,而是經過日復一日地準備後,對自己的堅信不疑。
我想,最好的生活應該是張弛有度,最好的心態應該是收放自如的。
餘生,願大家都能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平淡的日子知進取,艱難的歲月不慌張。如此,才能與世間美好環環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