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將建設18個沿黃生態項目 開封「三季有花」、洛陽「水天一色...

2020-12-16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實習生 張陽

2020年河南省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將在鄭州、開封、洛陽、新鄉、三門峽、焦作、安陽、濮陽八地市和濟源示範區,啟動18個沿黃生態廊道項目。今天上午10時,鄭州惠濟區花園口鎮七堡村黃河大堤外側,河南省沿黃生態廊道示範工程集中開工暨全省春季義務植樹活動舉行,今年我省沿黃生態建設任務單也隨之發布。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將啟動實施包括生態涵養、溼地保護、田園風光、文化展示、旅遊休閒、高效農業等功能的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程18個,國土綠化面積24.7萬畝,建設生態廊道373.83公裡,投資額170.85億元。

其中,鄭州花園口示範段,突出「流動地景、自然共生」,投資2.2億元,在S312以南,惠濟區六堡村至八堡村之間,面積約45.3萬平方米,構建流動地景的骨架和自然森林群落,再現茂林修竹的沿黃景觀,實現「走黃河生態綠道,品華夏文化風情,賞共生流動地景,圓中原林茂鴻夢」的願景。

開封新區示範段,突出「田園風光、三季有花」,投資1.8億元,自西湖龍首起,沿西乾渠向北,至黃河大堤,面積約90萬平方米,打造菊花生產基地、水塘岸線、水源地保護區相統一的複合型生態廊道。

開封黃河大堤示範段,突出「生態美景、文化傳承」,投資4億元,自黑崗口控導工程起,沿黃河大堤,至龍亭區陶莊村,面積約150萬平方米,建設以文化為依託的複合型生態廊道。

洛陽孟津示範段,突出「水天一色、河圖之源」,投資2.5億元,自黃河小浪底鎮起,沿黃河大堤向東經白鶴鎮至會盟鎮,面積約1300萬平方米,將小浪底飛瀑、龍馬負圖寺、漢光武帝陵等沿線景點串珠成線、連線成片,打造集生態保護、綠化種植、運動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廊道。

新鄉平原示範段,突出「河灘共賞、大美田園」,投資17億元,在黃河北岸、黃河大堤以南,面積1.26億平方米,打造花園、菜園、果園為一體的複合型生態廊道。

三門峽百裡示範段,突出「庫岸一體、天鵝齊飛」,投資5.5億元,改善河湖水生態質量,築牢三門峽沿黃生態屏障。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李春梅

相關焦點

  • 下月底,洛陽沿黃生態旅遊公路全線貫通
    洛報融媒記者從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獲悉,洛陽公路部門主導的沿黃生態旅遊公路項目正加緊建設,計劃於今年12月30日完成路基工程,於2021年1月30日前完成路面工程,實現全線貫通。  洛報融媒記者從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獲悉,洛陽公路部門主導的沿黃生態旅遊公路項目正加緊建設,計劃於今年12月30日完成路基工程,於2021年1月30日前完成路面工程,實現全線貫通。
  • 洛陽沿黃生態旅遊公路下月底全線貫通
    洛報融媒記者從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獲悉,洛陽公路部門主導的沿黃生態旅遊公路項目正加緊建設,計劃於今年12月30日完成路基工程,於2021年1月30日前完成路面工程,實現全線貫通。 黃河生態廊道建設是洛陽市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落地生根的重中之重,交通項目是其重要一環。
  • 下月底,沿黃生態旅遊公路將貫通
    登高俯望,只見一條黃色的公路緊挨著黃河蜿蜒向前,這是沿黃生態旅遊公路項目孟津縣白鶴段建設現場,「黃色的公路」代表著該段路基建設基本完成,不日即可鋪油。 我市今年啟動沿黃生態廊道項目,其交通項目為重要一環。市交通運輸部門積極謀劃建設沿黃通道,按級別分為沿黃快速公路、沿黃生態旅遊公路等項目。
  • 遇山開山、遇澗回填……孟津沿黃生態廊道是這樣建設的
    遇山開山、遇澗回填……孟津沿黃生態廊道是這樣建設的 2020-12-11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獎!洛陽沿黃生態旅遊公路徵集logo和宣傳口號
    眼下,洛陽市正在加緊建設沿黃生態旅遊公路,預計1月底之前建成通車。因此,進一步豐富沿黃生態旅遊公路文化內涵,提升公路知名度和美譽度,更好服務沿線地區鄉村振興勢在必行。  2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洛陽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得知,即日起至1月25日,洛陽市交通運輸局、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面向社會有獎徵集沿黃生態旅遊公路品牌徽標和宣傳口號。  【徵集主題】  以沿黃生態旅遊公路項目屬性為基礎,結合洛陽市歷史文化特色和沿黃旅遊景點,徵集沿黃生態旅遊公路特色品牌徽標和宣傳口號。
  • 有一種魅力叫 沿黃生態廊道美
    曾憲平攝封丘陳橋黃河生態廊道成為網紅打卡地。原陽縣黃河灘區生態廊道旁的農莊。新鄉市平原新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成果盡收眼底。大批白天鵝棲息在三門峽黃河溼地。鄭州市惠濟區防護林保護堤岸。三門峽百裡黃河生態廊道向前延伸。 本報記者陳更生聶冬晗攝影報導萬木蕭瑟已是冬,無數鳥兒卻不遠萬裡,執著趕赴「黃河之約」。這是母親河的厚愛,也是黃河沿岸生態環境改善,美麗生態廊道建設成就的魅力所在。鄭州市惠濟區,曾經是採砂場、小作坊、農家樂、漁家樂的聚集地。
  • 生態廊道咋給黃河岸增綠添彩?31種組合移步異景、還有宋詞加成
    如今,一年即將過去,我省黃河沿線生態保護工作進展如何?有哪些突出生態項目?  鄭州、開封、洛陽要創造「三百裡、三千年」的協奏曲。那麼,開封段生態廊道建設,是否也將宋文化融入了其中?  從開封西湖北側出發,沿著西乾渠一路向北,兩側已然是7.5公裡的開封沿黃生態廊道示範工程的示範區段了。渠道兩側,林木蔥鬱,遊路之上,騎友穿行,抬頭遠望,綠意蔓延。
  • 沿黃生態走廊和安全屏障已見雛形
    原標題:沿黃生態走廊和安全屏障已見雛形 「十三五」期間,蘭州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打造「都會城市精緻蘭州」總體目標,著力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持續增強基礎保障能力,紮實推進林草園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順利實現約束性指標,初步建成沿黃生態走廊和黃河上遊生態安全屏障。
  • 既有「好風景」更有「好錢景」 大河田園溝域經濟打造沿黃生態新家園
    華聲在線11月17日訊(記者 蔣宇)11月16日上午,「丈量五千年 蝶變黃河岸」主流融媒體沿黃探訪河南活動採訪團來到大河田園溝域經濟示範區,觀賞大河雄渾、體驗鄉村美景,感受沿黃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據正村鎮鎮長姚鳳娟介紹,該示範區規劃面積21平方公裡,總投資3.5億元,項目覆蓋5個行政村,5000餘人。目前一期已基本建成,涵蓋特色餐飲、採摘、農耕、綠化、休閒娛樂等功能分區。二期按照「三帶六區九點位」的總體布局,以「現代農業觀光、特色水果採摘、農耕文化體驗、河洛鄉村美食、親水親子娛樂、休閒健身養生」為內涵,著力培育和弘揚黃河文化,打造洛陽西部知名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目的地。
  • 開封2020年610個重點項目公布
    日前,開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通知,確定開封市2020年市重點項目。通知明確,2020年開封市將實施「7610」投資促進計劃,即7大類61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4106.6億元,年度投資目標1000億元以上(1000.4億元)。
  • 鑫融基金融研究院:用「四個一體化」來打造沿黃高端旅遊品牌
    >」 文旅 融合 談起  沿黃高端旅遊品牌的打造,關係到洛陽都市圈建設的發力點、副中心城市建設的突破點和洛陽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重點戰略中的擔當與要任等問題。  2、地理資源的對接  濟源境內80%為宜遊區域,包括人文景觀王屋山的道教聖地、五龍口、黃河三峽風景區和與洛陽共享的小浪底庫區風景區等。利用小浪底庫區將將洛陽的龍潭大峽谷片區和濟源的王屋山片區連接起來,形成沿黃地區高端旅遊品牌,這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 河南黃河沿線將編織森林生態網絡 2021年建成3.66萬畝生態廊道
    城市郊區及重要河流入口、重要乾渠出口、重要生態部位和省級以上道路交叉口等重要節點處,實行公園化、景觀化、特色化,實現「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效果。  打造沿黃森林生態網絡,2021年建成3.66萬畝生態廊道  春風又綠河兩岸,生態廊道黃河邊。
  • 開封2020年610個重點項目公布丨名單
    大河財立方消息日前,開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通知,確定開封市2020年市重點項目。通知明確,2020年開封市將實施「7610」投資促進計劃,即7大類61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4106.6億元,年度投資目標1000億元以上(1000.4億元)。
  • 金明大道北延黃河大堤,開封將嘗試向北發展
    中山路,是開封最引以為豪的城市中軸線。而在開封持續向西發展到運糧湖以後,金明大道已然成為開封新老城分界的標誌線。而在近日,金明大道北延綜合提升工程和S312沿黃公路開封境等工程悄然啟動。這也是自黃河戰略啟動以來,開封布局的重大項目之一。從沿線的工地圍擋的標語亦可以看出,如:修興業之路,架致富之橋;要想富先修路,輝煌全靠眾人鑄;沿黃公路連接成網,水稻經濟燦爛輝煌;國道省道縣鄉道,都是連心致富道等。
  • 洛陽牡丹開封菊
    公園內、大街旁、小巷裡、綠地上,就連普通百姓家的窗臺上你都會尋覓到那嬌豔無比、雍容華貴的牡丹花。洛陽牡丹花的種植史始於隋代,盛於唐宋,歷經數千年,經久不衰,正如司馬光所說:「洛陽春日最繁華,紅綠蔭中十萬家。誰道群花似錦織,人將織錦學群花」。自古洛陽人愛花成癖,獨尊牡丹,無論是高官顯貴還是貧民百姓,大都以擁有一株色形一絕的牡丹而倍感自豪與榮耀。
  • 開封2020年610個重點項目公布丨附名單
    大河財立方消息 日前,開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通知,確定開封市2020年市重點項目。通知明確,2020年開封市將實施「7610」投資促進計劃,即7大類61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4106.6億元,年度投資目標1000億元以上(1000.4億元)。
  • 總投資660億,開封進行宋都古城保護與修繕工程
    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15.43億元,計劃實施的項目有:城摞城順天門(新鄭門)遺址展示館,州橋及汴河遺址展示館,朱雀門遺址展示館,明永寧王府遺址展示館,開封城牆保護修繕八九十期,樊樓改造提升、中山路街景提升,大相國寺周邊改造,開封府二期,清明上河園三期,水系一期,陽光湖片區及水系三期,鐵塔景區提升,樂在宋潮960非遺文創園等。
  • 許昌一公路工程公司中標S312沿黃線新安縣倉田至澠池...
    據悉,項目建設地點位於新安縣青要山鎮,起於倉田村村委會路口,接原314道路(K0+000),向東沿淘沙河岸避開倉田村後,在瓦窯口(K2+202)設大橋1座,跨瓦窯溝後,沿紅廟坡村、田園新村北側坡面,至龐家溝村,終點止於龐家溝村西側路口新澠交界處(K4+108.069),與澠池原314相接。
  • 市委書記李亞:把沿黃廊道建成生態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
    市委書記李亞:把沿黃廊道建成生態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 2020-11-04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黃河」重現中原
    數百公裡的生態長廊,宛如一條綠色綢帶沿黃蜿蜒,成為展示深厚歷史的「人文之路」、創造美好生活的「生態之路」、建設富裕中原的「產業之路」。一條長達百公裡的白天鵝棲息帶在豫西「依黃而生」,上萬隻天鵝將冬日的黃河裝扮得浪漫溫馨,一些「絕跡」多年的珍稀野生動物頻頻露面,用腳為生態黃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