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1月1日下午,一個令全世界NBA球迷悲痛的消息傳來:前NBA總裁大衛·斯特恩先生因腦溢血病逝。
大衛·斯特恩30年前向中國市場、中國球迷推薦、推銷和推廣美職籃聯賽以及後來又屢次來華,包括他把中國的幾位籃球明星推向NBA的一幕幕,乃至為中美籃球文化交流所做的巨大努力和貢獻,應當為廣大中國球迷所銘記。
大衛·斯特恩(David Stern),1942年9月22日出生於美國紐約,是猶太裔美國人。斯特恩被認為是當今世界偉大的職業經理之一,1984年他開始擔任NBA聯盟的總裁職務,通過有力的商業包裝、明星戰略以及國際化推廣等措施將NBA發展成為世界上成功的職業體育聯盟,年運營收入超過30億美元,以43種語言傳播到215個國家。旗下不僅擁有NBA、WNBA和NBDL三大聯賽,還同時囊括了電視臺、網絡、雜誌等媒體,經營範圍涉足影視、餐飲、服裝等各個領域,是可以將觸角伸向全球的龐大體育娛樂帝國,但斯特恩自稱他全部的商業管理經驗來源於他少時在自家雜貨店的學徒經歷。
2014年8月9日,美國麻薩諸塞州普林菲爾德市,大衛·斯特恩未經提名直接入選了名人堂。為NBA工作了30年,斯特恩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推廣了NBA30年,他對籃球運動在全世界的推廣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斯特恩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實至名歸毫無爭議。
讓中國球迷們津津樂道的是發生在1986年冬天的一個故事。斯特恩和NBA國際轉播負責人帶著NBA的錄像帶來到了中央電視臺門外,他本以為已經和央視事先約好了洽談事宜,但央視方面表示沒有事先的會議記錄。貴為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賽事聯盟之一的總裁斯特恩說,「沒關係,我們可以等。」於是他們就在CCTV的大廳等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斯特恩被帶到辦公室會見了當時的央視體育節目的負責人李壯,雙方很快就籤訂了轉播協議。協議的內容是NBA有義務免費向CCTV提供賽事實況,並且第一次贊助的收入要進行分成。在這樣的條件下,斯特恩還是同意了,從此NBA才得以在中國傳播。
從此,中國的籃球迷們認識了一位又一位的美職籃巨星,麥可·喬丹、魔術師詹森、大鳥伯德,一直到今天的勒布朗·詹姆斯、史蒂芬·庫裡……30年過去了,NBA在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球迷和最廣闊的市場。
其實斯特恩與中國籃球的淵源還要追溯到更早的1985年,當年9月24日,中國男籃在這一天抵達美國,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籃球訓練和比賽。剛剛擔任了NBA聯盟主席的大衛·斯特恩召開新聞發布會,主持了主題為「NBA中國友誼之旅」的歡迎儀式。在後來的30天內,中國男籃一共和6支NBA球隊打了友誼賽。這是中國男籃向NBA學習邁出的第一步,也讓中國男籃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與NBA的差距。作為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大衛·斯特恩值得我們尊敬。
在斯特恩的政策下,中國球員宋濤在1987年被亞特蘭大老鷹在選秀大會上選中,1999年,小牛隊又向當時的「中國喬丹」胡衛東伸出了橄欖枝……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人們,中國球員距離NBA更近了。就在這之後,2001年,穿上小牛球衣的王治郅成為了第一個在NBA賽場打球的中國人,接著又上演了王治郅和巴特爾的中國德比——這樣的噱頭足以讓斯特恩笑逐顏開。
當然對於斯特恩和他看重的中國市場而言,姚明在2002年的橫空出世更是他最樂意看到的結果——雖然姚明並沒有出現在選秀大會現場,但是姚明的狀元身份讓NBA在中國掀起了高潮。此後斯特恩更是趁熱打鐵,他在2004年就將季前賽帶到了中國——那年2月14日的洛杉磯,大衛·斯特恩與姚明共同出席了由NBA、上海市體育局以及NBA贊助商迪士尼共同舉辦的首屆NBA中國賽新聞發布會,在同年10月14日和17日,2場中國賽在中國北京和上海如期舉行,火箭和當時在中國擁有很高人氣的國王隊成為了中國賽的對手。
文/本報記者 劉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