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市場,商機在招手。新加坡企業如何進一步發掘!

2020-12-17 世誠國際

在全球經濟前景低迷和貿易局勢緊張的大環境下,東協區域經濟依然增長強勁,商貿往來也日趨活躍。

這個崛起中的龐大市場猶如一片亂世桃源,吸引全球投資者紛至沓來。

新加坡企業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進一步發掘東協市場的潛在商機?

《聯合早報》推出「商聚東協」系列報導,為有意進軍區域的商家帶來各國市場第一手信息,幫助本地企業鎖定發展良機。

2003年,一名印度尼西亞商人到新加坡談生意時,對亞坤(Ya Kun)的咖啡和咖椰麵包一見傾心。他隨後找上亞坤第二代掌舵人黎文深,希望能以特許經營方式將亞坤帶到印尼。

亞坤第三代傳人黎德維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回憶,當時集團還未做好準備進軍海外,於是婉拒了對方。

「沒想到他不死心,又來問了一次,父親被他的誠意打動,決定跟他合作踏出國門。」

如今,在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和緬甸都能喝到亞坤咖啡,而印尼更成為集團最大的海外市場,共有24家分店。

黎德維說:「整個東協共有43家亞坤分店,這個區域人口多,口味也與新加坡較接近,是相當理想的市場。」

東協向來是新加坡商家海外擴張的首選地。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今年中發表的調查顯示,進軍海外的本地企業中,82%在東協有業務。在當前動蕩多變的大環境下,本區域的巨大潛力日益受全球投資者關注,也為本地企業創造更多商機。

預計成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安永(EY)新加坡戰略與營運合伙人王重植受訪時指出,全球地緣政治因素已經影響企業的營運和供應鏈,許多公司有意把業務轉到東南亞國家。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促使一些企業將生產基地遷出中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因而受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去年東協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2.9萬億美元(4萬億新元),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東協經濟正以年均5.2%的速度增長,預計到了2030年,東協GDP將達到6.6萬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歐盟的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東協城市發展迅速,中產群體也不斷壯大。工商總會主席張松聲認為,本地公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正切合區域各國在基礎建設、金融服務、醫療保健,物流和教育領域的需求。

「這些機會就在家門口,本地企業完全可以藉助東協的強勁增長勢頭,將業務擴展到區域市場。」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黃山忠指出,部分本地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所擁有的資源相對有限,因此傾向於先從鄰近國家拓展業務。

「新加坡與其他東協成員國的地理位置相近,語言和文化背景也較為熟悉。本地企業除了拓展自身業務,也能和商業夥伴攜手進軍第三方市場。」

根據工商總會的調查,越南、緬甸、馬國和印尼是本地企業進軍區域市場的首選目的地。在本地商家看來,這些市場的消費者需求、投資環境和經商成本都相對有利。

中華總商會今年的商界意見調查則顯示,馬國和印尼是最受本地商家歡迎的區域市場。另外,本地企業也比去年更加關注泰國、越南、柬埔寨和菲律賓。

黃山忠說:「這些東協國家擁有大批年輕且有技能的勞動力,(隨著)中產階級崛起,消費經濟也蓬勃發展,帶動了城市化和基礎建設迅速發展。」

四大領域 商機無限

東協10國經濟發展程度不一,關鍵產業也各不相同。哪些領域潛力最大,哪個國家商機最多?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副局長陳純金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點出本地企業可進軍的四大關鍵領域。

■中產消費群體

東協10國共有6億4000萬人口,市場規模是新加坡的近100倍,區域人口預計在10年後增至7億1000萬。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的調查,到了2025年,約有1億2500萬個東協家庭年收入超過1萬元。其中三成家庭的年收入介於2萬5000元至9萬5000元。

不斷擴大的區域中產群體,在食品、奢侈品、教育、保健和休閒服務等消費相關領域的巨大需求,為企業帶來無限商機。

陳純金說:「本地企業在食品安全和品質方面的聲譽,成就了強大的新加坡品牌效應,也幫助新加坡食品企業從競爭中脫穎而出。」

例如,中產群體快速壯大的越南,近年來吸引許多本地餐飲和零售業者進駐。勝樂集團、珍寶餐飲集團和豆先生(Mr. Bean)都將業務擴展至越南。

■數碼經濟與顛覆性科技

人口排名全球第三的東協,也是個年輕的市場。區域六成人口年齡都在35歲以下。即便到了2030年,中位數年齡也只有33歲。

此外,這裡也是全世界網際網路發展最快的地區,新增網絡用戶月均400萬名,平均每100個人就擁有147.2部手機。這些都為數碼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本周最新出爐的「谷歌—淡馬錫—貝恩數碼經濟報告」預計,東南亞數碼經濟規模今年已達到1000億美元,預計在2025年時增加兩倍至3000億美元,成為繼美國和中國之後最大的數碼經濟市場。

報告也顯示,從2015年至今年上半年,東南亞網際網路經濟企業共融資370億美元,其中約三分之二流向私召車和電子商務業者。今年上半年區域業者共籌集7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

本地企業除了進軍電子商業行業,還能為區域電商業者提供付款、保險、物流和倉儲配貨等支援服務。東南亞蓬勃發展的科技與起步公司生態圈,也為本地創業者提供發展機遇。

■基礎建設與智能系統

區域新興經濟體的城市化進程與高速經濟發展,都為基礎建設創造巨大需求。亞洲開發銀行(ADB)預計,2016年至2030年間,東協地區所需的基建投資高達3.78萬億元。

除了基建服務,多數基建項目在貸款時也需要融資和項目結構服務。除了本地基建公司,專業服務公司也有機會參與區域基建項目。

菲律賓和印尼等國在交通、能源、公用事業和電信方面的基礎設施需求強勁,大城市周邊人口不斷增長,對智能交通系統和水電網絡的需求也隨之擴大。本地企業可以和當地業者合作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服務。

另一方面,泰國正推行的東部經濟走廊(EEC)計劃,也涉及多個與機場、海港和高鐵相關的大型基建項目。我國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供應商能滿足EEC計劃中各類發展項目的需求,本地物流公司也能為計劃參與省份的製造活動提供支持。

■製造業和工業4.0

受全球電子產品周期下行影響,新加坡製造業已連續四個月萎縮。相比之下,越南等區域國家的製造業仍維持高速增長勢頭。

陳純金說,東協國家在製造業方面的優勢各有不同,本地企業應選擇最適合其業務、能力和顧客群的市場。

「泰國有發達的汽車和精密工程製造業,越南的電子、紡織服裝和家具製造也都很強勁,而想要讓工廠靠近新加坡的企業,通常會選擇馬國。」

與此同時,印尼、泰國和越南都在朝工業4.0邁進,當地政府均制定了工業4.0戰略和路線圖,以提高當地製造業競爭力。新加坡解決方案供應商可以與當地製造商合作,為他們提供自動化、機器人、增材製造和工業物聯網等多種服務。

進軍海外市場須做哪些「功課」?

本地按摩保健品牌Kenko12年前就已進軍東協市場,如今不僅在馬國和印尼都有分店,也在多個區域國家開辦培訓學校。連以按摩服務聞名的泰國,都有公司邀請Kenko前去授課。

Kenko董事長陳天榮受訪時說,「新加坡品牌」是本地企業開拓區域市場時的最大優勢。

「人家一聽你是新加坡來的,就覺得有品質保證。在他們看來,新加坡企業做事認真,不偷工減料。」

不熟當地律法妨礙發展

不過,他也坦承,對外國市場的環境和法規缺乏了解,是公司在區域擴張時遇到的最大阻力。公司過去直接經營馬國分店時,就因不熟當地的僱傭條例,遲遲招不到合適的員工。

「現在我們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尋找合作夥伴,讓馬國人幫忙打理當地生意。」

亞坤品牌與市場發展主管黎德維也認為,可靠的合作夥伴是區域擴張的成功要素。他說,亞坤主要通過特許經營擴展東協市場,集團直到今年才進軍馬國,就是為了尋找合適的商業夥伴。

「他們既要對當地市場有充分認識,也要對新加坡有足夠認知,並且認同我們的經營理念,才能把亞坤的品質和管理帶到當地。」

工商總會調查顯示,四成本地企業在進軍海外時,都因為不了解當地市場資訊而碰壁。此外,國外的經濟與政治環境不確定因素、經商文化差異,以及尋找願意外派的新加坡僱員,都是本地企業區域擴張過程中面對的挑戰。

安永—帕特儂(EY–Parthenon)戰略與營運合伙人尚加裡(Sriram Changali)指出,東協既有新加坡和馬國這樣的發達市場,也有緬甸、寮國和柬埔寨等新興市場,各國文化、語言、宗教和商業習俗都各不相同。

他說:「雖然本區域正邁向一體化,但新加坡企業還是應當注意當地人的偏好和文化,而不是指望有哪一項策略能放之四海而皆準。」

陳純金建議本地企業在邁向海外前做好三項準備工作。

首先,企業應打造有特點的產品和服務,以便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其次,業者要準備好應對截然不同的經商環境,並關注當地政局動態。第三,業者也應與當地的利益相關者建立聯絡網,並栽培了解當地市場與文化差異的人才。

除了向企發局尋求援助,本地企業也可參與商團商會主辦的培訓課程和海外考察團,從而熟悉當地環境,尋找合作夥伴,做好開拓新市場的準備。

黃山忠說,中華總商會今年4月就組團到菲律賓考察,拜訪當地商會、政府機構和企業,幫助企業了解菲律賓的市場動態和投資環境,也運用總商會的人脈網絡,幫助本地企業與當地合作夥伴對接。

工商總會今年來已組織八個海外考察團,前往柬埔寨、印尼、馬國、菲律賓和越南等市場。總會今年6月也推出東協商業網絡(BusinessASEAN Network),為有意開拓區域市場的本地企業與當地業者牽線搭橋。這個網絡將率先在越南、印尼、泰國和緬甸推出,之後再擴展到其他東協國家。

「商聚東協」下期走入印尼市場

《聯合早報》推出「商聚東協」系列報導,為本地企業帶來區域市場的最新信息。本專題每兩周刊登一次,每期聚焦不同市場的主要增長領域和經商須知。

華文媒體集團新聞中心財經記者奔赴九個東協市場,實地洞察各國商業環境,並走訪當地新加坡企業,了解他們在地經營的經驗與心得。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是「商聚東協」系列的知識夥伴。企發局各市場主管將分享不同國家的經商小貼士,幫助企業避開文化和法規雷區。

相關焦點

  • 上遊對話|新加坡貿工部副常任秘書吳鵬毅:今年新加坡要在智博會設...
    我們也會設立一個國家展館來展示新加坡企業的產品和科技解決方案,讓參與者了解數碼化科技的成功例子。出席者也有機會參與由我們主辦的企業交流會,與其他公司共同了解如何通過新加坡和重慶兩個雙樞紐探討東南亞和中國西部的商機。
  • 匯聚全球金融及科創行業大咖,發掘2021全球商機
    匯聚全球金融及科創行業大咖,發掘2021全球商機亞洲金融論壇論壇首次升級線上
  • RCEP的新商機 匯桔網助力企業走進新加坡
    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取得重大進展,在RCEP區域內,各協約國將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及區域貿易的政策紅利,發展本國經濟?而中國企業又將如何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該投資工作方案旨在加強投資自由化,為中國和新加坡企業創造更有利的商業環境。
  • 香港美國商會全面審視外商如何因應日益成熟的中國市場
    定義日益成熟的中國市場 談到中國的快速經濟增長,香港美國商會主席李國維(Peter Levesque)先生認為:「經過三十多年令人矚目的發展,中國作為一個日益成熟的經濟體正促使越來越多國際商業領袖調整近期和長遠的在華戰略。」同時,「日益成熟的中國市場也為跨國企業帶來新的商機和市場。」
  • 布局東南亞,首選新加坡,現階段為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做好準備
    危機也是商機,如何在這場危機中「逆襲」,成了每位公司領導人朝思暮想的共同課題。業務線下轉線上為了控制危機發展,新加坡政府從4月7日開始實施阻斷措施(也稱「斷路器」Circuit Breaker),大部分工作場所都將關閉,只有提供必要服務的場所和戰略經濟領域,以及屬全球供應鏈一部分的行業才可繼續營業。
  • 李克強在「新加坡講座」演講 用英文喊話工商界:歡迎對華投資
    李克強強調,他此次來新加坡還將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進一步推動中國和東協關係的發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覆蓋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1/3貿易量,是按照世貿組織規則達成自貿協定,有利於地區國家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今年RCEP談判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中方將採取互利、靈活的態度同各方繼續推進談判。
  • 智博智見⑩|新加坡人力部部長楊莉明:約30家新加坡企業參與線上...
    9月15日上午,在2020線上智博會開幕之際,身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的新加坡人力部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女士,依託於中新國際數據通道,以視頻連線方式與萬裡之外的重慶實現連線,在2020線上智博會開幕式致辭。
  •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RCEP將為企業推動電子商務創造有利條件
    《聯合早報》11月16日報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將為企業創造更有利於推動電子商務的環境,讓它們更易於進軍成員國的市場。
  • 明年起新加坡小學,初中和高中學費又要漲了!
    毫無疑問 「一年一個價」說的就是新加坡學校 從小學、初中到大學 可謂是一路飆升! 新加坡公民、PR和東協國際學生,學費將維持不變。 非東協學生的學費則會上調。
  •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服貿會商機:中國智能科技企業如何更好「出海」?
    (2020年服貿會)服貿會商機:中國智能科技企業如何更好「出海」?中新社北京9月6日電 (凌雲)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中國智能科技企業負責人帶著新的產品和理念來到展會。如何讓智能服務成為全球共享的商機,此中門道不少。美團副總裁、首席科學家夏華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工智慧技術未來的發展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依賴於很多國家科研人員的合作和交流。他舉例說,美團已經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DeepDrive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產業聯盟,就是希望通過與技術團隊和學術團隊合作,推動雙方在無人駕駛、機器視覺以及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與共享。
  • 「十四五」期間土木工程建設商機吸引菲律賓砂石企業
    「十四五」期間土木工程建設商機吸引菲律賓砂石企業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6日 09: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十四五」期間土木工程建設商機吸引菲律賓砂石企業  中新社武漢12月15日電 「菲律賓擁有豐富的砂礦和礫石資源,『十四五』期間中國土木工程建設對砂石骨料需求巨大,我們集團看好這個商機,希望在後疫情時代開發和利用好菲律賓天然河砂,搭乘中國土木工程發展快車,並為菲律賓造就更多就業機會。」
  •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
    新華社新加坡12月6日電(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中國-東協經貿合作依然保持強勁勢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
  • 新加坡總理請了兩個星期年假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日(12月16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將從今天(12月17日)起休假至12月31日。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的假期並不能出國旅遊。李顯龍將利用最後兩個星期發掘新加坡這個小島嶼,並抓緊時間讀一些書。
  • Google全球商機通—幫您輕鬆調研海外市場
    數位化時代,世界聯繫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在瞬息萬變的今天,我們到底要怎樣才能掌握全球市場信息,快速了解市場變化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款很好用的工具——Google全球商機通。什麼是全球商機通 全球商機通是谷歌在2018年3月份上線的一款免費營銷工具,它主要面向出口企業,提供給企業全球範圍內同行業的各種數據和市場信息。全球商機通將行業劃分為16大類,其中每個大類還會再細分成幾個小類。我們可以直接從搜索框中輸入本行業進行查看,也可以通過產品分類來查找同行及相關行業。
  • 製冷企業如何沿「一帶一路」尋覓商機?
    製冷翹楚西安會師,為徵戰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吹響前進的號角。       陝甘寧製冷精英聯誼會在「絲路經濟帶」上的重要城市——西安順利召開,西安有著歷史、文化、地緣等多方面的優勢,製冷精英匯聚於此,響應國家「一帶一路」號召,開拓西北地區製冷新篇章。陝甘寧製冷精英聯誼會流程緊湊,內容精彩,吸引了西北地區製冷精英的踴躍參與。
  • 聚焦中國—東協醫藥行業商機
    在中國與東協不斷緊密經貿關係的大背景下,雙方醫藥行業及其企業合作不斷發展。近年來,中國與東協國家共同落實《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雙方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合作層次進一步拓展,合作內涵進一步豐富,在傳染病防控、傳統醫學、衛生人力資源、醫院管理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多個務實合作項目,取得豐碩成果。
  • 中新兩國外長承諾將相互支持經濟復甦,新加坡10月19日恢復新中簽證...
    截圖自新加坡衛生部官網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發布的文告,隨著新加坡逐步開放邊境,移民與關卡局將恢復接受短期旅行外籍旅客的籤證申請。從10月18日23:59時起,這類短期籤證的申請可以向新加坡駐外使領館提交,或由受權代理機構、新加坡本地擔保人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