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中講話
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7月6日至7日,來自重慶各區縣學校、經過層層選拔的441名中小學生齊聚一堂,在「新時代好少年」我為祖國點讚主題教育讀書活動重慶市演講、朗誦展示活動中,用熱忱與激情為祖國點讚,把讀書、感悟、實踐貫穿於一體,將對家國的熱愛與對美好明天的憧憬轉化為行動與力量。
本次市級展示活動由重慶市教委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重慶市各區縣教委關工委協辦,課堂內外承辦。中共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重慶市教委關工委主任帥遜,教育部關工委委員、課堂內外黨委書記、董事長劉信中,重慶市教委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鄧朝喜,重慶市教委關工委副主任鄭金城等領導出席活動。
學生比賽現場
重慶市演講、朗誦展示活動分為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三組比拼同時進行,每組7個專業評委從演講朗誦內容、演講朗誦技巧、演講朗誦效果、時間掌握、脫稿要求五部分對選手進行現場評分,保證活動的公平公正。
學生比賽現場
現場精彩紛呈,亮點頗多。《祖國啊,我們為您歌唱》、《延安,我帶著熾熱走近你》、《中國的「天眼」開了》等經典朗誦作品被深情詮釋;《遲到的家書》、《你的名字叫軍娃》、《閃光鐵釘,工匠初心》等演講作品,則取材於選手們自己身邊的真實故事,用生活的點點變化,點讚小康社會的幸福,點讚科技帶來便捷,點讚祖國的強大。激烈的現場展示,讓選手們熱情高漲,意氣風發。小學組選手個個落落大方、毫不怯場,用質樸的語言與赤誠的情感點讚中國擔當,謳歌中國力量;初中組選手則更穩重自信,情感真實飽滿,豪情滿懷,用激昂文字抒發家國情懷,傳頌中華文明;高中組選手神採飛揚、意氣風發,技巧與情感完美融合,時而深情款款,時而慷概激昂,用激情與熱誠讚頌中國奇蹟,宣揚中國精神。
獲獎學生留影
經過激烈角逐,本次市級展示活動共評選一等獎66名,二等獎155名,三等獎220名。其中永川區紅旗小學馬藝寧、大足區大足中學王牌、渝中區巴蜀中學凌藝等29名同學分別獲得朗誦之星以及演講之星榮譽,他們還將代表重慶300多萬中小學生晉級參加月底在延安舉行的全國展示活動,與來自全國其他省份的優秀選手同臺較量,一展風採。
石柱縣南賓小學的冉承卓是本次展示活動的朗誦之星。他將《紅領巾》詮釋得真實質樸,鼓舞人心。他告訴記者,自己對革命聖地——延安充滿了期待,將繼續努力,爭取再捧一個獎盃回家。對於此次獲獎,冉承卓的母親表示又高興又欣慰。她說,這次獲獎是對孩子每天練習的肯定與回饋,更是促使孩子繼續努力的鼓勵與鞭策。活動名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活動中的努力與成長。
親自帶學生來參加比賽的沙坪垻區濱江小學包耘校長認為,本次主題教育讀書活動主題鮮明,學生進步頗大,不僅增強了自信心,開闊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傳遞了正能量,培養了學生大國自豪感及與祖國共奮進的決心,為以後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評委田桑作總點評
在頒獎儀式上,專家評委、重大美視學院碩士生導師、重慶廣電集團(總臺)播音指導、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田桑作總點評時談到,今年選手的文稿基調、語音面貌、表達技巧較去年有很大進步,整個活動都充滿正能量。他也指出,選手們在發音技巧上還有提升空間,對演講和朗誦的差別也需加深認識,朗誦是詩一樣的語言,情感要豐富細膩,不能只靠喊和吼;演講重在「講」,要有互動性和信息傳遞,要有「我」的個性才生動、有感染力。
鄭金城作活動總結
重慶市教委關工委副主任鄭金城以「初心、使命、擔當」為關鍵詞,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指出,有初心才有夢想,有夢想才有動力,今天的演講朗誦展示活動,不僅展現了重慶中小學生的自信和感恩,為孩子們明天的成長成才提升了能力、增強了學習使命,也是教育部關工委幫助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平臺,是教育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的活動載體,是展現青少年自強不息的活動舞臺。
課堂內外黨委書記、董事長劉信中勉勵學子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提升能力,將個人目標與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今天你們為祖國點讚,未來祖國和人民為你們點讚!
獲獎學生合影
活動最後,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重慶市教委關工委主任帥遜為晉級全國展示活動的選手們授旗。他說,最受關注的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我為祖國點讚」今日圓滿收官。130萬學生參與,經過層層選拔,400餘名選手參與市級展示。他們來自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家庭,但是他們用同樣的熱忱與激情為偉大祖國點讚。預祝重慶代表隊在延安大獲全勝!
「我們在美麗的山水之城重慶為祖國點讚,延安,我們來了。」活動在選手們的齊聲吶喊中結束。
領導嘉賓參觀書畫作品
此次市級展示活動期間,現場還首次展示了讀書活動首屆優秀學生書畫作品。本次活動銅梁、榮昌、潼南等區縣投入了極大熱情踴躍參加,現場收集了硬筆字、毛筆字等書法作品以及各種繪畫作品30餘件,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別是書法作品,充分顯示了我市學生深厚精湛的書法技藝。
據悉,首屆書畫活動的開展,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相互切磋、展示自我的舞臺,而且還在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國粹魅力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