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怎樣才能幸福呢?
似乎成了知識爆炸,而,又是碎片化時代下最為疑問以及追求的問題!
我覺得幸福的人生,是需要具備一定的認知力以及正確的思想觀念,在正確的思想觀念指引下,才會有正確的行為。
認知是所有行為的內在邏輯,而行為是認知能力的外在表現,所有的認知是學不來的,唯有不斷地去經歷,不斷地打破,復原。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在強大的認知思想下,多次重複形成正確的習慣,正確的習慣才能塑成良好的性格,從而造就幸福美滿的人生。
一個人在這個知識爆炸而又碎片化的時代,人思想的累計量每過兩至三年就會增長一倍,當我們不能輕易辨別是非,善惡的時候,所接觸的訊息越多,知識量越多,頭腦就會被搞得很混亂。
比如今天很多人喜歡去研究「網絡直播」,看到這個逗比的視頻,前一秒在笑這人很LOW,很低俗,下一秒看到別人粉絲,以及直播收入的時候,腦海裡就浮現了,要是我能幾小時就能賺這麼多好,然後,然後,然後就陷入了一種糾結的狀態中。
再者說,現在很多人喜歡去研究教育方式,有些人喜歡國外的教育方式,比如蘇聯的教育,然而過幾天又喜歡上了美國的教育方式,過幾個月又覺得德國的不錯,等等這些理論知識不斷地拿自己的孩子做試驗品,最後孩子就成了很多父母中的不聽話,叛逆,又非常追求自由,要放縱青春。其實,真正的適合,絕對不是某個人,某個電視劇說出來就是,而是必須長達幾百年甚至更久的歷史中印證。
而有些人,活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一生也沒找到正確的做人之道,不知道走了多少的冤枉路,走了多少的彎路,自己走彎路也就算了,而在此彎路中,不知道傷了多少人的心,造成了多少人的痛苦,甚有者,直接把孩子的世界,變成自己腦海的世界。
那些一句句的,爸爸媽媽就是當初不努力,沒去學習什麼什麼,才導致今日我們什麼什麼,這些話,我想,還是忘卻掉,人生,不管多少歲,都依然有重新奮鬥向前的力氣與能力。
我想,人都希望自己是幸福的,是快樂的。
而今天,不知是社會發展原因,還是人心回歸黑暗,很多人都開始以自我為中心,念念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而由此所衍生出來的一種人生態度就是競爭,漸漸地成了鬥爭,鬥爭晉級就會成了戰爭,當我們靜下心的時候看看周圍,自私,競爭,鬥爭,戰爭,不是每天都在人們的內心,家庭,工作單位上演著嗎?
爆火的皇宮宮心計,多刺激,毫無演技的演員,多帥氣,網絡直播的大喊大叫賣弄胸腿,多是好看。。。。。。
有時候我也在想,多少人因為認知力不夠強大,思想不夠穩固,從而把此類吸收到的,變成了他活在世上的「行為」,如果當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能想起孔老說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許,欲似深淵,欲不可縱。
回想起孩時,所有的都是快樂,所有的都是幸福的,是因為所處的世界太小?還是所處的環境太小,我們才是幸福快樂的?
我想不是的,是因為我們那時都心存善意,覺著每個人都是愛自己,真心與自己相處,哪怕我摔的渾身是傷,我也依然笑著說句,走,沒事,繼續騎車,抓蜻蜓,掏鳥窩去,那時,我們的認知力還夠用,那時我們的欲望之門還沒打開。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戰場,而老年確是墳墓的生涯軌跡,而這樣的人生過起來並不幸福。
中年,兩個字含義很多,有些人,十幾歲就是中年,有些人二十幾歲是中年,你的中年是幾歲呢?你的中年又是否成為了戰場?
終其一生,你活到現在,你多久沒有回顧道德兩字,還記得少者戒之在色,中者戒之在鬥,老者戒之在得嗎?還記得,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__)嗎?
人生,想要一直幸福,莫過於心懷善念,思想正確,認知夠強大。
願你走過半生,仍是少年
願你健康幸福
願你能持續提高認知力,持續地心懷善念去經歷,去付出,去反思
願你趁著青春還在,時光還多,勤奮地的歷練,做你想做之事
朋友圈的毒雞湯,看看就好,公眾號的心靈雞湯,嘗嘗就好,抖音,快手,皮皮蝦,直播,笑笑就好
別人的人生再好,別去捧臭腳,別人坎坷不平的人生,別去嘲笑。每個人都是一道光
每個人多年以後,都是住同一房子,沒必要起伏自己的行為。
想做的事,做吧,擁有的夢,行動吧,想要的物品,買吧。
提升好認知力,穩固好正確的思想,持續地努力著,笑著,學習著,輸出著,心懷善念,我想這就是幸福,這就是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