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如果擁有自己的專屬名字,那麼它的一生必定是不平凡的,比如非洲的雄獅組合「壞男孩聯盟」,這個由6頭雄獅組成的超級聯盟在一年內就殺死了大大小小超過100頭獅子,成為了非洲最殘忍的獅群。那麼,尼羅鱷古斯塔夫是做了什麼擁有了自己的名字呢?擁有自己名字的尼羅鱷能不能單挑一頭成年雄性河馬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尼羅鱷古斯塔夫
尼羅鱷古斯塔夫是一條成年雄性尼羅鱷,它又被稱為「傳奇巨鱷」。那麼,它有什麼傳奇的經歷呢?
非洲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這裡有著種類繁多且數量眾多的野生動物,而且從食肉動物到食草動物這裡幾乎應有盡有。隨著現代人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在非洲動物比較密集且種類比較多的地區,大都有國家公園或者是保護區的存在,比如位於肯亞西南部與坦尚尼亞交界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這裡是東非動物大遷徙的終點)、位於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北部的塞倫蓋蒂生物保護區等等。
在非洲中東部的「山國」蒲隆地同樣有一個動物的保護區,它就是魯西西國家公園。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20世紀80年代,在國家公園的河口三角洲地區經常發生動物襲人的事件,經過生物學家的2年實地考察發現,這些襲人事件的「罪魁禍首」是同一種動物,確切的說是同一隻動物,它就是一條成年的尼羅鱷,據不完全統計,這條尼羅鱷一共殺死了超過300人。
鎖定了目標後,為了阻止「殺人惡魔」繼續危害人類,生物學家們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組織了多次抓捕行動,但是直到2004年,也沒有將它「繩之以法」,從此,這條尼羅鱷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從傷人到被數次圍剿,這條尼羅鱷展現出了驚人的破壞力以及智商,但是,這條尼羅鱷直到1999年才被一個法國人正式賦予了名字。
尼羅鱷古斯塔夫的真面目
所有動物的數據大都是生物學家通過各種方式實際測量後的,但是古斯塔夫則是個例外,因為它從來沒有被人抓住過,所以它的數據就顯得撲朔迷離了。有些人說:古斯塔夫的體長超過10米,也有的人說:古斯塔夫就像一條遠古巨鱷一樣。但是,這些說法畢竟只是傳說。
雖然沒有古斯塔夫的準確數據,但是據觀察古斯塔夫兩年之久的生物學家帕特斯給出了一個目測比較合理的數據:體長6米左右,體重1噸左右。
尼羅鱷是現存體型第二大的鱷魚,僅次於灣鱷,而且尼羅鱷也是現存非洲地區體型最大的鱷魚,一般情況下,成年尼羅鱷的體長在4米左右,體重平均在600公斤左右。而古斯塔夫從數據上看已經超過了正常成年尼羅鱷的1倍左右。
因此,尼羅鱷古斯塔夫是已發現的體型最大的野生尼羅鱷。
尼羅鱷古斯塔夫能不能打過一頭成年雄性河馬?
關於古斯塔夫與河馬的較量,在同時期魯西西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表示,古斯塔夫曾經殺死過成年的河馬。因此,按照這個說法古斯塔夫是能夠打過成年河馬的。但是由於是工作人員的口述,並且也沒有說明河馬的體型以及性別,所以,我們還是要簡單的分析一下成年雄性河馬的體型,然後來看一下可能性。
河馬
現存的河馬是非洲獨有的動物,一共有4個不同的亞種(河馬南非亞種、西非亞種、東非亞種以及指名亞種),其中與尼羅鱷有衝突的亞種多為河馬指名亞種。
河馬指名亞種又稱尼羅河河馬,它是四個亞種中體型較大的一種,分布範圍主要以尼羅河、非洲東、西部地區為主。成年的雄性尼羅河河馬體長平均在3.3米左右,體重平均在2噸左右。
雖然河馬是一種雜食偏素食的動物,但是作為非洲五大獸的它有著極強的攻擊性。河馬屬於群居動物,它們有著很強的領地意識,對於冒犯領地的一切動物(除了成年大象)外都是零容忍的。
河馬除了有著龐大的體型外,還有著長約50公分的下犬齒以及超過800公斤的咬合力,因此,在水中,即使是「草原之王」獅子都不敢輕易招惹它們,不過在陸地上的河馬遇到獅群,由於體型龐大缺乏機動性容易被撕咬後失血過多而遭到獅群的捕殺。
尼羅鱷古斯塔夫VS成年雄性河馬
我認為古斯塔夫與成年雄性河馬的對戰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在陸地上交戰。這種情況下,尼羅鱷的勝利較大,因為,河馬雖然有著尖長的犬齒以及強大的咬合力,但是,它要想給尼羅鱷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就必須要將尼羅鱷的身體咬到嘴裡,但是,陸地上,尼羅鱷屬於比較扁平的,這顯然不利於河馬的咬合,而尼羅鱷則不同,它的大嘴一張就能給河馬造成傷害。如果持久戰的話,肯定是尼羅鱷最後勝出。
第二種情況就是在水中。在水中決鬥的話,雙方都能給對方造成傷害,而且由於在水中鱷魚是漂浮於水面上的,這有利於河馬嘴巴的咬合,一旦被河馬咬住,它尖長的上犬齒配合上強大的咬合力就能將尼羅鱷咬穿。
因此,在水中,河馬有一定的優勢。
總結
在現實中,除了魯西西國家公園的那位工作人員的口述外,並沒有發現任何河馬殺死成年尼羅鱷或者是尼羅鱷殺死成年河馬的實例,它們在相遇時,大都是尼羅鱷遇到一群河馬,而河馬則只是以驅趕為主。
如果真要對比一下的話,我認為尼羅鱷古斯塔夫在陸地上勝率較大,而到了水中,它很難打贏一頭成年雄性河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