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飼養寵物家庭逐漸增多,隨之帶來的遺棄現象也越發常見,而人們捂著鼻子走過的垃圾站,卻成了流浪貓狗的覓食之所,它們徘徊在諾大的街頭巷尾,卻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棲身之所。
北大作為我國教育的頂尖學府,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棟梁之材,如今他們又利用自己所學知識,為解決亂竄的流浪貓問題貢獻力量。4月17日,一位北大學子為流浪貓製作了專屬的貓咪圖鑑,自此,許多寵物愛好者便通過該渠道,以領養的方式代替購買。網友紛紛表示:有才又有德。
許多人一時興起,就在家中添置了寵物,而又一時無趣,便決定將其拋棄。無奈不知託付何人,最後就將陪伴自己的貓狗丟棄在北大學府,希望以此減輕自責和愧疚。長期以往,北大校園已貓狗成群。
雖然北大學子對流浪動物都十分照顧,但是他們始終覺得,這裡並不是它們真正的安身之所,校園裡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北大不是流浪貓的天堂,它們的家在遠方」。
為了解決流浪貓所帶來的問題,同時也為它們尋找到適合的家庭,北大還專門成立了名為「北大貓協」的組織,袁磊祺便是其中一員。
事實上,袁磊祺早就萌發過為流浪貓製作貓咪收養程序的念頭,他曾在圖書館中借閱了2本書籍自學編程,無奈課業繁重,還身兼科研任務,讓他無暇著手將其實施。疫情的爆發,讓所有高校延遲復學,此時他翻出這兩本書,為流浪貓踏上了「尋親之旅」。
袁磊祺表示:在技術上並不是很難,因為代碼都很容易理解,主要是過程比較繁瑣,同時還面臨著資金緊張的困境。
由於是公益組織,貓協經費又較為緊張,如何找到合適的伺服器儲存圖片,便成為了他最頭疼的問題。
在貓咪圖鑑製作之初,他選擇了校園網作為臨時儲存伺服器,但由於訪問者人數激增,伺服器不堪重負,出現了崩潰。此時,許多寵物愛好者紛紛自發捐款,為他們重新更換了伺服器,貓咪圖鑑再次上線。
隨著數次的改進,貓咪圖鑑內容已經逐漸豐富,每隻貓咪都有著自己的專屬身份信息,配圖之下,不僅記錄著貓咪毛色,性別,健康狀況等基礎信息,甚至專門列出一欄標註是否絕育,為領養者們免去了擔憂。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點讚:有才又有德,暖心人又帥。
同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之前在山東理工大學發生的事件。一位大四學生殘忍對待流浪貓,在貓還存活的情況下,就用殘忍方式對待致死,並將其過程拍攝視頻發布至網絡,短短兩個月中,就有80隻流浪貓因此死亡。網友屢次私信勸說,卻遭到了惡言相向。
學以致用,將自己的才能貢獻於社會,厚德載物,方能體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