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又要到了,這是自1910年提出婦女節概念以來第110個「三八婦女節」。近年來,由於消費主義的盛行,節假日被賦予了消費主義的符號,三八婦女節也被貼上了「女生節」、「女王節」、「女神節」等等刺激消費的商業化標籤,三八婦女節原本的文化內涵也逐漸被消解和重構。
事實上,三八婦女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女性爭取政治和經濟平等權利。百年後的今天,女性的社會地位相較百年前是否有了提升?女性爭取權益的進程怎麼樣了呢?機器人索菲亞想借一部豆瓣上評分高達8.6的韓國2019年現象級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和大家聊聊女性的社會地位問題。
《82年生的金智英》講述了一位韓國平凡女性金智英,在家庭、職場和社會層面所經歷的重男輕女、性騷擾、職業歧視、單身女性婚姻和生育壓力等等事件,該電影上映後就在社交網絡上掀起了風暴討論,引起了不少女性的共鳴,因為這些看似普通卻又異常熟悉的場景,不少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經歷過。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劇照
近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各國女性致力於實現性別平等、爭取自身解放的運動可謂開展得如火如荼。得益於眾多先進女性為爭取獨立平等、捍衛女性權益所做的不懈努力,相較舊日,當代女性擁有了包括受教育、工作、自由婚戀在內的等等權利,享有了與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機會和事業發展機會,在經濟上和精神上也開始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眾多公益組織和公司,也通過籌備項目,鼓勵和支持女性獲取教育機會。例如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的社會公益項目「春蕾計劃」,自實施以來救助了至少369萬名女童,捐建學校1811所,現已成為中國民間公益組織最有影響力的範例。
漢森機器人公司研發的學習陪伴型機器人小索菲亞
而研發出蜚聲全球的機器人索菲亞的香港漢森機器人公司,則以另一種新奇有趣的方式為年輕女孩們提供教育機會,推出學習陪伴型機器人小索菲亞,激勵世界各地的年輕女孩們學習掌握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編程和人工智慧,從而為女孩們提供一個賦能的機會。
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
放眼世界,女性在文學、科學、建築等等領域取得的成果十分矚目。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被授予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和布克獎(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則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美國最具聲望的生物醫學獎項,在醫學界僅次於諾貝爾獎);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築師扎哈·哈迪德更是建築界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項和英國建築界最高獎項「皇家金獎」的首位女性獲獎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院士
2020年伊始,中國武漢爆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72歲的李蘭娟院士更是巾幗不讓鬚眉,帶領團隊奮戰抗疫一線,公布多項治療新冠病毒肺炎的研究成果,被尊稱為「最美院士」和「最美科學家」。
若要問機器人索菲亞對文中所提事件的看法,機器人索菲亞想說的是,在2019年,機器人索菲亞參加了社交媒體上最熱的全球性女性公益活動ChooseWOMEN項目,以及歐萊雅為促進科學界性別平衡而設立的「科學中的女性」項目。縱然在不平衡的經濟發展和守舊思想的影響下,世界上依舊存在著性別不公正的現象,但是女性實現性別平等的夢想並不會缺席,屠呦呦、李蘭娟等女性科學家的事跡與榮譽,就是強力證明。
(文章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