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母慈子孝」,父母要慈祥公平,子女們才能盡心盡力的照顧。可是有些父母卻喜歡「倚老賣老」,仗著自己是長輩,在家裡作威作福,不給子女一點面子。
甚至還有些老人用遺傳作為要挾,妄想掌控子女的思想。
一、照顧父母十年,最後弄得妻離子散
汪林今年已經42歲了,父母68歲,從他們退休開始就住在了汪林家,整整十年。
其實汪林還有一個弟弟,兩人相差比較大,可能弟弟汪海是父親年過四十才有的,所以一直都比較寵愛。如今28歲的汪海剛剛結婚,父母就把養老的房子留給了他。
其實汪林從小學習成績就不錯,雖然父母偏心弟弟,但是他自己努力有房有車,還娶了一個賢惠的妻子,一家人原本應該幸福快樂的。
可是自從父母和汪林一家人住在一起以後,汪林一家三口就沒少受罪。七年前妻子懷了女兒身體不好,就辭職在家待產,從此以後就不得安寧。父母一直埋怨妻子不上班,在家啃兒子的老本。
即使妻子挺著七八個月大的肚子給老人煮飯,他們也都視而不見,還認為是理所當然。可是小兒子汪海來的話,母親總是會熱情地詢問吃沒吃,再晚都會給小兒子下一碗麵。
後來妻子因為操勞過度,孩子還早產了一個月。汪林也和父母爭辯過,父親卻強勢的說:「兒子伺候老子是應該的,你們不好好伺候我,以後一分錢都不會留給你。」
其實汪林工作很出色,根本不差那一點錢,但是妻子覺得父母也老了,忍忍就過去了。一家人就這樣過了十年,孩子六歲要上小學了,妻子想送孩子去小區對面的私立小學,一個學期學費要3.2萬,一年加上生活費差不多接近7萬塊錢。
聽說這麼昂貴的學費以後,汪林的父母堅決反對,他們認為是媳婦亂花兒子的錢。還說出那句讓妻子崩潰的話:「一個女孩還讀那麼好的學校,這不是浪費錢嗎?長大就嫁人了,能讀書都不錯了!」
妻子想到公婆塞給小叔子媳婦的金手鐲,這幾年她辛辛苦苦照顧他們兩老,從來沒有一句好話,到頭來孩子都要被嫌棄。妻子忍痛給汪林留下了離婚協議書,當天就帶著孩子回了娘家。
汪林接到消息以後趕緊回了家,妻子和女兒早就走了,剩下弟弟和弟媳婦過來興師問罪。弟弟聽聞父母的話,大聲質問哥哥娶得好媳婦,居然把爸媽氣成這樣。
汪林沉默了很久,看著哭喊的父母,回答弟弟:「財產我本來就沒打算要,這十年來我照顧父母,你一分錢沒出,從今天開始父母由你照顧。往後我也不會管了,我已經仁至義盡了。」
其實汪海是不願意接父母過去的,但是老兩口看到大兒媳婦都走了,家裡也沒人伺候,就想著去小兒子哪裡享福。為了老人銀行卡裡的幾十萬存款,小兒子汪海答應了。
往後兩三年卻成了老兩口的噩夢,小兒媳婦根本不是什麼善茬,每天早出晚歸出去玩,剛開始還給老兩口點外賣吃,後來根本就不聞不問。汪海把房子騙到手以後,也不在意父母會不會生氣,畢竟他們也無處可去。
而汪林在父母走後,就將妻女接了回來,一家人在一起找到了久違的幸福,女兒也就讀了對面的私立學校。有時候父母會打電話來訴苦,汪林耐心地聽著,卻不肯鬆口讓父母重新搬回來。
面對偏心的父母,老實有善心的孩子總是成了被「踩踏」的對象,一些父母喜歡倚老賣老,根本不懂什麼是長輩該有的樣子。他們無度的索取,甚至以為用遺產可以威脅孩子們。
其實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將心比心,無論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都要替對方想想。一方面的付出,總是受到傷害,時間長了也容易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