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屬於專業鞋類產品領域,和足球鞋、籃球鞋等一樣,是專門為某項運動服務的但是由於大部分消費者,一直以來對於跑鞋和普通運動鞋之間的概念很模糊,界限不清楚。所以導致很多人覺得,隨便什麼鞋都可以是跑鞋。
這種隨便的態度問題很大,跑鞋之所以是跑鞋,就在於它針對跑步中會出現的各種情況做出了相對應的設計,以此最大程度保護我們的雙腳膝蓋。
如果隨隨便便穿雙鞋就跑,短時間內你會因為自己「巧妙地避開了智商稅」而洋洋得意,但是長此以往——到時候請替我問候您的骨科膝關節方向的主治醫生。
說了那麼多前話,接下來我們進入正文。跑鞋有「三買」和「三不買」,記住這6個點,以後自己選跑鞋也不會選錯了。
「三買」
第一、大體重買強緩震跑鞋
對於體重大的朋友來說,一雙擁有強緩震性能的跑鞋是尤為重要的。跑步雙腳落地的時候,膝蓋不僅要承受來自身體的重量,同時也要承受來自地面同牛頓的反作用力。
一來一去,膝蓋承受的壓力就顯得特別大。普通跑鞋沒辦法幫助大體重跑者的膝蓋,將承受的壓力削減到一個合適的範圍,所以這個時候,就特別需要對跑鞋的緩震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有人說大體重跑者不應該選擇強支撐的跑鞋嗎?這話說對了一半,因為這種跑鞋能通過「強支撐」,來緩解一部分中底面臨的工作壓力。
但是強支撐跑鞋的綜合緩震能力,不一定能達到對大體重跑者膝蓋友好的程度,所以還是選強緩震跑鞋更加全面——另外說一句,由於機械減震跑鞋的承重下限和上限都很高,所以大體重跑者選機械減震跑鞋,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跑姿不正買控制系跑鞋
有些朋友會出現內旋不足或者過度的情況,針對這種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去做力量訓練。
控制系跑鞋的好處就在於,相比其他跑鞋,控制系跑鞋可以幫你在做力量訓練的這段時間裡,最大程度地緩解內旋不足或者過度,所帶來的問題。
第三、新人買傳統跑鞋
如果是沒有以上兩種問題的新手跑者,那麼你可以選擇的跑鞋有很多。
很多普通跑鞋都非常適合你,而且因為是新人,多半會選擇3-5公裡的養生跑。所以,各大品牌的跑鞋矩陣裡,你可以隨意挑選——那些打著跑鞋名號,實際上就是普通運動鞋的「跑鞋」,儘量規避。
「三不買」
第一、新人不買輕量跑鞋
新人剛開始跑步,還沒熟悉自己的節奏和腿部力量的控制。如果貿然選擇輕量跑鞋的話,很有可能出現各種意外情況。
輕量跑鞋是為了追求速度而被設計出來的,誕生之初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老手們提高自己的成績。為了減輕自重,輕量跑鞋往往就少了很多保護,這對新手來說不是最優選。
第二、非大體重不買機械減震
上文說過了,機械減震的優勢就在於承重下限高,上限也高,非常適合大體重跑者選擇。
但同樣也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不是大體重的跑者選擇前要多多考慮。
如果體重達不到機械減震跑鞋的最低要求,可能穿起來就不是那麼舒服。而且同時跑鞋的反饋,可能也令人不太滿意,但是跑步效果達不到預期。
第三、不買軟鞋
對於這個,老魏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如果你還覺得軟,是衡量一雙跑鞋好壞的標準。
那麼我只能提前給你拜個早年了,因為我也沒什麼話好說的了。
僅僅只是中底軟的鞋,倒還算不上大問題。最多就是跑起來之後,中足由於沒有足夠的支撐力,導致足弓發酸,提前進入疲勞期,縮減運動量而已。
但是那些足弓部分沒有任何抗扭轉設計的軟底鞋,真的是害人。這種鞋一般都只有大神才能駕馭,普通跑者哪怕是老鳥穿這個……萬一地面滑或者路面不平,大家只能去醫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