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錢包~

2020-12-15 水文子dxsh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大學生背著水壺、臉盆、飯盒去大學校園報到,到如今手機、電腦、iPad是標配。在中國高速發展的這幾十年裡,大學生的「入學裝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條件的改善見證了時代的發展與變遷,但如今大學校園內越發明顯的攀比風氣卻引發了人們的思考。

前面一段時間,浙江一位準大學生嫌每月1200元生活費少,在網上引發熱議。不少網友感慨:「如今養個大學生成本太高!」

那麼到底是生活費少了,還是攀比成風呢~

答案顯而易見,對於一般家庭而言,1200元的月生活費在大學校園裡面絕對是綽綽有餘了,畢竟大學校園基本是一頓也就10元,一天25元就夠了,一個月750元餐費,剩下的偶爾出去吃個飯、充個電話費也絕對是夠了。

當然,如果您是土豪請當我沒說。

生活條件好了,沒有哪個家長會虧待自己的孩子。因此,每到大學新生開學季,商家往往會針對大學生進行定製促銷,尤其是各種電子產品。這時候,盲目攀比、不理性消費的事件屢見不鮮。家長無條件地縱容孩子消費或是孩子虛榮心作祟,使孩子還未走出家門、走進社會就養成了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以致學生消費群體成了暑期市場的「香餑餑」。

可是這樣到底對於孩子來說是好還是壞呢?

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因為精緻而毀掉的大學生,其中女大學生居多。學生們在沒有賺錢能力的情況下,依靠著父母過上了這種奢侈的生活,當日後工作以後或者在校園生活中,父母無法滿足這樣的高消費後,通過透支工資或者高額貸款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結果是我們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那麼如何克服這樣的困境呢?或者說大學生們如何自己掌控好自己的欲望錢包呢?

一、明確自己的消費意識

學生人群是新生代消費人群的主力軍。大學新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一份子,還沒有體會到工作和創業的艱辛,往往注重消費體驗而忽略價格。在消費的時候要注意到自己的家庭條件和經濟實力,不要因為虛榮等便購買超出自己能力的奢侈品。

二、堅決抵制借貸

大家可能認為只有像校園貸、套路貸那樣的貸款不要接觸就好,其實不然,像花唄等提前透支的也最好不要使用。提前透支是一種消費習慣,當你習慣之後,便會不知不覺地使用,從而養成過度消費的購物習慣。

三、獲得金錢時,能夠體會到其中艱辛

大學生可以在課餘之時從事兼職,從而體會到金錢來之不易,消費需謹慎。珍惜每一分。

四、認清精神世界豐富的重要性

精神世界豐富才是最大的財富。良好的成績、光明的前程、正直的行為、良好的三觀、從內而外散發的人格魅力,都遠遠大於外在事物渲染的美好。

如今,新一屆大學新生即將報到,他們的消費要從以往的家長代勞轉變為以後的獨立消費。作為即將獨立消費的個體,大學新生首先要有獨立、健康、理性的消費意識和理念。量力而行不攀比、勤儉節約不浪費、理性消費不輕信這是一個準大學生應有的品格。

我是水文子,一個熱愛思考的老可愛~

相關焦點

  • 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會出現這些心理問題,應該認真對待,父母要收藏
    這樣的環境,很多大學生會緊張,會迷茫。在這樣的壓力下,很多大學生都會產生心理問題,嚴重的甚至會讓他們一蹶不振。那麼這些畢業生會產生什麼心理問題呢?各位畢業生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各位父母、老師也要了解畢業生的心理,給他們最好的支撐。
  • 應該如何正確對待!
    當自己的女朋友放屁時你現場的氛圍是怎麼樣的戀愛之中兩人幾乎是形影不離的,恰巧碰上女朋友放了個屁,一般女孩子會顯得特別尷尬,在別人面前放屁本來就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更別說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放屁了,恨不得找個洞鑽進去。小臉蛋也是紅撲撲的,不好意思的看著自己的男朋友,現場的氛圍也是說不出的尷尬。
  • 大學生,應該如何把握當下做好理財?
    部分大學生創業者投資理財規劃的方向不正確,投資渠道不科學,對投資理財工具認識不全面,並且缺乏較強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深化發展,中國資本主義市場愈發活躍。投資理財工具也日益增多,大學生創業者可以從自己不同的風險偏好來選擇不同投資理財工具。
  • 作為上級,你應該如何對待員工?
    團隊出問題,常常是管理者自己先出了問題。 01 你是上級,但不是主宰! 組織中的管理者,存在一個最大的短板:在下屬面前,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可以隨意說話,而且絲毫不在意下屬的感受。 當下屬對上級的負面評判表現出一絲絲受不了時,他們就會立刻加上另外一頂沉重的帽子「你承受能力太差,我是為你好!」
  •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擴大自己的人際交流圈
    大學人這麼多,那麼大學生應該如何去認識更多的人,鍛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今天小編將告訴你在大學可以擴大交際圈的方式。一,加入各種校級組織。每個大學都會有相應的校級組織。它們在新生入學之際會舉辦納新活動,有興趣的話就可以去了解。校級組織也分很多種,有校學生會,校青協,校團委等。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做相應的選擇。
  • 大學生應該如何制定自己的人生計劃?
    (一)短期計劃短期的計劃就是作為一名大學生首要先將自己學業目標實現,在大學期間儘量的多多學習一些有用的東西,就比如良好的社交能力、更好的行為習慣和為人準則、更高超的技術水平、更明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等等,這些東西會為將來能找到一個高薪工作打好基礎
  • 如何從交易所提幣到​自己的錢包?​
    幣圈最流行的一句話是:「Not Your Keys,Not Your Bitcoin」意思是說真正控制了助記詞(私鑰)才是真正控制了自己的幣,因此使用去中心化錢包,才是符合區塊鏈去中心化精神的做法。尤其是在中心化平臺不安事件頻發的狀況下,提幣到自己錢包成了每個幣圈用戶必備的防身技能。
  • 被人看不起時,自己應該用什麼心態對待?
    被人看不起時,自己應該用什麼心態對待?寧州幼師玉妍姐姐 2019-12-03 19:21:27如果別人看不起你,不管他,只要你自己能看得起自己就行。們不必去研究人家是不是看得起自己,我們自己要自信,自己要看得起自己。
  • 一個優秀的大學生應該是怎樣的?
    理想中的優秀大學生應該是這樣的,我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注意是理想中,並不一定能達到)至於如何自律,不用特別苛刻,正常的作息,加上一定的鍛鍊就可以了。 人際交往上: 可以比較獨立。喜歡一個人做事情,不管在學習上也好,還是其他方面。 也可以是比較活潑,善於交朋友的類型。多參加一些社團或者學生會,關係能保持融洽。
  • 如何設置比特幣錢包地址?比特幣如何購買呢?
    比特幣的錢包有很多種形態,比如PC或手機錢包客戶端、在線網頁錢包、甚至是記錄了比特幣私鑰的小本本(紙錢包)。你可以根據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錢包。比特幣錢包按照私鑰的存儲方式,可以分為冷錢包、熱錢包兩種。我們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怎麼儲存,比如說目前我們用不到錢,那就可以把比特幣存放在冷錢包當中,一直不要動,就留著好了。
  • 企業應該如何繼續校園營銷?重點在於大學生群體的心智
    通過這種方式,企業應該如何繼續校園營銷?下面校果研究院將為您解釋一些校園營銷的核心要素。 注重校園營銷策略佔領大學生群體消費心智和思維 一種優秀的校園營銷推廣底層思維,應該在分析大學生消費群體的基礎上
  •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網絡用語?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生詞?是因為它的時尚而被廣泛使用,還是因為它固守傳統而被拋棄?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生詞的特點。首先,網絡新詞的出現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我認為網絡用語應該有選擇地使用,不失規範、有時代氣息的網絡流行語可以更多地使用。丁希同:我不太同意廣泛使用網絡用語。我喜歡傳統詞彙。一些學生追求新奇,用詞過於口語化,在自己的作文中大量使用網絡詞彙,形成了過度傳統詞彙的勢頭。我認為這是對傳統語言的不尊重。我們的中國人是如此優雅美麗。有些學生喜歡英語和漢語交替使用。雖然看起來很活潑,但是用得太多是不好的。
  • 國人過萬聖節: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洋節?
    在我國,許多年輕人都開始過洋節,「樣節日」也如同颶風一樣席捲整個社會,很多商家在萬聖節這一天進行節日促銷,也有很多人裝扮自己出門慶祝。一直以來,國人過洋節都是一個容易引起爭論的話題。這幾年,在網絡上,有許多人直言反對這種做法。
  • 黑客如何破解"某人"比特幣錢包
    如果你也想知道如何破解比特幣或如何破解某人的比特幣錢包(區塊),就跟隨我來找出答案吧。 0x2 盜取私鑰 在了解如何破解比特幣錢包之前,你首先應該明白,比特幣不是任何人的財產。
  • 洛克菲勒:如何管好你的錢包
    當這樣一個大富翁,面對兒子「要點錢」的請求,他所做的不是大手一揮「隨你拿」,而是寫下一封信,告誡孩子如何「管好你的錢包」,同時讓孩子籤下一張年利率高達 20% 的「高利貸」借條。被父親這麼「嚴苛」對待的小洛克菲勒後來怎麼樣了呢?
  • 寒假將至,大學生應該如何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
    下面這張截圖就是這些大學生在寒假裡為抗疫做貢獻的真實寫照。最近各地出現零星疫情,給學生寒假出行帶來了困難,也有的學校宣布開始下學期的教學任務,也有的宣布封閉管理,等待疫情的結束。小編看來,對於學生來說,還是學校比較安全一點,因為學校實行封閉管理,無關人員禁止進入校內,這樣就避免了病毒的傳播,有利於學習和校內學生的正常生活。
  • 有些年輕人發生的事情讓人惋惜,社會應該如何對待他們
    有些年輕人發生的事情讓人惋惜,社會應該如何對待他們青年人是我們社會的希望和未來,也是民族千百年來最寄予厚望的的人。青年強則國家強,民族就有希望。我們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一提起青年人就感到自己也充滿著青春的活力。
  • 大學生應該學習哪些能力?
    作為大學生應該學習這些能力:一、自主和自學能力大學的學習方式與高中有很大的區別,絕對不能再依賴老師。大學的老師只是給一個學習的方向,真正要學到實用的東西,還是要靠自己的專研。如果自己不會自主學習,只會按照老師的安排來學習,即使按時完成作業、考試都順利通過,甚至考高分,最後依然感覺沒有學到什麼。
  • 如何對待身邊比自己優秀的人?
    當我們盡力去做時,仍然會發現身邊有些人做的比自己好,會得到更多人的稱讚!而自己有時卻是被忽略的那個,有時也會成為不公平對待的那個……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我有過。那不管是在教會中還是在職場上,這種人際關係會一直在的。因此,我們需要調整,不然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自己的心情也會不美麗的。
  • 大學生畢業不找工作,真的是因為就業難?父母和老師應該怎麼辦
    這種現象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到當代大學生的理性就業,他們不將就,他們不甘於平庸。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體現了很多畢業生缺乏清晰、明確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目標的現象。也暴露的這些大學生過度依賴父母和消極對待生活的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