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變少,有人給小松鼠叫了外賣!小哥一看訂單:有意思

2020-12-11 騰訊網

說到浙江杭州的西湖,只要路過湖濱那幾棵大樹,一定會對幾隻小松鼠有印象,就算不喂,圍觀萌萌噠的它們也是一件趣事。

這些團寵們,也讓大家操碎了心,遊客比較少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擔心它們是不是吃不好啊、會不會瘦啊?

今年因為疫情,有一段時間西湖邊遊客比較少,就有人開始擔心,胖得和龍貓似的小松鼠們是不是瘦了呀?還有讀者給我們爆料說,前段時間還有人給小松鼠點了外賣,擔心它們餓著。

5月20日上午,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來到西湖邊,「探望」好久不見的小松鼠們。

一大早,商場還沒開門,但西湖邊遊客市民已經不少了。

好些萌娃,纏著家長加入到了餵鴿子、找松鼠的行列。

四歲的洋洋小朋友,住在附近,對於餵松鼠有極大的熱情。他媽媽說,「從一歲多就開始來喂,今天一早就想著來了。」洋洋估計把自己劃成了小松鼠的好朋友,胖乎乎的小手抓著花生粒就這麼站在樹下,等著小松鼠來吃。

可惜小松鼠雖然見慣了全世界的遊客,膽子還沒大到和小朋友近距離接觸,老是在樹上探頭探腦,見到有人靠近就「嗖」一下竄回樹上,再把地上撿到的玉米、花生,用小爪子舉著,和個發動機似的在那啃。

洋洋一看自己的小零食受歡迎,不停地扔花生粒,媽媽趕緊在一旁喊,「可以了,不能餵太多,小松鼠要吃到腦闊後頭了,吃多了撐著了會不健康。」母子倆笑成一團。

路過的市民遊客,不管是不是頭一次見到,也都會停下來圍觀一會。王叔叔是老杭州人,退休後沒事就喜歡來西湖邊走走,他比劃著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今天只出來了這隻小的,還有那麼大的幾隻,我見過很多次。」

記者來來回回找了很久,就只偶遇了這隻小松鼠。

大概半小時後,也許是吃飽了,小傢伙先是爬上樹冠,再一下跳到隔壁柳樹枝條上,來回幾個跳躍、攀爬、駐足回頭看看,不大一會就消失在二十米開外的樹裡。

是不是真有人給松鼠點了外賣?點的是什麼?松鼠能吃嗎?

就此,記者向附近小賣部打聽。

店員說,「前陣子確實有見過外賣員餵小松鼠,具體是什麼東西倒不清楚。」而在小賣部裡,有一些小包裝的五穀雜糧,10元錢一包,也是大家會買來餵松鼠和鴿子的:「買的人不多的,大多數是杭州人來喂,都是家裡帶著東西過來,松鼠也不挑食,玉米、花生都吃。」

小松鼠瘦了嗎?

「應該沒怎麼瘦,樹上的東西就夠它們吃了,其實現在這段時間,我們也不太建議遊客和野生動物過多接觸。」店員說。

那給松鼠送外賣的小哥又是誰?

5月20日下午,記者輾轉聯繫上了給松鼠送外賣的小哥小胡。

說起那天的事情,小胡印象還蠻深的,「應該是3月底的事情了。那天是中午,快到午高峰了,不過那陣子沒現在這麼忙。我還是第一次碰見給小松鼠點外賣呢。」小胡看到這個單子的時候,覺得很有意思就接了。

雖然不知道客人的具體情況,但小胡記得當時客人備註的信息,大概說的是:以往每年自己都會來西湖邊餵這些小松鼠,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沒能過來,所以點了這個外賣,有麵包、玉米、花生這些東西,希望有人能幫忙餵一下這些小可愛們。

「看到有人對動物這麼有愛,還是挺感動的。」小胡是江西景德鎮人,來杭州快兩年,一直從事外賣工作。平時,也會看到市民和遊客在西湖邊餵松鼠,不過總是行色匆匆,沒有好好停下來過一次。像個遊客一樣在西湖邊餵松鼠,小胡說這樣的經歷很有意思。考慮到是午高峰期間完成客戶的要求,這一單,平臺還給他補助了30元。

那一天,小胡在西湖邊逗留了兩個多小時,「一共見到了四隻松鼠,一點都不瘦,挺肥的,後來感覺它們已經吃飽了,東西也餵得差不多,我就離開了。」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送外賣途中電動車被扣,外賣小哥急得直哭:訂單要超時了
    電動車治理影響外賣小哥 近些年,因為電動車事故的頻繁,各地都在治理電動車的一些違規亂象,比如電動車闖紅燈、超速、逆行、佔道等等,而這些行為
  • 外賣小哥最怕遇到的訂單,太心酸,為個好評不容易
    但是隨著「外賣」這個行業的興起,我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可以足不出戶就吃到自己喜歡的美食。想吃什麼直接網絡篩選下單,自己就可以在家或者公司舒舒服服的等待美食送上門來。可是有些外賣訂單卻非常奇葩,很多外賣小哥都害怕遇見這種訂單。
  • 凌晨跑腿訂單,送到後讓外賣小哥傻了眼,騎手利益該如何保障?
    凌晨跑腿訂單,送到後讓外賣小哥傻了眼,騎手利益該如何保障?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叫外賣和跑腿,在自己非常不願意行動的時候,這兩種服務深得人心,有的時候我們會讓跑腿幫我們買些東西,然後送到指定的地方,然後我們會通過平臺對外賣小哥給予評價。
  • 記者跟隨外賣小哥送外賣:一聲「謝謝」,再累也值
    一邊說著,秦帥一邊起身,叫上記者一起小跑著趕往取餐的門店。  取到餐後,秦帥看了一眼送餐地址,隨口說了句:「運氣不錯!」  「為什麼?」記者看著訂單上的地址,是附近一個寫字樓的806房間,沒看出什麼特別的地方。  「10樓以下都算運氣好。」秦帥說,「咱們快走,到了你就知道了。」
  • 從送外賣到送服務 外賣騎手轉型變身「萬能」小哥
    記者走訪發現,外賣小哥轉型為跑腿小哥,訂單量增加的同時,遇到的煩心事也不少。  從送外賣到送服務  7月17日,外賣平臺餓了麼宣布全面升級,新增團購、生活麗人等服務內容,打出「不再只送美食,包含所有同城生活服務」的口號。餓了麼CEO王磊此前表示,經過此次升級,平臺從送外賣到送萬物、送服務,持續聚焦消費者「身邊經濟」。
  • 西湖景區外賣訂單大漲兩倍 杭州人愛給好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疫情之後,首個「十一黃金周」的背景下,美團外賣發布《美團外賣國慶消費大數據》。訂餐場景和訂單品類帶有明顯的節假日特點,西湖等熱門景區、酒店的外賣訂單量暴增,地方特色菜備受青睞。
  • 妻子獨自在家,與外賣小哥深夜聊天,「只是為了少點送餐費」
    外賣小哥送餐上門,這本是很尋常的事。可今天的這位外賣小哥,不僅做到了送餐上門,還「關懷」地加了女主人的,陪著深夜聊天。山東的林先生向我們訴苦:他在妻子的手機裡,發現了一位經常深夜聊天的男士。經過林先生查證,這位和妻子深夜聊天的男士,竟是一位送餐的外賣小哥。
  • 外賣小哥浪漫求婚儀式!30名騎手組求婚外賣車隊
    外賣小哥浪漫求婚儀式! 兩年前,杭州外賣小哥何鵬經常接到來自郝女士的外賣訂單。因為外賣「牽線搭橋」,兩人發展成了戀人關係。今年5月6日,何鵬決定向郝女士求婚。30名藍騎士放下工作趕來,騎著車為兄弟組成一支特殊的求婚外賣車隊。何鵬還把30句表白寫在30個外賣箱子上,最終在兩人第一次約會的地方求婚成功。
  • 外賣小哥接到奇怪訂單,電話那頭女生說話無比虛弱,還掛斷了……
    5 月 24 日下午 4 點左右,杭州外賣小哥小方接到了一個奇怪的訂單,收件地址模糊,只寫了環城西路某小區 12 幢樓下;電話那頭也情況異常,接電話的是個女生,聲音很輕,沒說幾句就掛了。送外賣遇上"神秘女子"之後快遞小哥小方反覆撥打,但一直聯繫不上。
  • 男子點外賣超時退單,結果收到外賣小哥語音:你也只配點外賣了
    作者:舒禾編輯:林晨導語: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節省時間而選擇點外賣。隨之增加的還有送外賣的人,每天行走在路上,肉眼可見的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點外賣的人為方便工作而不能吃上家裡熱騰騰的飯菜,送外賣的人同樣是為了一個好評而每天快速的穿梭在每一個場所。
  • 外賣小哥完成訂單後獲得1500多萬的獎勵,一個小時後被平臺收回
    外賣小哥風裡來雨裡去,掙得是一份辛苦錢。他們在送外賣的時候,有時會有一些加價配送或者是特殊獎勵,然而當1500多萬的獎勵砸到外賣小哥的頭上時,他們會是怎樣的反應呢?當1500多萬的獎勵又被突然撤回又會是怎樣的心情呢?下面來看看這位外賣小哥大起大落的經歷。
  • 住酒店叫外賣,「網紅店」找代排隊…今年長假,上海人旅遊有了新變化
    景區人山人海 不如住酒店叫外賣 其中來自酒店的外賣訂單比節前增加了150%,超過5成訂單為地方特色菜,浦東新區、閔行區、松江區成為國慶期間下單外賣最多的三個區。 10月1日至10月5日期間,熱門景區外賣單量同比去年增長200%。受疫情影響,歇業長達數月的導遊群體表現出對外賣的強烈需求。
  • 外賣超時退單 男子收到外賣小哥語音:你也只配吃外賣
    近日,浙江一名小夥小何午飯時點了一份外賣,由於過了餐點,外賣還是遲遲不到,超過了計劃時間,於是他選擇了退單。可沒想到,就因為這麼一個舉動,惹惱了外賣小哥。隨後,外賣小哥給小何發來了幾段段語音:「就是因為你這個訂單,商家出餐慢,把我其他的訂單全部都耽誤超時了。我還有17分鐘,你竟然不讓我送了,是商家出餐慢,你卻說是我態度惡劣,你還真挺牛的。」
  • 動動省商學院:外賣小哥被偷走的時間和錢
    更直觀一點來看,根據美團披露的日均訂單數量,我們可以算出,2018年平均每筆訂單的騎手成本是4.78元,2019年是4.70元,2020上半年是3.81元。 外賣小哥被搶走的,不只是時間,還有金錢。
  • 外賣小哥接了個單,不送貨直接報警
    外賣小哥小張接到一份訂單,原本以為和其他外賣訂單一樣,結果外賣訂單的備註卻讓小張警惕了起來。他立馬打電話報警……近日,在一起突發警情中,由於外賣小哥敏銳的發現,及時協助公安民警化解了一起危機。接到訂單後,看到客戶備註,快遞小哥被驚到了,第一時間撥打民警電話,到底咋回事?外賣小哥接到「特殊」訂單備註10月19日傍晚,外賣小哥小張(化名)和平常一樣接單送單。
  • 點餐求祝福,外賣小哥「被迫營業」,竟然聽哭了
    當天她因獨自一人過生日,在外賣訂單上備註了一句「可以祝我生日快樂嗎」,結果收到了店家和外賣小哥的禮物和祝福。李女士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往年她都是和丈夫一起過生日的,今年丈夫第一次不在家,頗感孤單的她也無心燒飯,便叫了一份外賣並隨手備註了一句。
  • 「擋」在救護車前的外賣小哥,我要給你五星好評!
    前幾天的一個晚上孝感城區發生了溫暖的一幕一位外賣小哥騎著車在小巷中穿行年輕的媽媽撥打了120救護車抵達呼救者附近由於街線交錯呼救者對方位描述不清又相繼遇到道路限高、限寬一時難以找到呼救位置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一位外賣小哥
  • 社會民生丨男子點外賣超時退單,結果收到外賣小哥語音
    隨之增加的還有送外賣的人,每天行走在路上,肉眼可見的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點外賣的人為方便工作而不能吃上家裡熱騰騰的飯菜,送外賣的人同樣是為了一個好評而每天快速的穿梭在每一個場所。同樣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雙方應該彼此理解,相互尊重。
  • 外賣小哥收入成「謎」,真的人人過萬嗎?真實數據曝光,令人唏噓
    外賣是近年來一種新的吃飯方式。由於它方便快捷,深受工人階級和上班族的喜愛。外賣已經成為主流的用餐方式。外賣行業的出現也帶動了外賣員這一職業的興起。外賣小哥負責把訂單送到顧客手中。他們在風雨中走了一整天,確實很辛苦。如今,很多年輕人都加入了送外賣的陣營,這讓很多老一輩人不明白,送外賣是沒有前途的。這份工作只是暫時謀生,沒有未來。但許多人不同意老一輩的觀點。
  • 吃相難看的平臺與小哥之爭:美團與外賣哥
    前有外賣小哥在抖音視頻中控訴王興,視頻中小哥提出了三個非常尖銳的問題:第一、為什麼把配送時間由50分鐘降到40分鐘,又降到30分鐘,有的訂單甚至20多分鐘。第二、為什麼這個訂單超時以後不問原因就扣款,申訴還不給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