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梁朝偉的上一條微博已經是兩年前了。
作為影帝,他一向生活低調,但並不妨礙他一直存在於觀眾的討論中。
像是新版《鹿鼎記》上映以來,張一山的演技越浮誇,越讓人想念以前的幾個經典版韋小寶。
如果說張一山演不好韋小寶,那麼這麼多年以來,每一版影視化的《鹿鼎記》,到底誰才是最好的韋小寶?
網上很多人提到陳小春,周星馳,張衛健,梁朝偉。
但其實這個問題,金庸本人是親自回答過的。
1984年,梁朝偉和劉德華主演《鹿鼎記》,金庸說,梁朝偉演出了最符合他想像的韋小寶。
書中韋小寶出場時不過十三四歲,遇到建寧公主時也不超過十六歲,書中大部分情節裡,他都是個少年的形象。
而出演《鹿鼎記》時,梁朝偉22歲,最符合原著中韋小寶的年齡,也最容易演出韋小寶的少年感。
就算是到處撩妹,也沒有成年男人常見的油膩,而是更像小孩子的嬉鬧。
以至於我之後再看別人的版本,總覺得韋小寶的年齡感偏大,少了一點那種孩子氣的,靈動的滑頭和小聰明。
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從來不認同一部分網友說的,「梁朝偉演什麼都一個樣子」。
02
梁朝偉的問題在於他真的太帥了。
而且他的這張臉,風格太過於鮮明,帥得太有特點。
這憂鬱又深情的小眼神。
這內斂隱忍,似有萬語千言,卻又都盡在不言中的小表情。
這文藝範男神的氣質。
原本這些都是他的優勢,但又一定程度上容易給觀眾造成刻板印象,覺得他演什麼都是深沉內斂的樣子,「都是演自己」。
這一點連他本人都不否認,他提到過自己的演戲天賦,說「演戲就是做自己。」
但他所定義的「做自己」,絕對不是當代一部分小鮮肉的,演什麼都一個樣子,坦誠地向觀眾暴露自己就只有長得好看。
梁朝偉能把「自己」注入到每一個角色中。
看完梁朝偉的一部戲,你會記住他所飾演的角色,也會記住梁朝偉這個演員。
可以說,他把一部分的自我,送給了他的每一個角色,也把每一個角色的痕跡,都留在了自己身上。
梁朝偉出演《春光乍洩》之前,完全無法接受自己要演一個同性戀者——第一場戲還是床戲。
這位直男最後的倔強是,沒有讓自己和張國榮完全赤裸相對,而是勉為其難地穿上了一條內褲,並宣稱,留條內褲是他最後的底線。
但這部戲拍完之後,梁朝偉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了恍惚中,他說那時他走在街上,別人叫他的名字他不一定會有反應,但如果有人問一句,黎耀輝,你還記得何寶榮嗎?
他一定會立刻轉過身,認真地說一句,記得。
他演黎耀輝,依然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
但戲終落幕,梁朝偉也永遠地帶著一部分的黎耀輝,繼續自己戲外的人生。
03
如果說梁朝偉最大的特點是帥,那麼他這張臉上,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眼睛。
和他合作過最多次的導演王家衛表示,梁朝偉甚至不用開口說話,用眼神就能演戲。
《色戒》的名場面,易先生送王佳芝鑽戒,起初的眼神是這樣的——
深情款款,滿含寵溺。
王佳芝於心不忍,接連說了兩遍「快走」,易先生察覺到了危險,幾乎就在一個瞬間,他的眼神變成了這樣——
下半張臉的表情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但整個人立刻回到了奸詐多疑,冷漠很戾的特務狀態。
變臉速度之快,讓觀眾的情緒只能在零點幾秒之內,被他的表演牽著走。
觀眾可以說,易先生同樣是一個梁朝偉個人風格很鮮明的角色,同樣有內斂,有深沉,有隱忍不發的情緒。
但不可否認,他就是能在「本色出演」的同時,自帶出神入化的演技。
也正是這樣的演技,讓梁朝偉拿各種影帝獎項拿到手軟。
而且事實上,熟悉梁朝偉的觀眾都知道,他的戲路並不窄——
除了他最擅長的文藝片,愛情片,他也有深入人心的《無間道》。
也在各種喜劇作品裡完全丟下偶像包袱,把自己拍成表情包。
這也是很多人喜歡梁朝偉的原因,他能夠憑藉外形特點,演好某一類最適合他的角色,也能磨練演技,拓寬自己的表演領域,創造更多類型的角色。
對一個演員來說,這是很可貴的。
這幾年梁朝偉沒拍什麼影視劇,有人說他沉寂了,也有人說他是在挑選更好的作品。
其實可能對於喜歡他的人來說,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不重要。
因為只要有朝一日梁朝偉重新回到大眾視線,他依然是昔日的影帝,隨時可以重回巔峰。
04
昨天我看到,時隔兩年,梁朝偉發了條微博。
為了宣傳他拍攝的一條僅一分半鐘的TVC,一則遊戲宣傳片。
「沉寂」的這些年,他的演技,果然還是足以封神。
短短一分多鐘,他化身三國時期的政治家,穿梭於5個不同的場景,用十幾秒的時間,演出了5個不同的角色。
畫面中充滿了暗調與搭配使用的線條形高光,梁朝偉的半張臉隱沒在黑暗中,只有一雙眼睛露出意味深長的神秘感,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反差,也在片子開頭製造懸念。
緊接著,就是同一布景下,數個場景的非空間切換。
坐下撫琴的時候,手指划過琴弦的氣定神閒和波瀾不驚。
伴隨著遙遠的古琴聲和兵馬聲,都讓畫面跳出呈現的維度,通過梁朝偉這個符號,帶入到厲兵秣馬的三國時代。
處在畫面中間的梁朝偉,垂下的眼神裡看不出絲毫慌亂,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不帶任何多餘的情緒。
就是仿佛自帶千軍萬馬,運籌帷幄的諸葛亮。
轉身進入下一個場景,眼神驟然變得狠辣殘忍。
一掌拍下去揚起漫天黃沙,在沖天的火光中,他嘴角狡黠的笑容,儼然是周瑜志在必得的驕傲。
當畫面呈現符合赤壁應呈現的樣貌時,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電影裡火光沖天的戰場。
一卷置身於暗影中的屏風,伴隨著梁朝偉的走位和緊緊追隨他的聚光燈,就是戰場上令人防不勝防的「聲東擊西」。
清脆的金缽聲宛若刀劍相擊,搭配明暗燈光,暗示此時需要高度的警惕。
梁朝偉在黑暗中,只露出一雙鷹一樣銳利的眼睛。
笑裡藏刀的計謀被迅速揭開。
直到最終看到美人回眸一笑時,他微微閉目,嘴角挑起,仿佛願為這一刻心甘情願淪陷其中,捨棄江山。
數秒的場景,在光影明暗的配合下,每一個微表情都被無限放大。
下面這個H5小遊戲,可以看到梁朝偉在不同場景中,使用不同計謀時的眼神。
這個用眼神就能演戲的男人,時隔多年,依然令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