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盧雄雞著名戰艦的起點:淺談一戰後法國戰列艦的幾種設計草案

2020-12-22 歷史中郎將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住了因「無畏艦」的誕生,而在各海軍強國之間,引起的大規模造艦競賽。

1909年的漫畫《Puck》,畫出了美、日、英、德、法五國的造艦競賽

戰爭結束後,雖然世界格局在表面上,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但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在戰爭中收穫頗豐的美國、坐收漁翁之利的日本與實力尚存的英國,很快就因為各自心裡的那點「小九九」,開始對自家海軍進行擴張。

1920年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畫作,原本計劃建造六艘,最後因《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籤署全部廢棄

「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畫作,因《華盛頓海軍條約》被廢棄四艘,留下兩艘改為航空母艦

1918年9月,美國在「1916年海軍法案」(新建十艘戰列艦、六艘戰列巡洋艦,十艘巡洋艦、五十艘驅逐艦、三十艘潛艇和一些小型艦艇)的基礎上,還要增建十二艘戰列艦和十六艘巡洋艦。美國人的目的,就是打造一支比英國海軍規模更大的海軍。當時的美國總統託馬斯·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曾向愛德華·曼德爾·豪斯(Edward Mandell House)表示:「讓我們建立一支比她更強大的海軍,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八六艦隊計劃」中的「天城」級戰列巡洋艦圖紙

「八八艦隊計劃」中的「紀伊」級戰列艦線圖

「八八艦隊計劃」中的「十三號型戰列巡洋艦」側視圖

1918年,舊日本海軍將之前的「八四艦隊計劃」,擴充為「八六艦隊計劃」(兩艘戰列巡洋艦、三艘巡洋艦、二十七艘驅逐艦、四十八艘潛艇和一些其他艦艇)。緊接著,在1920年終於達到了之前制定的「八八艦隊」計劃,將在之前的基礎上,增建四艘戰列艦、四艘戰列巡洋艦、兩艘航空母艦、十二艘巡洋艦、三十二艘驅逐艦、二十八艘潛艇和一些其他艦艇。另外,1919年確定,在「八八艦隊」之外,再造四艘戰列艦。日本人的目的,就是打造一支「七成艦隊」(達到美國海軍70%的規模)。

英國計劃中的「G3戰列巡洋艦」

計劃中的「N3戰列艦」

相較於前兩個「瘋狂擴軍」的國家來說,英國要差許多,畢竟剛剛經歷了大戰,國力大損。1919年6月,英國海軍部提出,將英國皇家海軍建設成一支以三十三艘戰列艦、八艘戰列巡洋艦為主的計劃,因為需要1.71億英鎊的預算(實際上僅有8400萬英鎊可用),英國海軍部只好重新評估。最後,改為至少也要再建造八艘艘戰列艦的提議。英國人的目的,就是竭盡全力,去保證自己的海軍還處於世界第一的位置。

建造中的「諾曼第」號戰列艦

而法國,則是這幾個國家中最慘的一個。在戰爭中,法國受創最為嚴重,除了總人口數與傷亡人數之比例,比任何一個參戰國都要高之外,該國東北方的工業區,也在戰爭中被徹底摧毀。雖然在戰爭爆發前,法國曾開工建造了五艘「諾曼第」級(Normandie-class)戰列艦,但在戰爭結束後,除五號艦「貝恩」號(Béarn),後來被改造為航空母艦之外,其餘四艘都因設計過時、繼續建造與進行現代化改裝的話,需要大量經費,財政難以支撐且性價比不高無疾而終了。

由「諾曼第」級五號艦「貝恩」號改造而來的航空母艦

華盛頓海軍會議

說海軍是個名副其實的「吞金獸」一點不為過,美、日、英在進行各自的艦隊擴張計劃的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財政負擔。為防止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那樣瘋狂的造艦競賽再度爆發,1921年7月10日,美國總統託馬斯·伍德羅·威爾遜,邀請英、日、法、意參加將在華盛頓舉行的五國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會議。

英國海軍於1916至1917年陸續服役的「復仇」級戰列艦(圖為三號艦「君權」號)

「復仇」級裝備的381毫米(15英寸)主炮(圖為二號艦「皇家橡樹」號)

對於法國海軍來說,這勉強算是一個好消息。畢竟從1916年3月10日「布列塔尼」級(Bretagne-class)戰列艦三號艦「洛林」號(Lorraine)服役之後,法國海軍就再也沒有新艦入列。而美、日、英卻在這段時間內(指1916至1921年),不僅陸續有新艦服役,而且這些新造服役的戰列艦,在噸位與武器裝備方面,也提高了不少。

美國海軍於1916年陸續服役的「內華達」級戰列艦(圖上前為「內華達」號,後為「俄克拉荷馬」號)

同於1916年陸續服役的「賓夕法尼亞」級戰列艦(圖為首艦「賓夕法尼亞」號)

美國海軍於1918至1919年陸續服役的「新墨西哥」級戰列艦(圖為二號艦「密西西比」號)

華盛頓海軍會議前夕服役的「田納西」級戰列艦(圖為二號艦「加利福尼亞」號)

當時法國海軍的主力,為四艘裝備305毫米(12英寸)主炮的「孤拔」級(Courbet-class)戰列艦、三艘裝備340毫米(13.3英寸)主炮的「布列塔尼」級戰列艦。而美、日、英裝備的已經是至少裝備了356毫米(14英寸)、381毫米(15英寸)級別主炮的戰列艦。另外,正在或者計劃建造的戰列艦,已經升級為406毫米(16英寸)或以上級別的主炮。面對逐步拉大的差距,法國海軍可謂是悽涼至極,而五國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的召開,對法國海軍來說,或許是一個追趕的機會。

舊日本海軍於1916至1921年陸續服役的戰列艦(從上到下分別為「山城」、「伊勢」、「日向」和「長門」)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1921年11月12日,海軍軍備限制會議在美國國務卿查爾斯·埃文斯·休斯(Charles Evans Hughes)的主持下開幕。經過各國代表團的激烈爭論,最終商定美國、英國各自的主力艦總噸位,不得超過52.5萬噸;日本不得超過31.5萬噸;法國、義大利各自不得超過17.5萬噸。自條約生效之時,各國尚未竣工的主力艦全部廢棄,十年內停止建造新的主力艦。在役主力艦艦齡滿二十年後,方可建造排水量不超過3.5萬噸、主炮口徑不超過16英寸的替代艦予以替換。

「布列塔尼」級戰列艦

「孤拔」級戰列艦

會議期間,日本耍賴皮,拒絕廢棄還未建成服役的「陸奧」號戰列艦(另外一種說法是為了保護與會國的利益),美國被允許繼續建造三艘「科羅拉多」級(Colorado-class)戰列艦(「科羅拉多」號、「馬裡蘭」號、「西維吉尼亞」號);英國被允許建造兩艘「納爾遜」級(Nelson-class)戰列艦(「納爾遜」號、「羅德尼」號);而法國和義大利,因為現有主力艦過於老舊,被允許從1927年開始,建造兩艘排水量不超過3.5萬噸的戰列艦(共70000噸排水量配額)。

《華盛頓海軍條約》現場

雖然在會議討論階段中,法國代表團對許多條款非常不滿意(特別是將法國和義大利視為同一檔次這點),但在幾經努力後,還是無法改變最後的決定。

法國戰列艦的幾種設計草案

在籤訂《華盛頓海軍條約》(Washington Naval Treaty)之後,直至1925年,法國沒有開始任何新型戰列艦的設計工作。之所以這樣,最主要的原因是財政困難,其次是對於具備厚重裝甲保護、重火力但航速緩慢(大多數航速在21至24節)的老舊戰列艦存在的價值,產生懷疑。

由美國「標準型戰列艦」組成的戰列艦編隊,航速都為21節,名副其實的「鐵王八」

法國人認為,除了1898年的馬尼拉灣海戰、1905年的對馬海戰之外,戰列艦並未在近些年的其他海戰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例如日德蘭海戰,雖然德國公海艦隊在海戰中,取得了戰術性勝利,但仍未逃過被封鎖的命運)。另外,法國人還從一戰期間海上破交戰中,注意到了保護海上交通線的重要性,畢竟,法國非常重視與北非殖民地之間的聯繫。

「特倫託」級重巡洋艦

「特倫託」級重巡洋艦裝備203毫米50倍徑1924型艦炮

就在法國人為如何能夠合理運用這70000噸排水量配額左思右想之時(兩艘37000噸草案、三艘23000噸草案、四艘17500噸草案的設想是在1927年出現的),1925年2月8日,義大利皇家海軍第一級重巡洋艦首艦「特倫託」號(Trento),開工建造。該級重巡洋艦,裝備有8門203毫米主炮、最高航速可達35節(服役後實際航速只能達到31節),這樣的性能,對於法國在西地中海的交通線,構成極大的威脅。

「特倫託」級巡洋艦線圖

1926年,法國海軍參謀總長亨利·薩拉恩(Henri Salaun)要求海軍建造技術服務局(STCN)下屬的設計部門,設計一種「戰列巡洋艦」,以便對義大利「特倫託」級(Trento-class)重巡洋艦形成壓倒性優勢。

17500噸草案

排水量17500噸「戰列巡洋艦」草案側視圖與俯視圖

排水量17500噸「戰列巡洋艦」草案,全長205米,寬24.5米。採用前部集中布置火炮的設計,8門305毫米主炮,布置在兩座四聯裝的炮塔中,這兩座主炮塔,均具備抵禦203毫米炮彈攻擊的能力。水平裝甲75毫米厚,側舷裝甲帶150至180毫米厚。動力系統由12臺「奧蓋特·迪·湯普勒」(Guyot du Temple)鍋爐與2組蒸汽輪機組成,可提供18萬匹馬力,最高航速達35節。

後來美軍繪製的「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識別圖

1928年,法國獲知德國,要建造一級新的裝甲艦(她就是後來的「德意志」級(Deutschland-class)袖珍戰列艦),並且知道該級艦要裝備6門SK C/28 283毫米艦炮。這樣的火力,要比當時所有的重巡洋艦都要強許多。面對這一情況,海軍建造技術服務局的工程師們,立即開始研究新的設計草案,以便能夠對抗「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

37000噸草案

「薩夫倫」級重巡洋艦

1927年5月(A)、1928年7月(B),法國海軍建造技術服務局的設計部門,陸續設計出兩個排水量37000噸的戰列艦草案。這兩個草案,都像是「薩夫倫」級(Suffren-class)重巡洋艦的放大版。

37000噸戰列艦草案(A)

(A)草案,長254米,寬30.5米,12門305毫米主炮布置在三座四聯裝的炮塔中,兩座在前甲板,一座在後甲板。12門130毫米副炮,布置在三座四聯裝炮塔中,其中兩座布置在二號主炮塔後方,一座布置在三號主炮塔後方。另外還有8門90毫米火炮、12座37毫米高射炮、三聯裝550毫米魚雷發射管。水平裝甲75毫米厚,側舷裝甲帶220至280毫米厚。動力系統為12臺「奧蓋特·迪·湯普勒」(Guyot du Temple)鍋爐與2組蒸汽輪機組成,可提供18萬匹馬力,最高航速達33節。

37000噸戰列艦草案(B)

(B)草案,長235米,寬31米。6門406毫米主炮布置在三座雙聯裝炮塔中,兩座在前甲板,一座在後甲板。16門130毫米副炮,布置在四座四聯裝炮塔中。另外還有8門90毫米火炮、12座37毫米高射炮。裝甲具體數據未知,但相較於A草案的厚度有所增加。有資料顯示其動力系統,與A草案一致,也是由12臺「奧蓋特·迪·湯普勒」(Guyot du Temple)鍋爐與2組蒸汽輪機組成,可提供18萬匹馬力。但由於武器裝備、裝甲重量的增加,最高航速降為27節。

23000噸草案

1929年,海軍建造技術服務局的設計部門在法國海軍參謀總長路易·希波利特·維奧萊特(Louis-Hippolyte Violette)的委託下,設計了一個排水量23690噸快速戰列艦草案。10門305毫米主炮,分別布置在兩座三聯裝與一座四聯裝炮塔內(前甲板布置一座三聯裝與一座四聯裝,後甲板布置一座三聯裝)。8門130毫米副炮,布置在四座雙聯裝炮塔中。16門100毫米防空炮,布置在八座雙聯裝炮塔中。最高航速可達29節,裝甲可抵禦203毫米炮彈的攻擊。

23300噸快速戰列艦草案

1930年12月,由排水量23690噸快速戰列艦草案,發展出另外一個排水量23300噸快速戰列艦草案。長213米,寬27.5。採用前部集中布置火炮的設計,8門305毫米主炮,布置在兩座四聯裝的炮塔中。12門130毫米的副炮,布置在三座四聯裝炮塔中。側舷裝甲帶215至230毫米厚,水平裝甲100至130毫米厚。因為準備使用新型蒸汽輪機,所以最高航速能維持在30節。

各草案最終情況

排水量17500噸「戰列巡洋艦」草案,雖然要比重巡洋艦強大許多,而且在70000噸的配額下,可建造四艘。但是這種噸位的艦艇,裝甲防護能力太差(只能抵禦203毫米炮彈的攻擊)。如果遭遇義大利戰列艦、或者「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話,還是很容易遭受致命打擊的,所以就被放棄了。

「黎塞留」級戰列艦

排水量37000噸的(A)、(B)戰列艦草案,雖然如果沒有條約限制的話,這兩個草案,是法國海軍最希望建造的戰列艦。但在當時,它們存在以下兩方面問題:

1.噸位已經超出條約規定限度(35000噸),如果要堅持建造的話,在國際上的影響將是非常巨大的。

2.建造35000噸級以上的戰列艦,已經超出當時法國技術與財力的支撐、承受範圍。在技術方面,缺乏容納這種大型軍艦的船塢、下水設備等;在財力方面,如果要建造兩艘37000噸戰列艦的話,經費難以承受,就算勉強可以,也會影響到其他艦艇(巡洋艦、驅逐艦等)的建造、改裝計劃。

在這樣的考慮之下,排水量37000噸的草案暫時擱置。不過到了20世紀30年代,法國技術人員該草案基礎上,設計了「黎塞留」級(Richelieu-class)戰列艦。

「敦刻爾克」級高速戰列艦

排水量23300噸快速戰列艦草案,在將305毫米主炮換成330毫米主炮,艦體長度增加2米、寬度增加2.5米,加強部分水平裝甲、裝甲帶,排水量增加3000噸,航速降至29.5節後,成為了「敦刻爾克」級(Dunkerque-class)高速戰列艦。

相關焦點

  • 法國再奪世界盃冠軍,為什麼它被稱作高盧雄雞?
    {  今日問題  }北京時間7月16日,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最後一戰落幕,法國4-2擊敗克羅埃西亞
  • 「高盧雄雞」的海上浮沉
    不久後,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戰列艦——「拿破崙」號揚帆起航。蒸汽機的使用,讓「拿破崙」號航速提升至12節,遠超當時風帆戰艦的航速。如果說蒸汽機是「拿破崙」號的「心臟」,那麼大口徑火炮就是它鋒利的「爪牙」。以往的風帆戰艦通常採用實心彈,彈丸出膛後,只能通過打斷桅杆、撞斷帆索等方式對敵艦攻擊。
  • 雞年說雞不說吧 從高盧雄雞到法國獨立遊戲
    我們來聊聊「高盧雄雞」,該詞主要用於代指法國,在羅馬帝國時期,法國被稱作高盧(Gallia), 把高盧人叫做Gallus,而Gallus在拉丁語裡則有雄雞(公雞)的意思。法國有「公雞之國」的美譽,雄雞具有警惕、勇敢的品質。「高盧雄雞」成為法國的代名詞可謂是水到渠成,它也是法國足球隊的代稱。
  • 跨過凱旋—門的高盧雄雞 法國閱兵側記
    跨過凱旋—門的高盧雄雞 法國閱兵側記 張 雪 各國閱兵系列之二 法國,屹立於歐洲的高盧雄雞,在歷史上曾經由拿破崙建立過法蘭西第一帝國,其軍事實力一直排在世界前列,至今也是北約軍事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 歐國聯:克羅埃西亞VS法國,高盧雄雞做客,格子軍團能否全身而退
    歐國聯:克羅埃西亞VS法國,高盧雄雞做客,格子軍團能否全身而退 2020-10-15 10:57  KOK資訊報導
  • 歐國聯:克羅埃西亞VS法國,高盧雄雞做客,格子軍團能否全身而退
    kok贊助報導:北京時間10月15日凌晨2:45,歐國聯小組賽第四場對決即將拉開帷幕,高盧雄雞將遠赴克羅埃西亞,與格子軍團一較高下。不過,格子軍團的防守一向處理的不錯,此役迎戰火力十足高盧雄雞,做好防守端才有取勝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克羅埃西亞在上場迎戰瑞典的比賽中,主場2-1將歐洲海盜拿下,這也是格子軍團本屆歐聯杯的首勝,相信這場比賽的勝利能夠大大提升格子軍團的士氣。
  • 克羅埃西亞VS法國前瞻:高盧雄雞再複製世界盃決賽比分?
    克羅埃西亞VS法國前瞻:高盧雄雞再複製世界盃決賽比分? 2020-10-14 15:53  DS足球APP 原標題:克羅埃西亞VS法國前瞻:高盧雄雞再複製世界盃決賽比分
  • 美國國鳥是白頭海雕,法國國鳥是高盧雄雞,中國國鳥是什麼
    體態優雅,羽毛雪白,丹頂鶴宛如凝聚了世間所有的美好,而有幾人知曉,它差點成為了中國的國鳥。國鳥之說何為國鳥,國鳥和國旗、國歌是有相似的寓意的,都彰顯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作為如此重要的象徵,對於國鳥的訂立自然是要慎之又慎的。
  • 歐國聯賽事分析:克羅埃西亞VS法國,高盧雄雞雄赳赳,格子軍團復仇無望?
    北京時間10月15日凌晨02:45,克羅埃西亞將坐鎮主場迎戰世界盃冠軍法國。兩年前,在俄羅斯世界盃決賽上,法國隊4比2擊敗克羅埃西亞,贏得自己第二座世界盃冠軍的同時,也讓克羅埃西亞人的冠軍夢碎。兩年後,歐國聯小組賽首戰狹路相逢,格子軍團再次以4-2同樣比分倒在高盧雄雞腳下,現在克羅埃西亞望在家鄉父老面前手刃仇人,一雪前恥!
  • 法國VS澳大利亞 本場比賽高盧雄雞有望取得大勝
    另外法國最近各項賽事連續9場取得進球,其中有8戰能在上半場攻入,呈現出強大的攻擊力,並且能較快進入競技狀態的特點。澳大利亞的特點在於身材高大並有硬朗的防守能力,球隊善於長傳和高球進攻,戰術打法較為簡單而無需較多時間來磨合,各位球員也長時間處於國家隊內配合,擁有較好的默契度,這是球隊對抗法國的主要法寶。
  • FIFA足球世界 | 和高盧雄雞共舞!世界之巔法國章節開啟
    世界之巔活動再度來襲,鬥牛士和桑巴軍團先後登場,而現在,高盧雄雞也和大家見面了,本周法國章節正式開啟。雖然歷史上曾經經歷過低谷時期,但如今高盧雄雞正昂首挺胸邁著大步向全世界宣告著他們的歸來!在本章節通過賽事獲取西法國點券來兌換法國的世界之巔球員,如果集齊該陣容的所有球員即可免費領取1500至尊傳世點數,用以兌換本次活動全新登場的至尊傳世典藏球員。
  • 諷刺:英國皇家海軍成名之地,變一戰英戰列艦最後沉沒之海
    英國皇家海軍成名之地,變一戰英戰列艦最後沉沒之海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是英國海軍的成名之地,1805年10月21日,英國海軍與法西聯軍之間著名的特拉法爾加海戰再次開打,這一戰英國海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保證了此後100多年英國海上霸主地位的穩定。
  • 高盧雄雞,向著夢想進發
    在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結束的一場世界盃半決賽裡,憑藉著烏姆蒂蒂的頭球破門,法國1比0擊敗比利時,時隔12年再次闖入世界盃決賽。當高盧雄雞和歐洲紅魔相遇的時候,人們就將這場比賽當做是提前上演的決賽,從紙面實力上看,兩支球隊是歐洲層面最平衡、最無懈可擊的存在。法國隊人才井噴,鋒線有姆巴佩、格列茨曼這樣的殺器,中場還有博格巴的創造力,坎特的守護者屬性。
  • 法國VS澳大利亞前瞻:奪冠大熱亮相!高盧雄雞三優勢碾壓對手
    北京時間6月16日18點,世界盃C組將迎來第一場比賽,「高盧雄雞」法國迎戰「袋鼠軍團」澳大利亞。
  • 歐國聯推薦:法國VS瑞典,提前晉級後,高盧雄雞戰意幾何
    法國是2018年世界盃冠軍,葡萄牙是2016年歐洲杯冠軍、首屆歐洲國家聯賽冠軍,克羅埃西亞則是2018年世界盃亞軍。2016年歐洲杯決賽,擊敗東道主法國奪冠的正是葡萄牙。2018年世界盃,法國則在決賽中戰勝克羅埃西亞奪冠。
  • 歐國聯 法國VS葡萄牙:高盧雄雞時隔四年欲復仇?
    今日賽事分析: 法國VS葡萄牙,比賽時間:10月12日2:45先看法國法國隊在贏得世界盃冠軍之後依舊保持著不錯的勢頭。在上屆歐國聯中高盧雄雞與德國和荷蘭分到同一組中,4輪比賽取得2勝1平1負積7分,由於淨勝球劣勢位居荷蘭之後未能挺進淘汰賽。新賽季的第一個國際比賽日中,儘管博格巴和奧亞爾因為冠狀病毒退出大名單、姆巴佩也在隨後確診,但法國依然先後贏下瑞典和克羅埃西亞。在此前進行的友誼賽中法國7:1大勝烏克蘭,儘管對手大量主力缺席,但還是可見世界盃冠軍近期狀態不錯。
  • 歐國聯,法國VS葡萄牙:高盧雄雞時隔四年欲復仇?
    今日賽事分析: 法國VS葡萄牙,比賽時間:10月12日2:45先看法國法國隊在贏得世界盃冠軍之後依舊保持著不錯的勢頭。在上屆歐國聯中高盧雄雞與德國和荷蘭分到同一組中,4輪比賽取得2勝1平1負積7分,由於淨勝球劣勢位居荷蘭之後未能挺進淘汰賽。新賽季的第一個國際比賽日中,儘管博格巴和奧亞爾因為冠狀病毒退出大名單、姆巴佩也在隨後確診,但法國依然先後贏下瑞典和克羅埃西亞。在此前進行的友誼賽中法國7:1大勝烏克蘭,儘管對手大量主力缺席,但還是可見世界盃冠軍近期狀態不錯。
  • 法國的國鳥是雄雞,日本的是綠雉,中國的是什麼?答案不是丹頂鶴
    美國是世界上最先確定國鳥的國家,1782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將瀕臨滅絕的白頭海鷹選為了國鳥,並且還將白頭海鷹的形象作為了美國國徽的圖案,200年後,美國總統裡根宣布每年的6月20日為白頭海鷹日。
  • 高盧雄雞變烏骨雞,看非洲黑人是如何逐漸改變法國的
    在比較一下1998年法國隊奪冠時:由小見大,可以看出,法國已經在慢慢的變黑了。自從發現新大陸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國際人口遷移的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非洲人的逆襲法國是和英國一樣的殖民國家,但由於法國的海軍比不過英國,導致法國在北美的殖民地被英國佔領或是賣給美國,可在離歐洲不遠的非洲地區,法國依靠自己強大的陸軍,佔領了大半個非洲,在19世紀的末期,除了廣闊的西非外,摩洛哥、突尼西亞、吉布地等地都被法國殖民控制。
  • 慶祝奪冠,法國足協更新國家隊Logo設計
    隨著法國隊決賽擊敗克羅埃西亞隊,這支年輕的「高盧雄雞」為法國足球捧回了第二座大力神杯,這也意味著他們可以在球衣上繡兩顆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