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
2020
9.10
向警營裡的「園丁」致敬
在警營裡,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能文能武」,個個「身懷絕技」
戰時為警,是衝鋒在前的業務尖兵
訓時為師,是傳道授業的為人師者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教官
值此教師節到來之際
隆重推出我們的突擊隊
「烏當公安教官男團」登場
袁莎
01
市級警務實戰教官
「成長」是拾起時間長河裡金黃的麥穗
「前進」是任何艱難都擋不住前進的腳步
「初心」是任憑風雨飄搖仍向著旗幟前行
「使命」是群眾呼聲我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職責」是將一切黑暗阻隔在身後的壁壘
七年光陰,時光如梭
我依然在路上
從「新兵蛋子」的青澀
走到「三尺講臺」的自信從容
盧陟
02
縣級警務實戰教官
(閱讀前請用切換說唱模式)
儘管沒有專門拜師學過訓練班
還是經歷層層選拔過了好幾關
最後如願以償藍色制服身上穿
突如其來發現責任要往肩上擔
七載生涯全部奉獻給烏當公安
日子過得雖快但是發現並不難
雖然現在我已經是年過十有卅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揚啟帆
每天跑步射擊不會覺得不耐煩
因為現在我是一個快樂的教官!
艾瑞巴蒂我的名字叫做盧陟
聽說九月十號會有一個節日
它的意義是要送給每個老師
可是我現在也算是一位老師
我的名字是否還會有人不知?
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伍忠偉
03
縣級警務實戰教官
「汗水澆灌出意志,訓練磨礪出品質」這是我當教官以來最大的感受。從我踏入這個崗位的那天,為了更好的做好這項工作,我不斷的向領導和同志們學習,以他們為榜樣,在實際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把每一次的訓練都當成實戰,不斷總結,對「有所學」進行積累,對「有所失」進行反思,在一次次的學習與總結中,讓我對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授旗並致訓詞,充分體現了對公安隊伍的無限關愛,凝聚了警心,鼓舞了士氣,激發了公安隊伍奮進的力量,為新時代公安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戒驕戒躁,不斷學習,加強訓練,努力成為一名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新時代公安民警。
陳榮
04
縣級警務實戰教官
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著力鍛造一支有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的公安鐵軍,是黨和人民對新時代公安隊伍建設要求,對於公安民警來說「毫不動搖地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著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就是我們要打造的鐵一般的過硬本領。很榮幸成為烏當分局教官隊伍和突擊隊的一員,這裡離不開領導的信任和重視。
雖然在基層工作幾年,近兩個月突擊隊訓練和警務教學接觸,讓我深深的感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體能、技能、智能」全面實戰化能力和「能做、能說、能教」教官本領離不開刻苦訓練和點滴的積累。打鐵需要自身硬,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立足本職崗位,做到「幹什麼、練什麼,缺什麼,補什麼」,虛心向實戰案例和廣大警員學習,向所有警務教官學習,爭當合格教官。
王國偉
05
縣級警務實戰教官
老師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人,也是朋友,是長輩,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從警7年,讓我在警察行業學習了很多,積累了一定的知識,或許有人問我是否是一名合格的老師,我還真答不上來。老師,就是一直要不停的學習接受新的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不斷探索,將總結出來的知識經驗傳授給我們的戰友。
作為如今和平年代犧牲最大的一支隊伍,我深知教官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將警務實戰技能不斷運用到日常工作中。
彭凱
06
縣級警務實戰教官
從警數年,一直深感基層工作戰術理論和警務技能在基層工作中應用不多,導致基層民警執法不嚴謹、不規範,從事警務實戰教學,目的是全面學習把握警務實戰的基本理念、整體戰術和綜合技能。通過警務實戰培訓,提升警務實戰素養,提高應對複雜多變的突發事件的處置水平,增強組織實戰教學的能力。
對我自己而言,警務實戰技能有了明顯提高。在理念上,樹立起警務技能戰術訓練突出實戰、貼近實戰的思想觀念。警務實戰教學,要根據警察在執法活動中需要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科學規劃訓練內容,並結合實際執法工作中出現的新內容、新情況,及時進行修訂和補充,保證訓練內容的實戰性。
楊佳兵
07
縣級警務實戰教官
作為一名教官,我感到現代警務理念與實戰技能對廣大基層民警的重要性。掌握的實戰技能,如果不經常使用和訓練,就會有所退化;要訓戰結合,掌握較好的基本方法才能熟記於心,應用自如。
不僅僅是警務技能,其他業務知識同樣如此,只要不經常練習、使用,它就會逐漸淡化,離你越來越遠,甚至是離你而去,無法從容應付工作中各種複雜的局面,無法有效的保護人民群眾和自身的安全。所以、我們還需要訓練、訓練、再訓練,做一名合格的教官。
這就是我們警營裡的「園丁」
雖不似大師那般桃李滿天下
但仍舊堅持著最初的夢想
默默做好警營「傳、幫、帶」
願我的教官我的團
夢想作伴,一路芬芳
節日快樂!你們辛苦了
【END】
審 核:楊 文 任 珂
編 輯:吳 蓉
來 源:烏當分局
原標題:《致敬「我的教官我的團」》
閱讀原文